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广东 九年级 期末 2018-03-28 49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A./        /不齐B./        /唯连声
C.干/        /根深D.商/        /咬文
2018-03-28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羁绊        风雪载途        仙露琼浆        润如油膏
B.时辰        义愤填膺        言行相故        兀兀穷年
C.陨落        即物起兴        语无伦次        格物至知
D.鄙夷        盛气陵人        孜孜不倦        巧妙绝伦
2018-03-28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战狼2》_____,登上了中国电影票房冠军宝座,引起广泛关注。这部电影吸引观众的原因很多,有出神入化的拳脚功夫,也有_____的坦克大战,更有中国军人“一日为战狼,终身为战狼”的_____。电影不仅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其中国式英雄展现的家园情怀也点燃了众人心中的爱国热情,传递了正能量。
A.气冲斗牛       骇人听闻       坦诚相见B.气冲斗牛       惊心动魄       赤胆忠心
C.气势汹汹       惊心动魄       赤胆忠心D.气势汹汹       骇人听闻       坦诚相见
2018-03-28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灵感迸发时,美妙的文辞会不断地流泻于笔端,这是源自作者平时注重积累的原因。
B.《傅雷家书》虽然体现了傅雷在艺术方面的造诣,但是也凝聚着傅雷对儿子深厚的爱。
C.近日,为了迎接《财富》全球论坛在广州召开,广州地铁开启了一系列的文化传播。
D.海珠区黄埔古港历史悠久,是广州著名景点,它见证了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
2018-03-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面的情境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生日当天,小童收到了舅舅寄来的礼物,开心地给舅舅回了一条短信:“您的礼物我笑纳了,非常感谢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戴。我会像令郎那样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过几天我将托人惠赠您一件礼物,希望您喜欢!”
A.笑纳B.爱戴C.令郎D.惠赠
2018-03-28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名校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2017年某区九年级语文期末统考学生作文失分原因统计表
项目名称具体内容所占比例
内容中心、选材58.26%
语言语句、表达技巧24.91%
结构条理、详略10.13%
文面卷面、字体6.70%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统计结果,请你对该区即将参加2018年中考的学生提两点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7. 古诗文默写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
A.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B.池上碧苔三四点,叶低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为。
D.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鸢飞戾天者,窥谷忘反。
E.莫辞酒味薄,黍地无人耕。兵戈既未息,儿童尽东征。
F.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青山独归远,荷笠带斜阳。
(2)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①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凫雁满回塘。(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王安石《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沉鳞竞跃。(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古诗词名句。
诗仙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他的才气令众人折服,他的诗情为世人倾慕。在《春夜洛城闻笛》中,他异乡闻笛,抒发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乡愁;在《月下独酌》里,他邀月共饮,书写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寂寞。
2018-03-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根据课本,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然后能自也(《虽有佳肴》)(     )
(2)不枝(《爱莲说》)(     )
(3)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醉翁亭记》)(     )
(4)长跪而之(《唐雎不辱使命》)(     )
(5)公输盘(《公输》)(     )
2018-03-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曹刿论战

《左传》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又何        力拉崩倒之声B.公问其        余虽愚
C.何            此夸能D.必以            义著于四海
10.把“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翻译成现代汉语。
1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战前,曹刿没有听从乡人的劝告,坚持拜见鲁庄公,因为他认为“肉食者”目光短浅。
B.在曹刿与庄工的三问三答中,曹刿认为衣食分人只是小信用,不能得到百姓的拥护。
C.曹刿以“夫战,勇气也”为依据,提出战争中要抓住“彼盈我竭”的时机发动进攻。
D.“长勺之战”中,庄工“下视其辙”是为了下车察看齐国的军队是否在周围设有埋伏。
2018-03-2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1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从上阕中找出直接描绘太守形象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3-28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在方言里找寻地域文化自信

