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八年级 开学考试 2017-09-10 36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罚(chéng)      越(dào)          果(shuò)           慷淋漓(kǎi)
B.元(xūn)             (dì)              愧(zuò)              鞠躬尽(cuì)
C.头(lú)            (zhuó)             (ěr)                  可歌可(qì)
D.惚(guāng)            溅(bèng)             (zhuì)              海市楼(chén)
2017-09-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的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澎湃     沥尽心血     深误痛绝     浩浩荡荡
B.榜样     大庭广众     颠沛流离     悔人不倦
C.祈祷     以身作则     悲天悯人     忍俊不禁
D.烦躁     精疲力揭     语无轮次     小心翼翼
2017-09-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毛主席还曾经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听了钢琴家的精彩演奏后,大家都叹为观止,久久不能离去。
2018-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嫦娥二号”航天飞行器在圆满完成了探月任务后,飞离月球,开始新的宇宙探测之旅。
B.通过这次太空旅行,使我们了解到很多关于太空的奥秘。
C.我们在航天事业上即使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绝不能骄傲自满。
D.宇航员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安保工作,防止登月安全事故不要发生。
2017-09-10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2022-09-10更新 | 411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江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名校
6. 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______的“海洋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_____的船长驾驶着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______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这位作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______”。
2017-07-06更新 | 387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惠民县大年陈中学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7. 默写填空。
(1)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故园东望路漫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7)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9-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名校
8. 综合性学习。
(1)《陋室铭》中“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2)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认为《陋室铭》中作者所表达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如今还有必要提倡吗?为什么?
2017-09-1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9.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10.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6-11-18更新 | 2248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课内文言文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1)山门于河(                  )(2)于沙上(                  
(3)沿河求之,不亦乎(               )(4)转转不                           
12.理解下列句子中“为”的不同含义:
⑴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⑵众服为确论
⑶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3.翻译下列句子。
(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4.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什么道理,你从中受到什么启示?
2017-09-10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求和得和

毕淑敏

小时候,我作文很好。语文老师不止一次给我的作文批过“5”的分数,还经常在课堂上朗读。

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最初觉得甜,哪个学生不愿意受到老师夸奖?慢慢地,咸味和涩味涌上心头。下课后,同学们神情怪怪的。“哦,哦,老师又用时传祥淘粪的勺子‘刳’毕淑敏啦!”刚学过一篇淘粪工人的课文,在北方话里,“刳”与“夸”同音。跳皮筋时,两边都不要我。要知道平日里,因为我个子高,跳得好,大伙都抢着跟我一拔。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他们一块儿边说边看着我。

我开始懂得什么叫孤独,什么叫被嫉妒。

这样的日子一般持续两三天就会过去。大伙毕竟小,容易忘事。我那时又是大队长,人缘挺好,大伙有事都爱找我。

作文每两周讲评一次:我便经受一次精神的炼狱

我开始随意写作文,随大流,平平淡淡。“你的作文退步了,是不是骄傲了?”老师问我。我沉默。不是不愿意告诉老师原因,我不知道怎么说。假如我说了,老师会在班上把同学们数落一顿,我的处境就更糟。

老师苦口婆心开导,我又开始认认真真写作文。老师满意了,同学们敌视的恶性循环又开始,就没有一个万全之策吗?

我发现同学们并不是讨厌我的作文。老师念作文时,大伙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会意的笑声。同学们只是不喜欢老师反反复复提我一个人的名字。

我小心翼翼问老师:“我最近的作文有进步吗?”老师说:“你近来写得不错。今天下午我还要读你的作文。”“我有一个小小的请求……”我战战兢兢地说。老师注视着我。“您念我的作文时,是不是可以不念我的名字。”我鼓足勇气说完蕴藏在心中许久的话。“为什么?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要求。你总不能让同学们觉得那是无名氏写的吧?”

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我觉得您读作文,主要是看文章写得好不好。至于是谁写的,并不重要。不说名字,您让大伙讨论的时候,没人拘着面子,反倒更好说意见。” “你说得有点道理。好吧,让我们下午试一试。”老师答应了。

那天下午的情形如我所料。同学们充满好奇,发言比平日热烈得多。下课后,我和大伙快活地跳皮筋。“嗨,毕淑敏,今天念的范文是你写的吧? ”有人问我。“不能老是她写得好,我看今天一准是别人写的。”有人这样说。我一概只笑不答,问得急了,就说:“我看像是你写的。”从那以后,我的作文越写越好。和同学们也能友好相处。

我至今不知道这算是机智还是一种早熟的狡猾。长大以后,看到一则名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人们说去吧”。我想那是一种更积极、更勇敢的生活态度。

只是我小时候,就是听到这句教导,也未必敢照着去做。我太珍视同小朋友们无忧无虑跳皮筋的机会。

(选自2009年第3期《科学大观园》,有改动)

