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 八年级 期末 2018-07-04 564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守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明媚,这一个风云变化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来去匆匆,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东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遵容。
(1)请用漂亮的正楷字将画直线的短语写在田字格内。


(2)用部首检字法查“将”字;先查部首   ,再查   画。
(3)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改正。
2018-07-04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他是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
B.《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被贬到湖南时写的一篇山水游记散文。
C.《壶口瀑布》作者梁衡,描绘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歌颂中华民族坚韧顽强的精神。
D.作者韩愈,字退之,自谓君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2018-07-0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序合理、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最恰当的一项是(                                 
       这就是盛唐之音。
       陈子昂写这首诗时是满腹牢骚、一腔愤慨的。
       同样,孟浩然的《春晓》尽管伤春惜花,但清新活泼而不低沉哀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但它所表达的却是开创者的高蹈胸怀,一种积极进取的伟大孤独感。
       它豪壮而并不悲痛。
A.②⑤④⑥③①B.④⑥②⑤③①C.④②⑤⑥①③D.④②⑤⑥③①
4. 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还在喧闹。可是当看到严厉的班主任时,都销声匿迹
B.他自信这一席话委婉得体,尤其最后那一段接得天衣无缝
C.她十多年来生活在农村,忽然要面对电视采访,真有点不知所措
D.河套大道车来车往川流不息,两旁高楼鳞次栉比,好一派现代城市景象。
2018-07-04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这是妈妈从北京买来的一件珍贵的礼物。
C.看到同志们的认真负责,使我深受教育。
D.《标准汉语》的主要读者对象是为英语国家的中国留学生子女及汉语爱好者编写的一套汉语学习课本。
2018-07-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6. 名著阅读。
阅读《傅雷家书》中的一段书信,回答下列问题。

你素来有两个习惯:一是到别人家里,进了屋子,脱了大衣,却留着丝围巾;二是常常把手插在上衣口袋里,或是裤袋里。这两件都不合西洋的礼貌。围巾必须和大衣一同脱在衣帽间,不穿大衣时,也要除去围巾。手插在上衣袋里比插在裤袋里更无礼貌,切忌切忌!何况还要使衣服走样,你所来往的圈子特别是有教育的圈子,一举一动务须特别留意。对客气的人,或是师长,或是老年人,说话时手要垂直,人要立直。你这种规矩成了习惯,一辈子都有好处。

在饭桌上,两手不拿刀叉时,也要平放在桌下,搁在自己腿上或膝盖上。你只要留心别的有教养的青年就可知道。刀叉尤其不要掉在盘上,叮叮当当的。


(1)傅雷在这封信中,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方面对儿子进行了教导。
(2)怎样才能成为傅雷所希望的有教养的青年?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诗词默写
(1)唤醒对古典诗词的记忆。
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②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③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将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就是佐证。
⑤白居易《卖炭翁》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刻画了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只为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矛盾心理。
2018-07-04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班级开展了“以和为贵”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8.[解读“和”字] A组同学搜集了关于“和”字的材料,请与他们一起解读。
材料一 和,相应也,从口,禾声。

(《说文解字》)


材料二 “和”字属于通俗字体,本来应是清末名人翁同龢的那个“龢”字,这个字极妙:左边是一间屋子,里面悬有三口编钟——古来“三”即代表多也,所以那是一组编钟“象形”而不是“三张嘴”,因为下面是一个排箫:这分明表示音乐合奏——合奏第一原则就是“和”音,此古圣人之妙思也。

(周汝昌《和谐之思》)


根据以上材料可推测“和”字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编写“和”歌] B组同学编写了一曲《“和”字歌》:
________的日子年丰民和,________的百姓共享家和,
________的邻里亲近祥和,________的儿女传承亲和。
下列一组关于“和”的叠词填入歌中,最合适的顺序是(  )
①和和顺顺 ②和和乐乐 ③和和睦睦 ④和和美美
A.④②③①B.②①④③C.③④①②D.①④③②
10.[制作“和”报] C组同学制作了以“和平”为主题的手抄报,摘录了以下一则新闻。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 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13日上午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和平像阳光一样温暖,像雨露一样滋润。有了阳光雨露,万物才能茁壮成长。有了和平稳定,人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须要争取的,和平是须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请为这则新闻拟标题,不超过22个字。
2018-07-03更新 | 152次组卷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言文《北冥有鱼》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1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其翼若垂天之云
1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
怪者也
以六月息者也
13.翻译下面的句子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14.作者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_____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
15.《庄子》的文章恣肆奔放,博喻连篇,给后代留下了许多成语典故。请列举出自本文的一例并解释其含义。
2018-07-0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 《大自然的语言》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6.选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结合选文内容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自然现象?
18.“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一句中加点的“凡是”有什么表达作用?
19.选文在多数情况下只举一个例子,但在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时却举了两个例子,这是为什么?
2018-07-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课外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迂公修屋

有迂氏者,世称迂公,性吝啬。篱败不修,瓦裂不葺。一日,夜半暴雨,屋漏如注,儿女东藏西匿,仍半身淋漓,且号且诟。妻诘①曰:“吾适②尔,因汝家富,不意乃受此累。汝何以为夫?何以为父?”迂公无奈。旦日,延人治屋。然自后二月,天晴月朗,不见雨兆。迂公叹曰:适葺治即不雨岂不徒耗资财?

