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期中综合测试题
全国 七年级 期中 2018-03-21 48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育(bǔ)        祷(qǐ)     (lán)   (qì)
B.罚(chénɡ)   古(gèn)   鸣(háo)   问(jié)
C.杀(mǒ)        头(gǎo)   障(pín)   (zuò)
D.污(huì)       痛(zhì)   (dèn)   (qiàn)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心不在焉  心汇神凝  深恶痛绝  刮目相看
B.锲而不舍  沥尽心血  气冲斗牛  一反既往
C.迥乎不同  潜心贯注  熟能生巧  锋芒必露
D.妇儒皆知  家喻户晓  不以为然  大庭广众
2018-03-21更新 | 1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期中综合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张三每天上网玩游戏,玩得甚至连饭都忘了吃,真是鞠躬尽瘁啊。
B.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C.自然灾害是异常恐怖的,光鲜为人知的汶川地震就给我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D.今天,我终于有机会加入共青团组织了,真是一拍即合,我郑重其事地将入团申请书交给了团支部书记。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对这次考试充满了信心,”他对我说:“因为我准备得很充分。”
B.屈原、李白、杜甫……等,像一颗颗宝石,镶嵌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史册上。
C.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
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筹划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存在的问题。
B.山谷里回荡着我们欢乐的笑容和歌声。
C.据统计,地球上的森林大约已有三分之一左右被毁。
D.一个好的比喻,或为形似,或为神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特点。
2017-05-18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广成学校、平凉铁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请仿照画波浪线的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生活中,许多人和事的意义不是单一的。父母,不只是生养我们的亲人,更是精神的导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功,不只是滴落的汗水,更是失败的结晶。厚重的生活需要我们用心领悟。
2017-09-14更新 | 150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2)杨花榆荚无才思,_________。(韩愈《晚春》)
(3)《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程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艰苦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综合性学习。
七(2)班学习了《老王》这篇课文后,开展了以“关爱弱者”为主题的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根据下面的情节,填空。

他从破败的农村来到城里以拉洋车为生。有一天,他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汗水从头上一直流到脚后跟,他恨透了那些乱兵。


选段出自_____,作者是______,文中的他是指______
(2)如果祥子是我们身边的一位不幸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渡过难关?
示例:______________
(3)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做好事反而遭诬陷的现象,比如救助被撞倒的老人,却被家人认为是撞人者。因此就出现了“见危不扶”“见死不救”的现象,对此,你怎么看?
示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9.“独坐幽篁里”中的“幽”,“深林人不知”中的“深”,渲染了一种怎样的境界?
10.诗歌的后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2018-03-21更新 | 26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人教版):期中综合测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乙】吕蒙入吴,王劝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妙;未该玄言,政空诵其文耳。”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

【注释】①王:指孙权。②伏羲、文王、周公:伏羲、文王,古代有名的贤德君王。周公,西周辅佐周王的贤臣。③世祚:指国运。④日月广明:指天地宇宙。⑤政:只,仅仅。

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今当涂掌事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B.即刮目相待 (更:重新)
C.以《易》为 (宗:主要的)
D.莫不精极妙 (穷:少)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13.【甲】文中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14.【乙】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2017-05-18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广成学校、平凉铁中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在国外唱《我的祖国》

叶公觉

①我的儿子本是一位新生代的骄子,他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对我来说这些歌曲旋律夸张别扭,一点也不好听,有的甚至像说话一样,毫无音乐性,但儿子喜欢,我一向对他喜爱的歌不以为然。

②自从儿子出国以后,我发现他的爱好有了改变。从他发来的电子邮件中知道,他开始喜爱中国的山水画,常从网上下载反映祖国风貌的画片,而且也喜欢起一些老歌来,其中一首就是《我的祖国》。儿子在电子邮件中高兴地告诉我,他如今是每天口不离这首歌,越唱越觉得祖国家乡的可爱。

③我从小学时代起,就唱“一条大河波浪宽”,但当初注重的是歌声的优美、旋律的舒展,对于歌词所描写的祖国的形象反而没有注意,大概因为一直生活在很小的生活范围内,对祖国的含意缺乏深切的理解吧?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

