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湖北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15-07-08 34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真题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
心弛神往中国梦,愤发图强学子情。
____________

2016-11-18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真题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蜒千里的秦岭和巴山,犹如一对不弃不离的夫妻,簇拥着自己的女儿——汉江,款款东行。行至襄阳,驻足不前。而他们的美丽女儿,则心系远方,嫁与长江。分手之际,双方泪眼凝。这一汪深情的凝眸,便是习家池。
——李春雷《寻芳习家池》
(     )     (     )
2016-11-17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
B.“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府除了出台政策,还要有具体而微的部署。
C.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正确地书写汉字,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D.“东方之星”游轮翻沉后,率先赶到的武警官兵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抢险救人行动中。
2019-01-30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香港少数人发起的“占中”非法集会让每一个爱国爱港的中国人义愤填膺。
B.在努力建设法治社会的今天,无论领导还是群众,毫无例外,都必须遵纪守法。
C.推进农村新型城镇化建设,关键是改进农民科技知识水平,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
D.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大战略,建设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已成为复兴襄阳的时代。
2015-07-08更新 | 312次组卷 | 3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5.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地球的每一缕伤痕,都承载着人类惨痛的历史。                   
①它是一部例证“落后就要挨打”的活生生的教材;
②它是一部控诉战争和种族歧视的血泪书。
③满目疮痍的圆明园,让我们看到了专制与腐败必然带来的积贫积弱,
④只有以史为鉴,人类才能安详地生活在地球家园。
⑤黑暗阴森的奥斯威辛集中营,让我们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给全世界各民族带来的灾难,
A.④③①⑤②B.③②⑤①④C.③①⑤②④D.④⑤①③②
2015-07-08更新 | 699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真题
6. 阅读名著,是一种快乐的享受。读老舍的《骆驼祥子》,我们会被生动的各色人物形象所吸引,如                     的虎妞;读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我们除了感叹凡尔纳小说的构思巧妙、情节惊险外,更对作者的社会正义感和             精神肃然起敬。
2015-07-08更新 | 398次组卷 | 4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真题
7. 古诗文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 (李商隐《无题》)
(2)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孔子认为志士仁人应有杀身成仁的勇气,与此相应,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也提出了“________”的主张,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4)流淌的岁月,飞逝的千古,一种不朽的精神在不断被传送,那就是担当。担当是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A.__________”(《行路难(其一)》)的豁达;担当是苏轼“B.__________。鬓微霜,又何妨?”(《江城子 密州出猎》)的豪情;担当是文天祥“C.__________,D.__________”(《过零丁洋》)的舍身;担当是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 E.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勇于担当,个人当进,国家当强。
2016-11-17更新 | 2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易(0.85)
真题
8. “廉洁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后,同学们每人领到一本《清风廉韵》学生读本,大家都在翻看,赵健却拍拍书说:“回去之后,这本书可以睡大觉了!”假如你是他的同学,你将怎样规劝他认真阅读《清风廉韵》?
2015-07-08更新 | 17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9. 综合性学习。

仿佛还是昨天,我们兴高采烈地踏进初中的大门,可一眨眼,三年的时光已悄然逝去。初中生活犹如人生的驿站,既意味着结束,更是一段新征程的开始。回首逝去的日子,无尽的欢乐犹在眼前展望未来的日子,满腔的豪情充盈心底。让我们一起来开展“岁月如歌”综合性学习活动吧!


【拟写标语】为了营造氛围,需在教室里张贴一条宣传标语。请你根据画横线的语句,仿照前半句句式,拟写出标语的后半句。
前半句:忆过去欢乐在眼前;后半句:___________________
【设计活动】为使本次活动丰富多彩,请你再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①讲一讲学习历程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绘一绘前程美景
【重温经典】三年来,我们阅读了不少经典文学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总有一些人物、情节、场景等留在我们心底,挥之不去。以下是课本里的经典文学作品名称,请你任意选择一篇,就你最难忘的内容或主题,仿照示例,拟写一句话,并写出相应的作品名称。
作品:《背影》《孔乙己》《一厘米》《巨人和孩子》《心声》
示例:两个大字,彰显爱国力量。(《最后一课》)
庄重仪表,尽显国在心中。(《最后一课》)
下课钟响,不弃美丽法语。(《最后一课》)
一封家书,勾起发财梦想。(《我的叔叔于勒》)
仓皇逃避,尽现世态炎凉。(《我的叔叔于勒》)
十个铜子,寄托社会希望。(《我的叔叔于勒》)
拟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
【探究材料】活动最后,为了激励同学们积极面对未来,老师出示了两则材料,让大家探究。请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己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有了这样的认识,你就会珍重生活,而不会玩世不恭;同时也会给人自身注入一种强大的内在力量。”——路遥《平凡的世界》

材料二: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得主麦家,从投身写作,到第一部长篇小说《解密》出版,他整整奋斗了16年。仅在前后创作10年的过程中,他遭遇17次退稿,120多万字的初稿被删去百万多字。但他仍初心不改,积极争取和奋斗,笔耕不辍,直至小说发表。


