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江苏 七年级 阶段练习 2017-01-19 21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 )sǒng恿 ( )( )yuān枉 ( )
狭ài( ) 轻怕重( ) 热chén( ) 尴gà( )
发jì( ) 静mì( ) ( ) ( )
2017-03-14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2. 默写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
(5)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
(7)__________________,思君不见下渝州。
(8)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9)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________
(10)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4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名著阅读。
《朝花夕拾》原名____,是鲁迅的回忆性散文集。____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在《朝花夕拾》这几篇文章中,你最喜欢哪一篇____
2017-03-14更新 | 263次组卷 | 6卷引用:2016-2017学年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七年级上期中教学质量测试语文卷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综合性学习
母亲节(MothersDay),是一个感谢母亲的节日。这个节日最早出现在古希腊;而现代的母亲节起源于美国,是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母亲们在这一天通常会收到礼物和祝福,康乃馨被视为献给母亲的花,而中国的母亲花是萱草花,又叫忘忧草。下面请你在母亲节这天给妈妈发短信表示祝福,祝福的内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3-14更新 | 189次组卷 | 4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5. 阅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下面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题。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儿女:_________________ ②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差可:________________ ④未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翻译下列句子。
①白雪纷纷何所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把大雪纷飞的情景分别比作“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你认为哪个比喻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1-1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章《猫》片段,回答下面问题。

冬天的早晨,门口蜷伏着一只很可怜的小猫。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又很瘦。它伏着不去。我们如不取来留养,至少也要为冬寒与饥饿所杀。张妈把它拾了进来,每天给它饭吃。但大家都不大喜欢它,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顽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的,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它渐渐地肥胖了,但仍不活泼。大家在廊前晒太阳闲谈着时,它也常来蜷伏在母亲或三妹的足下。三妹有时也逗着它玩,但并没有像对前几只小猫那样感兴趣。有一天,它因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这时,妻买了一对黄色的芙蓉鸟来,挂在廊前,叫得很好听。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加鸟粮,洗刷笼子。那只花白猫对于这一对黄鸟,似乎也特别注意,常常跳在桌上,对鸟笼凝望着。

妻道:“张妈,留心猫,它会吃鸟呢。”

张妈便跑来把猫捉了去。隔一会,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一天,我下楼时,听见张妈在叫道:“鸟死了一只,一条腿被咬去了,笼板上都是血。是什么东西把它咬死的?”

我匆匆跑下去看,果然一只鸟是死了,羽毛松散着,好像它曾与它的敌人挣扎了许久。

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于是立刻便去找它。

妻听见了,也匆匆地跑下来,看了死鸟,很难过,便道:“不是这猫咬死的还有谁?它常常对鸟笼望着,我早就叫张妈要小心了。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默默无言,不能有什么话来辩护。

于是猫的罪状证实了。大家都去找这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找了半天,却没找到。我以为它真是“畏罪潜逃”了。

三妹在楼上叫道:“猫在这里了。”

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我想,它一定是在吃着这可怜的鸟的腿了,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倚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我心里还愤愤的,以为惩戒得还没有快意。

隔了几天,李妈在楼下叫道:“猫,猫!又来吃鸟了。”同时我看见一只黑猫飞快地逃过露台,嘴里衔着一只黄鸟。我开始觉得我是错了!

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我很想补救我的过失,但它是不能说话的,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

两个月后,我们的猫忽然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我永无改正我的过失的机会了!

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1925年11月7日于上海

9.“我”为什么断定是花白猫咬死了芙蓉鸟?
10.文章最后6段中有3段的结尾都用了感叹号,你如何理解?
11.为什么说“我对于它的亡失,比以前的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12.最后一句话“自此,我家永不养猫”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2017-01-19更新 | 63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最美的月亮》,完成各题。

最美的月亮

①那个中秋节他和母亲是在医院度过的。

②母亲的手术是临近中秋节做的。母亲感到身体不适,本来以为是老毛病,但医院检查结果竟然是癌症。在他小的时候,家境贫寒,母亲总是忍受着饥饿和痛苦,含辛茹苦地拉扯着年幼的他,独自支撑了这个家。他觉得不能把这个消息告诉母亲,不是害怕母亲经受不住打击,而是害怕母亲拒绝治疗。他的孩子刚满2岁,妻子下岗了,他的收入是全家人唯一的经济来源。没有工作的母亲知道家里艰辛,很早以前就说过,如果患上癌症,就不治疗,因为她认为那样既浪费了钱也救不了命。