④我和《我的祖国》的词作者乔羽先生有过一面之缘,那年他来我所居城市采风,我陪同他,与他同行的还有石祥、凯传。后来他还给我写过信,用毛笔写的,很潇洒的笔迹,我至今珍藏着。他待人很热情真诚。是他给电影《上甘岭》写的插曲《我的祖国》,“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的美景,仿佛就是描写的我的家乡江南风光。“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写出了中国人民既好客又嫉恶如仇的民族性格。这首歌传唱几十年不衰,总是有它的道理的。如今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我的一向不爱好老歌的儿子,也热爱起这首老歌来,可见它的魅力非凡。

⑤后来我也有机会去国外小住,在别人的国家里,语言又不能相通,每天除了看看华语电视外,只能读中文书聊解寂寞。有时也哼唱起《我的祖国》这首歌来。

⑥有一次华人聚会,会后有精彩的文艺演出,其中第一个节目就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唱的《我的祖国》,那身穿鲜艳丝绸中国服装的女留学生一开口就像郭兰英当年唱的那样声情并茂:“一条大河波浪宽……”台下的人们似乎迫不及待地附和着唱起来:“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阳光……”

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在合唱声中,有鬓发斑白的老学者,有青春年华的留学生,有事业兴旺的企业家,有随夫留洋的伴读夫人,有侨居海外多年的侨界领袖,有中国大使馆的工作人员……大家似乎忘了各自的身份,都以一个祖国的儿女的同样身份真心实意地唱着这首歌,因为我们有同一个祖国,我们是唱着《我的祖国》成长起来的,歌声中,我想起了童年,想起了故乡,想起了美好祖国的山山水水,我发自内心地深情独白:祖国,我爱你!

(选自《重庆晚报》)

15.文章第①段先写儿子热衷于港台歌星们演唱的歌曲,这样写有何作用?
16.“而今我的儿子在异国他乡歌唱《我的祖国》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感受。”“更深一层的感受”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结合上下文,说说“我的声音颤抖着也跟唱起来”一句中“颤抖”一词有何妙处。
18.“歌声从台上的独唱渐渐变成了全场的合唱”,这样的变化反映了什么?
19.结合文章,请你分析《我的祖国》传唱几十年不衰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2017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34个鸡蛋

李暖暖从家里跑了。

李暖暖是跟她爸赌气走的。原因很简单,她已经快混完大学,马上就可以拿到毕业证了,理所当然地要求她身份显赫的爸爸给她找一份好工作。李暖暖的爸爸说:“你做梦吧。”

李暖暖去的地方,是甘肃和青海交界的一个小地方。那也不是李暖暖盲目跑去的,学校早就动员他们去西部做志愿者,李暖暖只是一赌气报了名而已。

半年后,在李暖暖她妈也就是我二婶的要求下,我决定趁着出差的机会去看看她。可以想像我的行李有多重,大包小包的包裹里,竟然还有果冻和巧克力。李暖暖的妈妈说,那是李暖暖最爱吃的。没办法,我就拖着几大袋子的零食上火车,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而就在我决定扔掉那个装果冻的袋子时,碰到一个赶着毛驴车的男人。得知我找李暖暖,他二话没说就把我连人带东西全放在毛驴车上。半个小时后,他将我带到了那个镇。很小很小的一个镇,只有一条街道,两旁的房子低低的旧旧的,走到那条街的尽头,转个弯,男人指着一个低矮围墙围起的院子说:“那就是学校。”

下课了,许多孩子跑出来。男人跟一个孩子说了什么,那个穿着补丁衣服的小男孩飞快地跑进一间教室,拉了一个女孩出来。

女孩穿简单的黑色纯棉T恤和黑色牛仔裤,乌黑的头发短而整齐。她抬起头来看我。那个瞬间,我看清了女孩的面容。我心疼了。我的堂妹李暖暖,她黑了,瘦了,她还剪掉了她一直最最喜欢的长头发。

“李大强!”李暖暖在呆了片刻后大喊一声,一把就抱住了我。身边那些孩子不明所以然,在我们拥抱的时候,哄笑着围在了一起。等李暖暖终于从我怀里抬起头时,我看到她哭了。

那天下午,李暖暖在镇上最好的一家饭店招待了我,还有她的三个学生。李暖暖说,他们是班上最穷的孩子,可能只有春节的时候才能吃上一顿肉。那顿饭,我几乎吃不下去,只陪她一起看着孩子们狼吞虎咽地吃着。我说再要两个菜,却被她制止了,她小声说:“我不想让他们知道别人可以生活得很优越,也不想让他们为此过早地自卑。”

吃过饭,李暖暖叮嘱几个孩子回家,然后我们回到了她的宿舍。李暖暖说,这是全校最好的房子,窗子是玻璃的。墙壁显然是刚刷过不久,不均匀的白色石灰覆盖不住曾经的许多污渍。“暖暖,”我说,“反正也快半年了,你跟我回去吧。”她摇头,很坚决地说:“不行,我答应了这些孩子,一定把他们送到初中!”