探究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10. (2015·湖北襄阳中考)诗词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在诗中,刘禹锡没有直接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辛酸与愤懑,而是通过“__________”和“__________”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词语的渲染,让读者自己感受。
(2)前人评论这首诗时曾说:“尾联看似平淡,实乃点睛之笔,不能忽略。”请赏析尾联中的“长精神”三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真题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节选自《梁惠王上》

【注释】①梃(tǐnɡ):棍棒。②政:施行恶政。③庖(páo):厨房。④饿莩(piǎo):饿死的人。⑤率:带领。⑥恶():表示反问的语气。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面刺:_______________   
②杀人梃与刃                       以:   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此所谓战于朝廷          予观夫巴陵
B.臣之客欲有求          所欲有甚生者
C.朝廷臣莫不畏王          兽相食,且人恶
D.以刃与政,有以       览物之情,得无
1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4.国家要强盛,国君的作用十分重要。甲文强调的是 _________________;乙文强调的是______________
15.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孟子都运用了类比手法奉劝国君,试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说明。
2016-11-1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201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北襄阳卷)语文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义重情深的恩赐

①炎夏七月,年过八旬的我,冒着似火炎阳,从北京飞往汉水之畔的襄阳;后又从襄阳乘大巴寻觅汉水之源,远行至陕南的汉中和安康。一周的行程虽然大汗淋漓,但“南水北调”的人文情怀,却给我留下无尽的情思。

②归来后,还演绎了一曲连我自己都难以相信的“童话”,那就是我锈迹斑斑的牙齿,昔日刷牙都无法让它由黑变白——回到京城,面对镜子,我惊愕地叫了一声:“啊!五十八年吸烟历史、凝固在牙齿上的黑黄斑痕,怎么一下子变白了?”静思之后,答案终于浮出水面:那就是“南水北调”的汉江之水,对我的恩赐……

③到了襄阳,让我勃然心动的是这座城市的风情:一条清波碧浪的汉水,从美丽的城市中间穿行而过;南边是城,北边还是城。抵达入住的南湖宾馆,打开水龙头洗脸时,发现这里的水,比北京的水清亮许多。因而当天下午在“人文汉水襄阳笔会”启动仪式上,我倾吐出初识襄阳的感受:我和湖北的缘分很深,去过武汉等多个城市。这些城市都曾给我人文启迪——但让我一见钟情的,却是大美的襄阳。当天晚上,我和文友们登上一叶小舟在汉江上夜游,两岸灯火映照下的古城亭台和现代楼阁相辉映的画面,让我当真产生了相见恨晚的痴醉之感。

④正是出于这种痴爱在内心的穿梭,一种忧郁之情突然从心底升腾而起。来襄阳之前,我读到过如是一条新闻,今年襄阳雨水偏少,水位下降致使江中鱼类繁殖率下跌,这对襄阳人民生活来说,已然是个负面信号。汉江今年本身就水脉欠缺,还要为更为缺水的北方“补血”,在某种意义上说,这不是自残之举吗?

⑤两天后,我们登上了丹江口水库大坝。当文友们纷纷拍照时,我却避开众人,想找个地方尝上一口水库的水。

⑥无计可施之际,只好向讲解员求救。她问我喝过“农夫山泉”没有,我说喝过。她说部分瓶装水就是从库区深水岩洞中灌的。我十分惊愕,讲解员为我压惊说:“经过专家检验,库边之水因与堤岸相接,属二类净水;库心的水,仍为一类最佳水质——这种优良水质,已经连续保持六年了。”接着,她对我谈起襄阳和当地为了保护丹江口水质,所付出的努力和牺牲:从2003年起,在总干渠两侧先后关停并转了三百多家冶炼和造纸企业,现在水源保护圈高达三千多平方公里。

⑦归来途中,赵丽宏等几个年轻的文友,正在讲述着他们的汉水情话:他们居然穿上泳装,表演了一场泅渡汉水之举。我想参与到车上的欢声笑语之中——但到底年纪老了,没有高声说话的底气,因而只能对身旁的文友低声抒发我对汉水的情怀:“我不会游泳,但也尝到了汉水之美味,在南湖宾馆我尝了几口自来水,这不算新奇——新奇的是,采风团只有我喝到了汉江的圣水。”

⑧ “圣水?你不是说梦话吧?”身旁的文友不解地询问我。

⑨我诙谐而幽默地说:“汉江圣水偏爱老人。为了照顾采风团里年纪最大的我,当地专门开来一辆车,送我提前到了山上的鹿门寺。这儿是唐朝诗翁孟浩然少年读书之地,曾给后人留下《春晓》名诗。能到他的故土,寻觅他的形影,内心十分激动……”

⑩ “你喝了那儿的水了?”文友问我。

“让你猜着了,我喝了鹿门寺的水!”

他说:“那也不能称其水为圣水呀?”

