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西 七年级 期末 2019-07-06 3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狂 (lán)     古 (gèn)        可歌可 (qì)       锋芒毕漏
B.污 (huì)      (jīn)        而不舍 (qiè)     忧心忡忡
C.澎( bài)      (zuò)        气冲牛(dòu)       大彻大悟
D.闲 (xiá)    (bǔ)          忍俊不 (jīn)     妇儒皆知
2019-07-05更新 | 1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作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邓稼先被称为“‘两弹’元勋”是当之无愧的。
B.市民秩序井然地上下公交车,这已成为古城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C.雷锋是家喻户晓的楷模,毛主席还曾经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
D.听了钢琴家的精彩演奏后,大家都叹为观止,久久不能离去。
2018-02-24更新 | 281次组卷 | 26卷引用:2016-2017学年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期末综合检测语文试卷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她这样好的成绩,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B.5月10日,大约一百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C.只有对老师所提的问题理解到位,就能回答得清楚明了。
D.杨绛先生将全部稿费和版税,捐赠给母校清华大学,设立了“好读书”奖学金。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就是要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力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这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读到好书,就如同和名师交谈,与伟人对话,可以让我们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①②⑤④③B.③①④②⑤C.①⑤④③②D.③⑤④①②
2021-08-29更新 | 1299次组卷 | 22卷引用:贵州省铜仁市邵家桥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5.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常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撞南墙不回头。”
B.这么厚的一本书,我至少要五、六天才能读完。
C.是我的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还是这世界变化快?
D.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二、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游湖

(宋)徐府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6.“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诗人心情(  )
A.惊喜B.平静C.悲伤D.豁达
7.下面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表达了诗人对春天不知不觉已来临的惊讶与喜悦的心情。
B.第二句中的“蘸”字运用了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桃花开得繁密。
C.本诗是写暮春游湖的雅兴。
D.本诗之所以能给人新鲜之感,是因能以意趣剪裁景物,根据觅春的心理和游湖的行踪来安排构图。
2019-07-0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八钱宴客

留客饮者,有酒无肴,搜囊得八文钱,窘甚。老奴承言易办,以六文买二鸡蛋,一文买韭菜,一文买腐渣。第一肴,韭面铺蛋黄,奴捧上曰:虽不成肴,却有取意,名为“两个黄鹂鸣翠柳”。第二肴,韭面砌蛋白一圈,奴曰:名“一行白鹭上青天”。第三肴,炒腐渣,奴曰:其名“窗含西岭千秋雪”。第四肴清汤浮蛋壳,奴曰:是名“门泊东吴万里船”,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哂。客大奖赏。


【注释】①承:顺着,听从 ②易:简单 ③哂:嘲笑
8.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老奴承/言易办B.老奴承言/易办
C.老奴/承言易办D.老奴/承言/易办
9.解释文中加点字词的意思。
(1)欲(        )        (2)止(        )       (3)是(        )
10.翻译下面的句子。
(1)老奴承言易办,以六文买二鸡蛋,一文买韭菜,一文买腐渣。
(2)奴爱此诗,勉凑成此,幸勿晒。
11.从这则故事可以看出老奴是个怎样的人?
2019-07-0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2. 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决眦入归鸟。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5)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青草池塘处处蛙。
(7)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雌兔眼迷离。
2019-07-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海棠树里的张望

史铁生

奶奶和一棵老海棠树,在我的记忆里不能分开。好像她们从来就在一起,奶奶一生一世都在那棵老海棠树的影子里,张望。

老海棠树近房高的地方,有两条粗壮的枝丫,弯曲如一把躺椅。小时候我常爬上去,一天一天地就在那儿玩。奶奶在树下喊:“下来,下来吧,你就这么一天到晚待在上头不下来了?”是的,我在那儿看小人书,用弹弓向四处射击,甚至在那儿写作业,书包挂在房檐上。“饭也在上头吃吗?”对,在上头吃。奶奶把盛好的饭菜举过头顶,我两腿攀紧树桠,一个海底捞月把碗筷接上来。“觉呢,也在上头睡?”没错。四周是花香,是蜂鸣,春风拂面,是沾衣不染海棠的花雨。奶奶常独自呆愣,目光渐渐迷茫,渐渐空荒,透过老海棠树浓密的枝叶,不知所望。

