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安徽 八年级 期中 2019-05-15 390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1. 古诗文名句默写。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
(2)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衿》)
(4)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端居耻圣明。(孟浩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6)《小石潭记》中写出了游鱼轻快敏捷,与游人相逗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5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二、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2.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每年春天和秋天,人类会惊奇地仰望着天上那些成群结队、遮天敝日而又神秘莫测的旅客——候鸟。经过亿万年的自然进化,候鸟形成了每年在繁殖地与越冬地之间固定的往返迁徙路线。它们在迁徙途中要遇到许多想象不到的困难:飞跃大洋、翻越高山、穿越雾霭、迎着载途的风雨……

在迁徙的过程中,鸟类展示了非凡的智慧。它们以星星为标记,其卓越的导航本领让科学家惊叹不已。春来秋往,从不失信,迁徙对候鸟来说,是使命,是责任,是一种承诺。


(1)给加点字注音。       
(        )   (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
(3)“神秘莫测”中“莫”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019-05-08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三、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回延安》这首诗用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写成,使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
B.《安塞腰鼓》是我国当代作家刘成章写的一篇抒情散文,文中大量地运用排比、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C.利奥波德的《大雁归来》像一首抒情诗,抒发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
D.《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东周初年至战国时期五百多年的诗歌305篇,又称《诗三百》。
2019-05-1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4. 名著阅读   
傅雷在儿子傅聪长大成人留学海外之后,通过书信的方式对儿子的生活和艺术进行悉心指导,教导儿子要做一个“_________________,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后来汇编成册,这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15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5. 综合性学习。
近日,潘集某中学八(2)班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以下活动。
(1)【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有的含苞待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看法】小琪在活动中听到同桌明明抱怨古诗文那么难学,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对此你该怎样劝说他改变这种想法?
2019-05-15更新 | 144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一颗糖   一世暖

①小时候,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和小伙伴们围在一起,从攥紧的手心里取出一颗糖,小心翼翼地撕开糖纸,慢慢地将糖放进口中,瞬间,那甜便可以蔓延开来,在稚嫩的脸上妖娆绽放。

②每每此时,小颜只是远远地望着我们,不肯靠近,却也不舍得离开。直到他的母亲恶狠狠地喊着他的名字,小颜才恋恋不舍地拿起镰刀,迈开细长的双腿到后山去割猪草。小颜的母亲从来没有给他买过一颗糖,甚至有时连饭都不给他吃。

③有次放学,我和小颜结伴回家。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即将入口的时候,却在眼角的余光中留意到了小颜眼神中的渴望,我轻轻咬下半块糖,把剩下的半块递给小颜。小颜抬起头,眼睛里闪烁着亮晶晶的光,满脸的天真和烂漫。

④也许是因为半块糖的缘故,小颜和我成了最好的伙伴。小颜长得瘦弱,又总是沉默不语,便时有调皮的同学欺负他。可无论同学们如何欺负,小颜总是默默承受。然而有一次,小颜却和别人打了起来。高年级的同学知道我口袋里有糖,就把我堵在回家的路上。“放她走!”一直沉默的小颜突然开口道。那些同学根本没有把小颜放在眼里,便和他扭打起来。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⑤而在家里,小颜永远都是逆来顺受的样子,无论母亲如何打骂。后来小颜考上外地的大学,才结束了不堪回首的时光。我们都替小颜庆幸,觉得在苦难里浸泡的他终于有了出头之日,我们也理所当然地认为,小颜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毕竟,这里没有任何让他留恋的东西。

⑥没想到,毕业之后的小颜竟然回来了!他放弃了外面条件优厚的工作,毅然回到了家乡。在工作之余,小颜悉心侍奉在瘫痪的母亲床前,给她做各种好吃的饭菜,给她换上新衣服,推着她在阳光晴好的小路上散步。仿佛幼时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仿佛在他面前的是视他如宝的亲生母亲。

