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陕西 九年级 三模 2018-05-26 38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两栖(qī )   蓦然(mó)     愧怍(zuò)     刨根问底(páo)
B.楹联(yíng)  颠沛( pèi)  提防(dī)       见风使舵(duò)
C.怒号(hào)   扒窃( bā)   解剖( pōu)   公正不阿(ē)
D.负荷(hè)     凹陷(āo)     撺掇(cuān)   扣人心弦(xuán)
2018-05-2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一组是(     )
A.睿智  鉴赏  离经判道  指手画脚
B.逶迤  侧隐  漫不经心  夺眶而出
C.荡漾  鞭挞  裨补阙漏  物竞天择
D.隐秘  体魄  万事俱备  汗流夹背
2018-05-2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的(萌发   发端   酝酿)_________地。
(2)骊山上松柏满坡,林涛滚滚,郁郁葱葱。每当夕阳西下,云霞满天,苍山秀岭涂上万道红霞,景色(五彩缤   姿态万千   美不胜收)_________,这美景被誉为“骊山晚照”。
2018-05-25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4.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____,君子好迷。                 (《关雎》)
(2)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         (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5)___________, 云归而岩穴暝。        (欧阳修《醉翁亭记》)
(6)吾视其辙乱,___________,故逐之。(《曹刿论战》)
(7) 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皆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8) ___________ ,唱出宛转的曲子。        (朱自清(春》
(9)我要看那滚滚的波涛,___________。  (郭沫若《雷电颂》)
(10)手抓黄土我不放,___________     (贺敬之《回延安》)
2018-05-26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自我雕琢需要恒心。②“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③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④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有《本草纲目》的问世。⑤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⑥只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
(1)第②句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
(2)请提取第③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⑥句属于______关系的复句。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6.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蒋门神见了他,心里先欺负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他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他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


(1)这段文字中的“他”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醉打蒋门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九年级班开展“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综合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任务。
[活动一:承习俗] 古代诗歌描写传统节日的诗句很多,请你找出描写端午节的诗句,正确、规范、工整地抄写在下面。
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弄金梭。
C.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活动二:学对联] 根据对联的相关基础知识,你认为下面三个选项中,哪一个选项的内容不可以作为对联,请写出理由。
A.悠悠书香情,丝丝沁我心;漫漫学海路,步步催我行。
B.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C.百花迎春满地香;幸福临门多喜气。
[活动三:悟道理] 诸子百家的思想源远流长,影响至今。从下列诸子百家的名言中你悟出了怎样的人生道理?
①九层之台,起于累土。老子
②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一一孟子
[活动四:表观点]  小明认为过“洋节”时髦,热闹。如果让你反驳,请将你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2018-05-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丝路明珠一喀什

