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西 八年级 期中 2024-01-17 48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首(qiáo)          热(zhì)        (shù)          精竭虑(dān)
B.亮(zèng)          (zhòu)       (yuān)        意趣然(áng)
C.责(jié)             红(fēi)          利(xì)          息敛声(bǐng)
D.不(xùn)          然(qiǎo)        刻(juān)        劳作(chuò)
2024-01-17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诘责     吹嘘       鹤立鸡群        催枯拉朽
B.浩瀚  胆怯       油光可鉴        重岩叠嶂
C.黝黑     斑斓        僵绳             筋疲力尽
D.禁固  默锲        祖藉            黯然失色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
B.当然,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
C.学术界的于丹与易中天都很火,闹得大江南北满城风雨,他们用通俗生动的方式讲授深奥的国学,让国学走出了书斋而倍受追捧。
D.11月份南飞的鸟群,目空一切地从我们的头,上高高飞过,即使发现了它们所喜欢的沙滩和沼泽,也几乎是一声不响。
2024-01-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条隧道已使用多年,里面相继出现了顶部渗漏、路面坑陷、道路泥泞等。
B.中国政府提出的“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将惠及沿线国家,促进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
C.目前,有些国家和地区出现了动荡局势,难道这对世界和平有影响吗?
D.在今年的女排亚锦赛上,中国女排辉煌地取得了八战全胜的战绩,荣获冠军。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5. 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_________,你尽可流动明眸,欣赏白云蓝天,飞流急湍;__________,你尽可闭目凝神,倾听莺歌燕舞,春水潺潺;_________,你尽可翕动鼻翼,呼吸牡丹的浓香,黄菊的清爽;__________,你尽可品评自娱,把玩深尝。

①文学是一座姹紫嫣红的百花园
②文学是一杯回味无穷的香茶
③文学是一幅意境高远的中国画
④文学是一首清脆圆润的古曲
A.①③④②B.③④①②C.④③②①D.②①③④
2022-09-10更新 | 411次组卷 | 94卷引用:2011-2012学年浙江省江东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检测语文试卷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6. 古诗默写
(1)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2)亭亭山上松,________。风声一何盛,________!(《赠从弟(其二)》)
(3)《渡荆门送别》中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
2024-01-17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较易(0.85)
7. 《红星照耀中国》曾易名______, 该书以毋庸置疑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________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
2024-01-17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综合性学习。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文化中学学生会准备开展“走近汉服文化”综合性学习活动,其中有一项内容是举办汉服展演会。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从下列句子中,选出两句最适合展演会主持人介绍汉服的句子。
①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②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③织为云外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色。
④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我选择:__________(只填序号)
(2)从下列四种图案中任选种,作为绣在展演会主持人白色汉服上的纹饰,并从图案的形状或寓意的角度说明理由。


主持人白色汉服       ①龙纹          ②凤纹        ③祥云纹       ④莲花纹
我选择:__________(只填序号),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完成问题。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啼。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北贾亭西”起,到“______”终“_____”说明自然美景美不胜收,诗人意犹未尽的感受给读者无穷的回味。(请用诗中的原句作答)
10.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4-01-17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完成问题。
【甲】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

二翁登泰山

昔有二翁,同邑而居。甚友善。甲翁之妻子去乡,唯叟一人而已。一日,叟携酒至乙翁第,二人对酌,不亦乐乎!乙翁曰:“向吾远游翼、雍,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曩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旬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叟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注释】①第:房屋,宅子,家。②冀、雍:古代两个州名,在今约山西、陕西、甘肃一带。③曩:以往,过去,从前。
11.解释加点的字。
(1)略无
(2)二人对
12.选出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A.王命急宣                                   异二者之为
B.渔者歌曰                                   而知新
C.不能察,必以情                         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D.乙翁欲扶                                   送杜少府任蜀州
13.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曩 者 愚 公 年 且 九 十 而 移 山 今 吾 辈 方 逾 六 旬 何 老 之 有!
1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
2024-01-17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天等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照说,枣树生长在那儿,哪来的什么养料和水分,只要能勉强挤出几片叶子,现出一点儿绿色,就算很不错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了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由于仰角太大,我的帽子都顺着肩膀滑落了。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走得人大汗淋漓,衬衣全湿透了,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能看见爬在枣子上的几只大蚂蚁,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令人惋惜,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⑦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⑧我又想起了一首陕北现代民歌:

⑨羊肚子手巾哟三道道蓝,咱们见面面容易说话话难。一个在山上哟一个在沟,拉不上话话哟咱招一招手。瞭见了个村村哟瞭不见个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

⑩这些不朽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⑪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锺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光明日报》2015年04月10日,有删改)

15.“枣树”生长的环境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文本作简要概括。
16.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请从下列两句中任选一句作简要的赏析)
(1)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2)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17.文中引用了《诗经·蒹葭》和陕北现代民歌,有什么作用?
18.通读全文,你认为“悬崖上的枣树”带给作者怎样的感悟?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别让果实长成诱惑》,完成下面小题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羡。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刻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学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

③架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地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抢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羡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萝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架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⑪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①【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选文有改动)

19.为什么说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
20.同样面对孩子们“打探”和“偷摘果子”的举动,梨树的“旧主人”和“新主人”的做法分别是怎样的?
“旧主人”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主人”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2)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22.从第⑨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
23.“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4.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心境,幸福是一种体验,作家毕淑敏还说幸福需要提醒。幸福是清闲无事,幸福是艰苦创业;幸福是书山寻宝,幸福是亲近自然;幸福是攫取与占有,幸福是互助与奉献;幸福是父亲递来的一顶草帽,幸福是妈妈传出的一声呼唤,幸福是朋友捧上的一束鲜花……幸福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拥有它?


请以“幸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②字数不少于600;③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④不能抄袭。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8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常见易错字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94衔接与排序
二、名句名篇默写
6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填空题
70.85《红星照耀中国》
四、综合性学习
80.65图文转换  准确、鲜明、生动
五、诗歌鉴赏
9-100.65诗歌鉴赏
六、文言文阅读
11-140.85山水游记类  小说类对比阅读
七、现代文阅读
15-180.65散文
19-230.4小说
八、作文
240.65话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