原本,李暖暖和她爸赌气,非要去个最穷的地方,以折磨自己来惩罚她爸。结果,她就来了,但她来后还没放下行李就后悔了。她没见过这么穷的地方,还有那么破的学校,那些教室的窗子竟然冬天全部都堵上,夏天全部敞开,根本没有玻璃。还有那些孩子,都是脏兮兮的……

李暖暖当时就想走了,但是她没有走掉,因为所有孩子的家长,竟然都在学校里等她。那些面容卑微的家长等在那里,是为了给她——一个愿意来教孩子们英语的老师鞠躬的。当那些乱蓬蓬的脑袋一齐低下去,李暖暖的脚就被钉在了那里,花白头发的校长拿过了她的行李……

李暖暖的班里有32个学生,从她上课的第一天起,第一排的第一个孩子,拿了一个鸡蛋给她,说是她妈让拿的。第二天,第一排第二个孩子也拿了一个鸡蛋给她,那是个羞涩的男孩,给她鸡蛋时脸红红的,不说话……结果32个孩子每天都轮流着拿鸡蛋给她。她以为鸡蛋都是大人让拿过来的,直到有一天,她收到第34个鸡蛋的那天,那个羞涩的不说话的男孩第二次给她鸡蛋,而男孩的奶奶找到了学校告状,说孙子偷家里的鸡蛋。这时她才知道了真相:为了留住她,那些孩子商定,每天送她一个鸡蛋。那个男孩叫路生,早早就没了父母,与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那天,她抱着那个脏兮兮的男孩放声大哭。在牛奶巧克力中长大的李暖暖,隐藏在心底23年的爱心,被34个鸡蛋瞬间唤醒了。

晚上,我和李暖暖在屋里分那些果冻和巧克力。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第二天,李暖暖把我送到车站。在车站,李暖暖一直叮嘱我回去要给她集资,说:“越多越好,没钱给东西也行,给什么要什么。”然后,依旧怨怨地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

我答应着,心里始终酸酸的。李暖暖,她认真了,她在认真地过着她现在的生活。我知道有一天,李暖暖会离开那里,回到她曾经生活的地方,可是回来的,已经不会再是曾经的李暖暖。她爸说,等到暖暖回来,我要让她去她想去的地方……

我把这话传给李暖暖,她呵呵地笑,说:“这老头,我原谅他了。”

(摘自《中外文摘》, 有删改 )

20.阅读全文,请选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第一段单句成行,为下文情节的发展设置了很好的悬念,也为主人公后来的性格发展奠定了基调。
B.李暖暖制止“我”再点两个菜,突出了她心思细密的特点,表现了她对学生的关怀体贴,也清晰地反映了她对社会上的极度贫富不均怀有深深的怨愤。
C.文章后面李暖暖说“跟我爸要,就说我需要20万赎身”,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感觉被这里拘禁,而是想向父亲求援,给当地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D.小说以细腻、生动的笔触,叙述了大学生李暖暖的一段支教经历,娓娓道来,情节看似简单,但蕴含着一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
21.本文题目为“34个鸡蛋”,请分析“34个鸡蛋”这一情节的设置在全文中的作用。
22.阅读文中画横线的两处,分析其表达作用。
①下火车,转大巴,下大巴,再转小公共汽车,结果还要步行三公里。那里全是土路,又刚刚下过雨,泥泞得根本抬不动脚。
②她分得非常仔细,专注的样子很像一个给孩子分食物的母亲。
23.小说描述了主人公李暖暖的支教经历,她的性格也因支教而发生了很大变化,请简要概括她的性格特点。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4. 作文

在成长的道路上,你一定经历过许多事情,有进步的喜悦,成功的自豪;也有落后的沮丧,受挫的烦恼;还有……


请结合自己的切身体验,以《________的滋味》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标点符号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二、语言表达
60.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文学常识综合  《骆驼祥子》  意见建议
五、诗歌鉴赏
9-100.4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4司马光(1019-1086)  历史事件类
七、现代文阅读
15-19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20-230.4小说  人物形象概括分析  词句理解与赏析  句段作用
八、作文
240.65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