刘小方


        ①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远离海洋、地处欧亚大陆腹地的喀什,是内陆干旱和极端干旱的典型区域,热浪里孤独的行者身影、茫茫戈壁中蜿蜒远去的碛道瀚海沙漠中响起的驼铃等的确是前往喀什的常见景观;但事实上,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乌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同样也是喀什的风貌。
       ②越是靠近人烟辐辏的市镇,绿的面积与浓度就越大越高。喀什噶尔河自帕米尔高原而来,从西南向东穿越喀什境内,平均河宽40米,滋润和哺育了乌恰、疏勒、伽师等多个绿洲。叶尔羌河从东北的喀喇昆仑山山口而来,向西流经喀什并形成许多分支,浇灌出全疆最大的叶尔羌绿洲群。除此之外,还有提孜那甫河、克孜勒河、盖孜河、库山河、吐曼河等十余条大大小小的河流在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是因为诸水的环绕,才能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奇,并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联通中亚、沟通世界的桥头堡。
       ③有水就有生命,冰川融雪所成之河在喀什干涸的大地上蜿蜒流淌。聪慧的先民们用淋洗土壤的方式排除戈壁盐碱地的盐碱,他们用砍土镘、箩筐等简陋农具,肩挑背扛地在盐碱地上开挖数百千米的排灌系统,用数年时间将盐碱地开垦成数万亩耕地,形成连片绿洲。烈日当空,在喀什郊外的绿洲行进,随时都能与甜美的瓜果相遇:西瓜个大味美,哈密瓜皮薄肉厚,桃子肥大多汁,干涩的环境里孕育出如此甜美的瓜果,不能不让人慨叹造物主的神奇,不能不让人感恩于这高山流水赋予的智慧与灵性。
        ④100多年前,来到喀什的英国人斯坦因就曾惊叹于喀什人利用河水开垦浇灌出的大片绿洲:“因为气候干燥,所有这些沙漠田地之,上的形态都呈现一种显著的整齐性,无论在任何地带,行人到处可以看到同样的小麦、玉米和棉田,微呈台状以便灌溉,同样的曲折小道,两旁植着白杨垂柳,同样的园亭或者果圃,出产和欧洲相同的丰富果品,足以诱致行人。”现在,没过人头的玉米田、齐腰深的棉花地、望也望不到边的西瓜田在高山冰雪融水的滋润下更加宽广。但要知道的是,与内地河流相比,喀什的河流有枯、洪期差异较大的来水特点,每年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占到年径流量的60% ~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水势凶猛难以驾驭,经常发生冲溃堤坝、冲毁农田的洪灾。干渴缺水的同时还得防洪抗洪,听上去匪夷所思,但这正是喀什人千百年来与水其生的真实写照。
       ⑤就此斯坦因认为,“在那种分外干燥的区域里,因为气候的情形,只容许比较大的团体组织极严密的灌溉制度才能生存,这种依靠秩序统治的定居民族特别适宜吸收和传达从远东以及西方来的文化力量”。原来,在这个干旱的大地角落,对水的利用不仅是城市灵动之景,还关乎生存,更关乎文明的存续。
8.喀什成为“丝路明珠”的原因是什么?
9.请赏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喀什,这个丝路上曾经最重要的国际商埠,正是因为诸水的环绕,才能延续千年的文明与传奇,并将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联通中亚、沟通世界的桥头堡
10.第④段中运用的主要说明方法是_______________ ,结合本段相关内容,说说它的作用。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绿意盎然的林木波光粼粼的湖泊水鸟栖息芦苇丛生的湿地、奔腾交错的河流是喀什的风貌。
B.喀什大地上纵横流淌,区域内河水年径流量相当于黄河流量的六分之一,因此不缺水。
C.喀什在“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中华丽转身,成为丝路沿线一颗璀璨的明珠。
D.喀什跟长安-样特别适宜吸收和传达从远东以及西方来的文化力量。
2018-05-25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炉子里的浓烟          [美国]保罗 迪克
       ①我在17岁的时候,爬火车从我的家乡佛罗里达州来到了纽约。很多天,我都找不到工作,后来我觉得我快要饿死了,就斗胆向一幢开着门的房子靠近,里面没有人,我蹑手蹑脚地走进去希望能找到一些食物,但就在我穿过客厅的时候,后院门口突然出现了一个中年男子,他端着步枪厉声地问:“小子,你想干什么?”
       ②“我......."找正不知如何回答,这时我无意中看见院子里的火炉正冒着浓烟,于是我大声对他说:“我看到有浓烟,就想进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我希望能帮上一些什么。”
       ③那个人打量了我几眼,然后扭头往院子里看去。“噢,该死,谢谢你,如果你不介意,就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吧,我正在煮咖啡。”接着,他邀请我和他一起喝咖啡吃面包,他还为我煎了一块大牛排。他告诉我他是一个画家,很喜欢在院子里作画,他带我参观了他的后院,那里有画架有画纸当然还有很多颜料。难怪我在外面没看到屋里有人。
       ④吃饱肚子以后,我离开了他家,幸亏我及时找了个借口蒙混过关了。要知道,在当时那个情形下他是可以开枪打死我的!我很幸运,但我知道这份幸运并不是我应得的,我不能再打任何的坏主意了,我要靠自己努力。就这样,我一直忍着饥饿,白天在外面找工作,晚上就去到郊区采野果或者烤青蛙吃。我就这样勉强活着。一直到了第二个月,我终于在一家小型煤球厂找到了一份拉煤的工作,虽然很辛苦,但有吃有住还有工资,这简直可以说是上帝给我的恩赐。
       ⑤五年后,老板把这家煤球厂卖给了我,在我的用心打理下,它很快成了纽约最大的煤球公司。后来,我提着礼物去感谢那个画家,我对他说:“ 如果不是你的帮助,我或许已经饿死在街头了。”
       ⑥“年轻人,你真正应该感谢的并不是我曾经给过你食物,你应该感谢的是当时我假装相信了你的话。””那个画家微笑着说。⑦“你是说……”我心里一阵惶恐。
       ⑧“当时你说你是看到我家里冒着浓烟才进来的,但事实上,炉子里原本只是烧着木炭,本没有浓烟,之所以冒出浓烟,是因为我把一张不满意的画作揉成一团扔进了炉子,我刚把扔进炉子就发现你进了我的屋子,所以在你进来之前根本就没有浓烟,所以一 你说的是假话!”那个画家说。
       ⑨“可是,你为什么假装相信我的话呢?你为什么没有开枪呢?”我红着脸问。
       ⑩“在我用枪对着你的那一瞬间,我觉得你无论是想进屋来做什么都不要紧,我只是感觉你是一个可怜的孩子,你已经走投无路了,所以我选择了相信你并且帮助你,我只想让你知道,世界永远不会有尽头,它依旧值得你去珍惜,值得你去追求和努力。”画家微笑着说,“我很欠慰,看到你今天的样子,我就知道我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11)我怎么也没有想到事情是这样子的,我紧紧地抱住了他并对他说:“谢谢,真的谢谢你
     (12)很多年以后,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我的子孙们,然后我对他们说:无论遇上什么事或者什么人,假如你可以选择宽恕也可以选择追究,那么就请选择宽怒甚至是选择帮助吧,这是世界上最动人最有力量也是最温暖的拯救。
12.简要分析以“炉子里的浓烟”为题的好处?
13.结合语境,揣摩第⑦段“我”当时的心理活动。
14.阅读下面语句,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噢,该死,谢谢你,如果你不介意,就坐下来喝一杯咖啡吧,我正在煮咖啡。”(画家的话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2)我紧紧地抱住了他并对他说:“谢谢,真的谢谢你.... (从描写角度欣赏下面句子)
15.小说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16.谈谈你对文章末尾画线句子的理解。
2018-05-26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张允济,青州北海人也。隋大业中为武阳令,务以德教训下,百姓怀之。
       元武县与其邻接,有人以特牛"依其妻家者八九年。牛辈四产至十余头,及将异居,要家不与,县司累政不能决。其人诣武阳质于允济,允济日:”尔自有令,何至此也?”其人垂泣不止,具言所以。允济遵令左右缚牛主,以衫蒙其头,将之诣要家村中,云捕盗牛成,召村中牛悉集,各同所从来处。要家不知其故,恐被连及,指其所诉牛日:“此是女婿家牛也。非我所知。”允济遂发蒙,谓妻家人日:“此即女婿,可以牛归之。”妻家叩头服罪。元武县司闻之,皆大惭。
       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允济谓母日:“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老母如其言,居一宿而葱大失,母以告允济,悉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允济呼前验问,果得盗葱者。
       曾有行人候晓先发,遗衫于路,行十数里方觉,或谓日:“我武阳境内,路不拾遗,但能回取,物必当在。”如言果得。
       远近称之,政绩优异。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三十五》,有改动)


