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浙江 七年级 期中 2019-05-07 235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1.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书籍,是知识的来源。经过半个学期的语文旅行,我们获得了许多的感悟和体验。读光未然的《黄河颂》,我们领略到黄河惊涛澎pài______的气势;读臧克家的《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我们了解到闻一多先生钻探古代典籍时qiè______而不舍的精神;读杨振宁的《邓稼先》,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鞠躬尽cuì_______为国献身的精神,读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我们感受到作者chì_______痛的爱国情怀……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耐住寂寞,携书而行,你就会在喧嚣中找到一份宁静,你心灵的天空就会闪烁着星光的快乐!

2019-05-0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2. 古诗文名句填空。
(1)____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王维《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岑参《逢入京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思念家园的悲伤;《木兰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写出了木兰为报效国家,奔赴战场的飒爽英姿。
(4)士别三日,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
2019-05-07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3.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
B.《黄河颂》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
C.小说《红岩》刻画了一批意志坚定,形象高大的共产党人形象,如江姐,许云峰、梁生宝、余新江、刘思洋等。
D.《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主要是为了歌颂了帼国英雄花木兰的英勇善战。
2019-05-07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四、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现代文阅读

车夫老马

老舍

正说到热闹中间,门忽然开了,进来一阵冷气。车夫们几乎都怒目地往外看,看谁这么不得人心,把门推开。

门外的人进来了,也是个拉车的。看样子已有五十多岁,穿着件短不够短、长不够长的棉袄。两个耳朵冻得通红,红得像要落下来的果子;眉上、短须上都挂着些冰珠。一进来,摸住条板凳便坐下了,挣扎着说了句:“沏一壶。”

茶还没有沏来,老车夫的头慢慢地往下低,低着低着,全身都出溜下去。

大家马上都立了起来:“怎啦?怎啦?”说着,都想往前跑。

“别动!”

茶馆掌柜的有经验,拦住了大家。他独自过去,把老车夫的脖领解开,就地扶起来,用把椅子戗(qiàng,支撑)在背后,用手勒着双肩:“白糖水,快!”

糖水刚放在老车夫的嘴边上,他哼哼了两声。

“喝点水!”掌柜的对着他耳朵说。

“啊?”老车夫睁开了眼,看见自己是坐在地上,腿蜷了蜷,想立起来。

“先喝点水,不用忙。”掌柜的说。

大家几乎都跑了过来。

“哎!哎!”老车夫向四围看了一眼,双手捧定了茶碗,一口口地吸糖水。

慢慢地把糖水喝完,他又看了大家一眼:“哎,劳诸位的驾!”

说得非常的温柔亲切,绝不像是由那个胡子拉碴的口中说出来的。说完,他又想往起立,过去三四个人忙着往起搀他。他脸上有了点笑意,又那么温和地说:“行,行,不碍!我是又冷又饿,一阵儿发晕!不要紧,不要紧!劳诸位哥儿们的驾!”

这时候,老者的干草似的灰发,脸上的泥,炭条似的手,那个破帽头与棉袄,都像发着点纯洁的光,如同破庙里的神像似的,虽然破碎,依然尊严。大家看着他,仿佛唯恐他走了。听到老车夫说肚子里空,祥子猛地跑出去,飞也似的又跑回来,手里用块白菜叶儿托着十个羊肉馅的包子,一直送到老者的眼前,说了声:“吃吧!”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

“到底是哥儿们哪!拉座儿,给他卖多大的力气,临完多要一个子儿都怪难的!”说着,他立了起来,要往外走。

“吃呀!”大家几乎是一齐地喊出来。

“我叫小马儿去,我的小孙子,在外面看着车呢!”

一个中年的车夫开开了点门缝:“小马儿!小马儿!你爷爷叫你哪!”

老者用手摸了好几回包子,始终没往起拿。小马儿刚进门,他拿起来一个:“小马儿,乖乖,给你!”

