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 检测题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7-20 38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名校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狭(ài)       (yín)     根问底(páo)
B.纯(cuì)     (hé)       气喘吁(yù)
C.薄(bǐ)       (jì)       沉默言(ɡuǎ)
D.厌(juàn)   磨(zuó)     轻怕重(niǎn)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徇职   流淌   废墟   慷慨
B.坍蹋   晕眩   耸立   硬朗
C.安慰   抽噎   哭泣   灼人
D.陵乱   酬劳   派遣   嘘声
选择题 | 适中(0.64)
真题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人生的征途中,有艰难困苦的逆境,也有峰回路转的机遇。
B.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C.一提起小微,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她那双扑朔迷离的大眼睛。
D.纪录片《汉江一桥》,精美的画面与地道的襄阳话相得益彰,情趣横生。
选择题 | 容易(0.94)
真题 名校
4.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2016-11-18更新 | 2090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语文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丧失阅读的习惯,我们哀悼的将不仅是实体书店的消亡,而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乐的民族失去精神家园后的________。
(2)不可否认,个别干部对群众疾苦________,而焦裕禄同志却是心中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的好干部。
A.迷离  莫衷一是B.迷惘  漠不关心
C.迷醉  莫衷一是D.迷离  漠不关心
选择题 | 较易(0.85)
真题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A.大量事实证明:沉溺于网络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们要理性上网。
B.参观邓小平故居,你是周末去呢,还是暑假去呢?
C.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
D.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将组织完成以“健康生活”为主题的电视活动。
2016-11-18更新 | 1785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广安卷)语文
7. 下列对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气宇轩昂、容貌高雅的喜鹊,常伫立在最高的枝头,喳喳的鸣叫略带金属质感,又不失婉转,闻之让人心悦。(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喜鹊的气度不凡,表现了作者对喜鹊的喜爱、欣赏之情。)
B.淄博山水如画。如果说博山、淄川、沂源的风景如同一气呵成的写意山水画,那么桓台马踏湖就是工笔细作的江南画风。(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淄博的山水之美,同时又区分了“博山、淄川、沂源”与“桓台马踏湖”风景的不同风格。)
C.在浪漫中呼吸的巴黎、在历史中行走的罗马、在花园里游憩的新加坡,为我们提供了城市建设管理中的“他山之石”。(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我们进行城市建设可供借鉴的多个角度。)
D.我们用什么来丈量时间呢?是读完一本书还是刷完朋友圈?我们用什么来记录青春呢?是厚积薄发还是匆匆碌碌?(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用读书积累来让青春过得有意义。)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结合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内容恰当的一项是(  )

古松的形象随着观者的性格和情趣而变化。假如木匠、植物学家和画家同时来看古松,木匠心里盘算它是适合造房子还是做家具,__________;植物学家把它归到某类某科里,__________;画家却不这样东想西想,他只是聚精会神地__________以及它的昂然高举的气概。由此可知,古松的形象一半是天生的,一半是人为的。

①观赏它的苍翠的颜色

②思量它何以活得这样老

③思量怎样去买它、砍它、运它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①③②
选择题 | 适中(0.65)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B.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三国志》等。
C.毛泽东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领袖,还是诗人和书法家。他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D.莫顿·亨特是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选择题 | 适中(0.64)
真题
10. “三十六计”是指中国古代36个兵法策略,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之一。“三十六计”中的许多计谋是借助比喻定名的。下列计谋的定名都借助了比喻的一项是(   
A.远交近攻顺手牵羊反客为主B.围魏救赵以逸待劳偷梁换柱
C.打草惊蛇浑水摸鱼调虎离山D.暗渡陈仓金蝉脱壳欲擒故纵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1. (1)_______,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歧王宅里寻常见,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回乐烽前沙似雪,__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5)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用“______________”两句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开阔画面。
(7)孔子教育我们学习和思考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他说:“________________。”