李晓

①贺知章垂暮之年,告老还乡,见物是人非,不禁生发“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感慨。“乡音”是一枚镌刻在我们身上的独有印记,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它是来自故乡的慰藉,是地域文化形成的底色。

②方言历经千百年,不断被筛选、吸收、同化,具有独特的魅力。这些夹杂着泥土气息的话语,或源于市井生活的寻常琐事,或源于茶余饭后的家长里短,它收纳了民间的智慧,采集了地域的精华。翻过一座山,音调就转变;走过一陇田,意义大不同。正是因为这种特色,才赋予了方言承载文化的使命;也正是因为这个载体,我们的文化才得以遍地开花、异彩纷呈。以融入了方言的地方戏曲为例,无论是秦腔豫剧,还是京剧黄梅,那些生动鲜活、合辙押韵的戏词,唱出了亦俗亦雅的风情,也唱出了中华文化的特色。试想,如果唱词千篇一律,那么何来不同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何来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正是因为方言的独特性,才带来它的不可替代性,这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财富,弥足珍贵,价值连城。

③如今,传统的乡音却变了味道,它被贴上了“土、俗”的标签,并成为衡量“有无文化”的标尺。打工返乡的青年们羞愧于它的腔调;一些年轻的父母为了让孩子更好地学普通话,即使自己会讲方言,但考虑到孩子的教育问题,往往很少教孩子说方言。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这或许是我们最该扼腕叹息之处。

④文化不能简单地用“优劣”二字加以评判。你可以津津乐道上海方言的机智敏捷,也可以大加赞赏天津方言的诙谐幽默,还可以对齐鲁方言的纯粹耿直加以欣赏,它们是多元、独特而又平等的。对于方言的流失,我们更应从大众心理的角度来考量。今天,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频繁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人员流动日见增多,这种流动对方言的冲击显而易见。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文明对乡村文化碾压式的优势显现,使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不断被漠视,而这种文化信号的衰减很可能是无可补救的。

⑤方言早已成为与故乡这片土地难以割裂的一部分,任何语言不假思索地堆砌于此,便会显得水土不服、格格不入。好比我们的容貌与声音,与生俱来,独一无二,倘若真用人工的方式加以改变,自会有它的蹩脚与尴尬。方言就是那告知了我们“从何处而来”的文化源头,我们在奔波忙碌中找寻地域文化自信,却不经意间忽视了它。它以自身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将这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无论是民俗故事,还是戏曲民谣,以及属于这个地域的秉性与品格,这都是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链接一

粤语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对我国古代文化和语言研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全国七大方言中,粤方言是最古色古香的,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古汉语词汇,像“企”(站)、“悭”(节省)、“卒之”(最后)等;还保留了大量古文的倒装句,如“你行先”(“你先走”),“畀一文你”(“给你一块钱”)等。有研究指出:广东粤语源于中国古雅言。我国古代有一种民族共同语,先秦到两汉时期称为“雅言”,宋朝以后称为“官话”。如今汉语许多方言都保存着雅言的一些元素,而保存雅言元素最多的是粤语。

(选自网络,有删改)

链接二

普通话是全民共同语,是官方语言;而方言是区域性用语,是民间语言。方言承载了一个地方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也是维系地方民众之间感情的纽带。而推广普通话则是增进地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普通话和方言应当互补共荣,和谐共存,相得益彰。普通话是推广,方言是传承,都有利于我们建立文化自信。

(选自曹志耘《普通话与方言如何相得益彰》,有删改)

链接三

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要从“我”做起。我们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就像一棵大树的根;自古流传至今的文化经典,就像一根根枝干;而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像是一片片的小叶子。文化自信,就是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从根输送到每片小叶子上。由此,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绿树成荫,让我们和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自信和自豪。全民族文化自信了,我们就知道如何认识、理解、融合外来文化,就能怀着我们的文化自信,理性、稳步、踏实地走向世界。文化自信,存在于每一位中国人对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选自孙晓云《书写新时代的文化自信》,有删改)