小马儿也就是十二三岁,脸上挺瘦,身上可是穿得很圆,立在老者的身旁,右手接过包子来,左手又自动地拿起来一个,一个上咬了一口。

“哎!慢慢的!”老者一手扶在孙子的头上,一手拿起个包子,慢慢地往口中送,“爷爷吃两个就够,都是你的!吃完了,咱们收车回家。”

小马儿对着包子点了点头,吸溜了一下鼻子:“爷爷吃三个吧,剩下都是我的。我回头把爷爷拉回家去!”

“不用!”老者得意地向大家一笑,“回头咱们还是走着,坐在车上冷啊。”

老者吃完自己的份儿,等着小马儿吃净了包子,立起来,绕着圈儿向大家说:“劳诸位哥儿们的驾啦!”伸手去拉小马儿。

祥子呆呆地立在门外,看着这一老一少和那辆破车,心中感到一种向来没有过的难受。在小马儿身上,他似乎看见了自己的过去;在老者身上,似乎看到了自己的将来!

(选自《骆驼祥子》第七章,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有删改)

4.根据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关于情节关于人物
老马一进茶馆就晕倒老马生活很贫苦
(1)老马待人很(2)
(3)老马对孙子很疼爱
爷孙吃包子,谢别众人老马因孙子孝顺而得意

5.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的句子。
“哎!”老者像是乐,又像是哭,向大家点着头。(为什么老马会有“像是乐,又像是哭”的表情?)
6.茶馆掌柜的处理车夫忽然晕倒的状况很有经验,这说明了什么?
7.《骆驼祥子》中,老马和小马最终的命运如何?老马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2019-05-0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奶奶的茶园

①小时候不喜欢喝茶,上山摘茶叶却是我喜欢的。

②我常常和奶奶上山,挖药,找柴火,找菌子,找野果子。离家不到百米的背后山就有茶树。要采野茶,须到更高的山上。不记得第一次随奶奶进茶园是几岁了,也不记得去过多少次,印象中的茶园恒久地保持着一个样子:荒僻荒凉又生机盎然。

③回想起来,大概也不过几十上百株茶树。高的高低的低,有的羸弱,有的丰赡,有的旁逸斜出,有的张牙舞爪。总之,是浸有一株体态丰满珠圆玉润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它们被种茶的人遗忘了,或者说是放弃了。它们也就此得了大自在,自在生长,也自在死去。确实有些已经死去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枯枝。兀自挺立着,任由四围的野花野草野蛮生长,将它的死亡装点恣肆快意。那几十上百株茶树,默然,肃立。——这一切,不过是现在的我翻检记忆时的想象罢了。小时候是不会去揣想植物有没有各自的精神的。只要一进入那片茶园,我便胡乱跑开了——偶尔,也帮着奶奶摘些茶叶,不过摘得两捧,就撂挑子不干了。如今想来,那便是我的百草园啊,我可以尽情去搅扰那杂草,去攀折那灌木,去看一朵一朵的野花,有不起眼的鼠曲草,也有夺目的茶花。

④奶奶摘够了茶叶,或者把这一片茶园都摘秃了,我们才重新钻出小树林。回到家后还有很多活要干。奶奶先是找出一个大的簸箕,把背篓里的茶叶倒出来,翻晒一下,清理掉不小心混进里面的杂物;然后把茶叶下到大铁锅里,那铁锅直径将近一米,茶叶绿蓬蓬地堆了大半锅;接着,烧上火,烘焙。这是个慢活儿,急不来的。也不记得需要多久,那小山似的茶叶才软塌了下去,烟气袅袅,茶香四溢。烘焙好的茶叶再次回到簸箕上,奶奶蹲下身,将滚热的茶叶一遍一遍在手下揉搓。我摸过,那时的茶叶又湿又烫,不知道奶奶怎么能禁得住;这一切工序完了,剩下的就交给时间了。奶奶把揉搓好的茶叶匀匀地散开在簸箕上,端到太阳底下晾晒。奶奶有一双“解放脚”,走起路来并不是很方便的,人又很矮小,两手伸展开端了那直径远超一米的铺满新茶的簸箕,她便踮着脚,身子吃力地朝后拗着。

