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全国 七年级 单元测试 2018-09-29 32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转(wán)     (kuǎng) 发(jì)   咄逼人(duō)
B.(wā)     (miǎo)   (hé)     繁花叶(nèn)
C.(niàng) 临(wèi)   护(kàn) 秋风萧(sè)
D.(mì)     啬(lìn)     (yùn) 淅淅沥(lì)
2018-09-26更新 | 3593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卖弄 澄清 凄冷 呼朋引伴
B.干涩 贮蓄 哄托 一年之计
C.倾诉 蓑衣 郎润 花枝召展
D.骄媚 诱惑 悠远 迫不急待
2020-09-06更新 | 3425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容易(0.94)
名校
3. 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
(1)远远地望过去,收割过的田野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幅___(纯洁  干净  纯净)利落的木刻。
(2)华山之险确实令人___(畏缩不前 一筹莫展  望而生畏),单是爬山就危险重重,更不用说在山上修建索道了。
2020-09-06更新 | 1654次组卷 | 3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4. 经典诗文默写。
(1)_______,以观沧海。水何澹澹,____________
(2)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3)客路青山外,______。潮平两岸阔,______
(4)______,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_____
(5)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
2020-09-06更新 | 3032次组卷 | 2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容易(0.94)
名校
5.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相关问题。
①一个民族的文化能否得到复兴,不是取决于它吸收了多少外来文化的精华,   取决于这个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否得到了很好的传承。②汉字是汉字文化圈广泛使用的。③汉字是中华文化的根,是中华民族流淌的血液。
(1)请给第①句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2)第②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空白处。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易(0.85)
6. 名著阅读。

“我有一种丹,”有一回他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

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

“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他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


上面语段中的“他”指为父亲医病的先生______,在《父亲的病》中,鲁迅描写这些“名医”的行医态度、开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____________的实质。
2018-09-29更新 | 1423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六、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学习第一单元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感悟四季”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填补诗句] 根据你的积累,在下列横线上填写描写四季的诗句。
(1)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__
(2)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霜叶红于二月花。
(4)____________,独钓寒江雪。
[续写句子]请结合语境,在下面横线处补充一个关于秋天与冬天的句子。
走进春天,我们可以感受到山光的明媚;走进夏天,我们可以聆听夏蝉的吟唱;走进秋天,__________;走进冬天,___________。拥抱四季,我们的心会跟着自然一起轻飞曼舞。
[知识问答]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8年的九月份有____________两个节气。
2018-09-29更新 | 1196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济南的冬天》(节选),完成小题。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8.文中描写景物的顺序是:①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画横线一句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对它的本体、喻体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本体是白花,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B.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C.本体是树尖上的白雪,喻体是白花。
D.本体是顶着白雪的树的样子,喻体是日本看护妇。
10.赏析下列句子。
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关的山的肌肤。
11.这个语段主要是写(        )
A.小雪后-山色B.小山太秀气C.小雪最妙D.山的肌肤
12.选段围绕一个“_____”字展开描写,流露出作者的____之情。
2018-09-29更新 | 1305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冬 景

贾平凹

⑴早晨起来,匆匆到河边去,一个人也没有,那些成了固定歇身的石凳儿,空落着,连烫烟锅磕烟留下的残热也不存,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⑵有人从河堤上走来,手一直捂着耳朵,四周的白光刺着眼睛,眯眯地睁不开。天把石头当真冻硬了,瞅着一个小石块踢一脚,石块没有远去,脚被弹了回来,痛得“哎哟”一声,俯下身去。堤下的渡口,小船儿依然,柳树上,却不再悠悠晃动,横了身子,被冻固在河里。船夫没有出舱,吹着他的箫管,若续若断,似乎不时就被冻滞了。或者嘴唇不再软和,不能再吹下去,在船下的冰上燃一堆柴火。烟长上来,细而端。什么时候,火堆不见了,冰面上出现一个黑色的窟窿,水嘟嘟冒上来。

⑶一只狗,白茸茸的毛团儿,从冰层上跑过对岸,又跑回来,它在冰面上不再是白的,是灰黄的。后来就站在河边被砸开的一块冰前,冰里封冻了一条小鱼,一个生命的标本。狗便惊奇得汪汪大叫。

⑷田野的小路上,驶过来一辆拉车。套辕的是头毛驴,样子很调皮,公羊般大的身子,耳朵上,身肚上长长的一层毛。主人坐在车上,脖子深深地缩在衣领里,不动也不响,一任毛驴跑着。落着厚霜的路上,驴蹄叩着,干而脆地响,鼻孔里喷出的热气,向后飘去,立即化成水珠,亮晶晶地挂在长毛上。

⑸有拾粪的人在路上踽踽地走,用铲子捡驴粪,驴粪却冻住了。他立在那里,无声地笑笑,做出长久的沉默。有人在沙地里扫树叶,一个沙窝一堆叶子,全都涂着霜,很容易抓起来。扫叶人手已经僵硬,偶尔被树枝碰了,就伸着手指在嘴边,笑不出来,哭不出来,一副不能言传的表情,原地吸溜打转儿。

 ⑹最安静的,是天上的一朵云,和云下的那棵老树。

⑺吃过早饭,雪又下起来了。没有风,雪落得很轻,很匀,很自由,在地上也不消融,虚虚地积起来,什么都掩盖了。天和地之间,已经没有了空间。

⑻只有村口的井,没有被埋住,远远看见往上喷着蒸气。小媳妇们都喜欢来井边洗萝卜,手泡在水里,不忍提出来。

⑼这家老婆婆,穿得臃臃肿肿,手上也戴上了蹄形手套,在炕上摇纺车。猫不再去恋爱了,蜷在身边,头尾相接,赶也赶不走。孩子们却醒得早,扒在玻璃窗上往外看。玻璃上一层水汽,擦开一块,看见院里的电线,差不多指头粗了:

“奶奶,电线肿了。”

⑾“那是落了雪。”奶奶说。

⑿“那你在纺雪吗,线穗子也肿了。”

⒀他们就跑到屋外去,张着嘴,让雪花落进去,但那雪还未到嘴里,就总是化了。他们不怕冷,尤其是孩子,互相抓着雪,丢在脖子里,大呼大叫。

(选文有删改)

13.从文中摘录表示时间转换的短语。
1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的表达效果。
(1)手一摸,冷得像被烙铁烫了一样地生疼。
(2)“奶奶,电线肿了。”
15.文中第⑥段中的最安静反衬了下文哪些人的不安静?
16.本文前后两部分(以时间为界限)写的都是人和自然,但是侧重点不同,表现的主要内容也不同。请你简要解释。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7.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
18.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9. 按照要求作文。
进入初中,来到新校园,走进新教室,见到新老师,结识新同学,我们一定会有许多新的感受、见闻和想法。
请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要突出一个“新”字;
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③写出真情实感,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8-09-29更新 | 1261次组卷 | 1卷引用:部编版语文初一第一单元检测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语言表达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2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二、语言表达
30.94词义辨析
三、名句名篇默写
4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50.94文段综合
70.4文段综合
五、名著阅读
60.85散文
六、现代文阅读
8-120.65散文
13-160.4散文
七、诗歌鉴赏
17-180.65李白(701-762)  诗
八、作文
190.4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