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7-12-11 22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____________________,吹面不寒杨柳风。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净沙•秋思》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曹操的《观沧海》中,借助想象表达博大胸怀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诗人用拟人手法用明月寄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6)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1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2.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风qīng qiāo qiāo________的,草软绵绵的。
2)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hū péng yǐn bàn________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wǎn zhuǎn ________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3)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huáng yùn________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是(     
A.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D.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四、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4. 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依次找出来填入表中并改正。
繁花嫩叶       暖和安适       淅淅呖呖       披蓑带笠
顷盆瓢泼       高邈深远       呼朋引伴       秋风箫瑟
错别字____________
正确字____________

五、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方法仿写句子,以生命为喻体展开叙写,与例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
例句: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
生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____
2017-03-14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七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测试语文卷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综合性学习     

小明最近开始厌学了,他不喜欢背课文、记英语单词、做家庭作业。他也不怎么跟同学交流了,只拿手机当朋友,父母不给手机给他玩,他就变得非常焦躁甚至砸东西。他喜欢听音乐,看综艺节目,看着明星们光鲜亮丽的生活,他也萌生了“明星梦”。


(1)针对小明的厌学情绪,你能给他一些好的建议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何看待中学生追星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12-1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大丰区万盈镇沈灶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的画面。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

①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②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A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0.“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此句中的“卧”字用得极妙,理由是:
11.第②段的描写对象是              ,其特征是                    
12.划线句A采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水写得灵气、多情。加点词“绿的精神”在文中指的是                                              。(用原文回答)
13.“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句写得很妙,妙在它运用了        的修辞,紧扣住济南冬天的“         ”(用一个字回答),理由是
14.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尾有什么好处?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名校
阅读《奇遇》,完成后面小题。
奇遇
⑴老王洗澡从来不买搓背票,就只掏5元钱,尽情地泡,泡一阵躺一阵,泡透了自己搓洗,然后就坐在池子边上自己修脚。修脚的工具也是没花一分钱,修脚刀是用废钢锯条磨的,搓具刮具等也全是自制的,那双脚让他修得有点惨不忍睹。
⑵这天,老王泡透洗完后又坐在角落给自己修脚时,一个白白胖胖的小伙子凑过来,笑眯眯地看他的脚,看了一阵说:“大爷,您这脚不能这么修了,我帮您修。”老王慢慢抬起老眼,瞅着小伙子,幽幽地说:“刚来的吧?”小伙子不明白话意,发愣,旁边几个老洗客大笑起来,也都把小伙子当成刚来做修脚生意的了,有人说:“小师傅,你要是能做成他的生意,我白给你100元!”
⑶小伙子很腼腆,红了脸,走了。
⑷老王自己修完脚,跛着脚出澡堂,回家。开门进屋,在关门时吓了一跳:那小伙子竟跟着他,看着他笑,“大爷,我想给你修修脚。”
⑸老王好气又好笑,这小伙子把生意做到这份上也够可怜的,叹了口气说:“我明给你说吧,我从来不做好事,你再难,也别想从我这里挣到一分钱!”小伙子笑了:“大爷,我不要钱。”
⑹老王想了想,就让小伙子进了门,决定让小伙子见识一下他老王的厉害。他坐下,看着小伙子不再说话。小伙子很高兴,问着忙着,弄好一盆热水,又兑了些随身带着的药水,泡着揉着,然后擦干,坐下,将脚放在他的腿面上,拿出一套专业修脚的工具,很老练地修了起来。
⑺小伙子真是修脚高手,话语温柔,说这脚早就该好好修修了,修脚也要讲究程序和手法,病脚不能乱修的……老王不吭声,心里在说:“你修得再好、再会感动人,我也不会给你钱,反正我提醒过你!”
⑻小伙子用了半个多小时,才把老王这双脚正规地修了一遍,收好工具就走,交代老王说:“大爷,您这脚一次是修不好的,我会再来,您千万别再自己修。”老王笑了,“你是说下次再给你钱?”小伙子笑说:“我说过了不要钱,大爷您放心好了。”说着就走了。
⑼老王冷笑自语:“你小子啥时要钱我啥时让你还我原来的脚!看谁耗过谁!”
⑽第二天,老王在晚报上看到一张照片,正是那小伙子,再看事迹报道,原来他是一家美容院的修脚工,8年前就开始为老人免费修脚……
⑾老王纳闷了,小伙子为啥要免费为老人修脚?他这一生上当受骗太多,早就不相信有什么好人了,怎么碰上这么大个意外?
⑿过了几天,小伙子果然又来为老王修脚了。修的过程中,老王问:“孩子,你这是为啥?”小伙子将老王的脚抱在怀里,说出一个故事:十年前,他是一个要饭的孤儿,有一天被几个小偷围打,几个拉板车的老人救了他,还凑了60元钱给他,让他学好……后来他在澡堂学会了修脚,再后来去了一家美容院……他一直在店外免费给老人修脚,他相信一直修下去,一定会修到那几个拉板车的爷爷的脚。
……
⒀第二天,老王做了一件让许多人都吃惊的事。第三天,老王再去那澡堂泡澡时,熟人们围着他笑闹起来,问他太阳为啥从西边出来了?他啥也不说,一时也难说清楚。
⒁原来,老王为灾区捐了3000元钱,被列在社区红榜上了。十年前,他只是和几个脚力老友一起帮了一个孩子,这孩子从此就做好人来报答好人。看来,做人处事,老把人往坏处想就不如把事往好处做,好人好事好世道都是有因有果的。
15.本文记叙了小伙子为老王修脚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
 项目次数
小伙子的行为
老王的表现
第一次
主动要求给老王修脚

第二次


第三次
解释为老人修脚原因


16.文章第⑻段划线句子中“老王”和“小伙子”在告别时都“笑”了,请结合上下文内容, 理解两个“笑”的含义。
17.结合作品,具体分析 “小伙子”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哪些特点?
2016-01-08更新 | 10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3-2014学年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学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最美的月亮》,完成各题。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18.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________
19.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的“景”和“决定”分别指什么。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________
21.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________
2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本文最后一段有深化中心的作用,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母子间浓浓的深情。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3. 按要求作文。

荣格认为,真正的美,其实是一种消失。嗅觉就是这样,它在现实里总要消失,却永远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和曾经温暖的岁月息息相关。父亲做的糖醋鱼的味道;妈妈身上护手霜的味道;奶奶晒过的被子上,阳光的味道;大雪天里,街角路灯下飘来的烤红薯的味道;下过雨,打伞回家时,路边青草和泥土的味道……


请以“那味道,缕缕温情”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1
语言表达
1
填空题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65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40.65字形
三、选择题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四、语言表达
5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语言表达的要求  文段综合
五、填空题
60.65鲁迅(1881-1936)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六、综合性学习
70.4语言表达的要求  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七、诗歌鉴赏
8-90.4诗  王湾(693-751)
八、现代文阅读
10-140.4老舍(1899-1966)  散文
15-170.64记叙文
18-22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九、作文
23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