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区级联考】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19届九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试题
湖北 九年级 期中 2018-11-08 3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1. 下列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外/          冕/名全球          不容发/亲密无
B./盘          言/三其口          富丽堂/诚诚恐
C.诵/          气/细嚼慢          随机变/供不
D./          坊/扭捏          敬业群/不思蜀
选择题 | 适中(0.65)
2. 词语积累——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学校举行了热爱祖国的主题活动,为观看《厉害了,我的国》,同学们趋之若鹜,提前半小时就进入了展厅。
B.孩子向家长倾吐心声时,家长应洗耳恭听,这是家庭沟通中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
C.音乐比赛就要开始了,其他选手都慌慌张张准备着,只有他一个人郑重其事的样子。
D.观众看得津津有味,哄堂大笑,不断鼓掌,他却觉得这是一出无聊的闹剧。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国人的期待中,国产大型客机C919圆满完成了第一趟蓝天首飞之旅。
B.“一带一路”的倡议获得了世界各国的高度评价,并得到了沿岸国家的热烈响应。
C.学校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助于更多学生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D.共享单车管理难题能否得到解决,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
4. 文化积累——下列对名著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江姐是《红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对党忠诚,对敌斗争顽强不屈,在危急关头从容镇定,对革命同志血肉情深。
B.《藤野先生》选自《朝花夕拾》,是鲁迅写的一篇回忆性小说,文中回忆了他早年在日本留学时期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他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挑战,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级战士。
D.《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著名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长篇小说。

二、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适中(0.65)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人类文明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①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开放是其主要特征。②______,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的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有人说《西游记》是“一个师父仨徒弟”,其实取经队伍中还有一位称唐僧为师父的“徒弟”。请结合相关故事情节,说说这位“徒弟”成为取经队伍成员的过程以及这位“徒弟”在取经过程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浒传》中宋江绰号“及时雨”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结合下面故事情节做具体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十八回“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第二十一回“宋江怒杀阎婆惜”
2018-11-0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19届九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试题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7. 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
(2)《泊秦淮》: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
(3)《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
(4)《浣溪沙》:___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
(5)《归园田居》:晨兴理荒秽,__________
(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______,波撼岳阳城。
(7)《沁园春 雪》: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8)《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现在却常是忧郁:____,一切都将会过去。
(9)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表达对春光逝去的惋惜、怅惘之情的名句是:______
(10)《桃花源记》中,桃花源人自己表明来桃花源居住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
2018-11-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19届九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母亲

①荠菜成了春天的一个符号,最讲求新鲜的,现采现摘,现炒现吃。我小时候,母亲领我去紫金山踏青,总要随手拎一把小铲刀,挎一只竹篮子,不时蹲下身子,挖路边的荠菜。这样的活儿,我也爱抢着干。母亲站在一旁,边夸我眼尖、手巧,边承诺回家后给我好好地打牙祭。和母亲一起挖荠菜似乎比真把荠菜吃进嘴里更令人陶醉。事隔多年之后,我在异乡想念母亲,头脑中浮现的,仍是她教我挖荠菜时那年轻的面容与身姿。荠菜,因为我亲手挖过,而且是母亲教我挖的,所以从感情上,它离我最亲近,同时也标志着一段不可复得的儿时时光。

②海带被我当作大海的礼物来看待。我之所以热爱海带,在于它是我妈妈的拿手菜。小时候,妈妈总是为我一锅接一锅地用海带炖排骨,说是可以补钙、可以预防大脖子病等等。我感觉,幸福也一点点地融化在浓香的排骨海带汤里。有人问美食家蔡澜:“您见多识广,最好吃的是什么?”蔡澜脱口而出:“妈妈做的菜最好吃。”这是什么原因呢?一方面,年少时人的味蕾最灵敏,容易产生深刻印象,口味还未被后来的山珍海味搞得混杂;另一方面,妈妈做的菜最有家常味了,尤其那份细致入微、润物无声的爱心,别人根本模仿不出来。还有一点,恐怕也是最重要的:妈妈做的菜,伴随着我们的成长,而且有时效性,不是永远都能吃到的。终有一天,它会成为一个美好而怅然的回忆,你出再多的钱也买不到,它是无价的。

