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9-03-30 31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1. 根据课文默写。
①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                  (诸葛亮《出师表》)
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
③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⑥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            (孟子《富贵不能淫》)
⑦生活中总会遭遇困境,只要你不气馁,并不懈地走下去,就会峰回路转,绝处逢生,达到一个美好的境界,这正如陆游在《游山西村》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9-03-3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①xián(      )                  ②半身不suí(      )                 ③cè(      )
2019-03-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3. 对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A.:亲近。B.所以:……的原因。
C.痛恨:十分仇恨。D.:对。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4.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加强食品监管,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幸福指数能否得到提高。
B.党的“十九大”描绘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翻开了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C.入冬以来,频发的雾霾天气不仅给人身体带来巨大威胁,而旦使空气透明度降低。
D.读《望岳》,只有理解了作品内容,走进了诗人心灵,才能读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019-03-30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5. 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那一天,阳光明媚,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到处传递着幸福的味道。
B.他平日一向沉默寡言,想不到在辩论会上竟侃侃而谈,令人大吃一惊。
C.恻隐的默示也可意味着耐心的,乃至当你被搬弄的时辰,你以一种不被加害的方法回应。
D.浓郁地道的四川乡音加上抑扬顿挫的童话故事,让饱受煎熬的孩子们终于开怀一笑。
2019-03-30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6. 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白,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该诗集以李白的字命名。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战国策)》是一部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作者并非一人,由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
C.“齐人三鼓”意思是齐国军队三次击鼓命令军队出击。古代作战,击鼓命令军队进攻,鸣金命令收兵。
D.“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中的“先帝”,指已去世的刘备。古代皇帝死称“崩”或“殂”。
2019-03-3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7. 名著阅读题。
(1)下列对名著《朝花夕拾》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以写人为主的散文,文章再现了鲁迅童年时与长妈妈相处的情景,刻画出一个真实、生动、鲜活的普通劳动妇女一一长妈妈的形象。她饶舌多事、不拘小节,有许多繁文缛节,文章自始至终充满厌恶情感。
B.《五猖会》记述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束缚和摧残。
C.《范爱农》一文追叙作者在日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D.《父亲的病》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 但我从此总怕听到我的父母愁穷,怕看见我的白发的祖母,总觉得她是和我不两立,至少,也是一个和我的生命有些妨碍的人。”


选段出自《朝花夕拾》中的哪篇文章?这是鲁迅读了哪一个孝道故事后发的感慨?
                                                                             
2019-03-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卜式传

①卜式,河南人也。以田畜为事。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式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使者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式曰:“臣生与人无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何故见冤?”使者曰:“苟,子何欲?”式曰:“天子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匈奴可灭也。”使者以。丞相弘曰:“此非人情,愿陛下勿。”于是上不报式。式归,复田牧。

②岁余,浑邪等降,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式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召拜中郎。

③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式既为郎,布衣草履而牧羊。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犹是矣。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相。

(自《汉书》,有删改)

8.下列句子中“以”与“以给徙民”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A.故临崩寄臣大事B.可一战
C.光先帝遗德D.其境过清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卜式以耕田畜牧为业。当时汉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
B.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这不合“人情”。但是皇帝还是在讨伐匈奴时接受了卜式的家财。
C.卜式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卜式向皇帝提出:牧羊的道理和治理人民是类似的。
D.皇帝渐渐认识到卜式是忠厚的长者,并且有治国才能,后来皇帝又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使者以               闻:
②愿陛下勿            许:
浑邪等降            会 :
布衣草履而牧羊     布衣:
11.翻译下列句子。
(1)上奇其言,使式治民,有政声。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019-03-30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12. 阅读下面的诗歌后,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雪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注释】①东坡:在湖北黄冈东。苏轼谪黄州时,友入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②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1)上阕划线句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手法?简要分析其作用。
(2)结合加点词,说说下阕表达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2019-03-30更新 | 157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

①看中国诗词大会,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自己脑子里残存的诗词记忆好像一下子被激活了。当电视屏幕上那些零零散散的字句呈现出来的时候,或许你已记不清诗的作者是谁,也说不出上下句还有些什么内容,但那些我们小时候背诵过的诗词,似乎自然而然地就浮现于脑海。

②可见,小时候熟记的古诗文,长大后也很难忘记,即使长时间不用,但只要一提起,与之相关的记忆便会不由自主地流露出来。这种扎根在脑海深处的诗词印象,这是浸透在血液之中的古文积淀,这就是“童子功”的厉害之处。因此,我们要从小诵读古诗文,让中华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③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想要练就古诗文的“童子功”,必须要多读多记,才会烂熟于心、出口成章。若是腹内草莽,必然不可能口吐莲花。诗词大会舞台上,选手们精彩的表现背后,又何尝不是他们从小的阅读背诵和长年的储存积累!

