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一模 2019-05-18 3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A.断/执       /通大邑       级而上/路不
B.行/       合/而不舍       然不动/孜孜
C.弃/       款/落大方       半夜/少不
D.哑/       伤/满目       必报/吹毛求
2019-05-18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敦煌     搏弈     笔杆子     不可名状       不能自已
B.辩论     订正     边角料     百感交集       不可思议
C.谛听     悲伧     辩证法     渡过难关       迟疑不决
D.蝉联     诋毁     白内瘴     兢兢业业       不容质疑
2019-05-18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3. 古诗文默写。
(1)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2)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岑运用夸张修辞勾勒荒漠冰雪之景,并抒发自己离愁别绪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春望》)才明白,春天的景物再美,也难掩亲人离散时诗人老泪纵横的伤悲;读了“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才明白,至亲的人分开以后,再多的眼泪也带不走主人公情思缠绵的煎熬;读了“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十五从军征》)才明白,东方即使出现太阳,也难以温暖老兵家人离世、举目无亲的凄凉。
2019-05-1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4. 名著阅读。(任选一题作答)
(1)右图是两部名著中的主人公,请任选一幅,简述与他相关的故事情节。


(2)在《西游记》《水浒传》中,都有打虎的情节,请写出下面两个回目中与“打虎”有关的故事情节,要求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①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西游记》第十四回)
②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水浒传》第二十三回)
2019-05-18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四、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5.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中国结”是中国特有的民间手工编结装饰品,始于上古先民的结绳记事。当时的绳结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备用具,为了把本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大事件记录下来,流传下去,他们采用绳结来记录历史,由此可见,①__________。它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始于唐宋时期,人们开始用绳结来装饰器物,为绳结注入了美学内涵。此外,绳结还应用在人们的衣着,佩饰上,因此,②__________
2019-05-10更新 | 154次组卷 | 4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

①孝有三:大尊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礼记》

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③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

材料二

①在福州特有的“拗九节”来临前夕,为弘扬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福州市妇联、鼓楼区妇联等联合举行了以“福享拗九粥、孝情暖万家”为主题的拗九节活动。

②焦作市博爱县在端午节前夕,为百位寿星老人举办“敬孝心”活动。

材料三漫画(见右图)


(1)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内容,用一句话概括你从中得出的结论。(30字左右)
(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70字左右)。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候鸟一样的母亲

①回乡下老家接母亲,送其去往蓬莱机场。母亲正在厢房的小磅秤跟前,一样一样称着面前的种种。二十八个红富士苹果,一桶花生油,一塑料袋新磨的黏玉米面,一小袋新磨的面粉,一把香菜,一把洗干净了的葱白……

②我在身后望着弯腰忙碌的母亲。她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母亲头上的青丝都到哪里去了呢?虽然我从十多年前就逼迫自己慢慢接受,但随着时间的累积重叠,那束被时间打磨的锋利刀刃折射出来的惨白刃光,刺得我不敢睁开眼睛将它瞧个仔细。

③“怎么就只能免费托运40斤呢?。这怎么够呢?”母亲一边将袋子里的东西来回倒腾,一边嘟嘟囔囔。登机只允许随身携带不超过20公斤的东西,这让以前坐火车时习惯肩上背着、手里拖着提着大箱小包的母亲非常不适应。

④我说:“您这是去闺女家,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逃荒呢!”

⑤母亲不以为意,撇撇嘴说道:“这些都是咱自家地里长的结的,怎么也得给你妹多捎些,让她尝尝家里的味道。”

⑥我担忧道:“若是您下飞机时,妹妹没及时赶到,您可不要乱走动。”

⑦母亲拍拍胸脯,“放心吧,鼻子底下还有嘴呢,丢不了的。”

⑧我笑了,那一瞬间,我感觉母亲不像是一辈子没走出乡门的六十多岁的人,倒像是走南闯北闯荡惯了的侠客,一张嘴尽是侠肝义胆。

⑨这是活了大半辈子的母亲第一次独自坐飞机出门。以前母亲去北京妹妹家,坐的是火车。母亲晕车,坐一趟火车下来十几个小时,常常呕得七荤八紊。这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怕是早就打怵了,但母亲倔强得要命。只要妹妹在电话那端悠悠地喊上一句“妈----”母亲就心疼得肝肠脾肺肾都跟着打战,忘记了她还有晕车的毛病,恨不得立刻插上一对翅膀,直接翻山越岭飞到首都北京,飞到妹妹的身旁,帮她分忧解难。

⑩我帮着母亲把东西往车上搬,母亲不放心父亲,转过身又反复唠叨:“天冷了,就多烧些柴火,坑上暖和了,睡得也踏实。冰箱里有炒菜的肉,吃完记得早点去超市买回来。一个人,也不能糊弄……”

⑪车行渐远,我看到反光镜里父亲的身影在不断缩小再缩小,车子拐了一个弯,反光镜里换成了往后侧移的路旁的杨树。

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失去了叶子,没有了光合作用,那些杨树就失掉了活力。待到来年的春天,它们又会焕发生机,生机勃勃。但是,那些目渐被岁月剥茧抽丝的老人呢?他们的春天又会在哪里呢?

