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期中 2018-05-07 23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1. 根据课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八则)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欲则刚。(林则徐书两广总督府对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木兰诗》)
⑥吴楚东南坼,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⑦篮球巨星科比虽已退役,但篮球世界还有正值壮年、气势如虹的詹姆斯,还有更加年轻、青出于蓝的库里……真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赵翼《论诗》)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jīn持(         )     ②měng(         )       ③坦荡如dǐ(          )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18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有责任在语言交流中正确使用母语,抵制一切污染、亵渎母语的不良倾向。
B.《白鹿原》是一个整体性的世界,自足的世界,饱满丰富的世界,它正是以这样的凝重、浑厚的风范跻身我国当代杰出长篇小说的行列。
C.日本政府公然制造事端编造谎言,指责我国海军的正常巡航,其目的是不屑置辩的。
D.邕江上架起的桥梁愈见其美,造型独特的桥身与两岸美丽的景色彼此呼应,相得益彰
2018-05-07更新 | 96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4. 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A.夜忧叹          夙:早B.伤先帝之明   以:来
C.深入不          毛:长草木D.庶竭驽钝          驽钝:低下的才能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关于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曹刿论战》选自《左传》,是根据鲁史写的编年体史书。它既是一部内容丰富的史书,又有很强的文学性,作者相传为孔子同时代的左丘明。
B.《藤野先生》是鲁迅先生回忆自己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生活的一篇散文,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这本散文集展现了当时的世态人情、民俗文化,流露了鲁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观察和对家人师友的真挚感情。
C.古代以山之南、水之北为阳,山之北、水之南为阴,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江阴在长江之南。
D.古代男子18岁时举行加冠礼,叫作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岁才为成年。

六、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他是个可怜的孤儿,小时候承蒙我父母照顾,所以现在经常来看望我们。
B.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C.这篇文章是我刚完成的,无论观点还是文字都不够成熟,请您不吝赐教。
D.由于路上堵车非常严重,我赶到约定地点的时候,对方早已恭候多时了。
2021-07-30更新 | 0次组卷 | 120卷引用:河南省新野县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六次周考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7. 名著阅读题。
(1)一把火,在经典名著中摇曳生姿,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一把火烧了七七四十九天,烧就了孙悟空的____________;在翠云楼里,一把火烧的大名府人心惶惶,体现出_____(人名)的形象特点;在小人国里,一把火烧得皇宫烈焰熊熊,格列佛急中生智,一泡尿灭了皇宫之火,也因此招致皇后的怨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看这杨志打那军健,老都管见了说道:“提辖A.端的热了走不得,休见他罪过。”杨志道:“都管,你不知这里正是强人出没的去处,地名叫做黄泥冈。闲常太平时节,白日里兀自出来劫人,休道是这般光景,谁敢在这里停脚!”两个虞候听杨志说了,便道:“我见你说好几遍了,只管把这话来惊吓人!”老都管道:“权且教他们众人歇一歇,略过日中行如何?”杨志道:“你也没分晓了!如何使得?这里下冈子去,兀自有七八里没人家,甚么去处,敢在此歇凉!”老都管道:“我自坐一坐了走,你自去赶他众人先走。”

杨志拿着藤条喝道:“一个不走的,吃俺二十棍。”众军汉一齐叫将起来,数内一个分说道:“提辖,我们挑着百十斤担子,须不比你空手走的,你端的不把人当人!便是留守相公自来监押时,也容我们说一句,你好不知疼痒,只顾逞辩!”杨志骂道:“这畜生不怄死俺!只是打便了。”拿起藤条,劈脸便打去。老都管喝道:“杨提辖B.且住!你听我说:我在东京太师府里做奶公时,门下官军,见了无千无万,都向着我喏喏连声。不是我口栈,量你是个遭死的军人C.相公可怜抬举你做个提辖,比得芥菜子大小的官职,直得恁地逞能!休说我是相公家都管,便是村庄一个老的,也合依我劝一劝;只顾把他们打,是何看待?”杨志道:“都管,你须是城市里人,生长在相府里,那里知道途路上千难万难。”老都管道:“四川、两广也曾去来,不曾见你这般卖弄。”杨志道:“如今须不比太平时节。”都管道:“你说这话,该剜口割舌,今日天下恁地不太平?”