④当然,多读多记不等于死记硬背,理解体会至关重要。在当前古诗文教育中,有些家长只看重孩子背诵的数量和准确度,有些老师“考什么就教什么”,这样的填鸭式灌输不仅把传统文化弄得意境全无,也让学生们在实际运用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⑤比如,我们说杜甫的诗歌风格是“沉郁顿挫”。许多孩子只记住了这四个字,但究竟什么叫沉郁顿挫、怎么沉郁顿挫的、为什么沉郁顿挫却一概不知,更不用说再进一步去了解杜甫这个人和他背后的时代。某地考试时,出题人出了一首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明明是赏心乐事,但学生总认为杜甫就应该是沉郁顿挫的,所以强行歪解,硬要把诗意往愁闷失意上引。如此古诗文教育显然与文化传承的精神是背道而驰的。

⑥古诗文的底子要从小打下,更要常读常新。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它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就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来说,小时候我们按照表面意思理解,或许只能明白这是苏轼借月亮表达对弟弟的思念之情。但若干年后,当我们一个人身居异乡,又恰逢中秋之夜,当我们抬头仰望圆月,心中再次涌现出这句诗时,自然别有一番滋味,对词的意境和感情的理解也更深了一层。所以,从小打下深厚的古诗文功底会终身受益。

⑦当我们从小诵读古诗文、练就“童子功”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为了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用古雅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⑧中华上下五千年,诗词歌赋浩如烟海,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让我们在诗书雅乐的环境中成长,练就一身古诗文的“童子功”,在我们心中刻下传统文化的基因,如此,中华文化才有十足的底气,才能生生不息。

13.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选文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15.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⑥段的论证思路。
2017-10-25更新 | 511次组卷 | 18卷引用: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完成下列小题

天使儿

凌鼎年

①上天真是不公,娄城大画家商未央的儿子葵葵竟是个低能儿。葵葵16岁,智力最多是小学三年级水平,出门一看到大红大绿的色彩就亢奋,发出让人害怕的怪叫声。

②一次,商未央参加市文联组织的采风活动,到皖南山区写生,为期半个月。临走前,他再三叮嘱妻子,别让葵葵到外面乱跑,免得出什么意外。妻子说,放心,这孩子智商是低了些,可从不闯祸。妻子要上班,无法时时陪葵葵,商未央买来不少玩的、吃的,一股脑儿交给葵葵。

③商未央走后第三天,妻子来电,说葵葵用颜料在墙上画得一塌糊涂。只要葵葵不吵着到外面去,就让他涂吧,最多浪费点颜料罢了,他无奈地说。

④当商未央携着厚厚一叠写生稿回到家时,他惊呆了。家里的白墙涂满了颜料,七彩斑斓,色泽耀眼。猛一看,他有一种震撼的感觉,那是一种气势,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奔放、扑面而来、逶迤远去的气势。那色块的突兀,那色彩的流动,让人匪夷所思,耳目一新。细看画面,似乎画了什么又似乎什么也没画,完全没有具象。商未央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立时有了一种莫名的激动,这难道是葵葵画的?

⑤他走进葵葵的房间时,葵葵已倒在沙发上睡着了,手里还握着画笔,衣服上斑斑点点,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快乐。“我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家里被涂成这样,我真的很抱歉。”妻子歉意地说。“不不,你没错,还得谢谢你呢。你没看出这些画很有灵气、很有个性吗?”商未央的兴奋溢于言表。

⑥商未央把这些画仔细研究了一天,最后定名为《无题》,拍了照,寄给报社。记者大感兴趣,据此写了题为《天使儿的处女作》的报道。报道的发表,使娄城的市民都知道了这个“天使儿”就是大画家商未央家的低能儿。

⑦也许是那《无题》的照片太小,看不出名堂,娄城老百姓议论的很少是画的本身,更多的是商未央怎么会生出这么个弱智儿子。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这叫平衡,世上的好事哪能全让他占了。

⑧这一报道,引起了电视台的兴趣,电视台来了两位记者,原来他们只想拍一两分钟的新闻片,可一见满屋满墙的画,就激动起来了,立刻改变了主意,拍起了专题片,还专门采访了葵葵。葵葵说话颠三倒四,让记者摸不着头脑,但他一拿起画笔,那投入状、兴奋状,很入镜。也是巧,不久就是国际助残日,电视台精心制作的《天使儿的杰作》专题片,不但在娄城电视台播放了,还作为宣传片送到了省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商未央比自己取得了成功还激动,为此,专门给报社写了篇《发现、鼓励、培养》的文章。

⑨在一片叫好声、惊叹声中,也夹杂着些许不和谐的声音。诸如这商未央也不知作了什么孽,生了个傻儿子,如今又用傻儿子来作秀、炒作,真不要脸……

⑩妻子忍不住说:“你为什么不解释呢?葵葵不是我们的亲生儿子,孩子的父母在车祸中丧生了,你不嫌葵葵是低能儿,收养了他……”

⑾商未央止住妻子的话头:“由他们说吧,葵葵就是我们的儿子,我们的天使儿……”

16.简要说说第(1)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17.请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有人说:老天就是公平,商未央名声赫赫,才气逼人,可偏生了个傻儿子。
18.从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⑤段划线句。
19.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商未央的形象特点。
20.“天使儿”在文中有哪些含义?
2019-03-24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宜城环科园教学联盟2019届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质量测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1. 按要求作文

亲人的爱是一团火,点燃你奋斗的激情;亲人的爱是一盆水,浇灭你骄傲时的火焰;亲人的爱是一个警钟,无时不刻在提示我们……在你的成长中一定有很多亲人的爱留在了你的记忆深处。


请你以“触及我心灵的爱”为题,完成作文。
要求:(1)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字词书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3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字词书写
20.85字形
三、填空题
30.64
四、选择题
40.85病句辨析与修改
50.85一般词语  成语和熟语
60.85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五、名著阅读
70.85鲁迅(1881-1936)  名著导读
六、文言文阅读
8-110.65班固(32-92)  人物传记类
七、诗歌鉴赏
120.4苏轼(1037-1101)  词
八、现代文阅读
13-150.4杂文
16-200.65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小说
九、作文
210.4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