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黑龙江 九年级 中考真题 2019-06-30 1400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溅(bìng)       红(fēi)          发(méng)
B.跚(pán)       (jī)            (zào)
C.新(cù)        (tíng)        (wǎng)
D.物(zāng)     (cóng)        (chú)
2019-06-30更新 | 33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见义思迁       锐不可当
B.开卷有益     喃喃自语       袖手傍观
C.抑扬顿挫     各得其所       如坐针毡
D.鞠躬尽萃     挑拨离间       怀古伤今
2019-06-30更新 | 30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考试正常发挥的关键。
将“发挥”改成“发扬”。
B.语文课程应着重增加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将“增加”改为“培养”。
C.宋词或许可能是一杯谁喝谁醉的美酒。
删掉“或许”或“可能”。
D.为了迎接建国七十周年,学校决定举办以“祖国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
在“征文”后加“活动”。
2019-06-28更新 | 707次组卷 | 9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4. 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       
A.武松打虎——气概非凡
B.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
C.杨志卖刀——忍痛割爱
D.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
2019-06-30更新 | 32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5. 下面情境下,语言表达最准确、得体的一项是(          
【情境】

一位顾客到某品牌专卖店购买相机,他对店里的相机都不满意。售货员小李说:“仓库里有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如果您想看看,我让人尽快送来。”顾客说:“我只能等半个小时。”于是小李给仓库送货员小张打电话说:

A.“小张,你赶紧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要看。你快点,别耽误了我卖货,影响了我的收入。”
B.“小张,现在店里的旧型号相机卖得不好,你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你别着急,路上注意安全。”
C.“小张,你务必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耽误了卖货,老板扣你工资,别说我没提醒你。”
D.“小张,请你在半小时之内把刚到货的新型号相机送几台来,有顾客等着看。辛苦你了,谢谢!”
2019-06-28更新 | 1843次组卷 | 1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6.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谱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对于实现梦想而言,今天最重要。今天是你搬来的砖石,虽然不足道,         ;今天是你栽下的树苗,虽然不伟岸,        ;今天是你写下的片段,虽然不完整,           。请你珍惜今天,用今天的积淀成就明天的梦想!

A.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     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     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B.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     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
C.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     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
D.却能垫起你明天的高度     却能谱就你明天的华章     却能给予你明天的阴凉
2019-06-28更新 | 2290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真题
7. 按教材原文填空。
(1)将军百战死,___________________。(《木兰诗》)
(2)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3)一曲新词酒一杯,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4)___________________,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5)国破山河在,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
(6)_____________,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7)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2019-06-30更新 | 31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完成下面小题

①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②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质:______________       (2)敝:______________
9.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幼时即嗜学。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0.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古琴音韵》,完成下面小题

古琴音韵

①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在所有的弹拨乐器中,古琴是唯一能够点状出音,同时又能制造出大量线状音迹的乐器,因此显得弥足珍贵。

②古琴之外的其他弹拔乐器一般都是点状出音,即每弹一次出一音,因而音与音之间会有明显的间隙,不连贯。这使它们在表现音乐的强度和力度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在表现深邃、悠远的意境方面,有着明显的欠缺。然而古琴却没有这样的缺憾。古琴的有效弦长特别长,振幅大,振动时间久,所以古琴在演奏中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走手音”的特点之一,就是它所造就的线状音迹能让声音产生游动感。这可以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

③“走手音”的另外一个特点也能使琴音显得绵延而深远。这个特点就是它可以使古琴的琴音产生逐渐弱化的听觉效果。它的渐弱效果是靠琴弦的振动强度逐渐减弱而产生的,从听琴者的角度来说,音色渐弱迎合了人的心理变化趋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激发出人们更为丰富的情感体验。钟子期就是先被命伯牙的古琴曲《高山流水》所吸引感染,后来才与俞伯牙成为知音的。

④古琴之所以能营造出独特的幽深效果,也与该乐器自身的音城有关。多数乐器的音城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这往往能给听琴者低沉、悠远的感受。

⑤古琴的“走手音”和自身的音域特点使它有了独特的音韵。人们在欣赏古琴演奏时,会感觉琴音绵长不绝,深邃悠远,会情随音动,觉得幽深的情思索绕心底,经久不散。

(选文有改动)

11.古琴在演奏中为什么会出现独有的“走手音”?
12.“走手音”的特点是什么?
13.分别指出下面两句话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一个括号里只能填写一种说明方法)
(1)中国古琴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     )
(2)多数乐器的音域取向是向中高音区发展,而古琴是往低音区和超低音区发展。( )
14.有人听了古琴演奏,会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感受。请在文中找到最能合理贴切地解释这种感受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2019-06-30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阅读《别让果实长成诱惑》,完成下面小题

别让果实长成诱惑

①她是个懂情调的人,因为爱梨花的白,她让丈夫在院子里种了一棵梨树。梨树还来不及开花的时候,丈夫就去了国外。再后来,梨树花开花落,果青果黄,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她却只能守着梨树守着相思过日子。每年梨树的果子还没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引得四邻的孩子目光艳羡。于是,不时有小脑袋在围墙外打探。