春天,老海棠树摇动着满树繁花,摇落一地雪似的花瓣。我记得奶奶坐在树下糊纸袋,不时地冲我唠叨:“就不说下来帮帮我?你那小手糊得多快!”我在树上东一句西一句地唱歌。奶奶又说:“这活儿紧!”我说:“我爸我妈根本就不想让您糊那破玩意儿,是您自己非要这么累!”奶奶于是不再吭声,直起腰喘口气,这当儿就又呆呆地张望——从粉白的花间,一直到无限的天空。

或者夏天,老海棠树枝繁叶茂,奶奶坐在树下的浓阴里,又不知从哪儿找来了补花的活儿,戴着老花镜,埋头于床单或被罩,一针一线地缝。天色暗下来时她冲我喊:“你就不能劳驾去洗洗菜?没见我忙不过来吗?”我跳下树,胡乱一洗了事。奶奶把手里的活儿推开,一边重新洗菜一边说:“我就一辈子得给你们做饭?就不能有我自己的工作?”这回是我不再吭声。奶奶洗好菜,又会有一阵子愣愣地张望。

有年秋天,老海棠树照旧果实累累,落叶纷纷。早晨,天还昏暗,奶奶就起来去扫院子,“刷拉——刷拉”,院子里的人都还在梦中。那时,我大些了,正在插队。从陕北回来看她。那时奶奶已经腰弯背驼。“刷拉刷拉”的声音把我惊醒,赶紧跑出去:“您歇着吧,我来,保证用不了三分钟。”可这回奶奶不要我帮。“咳,你呀!你还不懂吗?我得劳动。”我说:“可谁能看得见?”奶奶说:“不能那样,人家看得看不见是人家的事,我得自觉。”这样我才明白,她为什么不让自己闲着。她不是为挣钱,她为的是劳动。

她要用行动证明。证明什么呢?她想着她未必不能有一天自食其力。

所有的冬天,在我的记忆里,几乎每一个冬天的晚上,奶奶都在灯下学习。窗外,风中,老海棠树枯干的枝条敲打着屋檐,摩擦着窗棂。奶奶读一本《扫盲识字课本》,再后是一字一句地念报纸上的头版新闻。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回答:“您学那玩意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

奶奶立刻不语,唯低头盯着那张报纸,半天目光都不移动。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但知已无法弥补。

但在我的印象里,奶奶的目光慢慢地离开那张报纸,离开灯光,离开我,在窗外老海棠树的影子那儿停留一下,继续离开,离开一切声响甚至一切有形,飘进黑夜,飘过星光,飘向无可慰藉的迷茫与空荒……而在我的梦里,我的祈祷中,老海棠树也便随之轰然飘去,跟随着奶奶,陪伴着她,围拢着她;奶奶坐在满树的繁花中,满地的浓阴里,张望复张望,或不断地要我给她说说:“这一段到底是什么意思?”——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

13.选文讲述了奶奶和“我”的故事,请根据故事的主要情节,用简洁的语言,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奶奶呼唤“我”帮她糊纸袋
(2)____________
(3)奶奶不要“我”帮她扫院子
(4)____________
14.全文多次描写老海棠树目的是什么?
15.文章里多次写到奶奶的“张望”,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奶奶究竟在张望什么?
16.文章最后一段说“这形象,逐年地定格成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请简要回答“我的思念和我永生的痛悔”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

