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七年级 期末 2018-09-26 571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污秽(huì)        痛绝(è)          锋芒毕(lù)
B.字(tiè)     障(píng)            悲天人(mǐng)
C.补(jiào)   为人知(xiān)     然不同(jiǒng)
D.热(chì)        而不舍(qiè)       心有灵(xī)
2018-09-26更新 | 12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劫难       赢弱     马革裹尸     忧心仲仲
B.阴晦       滑稽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C.霹雳       搏识     迫不急待     忍俊不禁
D.烦燥       刻薄     大庭广众     以身作责
2018-09-26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中成语的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期末考试前,老师念念有词地嘱咐我们一定要沉着冷静。
B.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战线捷报频传,许多贪官被查,人们不约而同鼓掌叫好。
C.他能入选最有价值球员,是当之无愧的。
D.养老制度全面改革的消息虽说姗姗来迟,但还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选择题 | 较易(0.8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最近我县发生的几起重大交通事故,原因都是行人不遵守交通法规、闯红灯引发的。
B.今年六月以来,我市大部分地区气温都呈现飙升态势。
C.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努力下,四年多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每年减少大约1000万以上。
D.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将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诗词。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鲁迅——现代——《朝花夕拾》
B.《孙权劝学》——司马光——北宋——《资治通鉴》
C.《伟大的悲剧》——茨威格——瑞典——《夺取南极的斗争》
D.《河中石兽》——纪昀——清代——《阅微草堂笔记》
2018-03-16更新 | 198次组卷 | 4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语文试题

二、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6. 名著阅读。
       肚中有了点食,他顾得看看自己了。身上瘦了许多,那条破裤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他懒得动,可是要马上恢复他的干净利落,他不肯就这么神头鬼脸地进城去。不过,要干净利落就得花钱,剃剃头,换换衣服,买鞋袜,都要钱。手中的三十五元钱应当一个不动,连一个不动还离买车的数儿很远呢……
(1)本文出自小说《_______________》,该小说的作者是___________
(2)请联系原著内容,简要说说祥子前后性格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导致他这样的变化?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古诗文默写。
(1)会当凌绝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逢入京使》)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____________。(赵师秀《约客》)
(5)成语“扑朔迷离”出自《木兰诗》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6)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一表现诗人在困难中看到希望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9-2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8. 综合实践活动。
(1)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探究结论。(不超过15个字)

材料一 从引发全民背古诗热潮的《中国诗词大会》,到以“读信”形式带给人全新感动的《见字如面》,再到“将值得尊重的生命和值得关注的文字完美结合”的《朗读者》……最近,一系列制作精良的文化类综艺节目引发了观众的强烈追捧。

材料二 2017年3月,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3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6.4%的受访者喜欢看文化类综艺节目,40.9%的受访者认为这类节目的吸引人之处在于能使人感受到文化之美,61.0%的受访者期待文化类综艺节目发掘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诗词大会》《见字如面》《朗读者》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深受中学生喜爱。学校计划开展“中华经典阅读”大赛,比赛前记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采访,如果记者问你对此次活动的态度,并阐明理由,你会怎样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长大的感觉

   


       小时候的我,天真,幼稚,时时盼着长大;穿着姐姐的长裙、妈妈的皮鞋,在镜子前寻找长大的感觉。直到有一天,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才发觉自己的确已经长大了,成熟了……
       一个黄昏的下午,我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家。家里静得出奇,只能听见均匀的呼吸声和窗外呼呼的风声。爸爸拿着报纸,狠狠地吸了一口烟,又使劲地将烟头按在了烟缸里。妈妈一个人愣愣地坐在沙发上。“妈,我回来了。”妈妈好久才回过神来:“噢!你,进去做作业吧。你应该长大了,懂事了……”后来,我才知道——妈妈下岗了。
       妈妈下岗,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样式新颖的衣服和新型玩具了,也意味着我再也不能买许多零食吃了,给我们本来就不富裕的家庭笼上一层阴影……
       下课了,同学们一个个都跑去买雪糕、冰激凌、我多少次将手伸进口袋,可一想到妈妈的下岗给家庭带来的困难,我又将手拿出来,端起一杯凉开水,喝了个精光。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应该为父母想想了。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这也许是一种长大的感觉吧。
       水壶里的水又开了,可我没有望着水壶大喊:“妈妈,水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因为我明白,自己长大了,不能什么事都依赖妈妈了;妈妈太辛苦了,让她多休息一会儿吧!妈妈,女儿已经长大了。
       妈妈有好些天没有高兴过了,总是一筹莫展、唉声叹气,今天是母亲节,我一定要让她笑一次。我砸碎心爱的小瓷兔,拿出平时积攒下来的零花钱,买了一张精美的贺卡,里面盛满了我真挚的祝福。妈妈拿起贺卡,抚摸着我的头:“我的兰兰,真的长大了!”妈妈布满红丝的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的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的微笑——一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是哭着笑的,笑着哭的。
       直到这时,我才发现自己的确长大了。我终于找到了长大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又是多种滋味交融的。
9.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1)我不应该毫无顾忌地将口袋里的钱花完。
毫无顾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壶里的水又开了……而是小心翼翼地将水倒进了开水瓶里。
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中写道:“妈妈布满红丝的眼睛里,淌出了几颗泪珠;但妈妈的愁容却不见了,嘴角边,又明显地挂着欣慰的微笑——妈妈哭了,但妈妈也笑了。她是哭着笑的,笑着哭的。”仔细阅读这些语言,体会妈妈此时的心情,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11.本文作者是从哪几个细节来写自己长大的感觉的?
12.为什么文中说长大的感觉是温馨的、甜蜜的,又是多种滋味交融的?
2018-09-26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4)
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民工父亲的“幸福”