②她是个善良的人,明白小孩子的心思,明白他们心里和嘴里的那份馋。所以,她会主动给孩子们机会。有孩子趴在围墙上探头探脑的时候,她会回刻屋里去。她家的围墙不高,孩子们费不了多少力气就可以爬上来,站在围墙上,就可以够得着树上的果实。她会躲在屋里看孩学们偷摘果子而发笑,孩子们的得逞,也是她心里的一份满足和快乐。再后来,面对孩子探头探脑的举动,她甚至故意敞开了院门。可冬春时节,当她看不见孩子们身影的时候,思念的烦闷和寂寞就又会袭上地的心头。

③架树上的果子没有哪一个能真正等到成熟就都告慰了孩子们的馋劲。孩子们喜欢她的大度,大人们喜欢地的善良。

④但终于还是出了事。有个孩子贪恋树顶上的一枚果子,爬上了树,结果摔了下来,折了腿。孩子在医院里躺了好些日子才康复,一出院,孩子的父亲就提着斧子径直来到她家,要砍掉她的梨树,说留着这棵梨树终是祸害,不定谁家的孩子又会从树上掉下来。她觉得他这样做有些无理,四邻更是觉得他太过蛮横,自己的孩子贪嘴受了伤,怎么反倒怪起了别人。在人们的指责声中,他抢起的斧子落不下去,悻悻地作罢。

⑤这件事使她觉得很无趣,便生了去国外与丈夫团聚的念头,于是办了签证变卖房产。哪知道第一个跑来要买她房子的,竟是那个要砍掉她的梨树的男人。

⑥于是房子易了主,院子里的梨树便有了新的主人。新主人还是不容梨树存活,搬来的第一天就要将树砍倒,但被邻居们劝住了。他们说,这棵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大家习惯了看。

⑦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还是听了大家的劝,扔了斧子,放梨树一条生路。自此,梨树仍在院子里开花、结果,仍有四邻的孩子在围墙外打探,艳羡枝头的果实。但他却不容孩子们打这些果子的主意。他一发现有孩子在国墙外探头探脑或站在围墙上偷摘果子,就高声呵斥,他甚至去买了防护网安在围墙的上头这样:一树的果实被罩在了围墙里,谁也够不着。孩子们都说他吝啬,邻居们也认为他太小家子气,不就几个梨吗,何必这样宝贝着。

⑧转眼就是秋凉,一树的梨黄澄澄的。他架了梯子,一个个摘下来。摘了一萝筐,又拆去了墙上的防护网。他将那些梨分装在许多塑料袋里,然后,一家一家地送,让四邻品尝。大家都说,原来这树上的架不是酸的,原来会有这么甜。

⑨自此,梨树在院子里年复一年地生长,年复一年地开花结果。围墙上的防护网也是安了拆,拆了安。没有孩子再打那些果实的主意并因摘果子而摔伤。每一年的秋熟季节,小区里的人们都能品尝到那一树果实的甘甜。他说,他这样做,只是为了不让那一树果实长成诱惑。邻居们消除了对他的误解,终于理解了他的良苦用心。

⑩他原来是想砍掉那棵树的,他觉得,他孩子的受伤,是梨树的过错。但后来他想通了,梨树并没有过错,错的是梨树的主人。它过去的主人是善良的,任由孩子们采摘果子,但恰恰如此,让那一树果实,成为了一树的诱惑,诱使孩子们学会了以不正当的手段获得,诱使孩子们去遭遇因这种获得而带来的危险。

⑪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

(①【风景】一定地域内由山水、花草、树木、建筑物以及某些自然现象(如雨、雪)形成的可供人观赏的景象。)

(选文有改动)

15.为什么说梨树“已长成了小区里的风景”?
16.同样面对孩子们“打探”和“偷摘果子”的举动,梨树的“旧主人”和“新主人”的做法分别是怎样的?
“旧主人”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主人”的做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思考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1)梨树的“旧主人”在让孩子们“得逞”的同时,自己也有了“收获”。她的“收获”是什么?
(2)第⑦段中写道“要不要砍倒这棵树,他犹豫了一阵”,他为什么会“犹豫了一阵”?
18.从第⑨段来看,“他的良苦用心”带来了哪些好的结果?
19.“成熟的果实是甜的,但诱惑的果实却是酸涩的”,作者通过这句话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五、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20.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命题作文

彼岸,江河湖海的那一边,即对岸;借指所追求和向往的一种境界。新时代的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进步,集体的发展,国家的富强……都源于有所追求,都体现为通过行动,去努力达到所向往的境界。


请以“彼岸并不遥远”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作文纸的第一行(题目前空四格)②文体自选(诗歌、戏剧外)③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给材料作文

大学生小李毕业后到一所中学任教。他专心致力于本职工作,每天早来晚走,爱岗敬业,精益求精。他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方面下掌很大的劝夫。他反复推敲,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授课结束后,他还能总结反思,进一步改进教学。他主动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经常走进不同教师的课堂听课,广泛地借鉴其他教师的长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更有实效。一段时间后,他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少年强,则国强。新时代的青少年要善于学习借鉴,提升自己。上面材料中这位年轻教师的经历,就至少给了我们以下一些有益的启示:人要有敬业精神;做事要精益求精;要善于博采众长。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所写文章主旨必须从所给材料中提炼,但不要对材料扩写、续写和改写,不得抄袭,不要套作②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戏剧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9-06-30更新 | 33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6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4文学常识综合
50.4简明、连贯、得体
60.4选用句式
二、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文言文阅读
8-100.4宋濂(1310-1381)  议论说理类
四、现代文阅读
11-140.4事理说明文
15-190.4小说
五、作文
200.4全命题作文  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