③我出门在外整整二十年,每次离开家都乘坐夜间的火车,母亲早早就上床睡了,希望我在她睡着的时候再离开。不知道她是否真能睡着,至少假装睡着了,熄灯后的卧室没有任何动静。我探头看了一眼,隐约看见她盖着棉被仰面躺着的轮廓,于是在内心里喊一声妈妈,就蹑手蹑脚地走了。如果她真睡着了,是否梦见准备离开的我?如果她假装睡着,在黑暗中会想些什么?明天醒来后她面对的将是少了一个我的家。母亲说她越来越畏惧和我的离别,既担心我一去不复返,又害怕我下次回来已找不到她。希望我在她睡着后再离开,可以把分别当作一个梦来对待,或者根本就不曾察觉儿子已离开。后来才知道:每次我离开的晚上,母亲都要靠吃点催眠药才睡着。这哪里是催眠药,分明是母亲的止痛药,控制她隐隐作痛的心,因为那一刻,我的心也在痛。

④我最怕听见从故乡传来母亲病危的消息。就是在那个晚上,我被故乡的长途电话惊醒,母亲永远离开了我。失去母亲就等于失去了半个故乡,就等于失去了半个自己。远离母亲的二十多年流浪岁月都像梦境,一个电话把我拉回到现实之中。与母亲有关的生活是我全部的现实,其余的一切都是假的。原来母亲这个词汇,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件易碎品,一定要轻拿轻放啊!这时候,我才意识到自己走得太远了,才意识到自己是有罪的:曾把唯一的母亲抛弃到了时空的另一端。虽然她从没责怪过我,但我不能原谅自己:竟然如此自私地对待母亲。我所追求的那些所谓的名啊利啊,全与母亲无关。母亲需要的仅仅是爱,而我付出的爱很明显是有限的,与那无限的母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母亲走了,我头顶的天空一次次黑了,又一次次亮了。可母亲头顶的那一小块天空再也亮不起来。她睡得那么熟,那么安静,失去了做梦的力气。母亲,你是否也把我忘得干干净净?正如你干干净净地忘掉自己?如果说我比你多一份痛苦,那是因为还无法忘掉你。你确实已睡去了,可在我脑海中,为什么总有一个醒着的你?

8.简要概括选文中描写的与母亲有关的几件事。
9.第③段画线句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0.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④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
11.如何理解选文第⑤段中画线句的含意?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善借者赢天下

王 飙

①人生有涯,事业无疆。怎样才能利用有涯的人生岁月,在无疆的事业中纵横驰骋成为英雄呢?聪明的犹太人有一句名言:借别人的鞋子比打赤脚跑得快!犹太在世界多个领域一直都是领跑者,占尽了先机和风流。因为他们懂得: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也许自食其力不成问题,但若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恐怕就力不从心了。所以,唯有善借者,才能从平凡走向卓越,从贫穷走向富贵,从卑微走向伟大。

②丹尼尔·洛维洛是美国有名的亿万富翁。其实,他孤身奋斗拼搏到了近40岁的时候还是个穷人,成为船主的梦想还是镜花水月,前途一片暗淡。然而,有一天他突然来了灵感:何不借银行的钱筑自己的梦呢?当时正有一艘旧货船出售,他成功地说服了一家银行,以这艘旧货船作抵押贷款,买下后将之改为邮轮包租出去。随后,他又到银行借到另一笔贷款,买了第二艘货船,将之改成邮轮出租。几年之后,他靠“借”拥有了自己的船队;也是靠整个“借”字,他获得了滚雪球式的发展,最终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丹尼尔以“借”来成就自己梦想的智慧,连奥纳西斯和尼亚斯这两位大名鼎鼎的希腊船王也自叹不如。