三、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12. 阅读刘禹锡的《秋词(其一)》,完成小题。

秋词(其一)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云上,便诗情到碧霄。


(1)赏析加点的字,说说它们各自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题材、景致、情思、意境、艺术手法方面对本诗作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3.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夫君子之       ____
(2)非学无以广才   _____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摘录一处你喜欢的对偶句,并简述理由。
对偶句: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作者认为,做人、治学要想成功就不能_____,不能_____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我的读书经验

冯友兰

①我7岁上学就读书,一直读了80年,基本上没有间断,不能说对于读书没有一点经验。我的经验总结起来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先说第一点。古今中外,积累起来的书真是多极了,浩如烟海。但是,书虽多,有永久价值的还是少数,我们要学会选择。可以把书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要精读的,第二类是可以泛读的,第三类是只供翻阅的。怎样知道哪些书是值得精读的呢?自古以来,已经有一位最公正的评选家,有许多推荐者向它推荐好书。这个评论家就是时间,这些推荐者就是群众。历来的群众,把他们认为有价值的书,推荐给时间。时间照着他们的推荐,把那些没有永久价值的书刷下去了,让那些有永久价值的书流传下来。现在我们所称为“经典著作”或“古典著作”的书都是经过时间考验,流传下来的。这一类的书都是应该精读的书。

③读的时候先要解其言,这就是说,首先要懂得它的文字,它的文字就是它的语言。语言有中外之分,也有古今之别,这叫语言文字关。攻语言关,要先作许多准备,用许多工具,如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

④中国有句老话说是“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读书时即使书中的字都认得了,话全懂了,也未必能知道作书人的意思。读书要注意字里行间,又说读诗要得其“弦外音,味外味”。这都是说要在文字以外体会它的精神实质。这就是知其意。司马迁说过:“好学深思之士,心知其意。”“意”离不开语言文字,但有些是文字所不能完全表达出来的。如果只局限于语言文字,死抓住语言文字不放,那就成为死读书了。语言文字是帮助了解书的意思的拐棍。既然知道了那个意思以后,最好扔了拐棍。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得意忘言”。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过河拆桥是不道德的事。但是,在读书中,就是要过河拆桥

⑤上面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之下,还要加一句“意不尽理”。“理”是客观的道理,“意”是著书人的主观认识。人总是人,不是全知全能。他的主观上的体会和判断,同客观的道理总要有一定的差距,有或大或小的错误。所以读书只到“得其意”还不行,还要明其理,才不至于为前人的意所误。要把前人的“意”作为参考,和自己明白的那些客观道理,互相比较,互相补充,互相纠正。这就可能有一个比较正确的“意”。这个“意”就是自己的。读书到这个程度就算是能够现学现用,把书读活了。

⑥会读书的人能把死书读活,不会读书的人能把活书读死。把死书读活,就能使书为我所用;把活书读死,就是使我为书所用。能够用书而不为书所用,读书就算读到家了。

(选自《冯友兰读书与做人》,有删改)

17.冯友兰将自己的读书经验概括为四点。通读全文,将第①段横线上的四点经验补全(每点三个字)。
18.从文章内容看,值得精读的书籍的判断标准是什么?
19.结合第④段内容,说说加点的“过河拆桥”一词的含义。
20.指出第⑥段运用的论证方法,略作分析。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真题

卖面包的小女孩

马海霞

①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③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我看不下去了,走到她面前说:“大家不想买面包,你待多久也没用。”她仿佛没有听见我的话,还呆立在那里。“好个倔丫头,你越这样,我们越不买。”她退出病房后,大家一致这样决定。

⑦以后的每天下午,小女孩准时光顾病房,她一进病房,大家就假装睡觉,连看都不看她,但也有病房里的人脾气不好,会把她赶出病房,“嘭”的一声把她关在病房门外。

⑧医生给我做了各项检查,说我手术恢复得不错,过几天就可以出院了。老公一早赶来,我和他说起卖面包的小女孩的事情,他勃然大怒,对我一顿数落,说我心理阴暗,没同情心,小女孩只是用自己的方式推销面包而已,她没有乞讨,她的行为不是欺骗,三元一个面包不贵,她卖的面包味道也不错,只是在病房里多待几分钟而已,不买也就罢了,你怎么能够去讽刺她,赶她走……我不想跟他在这件事上无休止地争辩,偷偷把他兜里的钱都没收了,哼,等下午那个小女孩再来卖面包,我看他用什么买。

⑨整整一天,病房里都没出现小女孩的身影,第二天,第三天,她一直都没来,我心里有点儿牵挂了,是不是我那句话刺激或伤到她了?