李良旭

①刚刚搬入新居不久。这天,我面朝着宽大的落地玻璃窗,端坐在电脑前,专心打字。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温暖、清亮、宁静。心情,也沐浴在一片暖融融的气氛中。

②突然,大门响起一阵很不规则的敲门声。

③“你找谁?”我警惕地将门打开一条缝隙。

④“我是住在您这片小区里干活的民工,想请您帮个忙。”那个陌生人嗫嗫嚅嚅地说。

⑤“什么事?你说吧。”

⑥“快到暑假了,我儿子要到城里来看我,他很想知道自己的父亲在城里盖了多少漂亮的房子。房子是盖了许多,可我从不知道城里人住在里面的情况,我很难给孩子描述清楚。要是他来了,我能带他到您家看一看吗?”

⑦这位民工一口气把话说完后,他望着我,一脸的焦灼和企盼,两眼露出渴求的神情。

⑧我恍然大悟——真是一个心细、慈爱的父亲啊!我也是一个父亲,在工作中取得了一点成绩,或在报刊上发表了一篇小文章,不也是喜欢在儿子面前表现一番吗?那是一个做父亲的自豪和骄傲啊!想到这,我答应了。

⑨他激动得连手也不知道放在哪里好了,脸上现出喜悦的神色。他连声说道:“您真是大好人啊!我问了好几家,有的一句话也不说,随手就将门咣地关上了;有的还怀疑我是坏人,一直看着我走进了工棚……”

⑩几天后,这位民工父亲果然带着一个小男孩来到我家。小男孩十三四岁,黝黑的皮肤,结实的身体,明亮的双眸。

⑪“换上吧。”我热情地说。父子俩换上了鞋套,像是生怕将木地板踏坏了似的,步子迈得格外轻缓,给人一种拘谨的感觉。我看到,一只大手和一只小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对孩子说:“这位叔叔住的这套房子就是爸爸的建筑公司盖的。我负责砌墙,眼细、心细、手细,不能有丝毫的偏差……对了,爸爸也通过了中级工的考试。现在,我也是有文凭的建筑工人了。”

⑫儿子听着,眼里流露着一种自豪和骄傲的神色。我又看到,一只小手和一只大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父亲的腰板似乎挺直了许多。在一旁的我,心里也有一种温暖和甜蜜的感觉。

⑬一会儿,这对父子就看完了我的新居。退到门边时,这位民工父亲伸出手,重重地握住了我的手,感动地说道:“今天,是我进城打工以来过得最幸福的一天。我能带孩子到城里人家来看看,感受到了城里人家的温暖,这种幸福我一辈子也忘不了。”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眼里闪着晶莹的泪光。真没想到,在我看来一件简单、普通的事,竟让这位民工父亲这么激动,一下子,我也感动了,我和这位民工父亲的距离拉近了许多。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

⑭父子俩互相搀扶着下楼,那孩子对他父亲说道:“爸爸,您真了不起,盖出这么好的房子,城里人住得真舒服。如果我们在城里也能住上这么漂亮的房子就好了。”儿子的语气里有一种羡慕和向往。父亲爱怜地摸了摸孩子的头,说道:“傻孩子,这怎么可能呢?你只要在家里把书念好,帮爷爷奶奶多干点活就行了。”

⑮孩子仰起稚气的脸,眨着双眼,高声说道:“怎么不可能?我一定好好读书,将来有出息了,一定要让您和妈妈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过着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⑯听了孩子的一番话,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⑰我看到,这位民工父亲的腰杆努力地挺了挺。

⑱顿时,他在我眼里一下子变得高大起来——一个父亲的伟岸和善良!

13.文中“我”对民工父亲的态度前后有怎样的变化?请从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 )→( )→( )→(愧疚)→(敬佩)
14.简要赏析文中画线语句。
(1)明媚的阳光像瀑布一样成桶地泼洒进来。
(2)这位民工父亲将孩子往怀里搂了搂。
15.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文中民工父亲的形象特点。
16.文中第⑬段“我差一点把那位民工父亲的‘幸福’弄成了碎片,一种隐痛扎着我的心”一句中“幸福”的内容是什么?在生活中,你也一定有过不少的幸福体验,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你对幸福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河中石兽》,完成小题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7.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数小舟       棹:划船
B.不亦       颠:颠倒,错乱
C.不可得       竟:竟然
D.转转不       已:停止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
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19.结合语境,用自己的话说说句中“笑”的具体原因。
一讲学家设帐寺,闻之笑曰……
20.结合文本,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2018-09-26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1.请描述诗歌前两句所展现的情景。
22.从修辞角度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016-11-18更新 | 2247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河南卷)语文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3. 任选一题作文
(1)请你以“生活因____而精彩”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2)请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①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写出真情实感。   ③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8-09-26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30.85成语和熟语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文学常识综合
二、名著阅读
60.4小说
三、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80.65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五、现代文阅读
9-120.4散文
13-160.64记叙文
六、文言文阅读
17-200.4日常生活类
七、诗歌鉴赏
21-220.65龚自珍(1792-1841)  诗
八、作文
230.4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