③其实,借的艺术和智慧,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国度里,可谓花开烂漫,果实累累。先秦时期的荀子就写道:“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假”的意思便是“借”。纵观世界,我们可以看到,凡是能取得天下者,莫不是善借之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应该是刘邦。一个白手起家的亭长,最终登上了皇位,之后他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刘邦正是借助这三人超凡卓绝的智慧,最终取得了天下(“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试想:仅靠刘邦一人之力,他是项羽的对手吗?而此三子虽为人中豪杰,但若不借助刘邦宏伟远大的理想抱负、宽广如海的气度胸怀和高妙超逸的用人智慧,那么,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很难成就自己的宏伟业绩。

④曹雪芹在《红楼梦》里借薛宝钗之口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人生在世,谁不渴望像丹尼尔那样成就自己的梦想?谁不渴望像刘邦那样铸就辉煌的人生?成功的港湾是美丽的,也是人人向往的。你要善于借助外在的力量,让自己理想的航船到达成功的彼岸。庄子有言:“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意思是说,大鹏鸟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因此,不管你是“借鸡生蛋”,还是“借风腾云”;也不管你是“借水行舟”,还是“借力打力”;更不管你是“猛虎借山”,还是“蛟龙借海”,只要你借得巧妙,借得聪明,自然就能借来人生事业的风生水起,借来平生抱负的宏图大展。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改动)

12.第②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3.第④段中画线的两个问句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
14.请为本文中心论点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
15.“借”是门大学问。结合文章及下列材料,说说你对“善借”二字的理解。

材料一:张先生急于用钱,向地下钱庄借了高利贷,结果落入对方陷阱,差点就家破人亡。

材料二:某企业照搬国外营销模式,意在大展宏图,却因人员素质、市场环境等方面的问题而卡壳,不仅没有获得预期效益,反而造成巨大损失。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名校

(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二)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①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饘粥不充②,日昃③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节选自《宋名臣言行录》)


【注释】①再适,改嫁。②饘(zhān)粥,稠粥;不充,不足,此指喝不上。③昃(zè),太阳偏西。
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属:属予作文以记之/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B.观: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无从致书以观
C.朝:朝晖夕阴/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D.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安求其能千里也
17.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8.结合语段(一)的内容,说说范仲淹写《岳阳楼记》的原因。
19.从语段(二)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伟大抱负的思想基础是什么?

七、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诗歌赏析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0.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中的两个“难”分别是“困难”“难受”的意思,诗人把两种“难”作对比,以“相见时难”反衬“别亦难”,表明分别时的难舍难分。
B.“东风无力百花残”一句点明了离别的季节,渲染离别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凄楚的心情。
C.“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运用双关。后常被大家作为无私奉献的象征。
D.尾联借神话故事进一步表达相互关切和思念之情。青鸟是神话中的信使,因对方居住较远,无法经常见面,只能希望有人前去传信,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惆怅、无奈之情。
21.请从情感、语言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对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进行品析。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这次,我没有________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①谁错过了这一瞬间,它绝不恩赐第二次。——斯蒂芬·茨威格《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②一团火焰熄了,另一团火焰燃起。——罗曼·罗兰《名人传》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8-11-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湖北省黄石市下陆区2019届九年级期中检测卷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成语和熟语
3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40.94名著导读
二、语言表达
50.65情境补写  简明、连贯、得体
三、名著阅读
60.65文学常识综合  小说
四、名句名篇默写
7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现代文阅读
8-110.85散文
12-15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杂文
六、文言文阅读
16-190.4范仲淹(989-1052)  历史事件类  山水游记类
七、诗歌鉴赏
20-210.65李商隐(813-858)  诗
八、作文
220.4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