⑤过不了多少日子,新茶晒干了,留下一部分给家里,剩余的,都由奶奶背到街市上去卖了。不知道为什么,我竟从未和奶奶到过街上。奶奶到街上卖过茶叶,卖过麻绳,大概还卖过些别的什么小零碎。可我一次都没跟她去过。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我全然不知道。

⑥黄昏里,奶奶回来了,背篓里多少会有些吃的,有时是几个橘子,有时是几根香蕉。

⑦考上复旦那年,家里为我上学的费用东拼西凑,谁也没想过要和奶奶说说这事。一天下午,奶奶把我叫到跟前,翻开一层一层衣襟,翻出一个敝旧的装洗衣粉的塑料袋子,袋子用细麻绳绑缚得严严实实的。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捏出来,递给我。

⑧“奶奶钱不多,只能给你两百块。”我怎么能要呢? 我推脱着,说家里的钱够了。

⑨“那不一样,这是奶奶的心意。你不要嫌少,奶奶卖茶叶和麻绳攒下的。你拿着!”

⑩可是,我怎么能要呢?

终究,我没要奶奶的钱,她仰起头,一双遮了厚厚阴翳的眼睛注视着我,我低垂了头,一再跟她说,家里的钱够用的,够用的。

十多年过去了,九十多岁的奶奶是再也不能上山摘茶了。

渐渐的,老家的朋友到上海来,会带些老家的茶叶给我,有红茶绿茶也有普洱茶。把这一种一种茶叶排开来,一种一种喝过去,确实好喝,不是当年奶奶的“大叶子茶”可比拟的,可它们竟让我愈加思念起奶奶的“大叶子茶”来了。

奶奶没喝过我喝过的这些茶——我忽然意识到,奶奶似乎根本就是不喝茶的啊。而我呢,也再喝不到奶奶做的茶了。

记忆在无可挽回地远离,正如故乡在无可挽回地远离。那储存于一片茶叶上的味觉依恋,竟能一代一代传下去,怎能不叫人嗟之叹之。

8.文章写了关于奶奶的哪些事情?请简要概括另外三件。
(1)摘茶叶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给我买吃的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中第⑤段写道“她会在街市的哪个角落放下她的背篓呢?又会怎样招徕生意呢? 我全然不知道。”中的“全然”二字中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10.细读文中画线句,品味句中加线词的表达效果。
奶奶耐心地解开细麻绳,打开袋子,掏出叠得齐齐整整的一叠钱,有角票,有块票,还有两张百元大钞。奶奶把那两张百元大钞出来,给我。
11.深山里的那片野茶园,为什么被作者说成是“奶奶的茶园”?请联系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9-04-25更新 | 7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注释:①没人:能潜水的人。
12.解释下面句中的词语。
⑴公亦以此自矜   矜:
⑵康肃笑而遣之     遣:
⑶夫没者岂苟然哉     苟:
⑷见舟而畏之   畏:
13.翻译下面句子。
⑴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⑵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
14.断句,请用斜线标出。(限断三处)
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
15.[甲][乙]两文都告诉了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移家别湖上亭

(唐) 戎 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16.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写了哪些景物?________
17.分析全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________
2017-05-1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2016-2017学年浙江省杭州市大江东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也许我们的成长过程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不是每一次尝试都能成功,不是每一次付出都有收获,也不是每一个正确行为都被认可……但是,即使是那些曾让我们迷茫、苦恼、沮丧的事,也能使我们丰富阅历,增长智慧,获得人生的启迪。


请以“我不为那件事后悔”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作文,力求写出真切体验与独特感受。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②不少于5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
2019-04-25更新 | 63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浙江省桐乡市六校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8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选择题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94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选择题
30.94文学常识综合
四、现代文阅读
4-70.65老舍(1899-1966)  小说
8-110.65散文
五、文言文阅读
12-150.4中国古代作者  议论说理类
六、诗歌鉴赏
16-170.65其他隋唐作家  诗
七、作文
180.65成长与人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