③他很孝顺,便和妻子哄着母亲说是小病能治好,但需要做手术,这样才把母亲骗进了医院。从手术室出来,经过他三天三夜的细心护理,母亲逐渐清醒过来,那天正是中秋节。母亲住院一个星期时间,他每天只吃一顿饭,即便这样,仍然花光了所有的积蓄。现在他身上已经没钱了,只盼着妻子快点借到钱送来。

④夜晚,病房里冷冷清清,他守在母亲身边,同房的病人都回家团圆了。细心的他怕母亲触伤情,就问母亲想吃点什么,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的母亲只是说:“扶我下床,我想看一下月亮,不知道明年还能不能看到。”他听得眼眶一阵发酸,流下了泪,然而他知道,母亲这个时候是万万不能移动的。思索了片刻之后,他有了一个决定。继而叮嘱母亲不要乱动,就转身离开了。

⑤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单而焦急。饭店、小卖店、电子游戏室,他一个店铺接一个店铺地问:“有一个小时50元的工作吗?”但是店主们的回答都令他大失所望。终于,在一家搬运站里找到了10吨待搬的水泥。一袋水泥100斤,搬1吨6元。他挽起衣袖开始玩命地把一袋又一袋水泥从小山似的堆上扒到肩上,连他自己都没想到半个小时就把那10吨水泥搬到了车上。等到接过60元工钱的时候,才感到双腿如铅、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可能晕倒,但他坚强地忍受着。

⑥他将挣来的钱买了一个深颜色的脸盆,剩下的钱全部买了月饼。他抱着脸盆和月饼回到了医院。路上他抱得紧紧的,生怕磕碰到怀里的月饼和脸盆,仿佛那是抱着母亲的命,回到病房,他把月饼摆在桌子上,然后掰开一个月饼,把最柔软的一块月饼馅递到母亲嘴边。看着脸色憔悴、满头大汗的儿子,母亲含着说:“我不吃,这病咱也不治了。”他笑着说:“你看看今年的月亮多圆多亮啊,您肯定会好的!”他端过盛满清水的脸盆放到母亲床前,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

⑦看着水中晶莹而富有生命的月亮,望着眼前的儿子,母亲心情好了许多:“真好看呢,比往年都好看。”他拉着母亲的手说:“明年您还要陪我看月亮!”母亲郑重地点点头。

⑧那一夜,母亲睡得非常安详,似乎已经远离了病痛。窗外,月亮静静地悬挂着,虽然光芒依旧纤弱,但却仿佛迸射出了一种足以撕破无边黑暗的光明,一种足以融化天山冰雪的温暖

⑨母亲开始配合每项治疗,出院时医生告诉他说:“这次手术做得很成功,你母亲能够再活10年甚至康复。”

⑩又是一年中秋,天上的月亮又圆了。母亲对儿子说:“去年在医院里看到的月亮是我这辈子看过的最美丽的月亮。”

13.文中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儿子?________
14.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④段中的“景”和“决定”分别指什么。
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结合语境,对文中画线句子做简要赏析。
月光展开透明的翅膀跃进盆里,圆圆的月亮随着盆里的波纹在水里行走,上下翻腾。________
16.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⑧段中“光明”和“温暖”的含义。________
1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③段中“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为下文中秋夜晚去挣钱埋下伏笔,做好铺垫。
B.第④段的“泪”是因为儿子心疼担心母亲,害怕失去母亲;第⑥段的“泪”是因为母亲知道自己患了癌症,想彻底放弃治疗又不想结束生命的矛盾、痛苦的心理。
C.第⑤段“街上华灯初上,到处洋溢着喜庆热闹的气氛,唯独他行色匆匆,孤独而焦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强调了他的孤单和无奈,加重了情感色彩。
D.本文最后一段有深化中心的作用,代表了美好的回忆,表达了母子间浓浓的深情。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按要求完成作文。
题目:我心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
要求:①先把“我心中的___________”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②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信息。
2017-01-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6-2017学年江苏徐州睢宁县古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月考二语文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填空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选择题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填空题
10.94字音  字形
30.65鲁迅(1881-1936)  名著导读  《朝花夕拾》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94诗  词  曲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40.65准确、鲜明、生动  手机短信
四、选择题
50.65诗  王湾(693-751)
五、文言文阅读
6-80.4
六、现代文阅读
9-120.65其他现代作家  散文
13-17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七、作文
18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