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语文同步练习试题
全国 八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5-14 69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      )   (      )   (      )   (      )
(      )   (      )   (      )   (      )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祈祷       野蛮       伽锁       相辅相成
B.目睹       赋予       岐途       无所畏惧
C.萦绕       严峻       厚待       自园其说
D.湛蓝       挚爱       秩序       分崩离析
2018-05-13更新 | 1222次组卷 | 5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4单元第16课《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语文同步练习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性格不合,说话总是针锋相对
B.改革的浪潮席卷全国,其势如暴风骤雨,迅猛异常。
C.语文老师油嘴滑舌,性格谦和,平易近人,同学们都非常喜欢他。
D.他就义前说:“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行将就木,他们横行霸道的日子不长了。”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一师一优课”活动的开展,使我市教师的教学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
B.2016年鄂州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热情参与下,已经阶段性取得了成果。
C.为了防止溺水事件不再发生,学校规定夏季午休时间学生必须进教室午睡。
D.高速公路上的团雾,往往与重特大交通事故相伴发生,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全。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第31届里约奥运会女排决赛结束后,某学校团委向中国女排发了一份贺电,其中有三个词语用得不得体,请你帮忙修改。

原文:在举世瞩目的第31届里约奥运会上,我们的女排儿女,奋勇拼搏,不畏顽敌,用辛勤的汗水、集体的智慧和高超的技艺,击败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在此,我们谨向全体运动员和教练员表示恭贺和敬意。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八年级(1)班将要举行以“奥林匹克精神”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活动。


(1)【标志探究】下图是代表奥林匹克精神的五环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


(2)【口号积累】奥林匹克运动会是奥林匹克精神的一种活动形式,简称奥运会。每四年举办一次的奥运会都有体现奥林匹克精神的口号出现。请写出最少两届夏季奥运会的口号。
(3)【文化展示】今年是我国成功举办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10周年,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多方面展示了中国文化,其中奥运会会徽和吉祥物都展示了中国文化元素。请任选其一介绍它的构成及含义。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问题。
联邦主席、女士们、先生们:

5年前,在巴黎,在1894年我宣布恢复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地方,世界各国的代表们共聚一堂,同我们一起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0周年。5年过去了,在这期间,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所幸,奥林匹克主义并没有成为这场浩劫的牺牲品,而是无所畏惧、无可指摘地挺了过来。而今,它的眼前突然呈现出更为开阔的视野,这凸显了它即将扮演的崭新角色的意义。

奥林匹克精神开始为渐趋平和而又充满自信的青少年所推崇。古文明的魅力,时有衰退,平和与自信正日益成为其有力的支撑。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暴风骤雨中诞生的新生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然而,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溃。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针锋相对。有些人认为,勇气这一高贵美德只有在我们的祖先身上才能看到,他们因此非常尊重先人。在他们的想象中,勇气之花在我们当代人的手中早已残败凋零了。但是如今,我们知道该在将来采取何种态度了。

勇气是战争中的美德,它能够在时势中造就英雄。正如我最近在一篇关于教育学的文章中所暗示的那样,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成。这样,我们又回到了适才我提到的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上来,这也正是奥林匹克主义区别于一般体育运动的地方,奥林匹克主义包括但又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体育运动。

请允许我详细阐述一下二者的区别。运动员非常享受努力拼搏的乐趣。他喜欢施加于肌肉和神经上的那种压力感,因为压力往往给人一种胜利在望的感觉,即便有时到最后他未能获胜。这种享受,深入运动员的内心,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只涉及自身。请想象一下,当这种愉悦向外喷涌,并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和对艺术的奔放激情融为一体;当它为灿烂阳光所萦绕,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许久以前,就是在这般情景下,古代奥林匹克主义的绚丽梦想在阿尔弗斯河的两岸诞生了。奥林匹克主义曾在许多个世纪里,一直主导着古希腊社会。

然后,我们来到了历史的转折关头。渴求进步但又常常因夸大某种正确思想而误入歧途的人类精神,开始致力于将青少年从平衡状态中挣脱出来。于是,青少年开始为呆板而复杂的教育枷锁所套牢,被在愚蠢的放纵和不明智的严厉交互作用下的道德说教以及拙劣肤浅的世界观所束缚。这就是为何我们要重启奥林匹克时代,并为体格训练的复兴隆重庆祝。我们不断推动盎格鲁—撒克逊人的运动功利思想向古希腊遗留下来的一呼百应的体育观靠拢,两者逐渐融合为一体。当我在纽约和伦敦对举办奥运会的可能性做出评估之后,我向不朽的古希腊精神祈祷,希望它给这意外中诞生的结合体一剂理想主义的良药。先生们,这25年来我们成功兴建的事业大厦,便是这副模样。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若这敬意是针对我这建筑师而来的话,那我着实愧不敢当。它的建筑师不应受到如此赞美,他不过是听从了一种比个人意志更为强大的内心直觉的召唤。他愿意愉快地接受诸位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赞美之词,而他个人,不过是这一理想的第一个仆从。

之前我曾提及1914年6月所举办的周年庆典。当时我们认为,我们庆祝的是奥林匹克主义的完美实现。然而今天,我的印象反而是我正目睹它再次含苞欲放。一项运动,倘若只有有限一部分人被包含在内,在当今时代又怎能称得上完美呢?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它必须要面向大众。的确如此,有什么名义能将大众排除在奥林匹克精神之外呢?有什么样的贵族特权能令一个青年人身上的形体美、肌肉力量、锻炼的毅力以及获胜的意志非得同他的家谱或钱包挂钩呢?上述种种毫无法律依据的矛盾,存活在萌生它们的这个社会秩序里。在野蛮的军国主义协助下的极权姿态,给了它们致命一击。从道义上讲,这反而是可以自圆其说的。