“你听我说下去么。进了这个寺院,正好碰上一位僧人,用一只水桶在岩洞口提水。我向那位老僧说想喝上一口你打上来的水。老僧绽露出一丝笑意,但并没答应我的要求,而是用手指了指岩洞旁悬挂的另一只小小水罐,让我自己动手舀水。我拿起水罐从岩洞里舀上水来,一扬脖子喝了下去:“你想,千年前的诗圣孟浩然,在这儿耕读挥墨多年,一定喝过这洞中之水;现在寺院的僧侣们,又用其水制其禅食,称其为圣水,不是挺合适的吗

友人笑了,说了一句文学行话:“你真富有文人的想象力……”

水——又是水。不管是南湖宾馆还是鹿门寺的水,其根脉都离不开浩浩荡荡的汉水,因而我深感不虚此行。我深知水对中华民族的分量,它是流淌于一个国家体内的血液。作为一个国人理应关注水情,如今许多省份都在闹水荒,没有想到的是,汉水是这么义重情深,将远行一千多公里,向贫血北方输血。

直到两天后,长途行车返回襄阳——我可是一个抚摸过整条汉江的文化水痴。因而在与襄阳的告别晚餐上,八十一岁的我连连高歌,以抒发一个文人难以忘却的汉水情怀……!

16.结合全文内容,谈谈“义重情深的恩赐”表现在哪些方面。
17.请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18.结合语境,分析文中第②段加点词语“童话”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19.文末画线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儒雅之风

①《法言·君子》中说:“通天地之人曰儒。”儒雅,既是生活的积累,更是人生的态度。当今社会,尤需儒雅之风。

②儒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曾经的最高赞赏。读书人,多儒雅。才高八斗、出口成章的曹子建,潇洒飘逸、斗酒诗百篇的李太白,才思敏捷、风流倜傥的苏东坡,都曾让人无限神往。军旅战将,同时饱学诗书,则称儒将。古有秉烛夜读《春秋》的关云长,“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今有“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的陈毅元帅,“自信挥戈能退日,河山依旧战旗红”的朱总司令等等。学识不凡的老板,称儒商。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翘楚,他把海尔集团打造成了一个既有丰厚利润,又有浓郁文化氛围的现代化大企业。演艺圈里也有不少儒雅的演员,喜欢读书,学养深厚,称“儒伶”,诸如梅兰芳、孙道临、于是之……

③现今,在这激荡时代有些失重的国人身上,儒雅显得愈加稀缺。人们总说,中国是“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其实,有不少人举止失当,而且这种失当已经到了令人熟视无睹的地步。随地吐痰、不讲秩序,无视公德、大声喧哗……

④官员儒雅似应正常,但在现实生活当中,好像儒雅的公仆还不太多。温家宝在2004年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儒雅风度,堪称楷模。温家宝面对各国记者,引经据典,侃侃而谈,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妙语连珠,风度儒雅,令人倾倒。温家宝为什么有这样的渊博学识和儒雅风度?答案其实很简单,正如他在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总编采访时说的那样:“我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读书伴随着我的整个生活。”

⑤看来,那些钦佩温家宝儒雅风度的官员,那些举止失当的国人,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道理。儒雅之人,能把传统文化中的诗词、典故、格言,巧妙运用于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当中,素养之深厚,情感之细腻,爱心之深沉,听者为之动心,为之魂牵,让升腾的美好情愫迅速撞击听者的心灵,让感动的涟漪缓缓扩散。儒雅的表达方式,已经被看作是有文化有礼仪的表现,是做人的高境界。

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一个社会,如果全民酷爱阅读,就会儒雅之风盛行,这对于提高文明程度,净化社会风气,都是大有裨益的。

(摘自《做人与处世》有改动)

20.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
21.请为文章的第③段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22.“要想使自己也变得儒雅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多多读书。”作为一名中学生,请你为“推行全民阅读,盛行儒雅之风”,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23. 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题一:思想、感情 、态度等,用言语、行为显示出来,即为表达。把爱表达出来,你会被更多关爱包围;把幸福表达出来,你会感受更多幸福;把失意表达出来,你会获得真诚帮助……勇于表达,善于表达,成长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请以“              需要表达为题写一篇文章。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在这人世间,有些路是非要单独一个人去面对,单独一个人去跋涉的,路再长、再远,夜再黑、再暗也得独自默默地走下去。                       

——席慕蓉


要求:(1)若选题一,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若选题二,请自拟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3)字数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与考生信息相关的表述。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常见易错字
20.85字音
二、选择题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衔接与排序
三、名著阅读
60.85文学常识综合  老舍(1899-1966)  名著导读  儒勒·凡尔纳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85诗  词句子默写
五、语言表达
80.85语言表达的要求
六、综合性学习
90.65宣传标语  文学常识综合  提炼与概括  活动设计
七、诗歌鉴赏
100.4刘禹锡(772-842)  诗  词句赏析  内容理解
八、文言文阅读
11-150.4历史事件类  治国谋略类对比阅读
九、现代文阅读
16-190.65散文
20-220.4评论
十、作文
23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