⑦坐在洒满阳光的小院里,我问出了一直以来的疑惑:“你从来没有恨过你的继母吗?”小颜轻轻地笑了:“没有,从来没有。其实我很感激她,她让我和爸爸重新拥有了完整的家,而且她始终坚持没有让我辍学。就像你当初给我的半块糖,那份甜,氤氲了我的整个童年。在生活里,她也给了我一颗糖,那一点点甜,化作了温暖我一辈子的暖。”

⑧突然想起小时候吃糖的情景,我们把糖含在嘴里,就那么任糖在嘴里慢慢融化,直至渗透到身体里的每一个角落。多年以后,我们甚至回忆不起糖的味道,但只要看到当年珍藏的糖纸,那些甜蜜的点滴便会卷土重来,暖暖的,将我们包围。原来,当年的一颗糖,早已铭刻在我们的身体里,化作了映亮一世的暖。

6.文章标题有何作用?
7.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平时看似柔弱的小颜此时却爆发出了超强的力量,他像一只发怒的豹子,闪转腾挪,火焰般的气势震慑住了他们,最终落荒而逃。
8.文中小颜的性格除了勤劳和逆来顺受外,更重要的是懂得感恩。请对小颜懂得感恩的性格举例加以说明。
9.联系全文,从结构的角度简要分析文章结尾段的妙处。
2019-05-15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大自然的语言》选段,回答小题。

①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

②首先是纬度。越往北桃花开得越迟,候鸟也来得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我国大陆性气候显著,冬冷夏热。冬季南北温度悬殊,夏季却相差不大。在春天,早春跟晚春也不相同。如在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所以在华北常感觉到春季短促,冬天结束,夏天就到了。

③经度的差异是影响物候的第二个因素。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但是在大连,连翘和榆叶梅的盛开都比北京要迟一个星期。又如济南苹果开花在四月中或谷雨节,烟台要到立夏。两地纬度相差无几,因为烟台靠海,春天便来得迟了。

④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不适宜,就是这个道理。

⑤此外,物候现象来临的迟早还有古今的差异。根据英国南部物候的一种长期记录,拿1741到1750年十年平均的春初七种乔木抽青和开花日期同1921到1930年十年的平均值相比较,可以看出后者比前者早九天。就是说,春天提前九天。

10.请你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④段中加点词“一定”的表达作用。
11.中国古代诗歌中包含物候资料,具有科学价值。
(1)吴融:“太行和雪叠晴空,二月郊原尚朔风。”(山西长治,北纬36度)
钱起:“二月黄莺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长安,北纬34度)
这两首诗说明物候来临受________________的影响。
(2)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表明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与________有关。
12.选文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3.3月26日是妍妍的生日,远在大连和北京的两个姐姐都在微信上发来电子贺卡表示祝贺,令妍妍惊讶的是照片上北京的连翘和榆叶梅开得正盛,可是在气候宜人的大连这两种花却未开放,你能结合选文内容解答妍妍的疑惑吗?
2019-05-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小题。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3)便扶向路,处处
(4)及郡下,太守
15.翻译下列句子。
(1)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16.桃花源人是如何对待这位不速之客的?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17.“诣太守,说如此”这句话中的“如此”包括哪些内容?
2019-05-1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区级联考】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8. 青春无限美好,有追求有梦想,但也有叛逆、迷惘、冲动、鲁莽……回首往事,你是否为曾经的不懂世事感到后悔、自责、愧疚……
请以“我不该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写成记叙文;③有真情实感,内容具体;④字数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9题)

题型
数量
名句名篇默写
1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名句名篇默写
1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二、基础知识综合
20.65修辞手法  注音  常见易错字  字义
三、选择题
30.65文学常识综合
四、名著阅读
40.65名著导读  傅雷(1908-1966)
五、综合性学习
50.65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文段综合
六、现代文阅读
6-9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散文
10-130.65中国现当代作者  事理说明文
七、文言文阅读
14-170.65陶渊明(365-427)  山水游记类
八、作文
180.4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