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全国 七年级 课后作业 2018-08-10 427次 整体难度: 较难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雪(      ) (     )
(     )   (     )     (     )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B.与儿女讲论文义(文章的义理)
C.俄而雪骤(不久,一会儿)
D.未若柳絮风起(因为)
2018-08-09更新 | 32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公大兄无奕女(就是)
B.儿女讲论文义(和)
C.白雪纷纷所似(什么)
D.未柳絮因风起(像)
2018-08-09更新 | 3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谢太傅寒雪日内  腋成裘
B.俄而雪   暴风
C.儿女讲论文义   我寄愁心明月
D.撒盐空中差可   无可比
2018-08-09更新 | 3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5.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B.与儿女讲/论文义
C.即公大兄无/奕女
D.公/大笑/乐
2018-08-09更新 | 2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本文选自南朝宋_______(人名)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_______(书名)。
(2)《咏雪》一文用“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乐、轻松的家庭氛围。“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这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练地交代了时间“_____”,人物“____”,事件“_____”等要素。
2018-08-0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谢太傅寒雪日内______
(2)与儿女讲论文义______
(3)公欣然_____
(4)撒盐空中可拟_____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未若柳絮因风起。
9.《咏雪》的“公大笑乐”有下面三种不同的解释:
①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②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
③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说明原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谢公泛海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回。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选自《世说新语·雅量》)


【注】①谢太傅:谢安。②唱:提议。③神情:精神兴致。④王:通“旺”。⑤吟啸:同“啸咏”。啸是吹口哨,咏是歌咏,即吹出曲调。啸咏是当时文士一种习俗,更是放荡不羁、傲世的人表现其名士风流的一种姿态。⑥说:通“悦”,愉快。⑦承响:承,应声。响,声音。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傅神情______
(2)诸人喧动不坐_____
(3)公______
(4)如此,将无归______
1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犹去不止。
12.文中的谢太傅是一个怎样的人?
13.仔细品味文中“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一句,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绘谢太傅当时的动作和神情。
2018-08-09更新 | 153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言语》)


【注】①令:美好的。
14.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限断两处)
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
1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俄而雪骤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______
(3)钟毓、钟会有令誉______
(4)魏文帝_____
16.下列有关内容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之”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汗”和“汗出如浆”中的“汗”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人物、时间、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召见他们的原因。
1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撒盐空中差可拟。
(2)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18.【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文章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可以看出_______的言语更巧妙。【乙】文________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
2018-08-09更新 | 23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五、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19.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未几”“少时”“顷刻”“少顷”等词语表示过了不久,一会儿。
B.古代兄弟姊妹间排行习惯以伯仲叔季排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
C.“已而”表示过了一些时候才发生;“适”“向”是“刚才”的意思;“食顷”指一顿饭工夫;“既而”相当于“不久”“紧接着”的意思。
D.二十四节气中反映气温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小雪、大雪等节气。
2018-08-09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六、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20. 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     )        (     )
而去( )   友人( )
2018-08-09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七、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2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与友行(约定)
B.太丘去(舍弃)
C.去后至(才)
D.元方入门不(照顾)
2018-08-09更新 | 31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2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公欣                 接受
B.友人惭,下车   抛砖
C.陈太丘与友       而遇
D.太丘                 生取义
2018-08-09更新 | 3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2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陈太丘友期行   儿女讲论文义
B.下车引   思援弓缴而射
C.元方门不顾   江春旧年
D.白雪纷纷所似   澹澹
2018-08-09更新 | 4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选择题 | 较难(0.4)
24. 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元方/入门/不顾
B.陈太丘/与友/期行
C.元方时/年七岁
D.君与家君/期日中
2018-08-09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八、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25.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期行》一文文的主要人物是______,文章主要是从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刻画人物的。
(2)本文中元方从___________两个方面反驳父亲的友人,具体表述是________________
2018-08-09更新 | 9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2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太丘舍____
(2)相而去____
(3)下车____
(4)元方入门不____
27.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2)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8.请说说你对“元方入门不顾”这一行为的评价。
29.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018-08-09更新 | 1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注】①文侯:指魏文侯,战国初年魏国国君。虞人:管理山泽的小官。②一:当初。会:约定。③罢:取消。
3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文侯与虞人       君与家君日中
B.是与群臣饮酒       谢太傅寒雪内集
C.今日饮酒             公大笑
D.命驾将             得其反
3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吾虞人期猎     人期行
B.乐,天雨        相委
C.公将焉            下车引
D.日与群臣饮酒   魏于乎始强
3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
(2)乃往,身自罢之。
33.魏文侯是在什么情况下去跟虞人会面的(可用文中词语回答)?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2018-08-09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


【注】①值:适逢。②郡:这里指城。③一:整个。④独止:一个人留下。
3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尊君在________
(2)友人巨伯曰_______
(3)子可______
(4)不忍______
3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36.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限断四处)
巨 伯 曰   远 来 相 视子 令 吾 去   败 义 以 求 生岂 荀 巨 伯 所 行 邪?
37.【甲】【乙】两文都通过对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甲】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陈太丘之友______的性格;【乙】文中的对话描写表现了荀巨伯______的性格。
2018-08-09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8年秋季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2016部编版)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同步练习

九、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名校
38.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尊君在不”中的“尊君”是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B.“待君久不至”中的“君”相当于“您”,表示有礼貌地称呼对方。
C.“君与家君期日中”中的“家君”是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D.“小弟”是称呼比自己小的男性朋友,“小儿”是称呼自己的儿子。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20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10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7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65字音
200.65字音
二、选择题
20.4文言实词
30.4文言虚词
40.4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50.4文言文断句
190.4文化常识综合
210.4文言实词
220.4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230.4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240.4文言文断句
380.4文化常识综合
三、名著阅读
60.4小说类
四、文言文阅读
7-90.4日常生活类
10-130.4小说类
14-180.4小说类对比阅读
250.4小说类
26-290.4小说类
30-330.4历史事件类
34-370.4小说类对比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