备注:①牸牛:母牛。②孳:滋生,繁殖。③庵:小草屋。
17.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允济遂令左右缚牛主                      (2)将之妻家村中
(3)妻家不知其                                (4)召葱地十里之男女毕集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尔自有令,何至此也?
(2)尝道逢一老母种葱者,结庵守之。
19.用“/”给文中画线文字断句。
但,归不烦守也若遇盗当来告令。
20.现代汉语中“路不拾遗”经常与________连用,这两个成语形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5-2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九、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约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21.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含蓄而有韵味地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22.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
2018-05-2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3.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明月清风,荒滩戈壁,是自然的给予;成功快意,失落伤怀,是生活的给予;点赞鼓励,吐槽鞭策,是他人的给予……我们在获得中、给予中一路走来,我们又将拿什么给予别人?

请以“给予”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7-08-01更新 | 1273次组卷 | 19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盐城卷)语文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填空题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2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7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二、填空题
30.65近义词  词义辨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8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65复句的类型  标点符号  文段综合
70.65文段综合  对联
五、名著阅读
60.85名著导读
六、现代文阅读
8-110.4事物说明文
12-160.4小说
七、文言文阅读
17-200.4人物传记类
八、诗歌鉴赏
21-220.65中国古代作者  诗
九、作文
230.4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