15.文章第2段中说“听老师读自己的作文,我的心情像一颗怪味豆”,请问这是为什么?
16.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在内容和结构上有何作用?
17.仔细揣摩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回答后面的问题。
(1)“我和谁说话,人家都会装作没听见,扭身走开,故意跟别人大声说笑”中,加点词“故意”表现了同学们怎样的态度?
(2)“我镇静下来,一板一眼地说”中,加点词“一板一眼”反映出“我”当时怎样的心理?
18.读了这篇文章,你认为“我”有哪些可取之处?说说你的看法。
2011-04-06更新 | 267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常德市2010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天窗


       老屋的玻璃天窗,小巧晶莹,开设在光线不足的卧房。对于我们小孩来说,天窗不仅为我们平添光亮,更让我们感受到许多无法言喻的美妙。
  夏夜,蝉还在院落里高大的梧桐树上鸣唱,田野里的蛙声就此起彼伏地欢快起来。穿着母亲缝制的方领衫,枕在她的怀里,仰起小脸,有时可以看到明月高悬远天之上,透过天窗,泻下轻轻柔柔的月光,一束束,盈盈的,如水似乳,漫过母亲的衣橱,在青砖地上画成一团银亮的光斑。一颗两颗美丽的星子也赶热闹似的映着天窗向我和母亲温柔地眨眼,低低地絮语。那一方窄窄的小小天窗足以把稚嫩的视线放大,把美丽的想象撑起,星空的神秘和趣味便注满了幼年幻想的心域。
  因有这一扇天窗,卧房里便舞动着游丝般的轻柔和温馨。母亲手摇蒲扇,缓缓地扇着,凉风便一丝丝地滑过肌体,惬意极了。她一边借着丝丝缕缕的亮光给我扇风,一边给我猜各样的谜语:“开嘛开白花,结嘛结四牛角。”我答是母亲在池塘里采的红菱,母亲便夸我聪颖。这还不够,母亲总是拗不过我的撒娇和对故事的喜爱。每每此时,她会不由自主地抬头凝望天窗外一颗两颗水晶般的星子。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便娓娓地在我心间摇曳出莲花般的清润和痴醉。常常,母亲的声音融着天窗下的那片亮光,如小溪的流水潺潺地抚遍我的全身,溢进我的心坎。
  江南多雨,尤其是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因为有了这扇天窗,更让我感受到万般雨意千般诗情。天窗外,夜色冥茫。月亮躲起来了,星星躲起来了。唯有点点滴滴、淅淅沥沥的细雨如烟般笼着了鳞鳞的瓦片和一扇玲珑的天窗。童稚的心灵,透过那一方小小的天窗,遐想着偌大的夜宇舞起了巨幅绸缎,若是裁剪一匹让母亲为我做新衣裳,那有多好呀。想着想着,雨滴水润润,湿漉漉的,仿佛倏的一下钻进心里蔓延开来。雨点一滴一滴到天明,当晨光从天窗里泄漏时,新的一天又开启了。
  仲夏,多雷阵雨。屋内,昏黄的灯苗闪闪烁烁的,把灯光里缝制衣服的母亲的影子在墙上拉得好长。雨点如一名来自天界的乐手,水乡泽国便奏起了铿锵有力的天籁。听久了,听熟了,就能辨出,雨声如泉水般叮叮咚咚的,是奏响在玻璃天窗上的乐音。粗犷一点的是敲打在瓦楞上的鼓点。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迄今为止,我一直认为这是我所听过的最美的纯天然的交响乐呢!雨势来得急也去得快。往往一首乐曲作罢,衣服上便留下了母亲细细密密的针脚。
  记忆中,老屋的天窗总是与母亲的身影相伴;现在,它时常浮现于我的脑海,一些细节还那么清晰。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19.文章围绕“天窗”,写了哪些体现母爱的事情?
20.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
(1)赏析下面句子。
雨点轻轻重重、缓缓急急地也在我清澈的心湖上奏响,泛漾起细细的波纹。
(2)解释下面句子的含义。
也许生命早期的记忆是一个人生活的根吧!
21.说说文章以“天窗”为题的作用。
2017-09-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2. 在你的成长中,总有那么一些往事,一段经历,一种情感,他们或许让你高兴,或许让你痛苦,或许让你迷惘,或许让你释怀,或许让你惭愧、尴尬,甚至难堪……但不管何种感受,都值得你去记忆。请以“总有      值得记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加上适当的词或短语,补足题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③正文中如需出现真实地名、校名、人名,请用××代替。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0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衔接与排序
二、名著阅读
60.4文学常识综合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4情境补写  文段综合
五、诗歌鉴赏
9-100.65龚自珍(1792-1841)  诗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4小说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4记叙文
19-210.4散文
八、作文
22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