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中 2018-04-28 28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名校
1. 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徜徉在语文到天地里,我们感动于邓稼先“鞠躬尽 cuì( ),死而后已”的一生,领略到黄河伟大而又坚强到英雄气 gaì( ),感受到端木蕻良在广大到关东原野上 zhì(     )痛的爱国情怀,也见证了杨绛作为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 zuò( )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京剧《青衣》(兴化籍作家毕飞宇作品)被《人民日报》推荐为五部“年度戏剧”之一。
B.要对青少年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他们懂得什么是民族精神?什么是优秀经典?
C.白色梨花开满枝头,多么美丽的一片梨树林啊!
D.君子要讲和谐,但不能随波逐流,更不能同流合污。
2018-04-28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暖花开,听说明天要去要春游了,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
B.闻一多先生挺身而出,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激昂地发表了演讲。
C.雾霾肆虐,扑朔迷离的足球场让我们不得不终止了足球赛。
D.几年没见,调皮捣蛋的小军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小伙子,再也不是当年的吴下阿蒙了。
2018-04-28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公共自行车站点比较密集,使江都区市民“绿色出行”更加便利。
B.杨绛先生翻译的《堂•吉诃德》,已累计发行大约70多万册。
C.时间一去不复返,切忌不要蹉跎岁月。
D.从咿呀学语,到走入学校,再到进入社会,学习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5.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_,散入春风满洛城。    
(2)无丝竹之乱耳,__________________
(3)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
(5)“一砖一瓦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逢入京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2018-04-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推荐与阅读。
(1)下面关于《骆驼祥子》内容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第一辆车被抢走以后,千辛万苦聚积的准备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给洗劫了。
B.《骆驼祥子》中祥子偷来三匹骆驼卖了35个大洋,“骆驼祥子”的外号在祥子卖了骆驼之后起的。
C.祥子在曹太太家的生活吃得饱、有间宽绰的屋子、饭食不苦、主人对他不错。
D.祥子不拉刘四爷的车却能住在人和车厂的原因是刘四爷想招祥子为女婿。
(2)【甲】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箱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乙】他觉得这无论怎样也比拉车强,挣钱不多,可是不用卖力气呢。打着面小旗,他低着头,嘴里叼着烟卷,似笑非笑的随着大家走,一声也不出。到非喊叫几声不可的时候,他会张开大嘴,而完全没声,他爱惜自己的嗓子。
【甲】文中的祥子给我们展现出一个     __________       的形象。
【乙】文中的祥子则又给我们展现一个       _________   的形象。

(3)请结合小说中祥子命运的“三起三落”,说说祥子为什么前后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28更新 | 42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
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学校七年级⑵班开展以“爱国·爱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⑴【爱国诗词我来背】请写出你所知道的完整的一句爱国诗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活动形式我设计】围绕本次活动,班级将开展三项小活动,现向全班学生征集活动形式。请参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形式。
活动一:爱国名言展示会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爱国”之我见】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新京报快讯(记者赵凯迪)   据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3月8日发布的消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寻衅滋事的男子孟某某,被南京警方行政拘留8日。此前,其因发表“南京杀三十万太少”等言论被拘留5日。
经查,孟某某,男,35岁,曾因在微信群中发表“南京杀三十万太少”、“侮辱了怎么样”、“杀少了”、“才三十万而已”等言论,于2月23日被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以寻衅滋事行政拘留5日。3月3日下午,孟某某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镌刻着“遇难者300000”等纪念性文字的灾难之墙前,拍摄包含有侮辱性语言和低俗词句的视频并上传网络,侮辱向上海警方举报以及批评他的网友,挑衅公众良知和正义感,破坏社会秩序,造成恶劣影响。
请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3月3日,你在现场看到孟某某的所作所为,你应该对他怎样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4-28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早发

[唐]韦庄

早雾浓于雨,田深黍稻低。

出门鸡未唱,过客马频嘶。

树色遥藏店,泉声暗傍畦。

独吟三十里,城月尚如珪。

8.诗歌题为“早发”,请简要分析全诗是怎样扣住“早”字来写的。
9.诗歌尾联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2017-09-14更新 | 1811次组卷 | 23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泸州卷)语文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小题。

元镇读书

元镇,长安人也。家贫,不能从师,彼时无书,尝取旁舍儿书,避人窃诵。从外兄①所获《书经》,四角已漫灭,且无句读,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十岁,于邻家药笼中见《诗经》,取而疾走。父见之,怒而叱之,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但闻书声不绝,遂毕身不忘。久之,反长安,与诸儒以时文名天下。镇自小至老手不释书,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入则秉烛达旦。其精勤若此,人皆叹之。


【注】①外兄:表兄
10.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取旁舍儿书       
闻书声不绝
③镇自小至老手不
长安       
(2)下列加点字与“出则以骡马捆书自随”句中“以”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蒙辞以军中多务B.公亦以此自矜
C.徐以杓酌油沥之D.投以骨
11.用“┃”线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断两处)。
责往田则携至田畦踞高阜而诵
12.翻译下列句子。
⑴自以意识别之,遂通其义。
⑵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
13.你如何看待元镇“取旁舍儿书”和“见《诗经》取而疾走”的做法,并说说你的理解。
2018-04-27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阅读是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铁凝

①如今,网络阅读成为人们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人类的阅读行为也随之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眼睛在网上快速、便捷地“暴走”,逐渐替代以往细嚼慢咽似的传统阅读。但我觉得,人们在获得大面积爆炸性信息的同时,也会有某种难言的失重感。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就我个人的经验而言,阅读其实是一种有重量的精神运动。