徐德新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每个周末。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②“最近钱是越来越紧张了。”父亲挑着担,边走边嘀咕。自从到县城上学,这句话听了已经不下百遍了。一阵阵轻微的冷风袭来,天渐渐亮了,山脊的轮廓越来越清晰。有柔软的东西从空中飘下来,落在父亲的身上,疏忽就不见了。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抬头远望,雪花正从天而降,有些大一点的树叶上已经挂白了。除了扁担的颤悠和我们轻重不一的脚步,山路静谧而空蒙。
        ③不知不觉间,县城到了。
        ④街上大部分的人家还没有开门。父亲挑着担,带着我挨家挨户找买主。由于担心耽误我上学,又怕柴火打湿了没人要,父亲走得很快,我能听到他的喘气声越来越大。最后终于在一条弄堂里遇到了买柴人。父亲卸下柴火,从那人手里接过一沓毛票,仔细地数了数,一共四元。父亲说:“同志,我这担柴要五块钱哩。”“什么?昨天不还是四块吗?”那人瞟了一眼父亲。“昨天是昨天,您没看我这担柴,比别人的要厚重得多吗?”父亲小心翼翼地说。“那我不管,都是四块钱,我又没让你搞这么厚重。”那人没有丝毫加钱的意思。“今天下雪了,您看我多不容易,就加一块吧!”父亲几乎是哀求的口吻了。
        ⑤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掏来掏去,终于摸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抓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扔,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⑥风裹挟着雪吹过来,纸钞落到门槛前父亲的脚下。父亲怔怔地站着,不知是因为冷还是累,他的鼻息变得忽粗忽细。等我走过去刚要把地上的钱捡起来,父亲忽然把我拉到一边,然后低下头,弯下腰,缓缓地把那张纸抄拾了起来,揣在怀里。父亲弯腰去捡钱的时候,我发现他的身体几乎弯成了一个零度角,头几乎触到了地上。父亲站起身来,对那人说:“多谢了!”然后转身拉着我默默离开。
        ⑦“爹,你冷不冷?”等走远了,我问父亲。因为要挑担,父亲出门的时候穿的有点少。“你可得给我好好读书,”父亲顿了顿说,“没有别的出路,只有读书才能进城。”
        ⑧雪下得越来越大,整个县城变成了一片银白色。父亲没有急着回家,他要一直把我送到学校去。“爹,本来我不想花那么多钱去参加那个什么竞赛的。可是老师说了,要是获得好名次,将来能保送上北京的大学。”眼看快到学校了,我终于忍不住说出了心里话。我有点想哭了,眼睛湿湿的。“竞赛好啊,爹和娘支持你。要是能保送上大学,那正要感谢老祖宗了。”父亲摸着我的头说,“我当年也想上大学呢!看来这个愿望你能帮我实现了。”
        ⑨到了学校门口,父亲从怀里把那五元钱掏出来,塞到我的书包里,好像生怕它会飘走似的,使劲地把书包捏了又捏。“孩子。爹还有一句话,父亲望着我,精神与以往大不一样,“等你将来有钱了,假使也遇到了像我这样的人,你最好不要让他……”
        ⑩“什么,爹?”
        “在你面前低头弯腰。”……(选文有改动)
17.文中多次写到“风雪”,请说说设置这样的自然环境有何作用。
1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画线句子中“冰凉的酸”的深意。
忽然又有两片落到我的鼻尖上,用手一摸也没了,鼻尖只留下一点冰凉的酸。
19.体会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我从门缝看见那人在裤兜里去,终于出一张皱巴巴的五元纸钞,然后把沓毛票从我父亲手里过去,又把那张纸钞从门缝往外一,丢下一句话:“拿去吧!”
20.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父亲的最后一次“叮嘱”的含意。

六、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22. 请根据这段简介,参照示例,为方志敏写一段80字左右的推荐词。

【简介】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人,中国共产党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1922 年8月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3年3月转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1月,参与领导弋横暴动,创建赣东北苏区,领导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先后任赣东北省、闽浙赣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红10军、红11军政治委员,中共闽浙赣省委书记。他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赣东北实际相结合,创造了一整套建党、建军和建立红色政权的经验。毛泽东称之为“方志敏式”根据地。1935年1月24日,他不幸被俘入狱,在狱中坚贞不屈。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名著。1935年8月6日,方志敏在南昌英勇就义,时年36岁。

【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2019-07-0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丰城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3. 写作表达

微笑是人类最美的表情,能传达关爱、喜悦、温暖、鼓励、感恩……微笑标志着自信、雅量和大度,这是一种胸怀、一种境界……


请以“最美的微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⑴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诗歌除外);
⑵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⑶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⑷不少于600字。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语言表达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字形  易误读常见字  常见易错字
20.8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65衔接与排序
50.65标点符号
二、诗歌鉴赏
6-70.65其他北宋作家  诗
三、文言文阅读
8-110.65其他古代作家  日常生活类课外阅读
四、名句名篇默写
12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13-160.4散文
17-210.4记叙文  小说
六、语言表达
220.65颁奖词
七、作文
23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