13.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言收纳民间智慧,采集地域精华,一旦形成,就会生生不息、根脉相传,几乎不发生变化。
B.上海方言机智敏捷,天津方言纯粹耿直,齐鲁方言诙谐幽默,体现了方言的多元性和独特性。
C.当今社会,由于人们漠视包括方言在内的农村文化,所以出现城市文明碾压乡村文化的现象。
D.粤方言保留了大量古汉语词汇和倒装句,原汁原味,古色古香,是我国古代普通话的活化石。
14.下列对“方言与文化的关系”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同的方言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魅力与价值,延续着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弥足珍贵。
B.如今,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给方言带来的冲击,使地域文化出现了不平衡的发展。
C.方言把某片土地上的文化因素汇集起来,担负承载本土文化积淀和历史记忆的使命。
D.推广普通话增进了不同地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扩大了汉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
15.下列对材料中的“文化自信”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方言是地理与历史赋予我们的珍贵文化财富,不仅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色,也是地域文化自信的根源所在。
B.普通话和方言并非是有你无我的对立,而是互补共荣、和谐共存、相得益彰的关系,都有利于建立文化自信。
C.为了正确认识、理解外来文化,彻底消除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要强化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稳步走向世界。
D.每位中国人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有助于把民族文化发扬光大,让我们及子孙后代都感到自信和自豪。
16.方言具有哪些价值?请分点概括。
17.文章第③段提到“方言的日渐衰落,牵动我们的不仅是乡愁,它还折射出一种地域文化自信的缺失”,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元青花

梁晓声

北京某写字楼的八楼,两年前由一位段姓老板买下,作为其公司的总部。段老板喜欢收集陶瓷精品或古董,放玻璃罩内装点于办公区各处,连办公区外的大堂及电梯两侧也有所陈列。

大堂内的前台小姐芸二十二三岁,山东农家女,自幼失母,没考上大学,只有民办的高级职业学校文凭。芸来到北京,这里干一年那里干半载,所学大众服装设计专业便荒废了。

上班数日,芸便领教了久坐之辛苦。客人纷至,对她反倒成了好事;整日也没几个电话,也无来人,她就连起身走走的机会也没有了。

芸已将几个玻璃罩内的东西看够了,她最不想看到的是一个青花瓷胆形瓶。它正对着她摆在电梯右侧,大约是为了使来客一出电梯就看得到。玻璃罩内还有纸牌,上写元青花三字。据说,是段老板花一笔大钱从拍卖行竞拍到的。那么值钱的东西居然摆在种地方,芸一直有些迷惑。

芸上班时的愉快,是韩姐出现之时。韩姐四十几岁,是公司的清洁工,丈夫是收废品的。韩姐拖拖拖到芸那儿,倘若办公区没人出入,她就会拄着拖把与芸说上一会儿话。那时,她俩就会越聊越亲近。韩姐是个实诚的女人,认为谁是好人,便将谁视为亲人。芸多次替她到三楼接盒饭和纯净水,她觉得芸是好姑娘。

一日,韩姐从办公区清理出几册刊物,走到大堂,全掉地上了。芸见其中有本《说文解字》,如获至宝。韩姐见她喜欢书,问她更爱看哪一类。芸说自己没上过大学,知识少,还是想看知识类的。之后韩姐就经常从她丈夫所收的旧书中选出一些给芸。一套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到《论语》《中庸》《大学》等巴掌大的袖珍书,成了芸的最爱。芸读那类书受益匪浅,久而久之,知识大增。

有人问她记那些知识有什么用,答曰:人不学,不知义。

半个月后意外发生了。韩姐正擦元青花的玻璃罩和架子,电梯门一开,迈出了一对青年男女。他们发现下错了楼层,嘻嘻哈哈地互相责怪、逗贫。韩姐分心地直起了腰,也许腿蹲麻了没站稳,扶了架子一下——架子倒了,玻璃罩碎了,元青花也碎了。

办公区有人出来,见状大呼:清洁工闯祸了!转眼办公区跑出来许多人,皆叱责韩姐:你怎么搞的?”“你赔得起吗?”“等着吃官司吧你!