②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还是一个少年,偷偷读到一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约翰·克里斯朵夫》。记得扉页的题记是这样两句话:“真正的光明绝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淹没罢了;真正的英雄绝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这两句话使我深深感动,让我生出想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的冲动。我初次领略到阅读的重量,它给了我身心的沉稳和力量。

③我的一位亲人,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下,从城市下放到乡村,劳动之余,倚靠着田野上的草垛通读了《资本论》和《列宁全集》。问他当时为什么读这些书,他只说是因为喜欢。

④今天想来,类似的阅读实在是一种无功利心的自发之举,因其自发性,所以也没有预设的阅读期待,那不期而至的阅读收获便格外宝贵和难忘。难忘的还有一种沉入心底的重量,这重量撞击你,让你既甜蜜又酣畅。

阅读的重量有时在于它的“重”,有时却在于它的“轻”。这“轻”,不是轻浮,而是一种无用之用,是阅读心境的解放。

⑥今天,我们的阅读与过去相比已经有了诸多变化。市场上卖得好的书往往是更靠近生活的实用的书:养生、美容、商战、股票、英语……书海已经“茫茫”。各取所需的阅读看上去已不再承载精神的重负,而是直奔主题,要的是立竿见影。

⑦阅读的功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我更想强调的是,“无用”的阅读,更多的是缓慢、绵密、恒久的渗透。这样的阅读不是生存甚至生计所必需的,但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的美好、温暖以及自身的价值。它的“无用”本身便是更大的作用。这何尝不是一种更高的阅读境界呢?这种自然存在的阅读状态,或许更能体现人生的精神价值吧。

(选自《人民日报》,有改动)

14.第①段中加点词语“这样说”具体指代文中哪一句话?
15.本文第②③段,列举______以及“我”的一位亲人在下放农村时因喜欢而通读《资本论》和《列宁全集》这两个事例,证明______这一中心论点。
16.第⑤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17.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实现“有重量”的阅读?请结合全文简要回答(只需答出两点)。
2018-04-26更新 | 28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泰兴市黄桥东区域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下面小题。

卖伞姑娘

①有些想念是不需要理由的,就像时常跃入我心中的那个姑娘的身影。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②那是一年前的一个雨夜。路灯在丝丝雨线织成的帷帐里睁着惺松的睡眼,洒下的光映射在路面的积水上。在单位加班昏了头的我下了楼,才知道这个城市的一切都进入了细雨的怀抱里。我呆望着路灯罩里舒缓而降的雨丝,想起了远在十多公里之外的家,心一横,推着车子撞破了雨幕。

先生,您需要一把伞吗?正准备骑上车子的我,突然听到一个轻盈、温馨的声音。回过头我才发现单位大门外的路灯下站着一位姑娘,怀里抱着一捆伞。她有十六七岁的样子,穿着鹅黄色的薄毛衣和黑色的长裙,背光站着,我看不清她的脸庞。

④我的确是需要一把伞呀!我停下来,仔细地把她怀抱中的十几把雨伞挑了一遍。我那时世俗地想:街头小贩的东西十有八九是假冒伪劣,既然急需,那就买吧,但挑挑拣拣的事儿是不能掉以轻心的。

⑤那姑娘极有耐心地把我打开包装的雨伞又一一地装上。她蹲下来时,一头长发几乎垂到地上,发梢上一缕缕地淌着雨水。

姑娘,你卖的是雨伞,为什么不自己用一把?看你,小心淋病了。我嘴上这么说,手里却没停下挑拣的动作。

一用就卖不出去了,这是我这学期的生活费……姑娘说了半截,止住了话头。我才明白,眼前的这个小贩是个学生。我想接着问她其他的情况,但她再不肯说一句话了,只是细心地拾掇着被我弄乱的雨伞。

⑧事情就这么简单,简单得如同到集贸市场那样。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因而,那把雨伞便更显得尤为体贴、尤为及时……

⑨隔了两天,我无意中翻阅晚报时,在一版右下角看到了一幅图片报道。虽然那晚我没有看到卖伞姑娘的面孔,但我从衣着的款式、颜色和报道的内容上却立即断定,她就是我遇见的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图片报道简练得只有几句说明:这位贫困大学生昨晚在勤工俭学卖雨伞时,挺着感冒了好几天的病体,因冒雨等待一位付款时掏掉了四百余元钱的顾客,而昏倒在街头……那个因付款而掏丢了四百多元钱的人肯定不是我。如果是我,那么我对她的挂念也会有充分的理由。

⑩又是一个下雨天。我独自走在行色匆匆的人流里,又想起了那个卖雨伞的姑娘。初春的雨水还有几丝凉意,我没有打伞,潜意识里有一种希冀:那个穿着鹅黄毛衣、黑色长裙、看不清面庞的姑娘会不会突然出现在我的面前?

先生,你需要一把伞吗?我真想再次听到那句轻盈温馨的问话。

⑫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

18.阅读全文,请你说说卖伞姑娘有哪些性格特点?
19.第⑧段写道:“我刚走到半路时,原本温柔细腻的雨丝变成了瓢泼狂暴的大雨。”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0.下面的句子富有表现力,请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每当缠绵的细雨裹住这个城市的时候,这种思念就如同四处弥漫的细雨一样,无边无际。
21.“我没有雨伞,但我总觉得头顶有一把粉红色的雨伞,伴我在每一个雨天里……”请谈谈你对文章最后一句话的理解。
2021-12-24更新 | 1242次组卷 | 1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萧山瓜沥片八年级12月月考语文试卷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值得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65标点符号
30.6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名著阅读
6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五、综合性学习
70.65文段综合
六、诗歌鉴赏
8-90.4韦庄(约836-910)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0-130.65中国古代作者  历史事件类
八、现代文阅读
14-170.4中国现当代作者  杂文
18-21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九、作文
22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