(选自张夷令--《迂仙别记》)


【注释】①诘:责备。②适:嫁。
20.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①不乃受此累 意:
人治屋 延:
21.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迂 公 叹 曰 适 葺 治 即 不 雨 岂 不 徒 耗 资 财
22.这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2018-07-04更新 | 144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九、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林清玄的《季节十二帖(节选)》,回答下列各题

二月 立春

春气始至,立春是在四日的七时一分。

“日光开始温柔照耀的时候,请告诉我”,地上的青虫对荷叶上的绿蛙说。

“我忙得很呢!我还要告诉茄子、白芋、西瓜、壅菜、肉豆、荇菜,它们发芽的时间到了。”蛙说。“那么谁来告诉我春天到来了呢?”青虫说。

“你可以静听远方的雷声或者仕女们踏青的脚步声呀!”蛙说。

青虫遂伏耳静听,先听见的竟是抽芽的青草血液流动的声音。

六月 芒种

“时可种有芒之谷,过此即失效,故曰芒种。”

坐火车飞过田野,偶尔会见到农夫正在田中插秧,点点的嫩绿在风中显得特别温柔,甚至让人忘记了那每一株都有一串汗水。

芒种,是多么美的名字,稻子的背负是芒种,麦穗的承担是芒种,高粱的波浪是芒种,天人菊在野风中盛放是芒种……有时候感觉到那一丝丝落下的阳光,也是芒种。

六月的明亮里,我们能感受到四处流动的光芒。

芒种,是为光芒植根。在某些特别的时候,我呼唤着你的名字,就仿佛把光芒种植。

七月 小暑

院里的玫瑰花,从去年落了以后就没有再开,叶子倒仍然十分青翠,枝干也非常刚强。只是在落雨的黄昏,窗子结满雾气,从雾里看出去,就见到了去年那个孤寂的自己。

这一次从海岸回来,意外看到玫瑰花结成的苞,惊喜地感觉自己又寻回了年轻时那温婉的心情,这小小的花,小小的暑气,使我感觉到真实的自我。

泡一杯碧螺春,看玫瑰花在暑气里挣扎开放,突然听见从遥远海边传过来的涛声,一波又一波清洗着我心灵的岬(jiǎ)角。

九月 白露

“阴气渐重,凝而为露,故名白露。”

几棵苍郁的树,被云雾和时间洗过,流露出一种沧桑的神色。我站在这山最高的地方向下望,云一波波地从脚下流过,鸟声从背后传来,我好像也懂了站在这里的树的心情--站在最高的地方可以望远,但也要承担高处的冷,还有那第一波来的白露。

候鸟大概很快就要从这里飞过,到南方的海边去了吧?

这时站在云雾封弥的山上,我闭上眼睛,就像看见南方那明媚的海岸。

十一月 立冬

“冬者,终也。立冬之时,万物终成,故名立冬。”

如果要认识青春,就要先知道青春有终结的时候。

为花的开放而欢喜,为花的凋落而感伤。这样,我们永远不能认识流过的时间是一种自然的呈现。

在园子里紫丁香花开的时候,让我们喝春天的乌龙吧!

在群花散尽,木棉独自开放的冬日,让我们烘着暖炉,听维伐尔第,喝咖啡吧!

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

2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中描绘夏秋两季的自然风光图。
24.结合语境,理解画线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25.“冬天多么美,那枝头最后落下的一朵木棉,是绝美的!”发挥你的想象,写出最后一朵木棉落下的心情。
26.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句子并赏析。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请以“原来,没那么简单”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2018-07-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望奎县第四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综合性学习
2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综合性学习
10.65字形
8-100.65文段综合
二、选择题
20.65文学常识综合
30.4衔接与排序
40.65成语和熟语
5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著阅读
60.65傅雷(1908-1966)  《傅雷家书》  内容概括,主旨把握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11-150.65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20-220.65中国古代作者  小说类
六、现代文阅读
16-19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事理说明文
23-26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七、作文
270.65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