韩姐奔向了楼梯。芸顿觉不祥,追随而去。段老板也出现了,所有人都向他表示惋惜和对韩姐的气恼。段老板却问:她人呢?人们一时大眼瞪小眼。还不快去找人!人们这才知道最该做的是什么事。

韩姐跑到了一座立交桥上,欲寻短见。幸而有芸紧紧跟随,没让悲剧发生。而公司那边乱了套,四处寻找的人纷纷归来,都说找不到。段老板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半夜后,不得不报警。

天快亮时,民警在芸的住处找到了她和韩姐。那时韩姐已近崩溃,而芸差不多已对她说了一百遍这样的话:有我在你身边,你就休想死得成。

你是怎么劝她的呢?

我说,再普通的人的命,那也是宝贵的人命。再珍贵的瓷瓶,也不过就是个瓷瓶,怎么能比得上人命宝贵?我相信段老板是懂理的人,绝不会为难你。

对,对,我是那样的人!

那,你绝不难为她?

当然!我还要感谢你呢。她没出事,对公司是莫大的幸运!我听别人说你爱看书,都看什么书?第二天,在段老板的办公室,他平易近人地与芸交谈了一个多小时。芸说了自己都看了哪些书后,段老板问她背得出《百家姓》不?芸不但背得滚瓜烂熟,还向段老板讲了段姓的来历。他又请她背《三字经》《千字文》《论语》《孟子》什么的,芸同样张口就背,一次磕绊都没有。段老板只字不提元青花花了多少钱买的。他说:像你这么好的记性,没上过大学太遗憾了。如果有可能上大学,你想学什么专业呢?芸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不久,芸到一所民办大学上学去了,是段老板找朋友推荐的,并替她预交了大学四年的学费。芸离开北京那天,公司不少人送她。

人们回到公司,一出电梯,见架子又摆在那儿了,玻璃罩内是那元青花碎片。纸牌却换了,其上写的是此元代青花,碎于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段某亲写以铭记。

韩姐却因留下阴影辞职了。段老板也未挽留,给了她一笔精神损失补偿金。他对芸和韩姐的善举,使他赚足了口碑还被选为当年的北京市道德模范人物

我的一名学生在他的公司上班,向我讲了此事,说那所谓元青花只不过是段老板花三百来元钱从潘家园买的仿制品,嘱我只要不写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其他但写无妨。而我觉得,即使写了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段老板的形象也还是蛮高大的。一事善,一意佛。

(选自《读者》,有删改)

18.通读全文,在横线处补充情节。
芸:帮助韩姐,得书受益——_____——畅谈读书,背诵经典——_____
19.联系上下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简要分析。
段老板坐立不安,如热锅上的蚂蚁,半夜后,不得不报警。
(2)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毫不犹豫地说:“大众服装设计。”
20.文末交代了“元青花”实为仿制品,作者在前文中已有多出伏笔,请具体分析。
21.文章结尾说“即使写了那‘元青花’是怎么回事,段老板的形象也还是蛮高大的。”你认同这一评价吗?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22.当有人问读书求知有何用时,芸说:“人不学,不知义”。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这样,一步又一步,走出一条自己的人生之路。走出一步,或许会海阔天空,或许会陷入困境;或许会让人愉悦催人奋进,或许会使人感伤令人沮丧。走出一步,可能是获得,也可能是失去。
请以“就这样,走出了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②600字以上。③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的名称。
2018-03-28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综合性学习
2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一般词语
二、综合性学习
60.65文段综合  图表类
80.65文言实词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9-110.4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五、诗歌鉴赏
120.65中国古代作者  词
六、现代文阅读
13-170.4杂文
18-220.4小说
七、作文
230.4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