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卷
辽宁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7-05-13 23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然 (hài)             (qì)              (mì)             无人 (rò)
B.息 (qì)             劣 (jiàn)          (lún)          融融泄(yì)
C.盛 (zuàn)             (cén)        妙(juàn)            左顾右(pàn)
D.酝 (niàng)           (jì)            清 (chéng)        手蹑脚 (niè)
2017-05-02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卷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引吭          猥鄙             水藻                 笑容可鞠
B.忧戚          轻飔             分娩                 不盛其烦
C.叫嚣          奢侈             窥视                 蜂拥而上
D.瞭亮          宽敞             鹤氅                 呼朋引伴
2017-05-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他性格和蔼,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他的好感油然而生
B.每到夜幕降临,柳州的小吃街便人声鼎沸,那场面十分壮观。
C.读书是游历世界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以大饱眼福。
D.柳州电视台的“摆古”栏目办得惟妙惟肖,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选择题 | 较易(0.85)
4. 选出填在下列语段中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窗,注定要与诗词              的。古诗词中             ,就有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毛滂的“窗破月寻人”……因此,人们一般都与窗十分             。但也有一种情况例外,那就是绝无半点诗意的“              ”。人如遭牢狱之灾,失去自由,那就连窗也变得硬邦邦、冷冰冰的了,此时的窗,就有了某种          的意味。
A.相遇    信手拈来  亲密    窗棂    劝诫
B.结识  唾手可得  亲近  窗户  警告
C.结缘  信手拈来  亲近  铁窗  警世
D.邂逅  唾手可得  友好  铁窗  劝慰
2014-12-03更新 | 18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4届广东省珠海市紫荆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2015-07-08更新 | 70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对下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⑴一声声的问候,一份份不期而至的礼物。都是用真情渲染的一幅一幅美丽的图画。
⑵一轮圆月缓缓爬上树梢,将它的清辉洒落在屋前的谷地上。
⑶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的印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⑷不是每一次奋斗都有祝福,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感激,不是每一次进步都有肯定,不是每一次成功都有掌声……可他们仍然不放弃奋斗,不停止付出。
A.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B.拟人   夸张   比喻   排比
C.比喻   夸张   拟人   排比D.夸张   比喻   排比   拟人
2019-09-07更新 | 697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4年天津市南开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4)
7. 请结合语境再仿写一句话。
      善思则能“从无字处读书”。读沙漠,读出了它坦荡豪放的胸怀;读太阳,读出了它普照万物的无私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8. 名著阅读填空。
《繁星 春水》的作者是冰心,原名            ,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位著名女作家,她一步入文坛,便以宣扬“           ”著称。诗集《繁星 春水》是人们公认的小诗最高成就,被茅盾称为“              ”“                ”。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9. 文言诗文填空。
(1)_______,悠然见南山。
(2)_______,风正一帆悬。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5)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6)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7)《次北固山下》中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8)《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9)《饮酒》中表现诗人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 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储,意怡如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曰:“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注] 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储蓄。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④哂:讥笑。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有仙则(        )
(2)无案牍之劳形(        )
(3)不产业(        )
(4)欢守志(        )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2.文中说“斯是陋室”,而结尾却说“何陋之有”,到底这屋子是陋还是不陋呢?根据文章内容列出理由。
13.甲文的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春光好

欧阳炯

天初暖,日初长,好春光。

万汇此时皆得意,竞芬芳。

笋迸苔钱嫩绿,花偎雪坞浓香。

谁把金丝裁剪却,挂斜阳。

14.笔下的初春有什么特点?
15.此词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2017-05-0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辽宁省大石桥市水源镇九年一贯制学校七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谁与我同行

严忠付

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

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两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

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

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

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时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

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

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

下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

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

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

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

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

16.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17.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18.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19.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塑造主人公主要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
B.第二段的环境描写烘托出“我”夜行山路时极度恐惧的心情。
C.对“我”的心理描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D.小说对父亲的语言描写简洁而有深意。
20.找出与第二段画线部分相照应的句子写在下面。
2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为爱挺直

郭华悦

①父亲早早去世,为了生计,母亲在家乡摆了个水果摊,每天天没亮就要起来张罗。到了七点左右,一切准备妥当了,于是用三轮的脚踏车,载着顺路的他和一车水果,在晨曦中一路奋进。

②母亲的背驼得很严重。到了冬天,在这个北方的小城里,北风裹着雪花,一路肆虐。每当这个时候,母亲总是用力地挺直了背。躲在母亲背后的他,恍然发现母亲的驼背直了不少。

③到了学校,他欢呼着跳下车,把这个惊喜发现告诉了母亲。他还沾沾自喜地叮嘱母亲,说不定蹬脚踏车有助于纠正驼背呢。母亲笑了笑,不以为意。可是懵懂的他却天真地认为,如果母亲能直起背来,自己就不会被同学叫做“小罗锅”了。

④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可是日复一日,他失望地发现,母亲蹬脚踏车时,脊背是直的,可一下车,却又成了驼背。于是,同学们的嘲笑始终伴随着他。

⑤后来,他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城市里。没过了几年,他娶了个漂亮的妻子,也增添了一个可爱的小生命。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

⑥直到有一天,他骑着自行车,送四岁的女儿去幼儿园。那天的北风格外地大,刮在脸上竟有些生疼。女儿惊叫了几声,他于是下意识地挺直脊背,挡住迎风而来的寒风。风像刀子一样,在身上刮过,他却始终牵挂着后座上的女儿。

⑦那一刻,他突然想起了老家的母亲。他也终于明白,那些风雨交加的早上,母亲奋力地挺直了一直被他嫌弃的驼背,为后座的他挡住了刺骨的风雪。母亲的背,因为爱而挺直。可他不知道的是,每次把他送到学校,回到水果摊后,母亲的背总会疼上大半天。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

⑧他的心里,突然涌进了阵阵酸楚。母亲的背是驼的,爱却很直。每个子女的身前,都有一堵挡风遮雨的挺直脊背,那是一堵爱的厚墙。

22.选文第④段中说“母亲蹬脚踏车挺直的脊背,让他看到了希望”,根据你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你认为他的“希望”是什么?
23.“母亲一直想过来看看孙女”,“可是他碍于面子,始终说自己忙,不断推脱”。结合选文,请你说说他“不断推脱”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24.选文第⑦段中说“这样的戏,在他年少时光中,日复一日的上演”。在文中“这样的戏”具体指什么?
25.第⑧段写到作者酸楚的心情,你认为接下来他会做什么?
26.联系全文,说说选文标题好在哪里?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作文。
生活中,一定会有你喜欢的事物:或是因为它美好的外形,或是因为它蕴含某种情趣,或是因为它引起了你的联想,触动了你的情思。试着把这种事物连同你的感受写出来。
要求:选择自己真正有感触的事物来写,要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所写事物的特点联系起来。如夏季开放、颜色深红的石榴花恰与作者热烈、奔放的性格和积极向上的精神相契合。描写事物时,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对比等方法,可以使文章更加生动传神。题目自拟。600字以上。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64成语和熟语
40.85一般词语
50.85衔接与排序
60.65修辞手法
二、语言表达
70.64压缩语段
三、名著阅读
80.85冰心(1900-1999)  其他名著
四、名句名篇默写
90.85诗  词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10-130.65刘禹锡(772-842)  人物传记类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六、诗歌鉴赏
14-150.4其他古代作家  词
七、现代文阅读
16-210.65小说
22-260.64记叙文
八、作文
27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