面对一个需要用基本原则来整顿的全新世界,某些过去一直被视为乌托邦的原则,如今却变得切实可行。人类必须吸收古文明遗留下来的全部精华,用以构筑未来,其中就包括奥林匹克精神。当然,仅靠奥林匹克精神,并不足以保障社会层面的和平以及更公平、公正地分配人类生产劳动,分配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消费必需品,甚至不足以向青少年提供与他们的能力相当而与其家庭出身无关的才智培训机会。但是,奥林匹克精神致力于让社会底层的人们接触到现代工业所塑造的各种锻炼形式,享受到强身健体的乐趣。这就是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今天我们要为它奠定基础。

(节选自《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7.奥林匹克精神同纯粹的竞技精神的区别是什么?
8.从文中看,重开奥林匹克时代的原因是什么?
9.“诸位适才不断向其表达敬意”一句中“其”指什么?
10.文中说“在当时,有这么多人可能确实是足够的,但今天则不然”,这说明顾拜旦提倡的是一种什么观念?
11.作者认为完美的、民主的奥林匹克精神应该是什么?这在当代有什么现实意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2018-03-21更新 | 473次组卷 | 6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课后习题: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沸腾之夜

孙大光

自从我们进了大使馆的大礼堂后,这里就一直笼罩在紧张、兴奋的气氛之中。国际奥委会投票的程序极为严格、细致,甚至细致得让人感到有点儿烦琐。投票前的“准备活动”很多,有的人有些着急了。

屏幕上,评估委员会的报告讲完了。按照程序,下面就该投票了。

这时,大礼堂里的气氛越来越紧张,整个大礼堂里异常安静。人们脸上的表情都变得越来越严肃,两眼一刻不离地盯着大屏幕。

上海通用汽车公司派来参加声援的代表小沈悄悄来到我旁边:“太紧张了,我的心都要蹦出来了。”

投票终于开始了。

第一轮投票结束后,负责计票的是塞内加尔的委员姆巴依(他是个大法官,是何振梁多年的好朋友,北京申办2000年奥运会时他就非常支持我们)。我仔细地看着他的每个动作,他认真核对后,拿起一张纸——第一轮投票结果,站起来,走向主持人,把那张纸送给主持人,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主持人宣布伊斯坦布尔被淘汰。这是预料之中的。

紧接着开始第二轮投票。

第二轮投票结束了,我两眼紧盯着姆巴依。

他反复进行核对。然后,他拿起一个信封。

啊,我的心动了一下。

他把一张纸——肯定是第二轮投票的结果,装进信封。啊!他把信封封上了!

“我们成功了!”

我镇静地、一字一句地脱口而出。

多年的申办经验告诉我: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能在第二轮就胜出的只有中国北京!除北京外,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有这个可能,巴黎不可能!多伦多更没可能!

“我们成功了!”

虽然我的声音不大,但旁边的人几乎都把眼睛转向了我。我的话使他们无比兴奋、激动。小沈悄悄过来,用力摇着我的胳膊,小声而急切地问:“真的吗?真的吗?我们真的成功了吗?”

“真的。我们成功了。”我一动没动,两眼直视前方。

随即,大家又把目光迅速转向大屏幕——

这时,姆巴依站起身来,拿着信封,走向萨马兰奇,把信封交给萨马兰奇。

我知道,孕育了十年的“火山”就要爆发了。

萨马兰奇带着他那一贯稳重的表情,慢慢地拿过信封,慢慢地拆开信封,慢慢地从里面拿出一张纸,慢慢地把这张纸打开,用眼睛看了一眼。然后,这位瘦瘦的、慈祥的西班牙老人开始慢慢地宣布:

“获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城市是:北京!”

整个大礼堂沸腾了!整个大使馆沸腾了!

无论是奥申委的工作人员,还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各界人员;无论是体育明星、文艺明星,还是政府官员、企业家;无论是男的,还是女的;无论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相互祝贺、拥抱,喊的、叫的、哭的、笑得、蹦的、跳的、互相拍照的。人们暂时忘记了这是在哪里,忘记了烦恼,忘记了生活中或工作中的困难,忘记了一切!中国驻俄罗斯大使馆第一次沸腾了!

中国人在异国他乡第一次像在国内一样沸腾了。大使馆里的每个人,都在尽情释放自己的激动情绪。每个角落都散发着激动的空气,到处都是中国国旗,到处都是一片红……

莫斯科沸腾了!世界沸腾了!

这一刻属于北京!这一刻属于中国!

(节选自《中国申奥亲历记——两次申奥背后的故事》)

12.结合全文,说说文章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13.阅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小沈与“我”说的话?
14.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作者这样表达重复吗?为什么?

我们已经成功了!我已经看到,投票已经结束了,否则,姆巴依不会把信封封上。我已经看到,姆巴依脸上已经露出了轻松的感觉;这感觉告诉我,结果已经出来了,不需要再进行投票了,投票结束了。

15.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
2018-03-23更新 | 351次组卷 | 4卷引用:2017-2018学年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习题: 16 庆祝奥林匹克运动复兴25周年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3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音
二、选择题
20.85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语言表达
50.65简明、连贯、得体
四、综合性学习
60.4简明、连贯、得体  徽标类
五、现代文阅读
7-110.4其他
12-150.4散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