①选段涉及了《水浒传》中哪一个经典故事?结合A.B.C三处老都管对杨志的称谓变化,说说你的发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人根据这一故事提炼了上联,来概括杨志之“智”:巧装扮变行程慎买酒,请你对一个下联来表现“吴用”一行人的“智”。
上联:巧装扮变行程慎买酒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07更新 | 68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18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张禹字伯达,赵国襄人也。禹性笃厚节俭。父卒,汲吏人赙送前后数百万,悉无所受。又以田宅推与伯父,身自寄止。

永平八年,举孝廉,稍迁;建初中,拜扬州刺史。当过江行部,中土人皆以江有子胥之神,难于济步。禹将度,吏固请不听。禹厉言曰:“子胥如有灵,知吾志在理察枉讼,岂危我哉?”遂鼓楫而过。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亲录囚徒,多所明举。

元和二年,转兖州刺史,亦有清平称。三年,迁下邳相。徐县北界有蒲阳坡,傍多良田,而堙废莫修。禹为开水门,通引灌溉,遂成孰田数百顷。劝率吏民,假与种粮,亲自勉劳,遂大收谷实。邻郡贫者归之千余户,室庐相属,其下成市。后岁至垦千余顷,民用温给。

永元十五年,南巡祠园庙,禹以太尉兼卫尉留守。闻车驾当进幸江陵,以为不宜冒险远,驿马上谏。诏报曰:“祠谒既,当南礼大江,会得君奏,临汉回舆而旋。”及行还,禹特蒙赏赐。

延平元年,迁为太傅,录尚书事。邓太后以殇帝初育,欲令重臣居禁内,乃诏禹舍宫中。给帷帐床褥,太官朝夕进食,五日一归府。每朝见,特赞,与三公绝席。及安帝即位,数上疾乞身。

永初元年,以定策功封安乡侯。七年,卒于家。

《后汉书•张禹传》节选

注:①汲:地名。

8.下列句子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C.入/则无法家拂士
D.乃诏/禹舍宫中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禹为人忠厚,别人送来的为他父亲办丧事的财物,他一概不收;他把田地房屋都给了他的伯父,自己寄居在伯父家里,体现了他的笃厚。
B.张禹当官为民,任扬州刺史时,亲自察验,纠正了许多冤案;担任下邳相时,兴修水利,开垦农田,老百姓能温饱自给。
C.永元十五年,皇上要到江陵去,张禹认为皇上不应该冒险到太远的地方去,于是派驿使送去劝谏的奏章,皇上祭祀完了就回来了。
D.张禹深受邓太后器重,在朝中的地位超过了三公,凭借尊立天子并把它记入史册的功劳被封为安乡侯。
10.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①室庐相(        )
②祠谒既,当南礼大江(        )
③乃诏禹宫中(        )
上疾乞身(        )
11.翻译下列句子。
(1)禹将度,吏固请不听。
(2)历行郡邑,深幽之处莫不毕到。
2018-05-07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

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竟日莺相和,摩霄鹤数群。

野花干更落,风处急纷纷。

【注】①本诗是诗人流落蜀中时所作。②文:花纹、图案。

1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是如何描写景物的,有何作用?
13.尾联中的“急纷纷”蕴含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017-12-08更新 | 876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十、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14.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5.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16.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2017-10-25更新 | 5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⑾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⑿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⒀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⒁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⒂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⒃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⒄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⒅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7.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内容
①-⑤
⑥-⑦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⑧-⑩
⑾-⒆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18.文章⒀-⒃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19.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20.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7-09-14更新 | 1101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山东临沂卷)语文

十一、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1. 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拍下一张照片是最容易不过的事。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自拍照、毕业照、旅游照、新闻照等,比比皆是。照片记录了生活点滴。照片呈现了大千世界,有的令人喜悦、感动,有的令人痛苦、惭愧,有的令人思索、回味……总有那么一张照片会让我们印象深刻。


请以“总会想起那张照片”为题,写一篇文章。
2023-03-26更新 | 71次组卷 | 26卷引用:广东省华南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2
文言文阅读
2
语言文字运用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语言文字应用
4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65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三、选择题
30.6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50.6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四、文言文阅读
40.65文言实词
8-110.65中国古代作者  人物传记类
五、语言文字运用
60.85得体  谦敬误用选择题
六、名著阅读
70.65中国古代作者  小说
七、诗歌鉴赏
12-130.65杜甫(712-770)  诗
八、现代文阅读
14-160.4杂文
17-200.4小说
九、作文
21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