⑩我悄悄问护士,卖面包的小女孩咋没有来?护士告诉我,小女孩患有哮喘和先天性脊柱弯曲,冬天天冷风硬,极易引发她的哮喘病发作。她家里也不宽裕。医院知道她的情况特许她在病房里卖面包,为了不影响到患者休息,规定她一个病房最多只能停留五分钟。

⑪“那她这几天怎么没来?”我怯生生地问。

⑫“这几天天冷,肯定是哮喘病犯了。”

⑬“那她应该进病房走一圈,没人买就赶紧离开,也好早点回家呀。”

⑭“让她最多停留五分钟,她就停留五分钟,不管人家买不买,或许她觉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努力推销她的面包,心里才坦然。”

⑮我走出护士站,老公帮我办完出院手续,收好行李坐在病床上等我。“我想给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留封信。”我的提议老公马上赞同,我把信交给了护士,让她转交给小女孩。出了医院,老公问我信里写了啥,我说,什么都没写,就是把没收你的零花钱都塞到了信封里。

(选自《读者》)

21.请你依据文章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把小说的情节补充完整。
①老公动员大家买小女孩的面包→②___→③老公数落“我”,“我”没收他的零花钱→④____→⑤“我”给小女孩留了一封信(或“我”把老公的零花钱留给小女孩)
22.医院特许小女孩在病房卖面包的原因有哪些?
2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我”的形象特点。
24.本文中老公对小女孩的态度与众人截然不同,这是什么写法?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5.文章结尾处“我”给小女孩的信“什么也没写”,请你替“我”写几句话送给小女孩。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6. 请你根据要求,在校园开展的以“书香校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完成下列相关人物。
(1)下表是某同学在活动中搜集到的有关阅读的数据材料,请你从“人均阅读量”和“人均阅读”中各得出一条结论。
年度
人均阅读量
人均阅读时长(每天)

纸质体术(本)
电子书(本)
纸质阅读(分钟)
手机阅读(分钟)
2012
4.39
2.35
15.38
16.52
2013
4.77
2.28
13.43
21.70


(2)阅读量应当关注,阅读内容也值得重视。你的班级将举行一次“我们该读什么书”的专题讨论会,就作家毕淑敏和汪曾祺的不同阅读观开展讨论。请你准备好发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毕淑敏:名著一般多是经过了许多年代的考验,是被大师们的智慧之磨研磨了无数次的精品,读的时候,像烈火烹油的满汉全席,为大享乐。
汪曾祺:我读书很杂,毫无系统,也没什么目的。随手抓起一本书来就看。觉得没意思,就丢开。
(3)下面是两位同学在校园网上发表的关于“读书感受”的帖子。现在请你结合自身的阅读经验,运用比喻方法,生动形象地表达你的读书感悟,以跟帖的方式与他人分享。
探源人:读书如开窗,开窗可以清洁室内空气,读书能够净化人的灵魂。
采蜜人:读书好比饮食,有些只需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少数则需要仔细咀嚼、慢慢品味。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一)话题作文________
有人说,压力是一种负担;也有人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在生活中,有来自父母的压力,老师的压力,同伴的压力……
请以“压力”为话题作文。
(二)命题作文
请以“多看了你一眼”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以上两题,任选其一作文。
(2)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书写规范工整。
(4)文中不涉及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7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1,2,3,4,5,6,7,8,9,10,11,26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20.85字形
30.64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一般词语
60.85标点符号
70.85修辞手法
80.65情境补写
90.65文学常识综合
100.64修辞手法
二、名句名篇默写
1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诗歌鉴赏
120.4
四、文言文阅读
13-160.4议论说理类
五、现代文阅读
17-200.65立论文
21-250.4小说
六、综合性学习
260.65文段综合  简明、连贯、得体  图表类
七、作文
27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