⑬去机场的路上,母亲显得有些兴奋,我出声劝道:“到了北京,妹妹他们若是周末想带您去外面吃上一顿,您就答应吧。也算是去体验首都文化呢。”母亲“嗯”了一声。我猜母亲一定知道我说的是去年那件事。妹妹要带母亲去外面吃饭,母亲嫌花钱多,偏要自己在家做,最后全家人都没出去。后来,当我们谈起这件事时,母亲竟硬咽地说:“我改,行吗?”那一刻,我与妹妹泪如雨下。我们做子女的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母亲这样子委曲求全?先是我结婚生子;再是妹妹,只要哪个在电话那端喊上一句“妈”,母亲就会像迁徙的候鸟似的赶到我们的身边。………

⑭在这个世界上;能在我们面前愿意将身段放低,甚至低到脚底的泥士里的,没有别人,只有那个被称作母亲的人。

(作者:高绪丽。有删改)

7.文章第⑥-⑬段写了“我”与母亲的两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
8.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A.地头上掩藏不住的灰白头发,像是老房子烟囱里飘荡出来的炊烟,随着微风左摇右晃。(从修辞角度)
B.失去叶子的杨树落寞地立在道路两旁,顽强地与风作着抗争。(从词语运用的角度)
9.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第⑨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10.本文的主题,有人认为是母亲对儿女的爱,有人认为是对老人生活现状的关怀及反思,有人认为是子女对父母良苦用心的理解。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与读屏

①不同的人群选择不同的阅读方式,无须将读屏和读书割裂,乃至对立起来。“布衣暖,菜根香,诗书滋味长。”有人在纸质书中唤到了书香,感受到了阅读审美;也有人将视野浓缩于方寸之间,在手指翻飞的滑屏中获取信息,同样找到了阅读的乐趣。在互联网时代,却非要固守黄卷青灯不可,未免显得有些迂腐。

②一说到读书,人们就想到书香,“最是书香能醉人”“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须花”。随着电子阅读时代的到来;或许电子书终将取代纸质书;书香消失了,显然让人失落。其实当年从龟甲到竹简,从竹简到纸质,也是人类阅读史上的一次次飞跃。古人没有因为留恋龟甲的厚重、竹简的沉重而舍弃更便捷的纸质书,我们今天更没有必要因为进化到了电子书的阶段而过于夸大书的介质。当前,两种阅读方式并存,相得益彰,共同构成了多元化的阅读时代。对于那些互联网原住民来说,他们选择读屏,拥抱更简捷的阅读方式,实则属于阅读本能。而一些人爱读纸质书,也多与阅读习惯有关。

③无论读屏还是读书,要义在读。读书也好,读屏也罢,唯有热爱阅读,精神才能挺立,才能深切理解“再‘低微”的骨头里也有江河”;把阅读当成生活方式,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每个人的心怀都是一道河流,多阅读多吸收,方能心灵丰沛,奔流向前。只要热爱读书,载体变了也无忧。

④对于热爱阅读的人来说,这是一个堪称最丰盛的时代。然而,与过去单一的选择相比,如今“过剩”的选择机会,也让人感到困惑与惶惑。更令人担忧的是,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往往被营养价值不大的无效信息裹挟,被缺乏深度的平庸书籍填塞。于是,我们变得无所不知,却无一精通;我们看似很忙,实则很盲;我们没有遇见更好的自己,而是失去了自我。这越发证明:读屏时代,更需价值坚守。

⑤蒲松龄尝言:“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享受的时刻。只有把阅读作为一种追求、一种爱好、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全面提升阅读品质!

(作者:王石川。有删改)

11.阅读全文,概括“读屏”的利与弊。
12.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3.下面两则材料分别可以作为本文哪一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

材料一   一部不过205克重的电子阅读器不仅能同时储存上千本书,还采用E Ink墨水屏,且自带背光;即便在无灯的黑夜也可以自由阅读。

材料二   苏联著名文学家高尔基曾说:“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来说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2019-05-18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若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或王命急宣,有时朝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嫩多生怪物,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孔凄异,空谷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夷水又迳宜都北,东入大江,有泾、渭之比。亦谓之佷山甲北溪。水所经皆石山,略无土岸。其水虚映,俯视游鱼,如乘空也。浅处多五色石,冬夏激素飞清;傍多茂木空岫,静夜听之,恒有清响,百鸟翔禽,哀鸣相和。巡吲颓浪者;不觉疲而忘归矣。

(节选自郦道元《水经注·夷水》)

注:①夷水:古水名,即今湖北省西部长江支流清江及其上游小河。②佷(hěn)山:在今湖北省长阳土家自治县西北。③虚映:因清澈见底而显得空虚无物。④飞清:飞流的清泉。⑤空岫(xiù):空寂的山谷。⑥巡:追逐,追寻。⑦颓浪:倾泻的水流。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发:有时朝白帝   于畎亩之中
B.传:空谷          不习乎
C.绝:沿溯阻          往来而不
D.素:则湍绿潭       可以调
15.把语段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6.语段一、二是如何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三峡水和夷水特点的?
17.语段一、二在写水前都先写山,请分析两个语段写山的目的有何不同。
2019-05-10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8.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19.诗歌尾联是怎样表达诗人的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2019-05-10更新 | 100次组卷 | 2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0. 任选一题作文。
(1)梦想催我前行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生命是一场大的遇合。一个民歌手,在洲渚的丰草间遇见关关和鸣的雎鸠---于是有了诗。夫子遇见泰山,李白遇见黄河,陈子昂遇见幽州台,米开朗琪罗在混沌未凿的大理石中预先遇见了大卫,生命的情景从此就不一样了。某本书里有一句话,等我去读、去拍案。,田间的野老,等我去了解、去惊识。山风与发,冷泉与舌,流云与眼,松涛与耳,他们等着,在神秘的时间两端等着,等着相遇的一刹——,一旦相遇,就不一样了,永远不一样了。”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19-05-18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2019届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语言表达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字形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名著阅读
40.4文学常识综合  吴承恩(1507-1582)  奥斯特洛夫斯基
四、语言表达
50.4情境补写
五、综合性学习
60.4文段综合
六、现代文阅读
7-100.4散文
11-130.4杂文
七、文言文阅读
14-170.4郦道元(470-527)  山水游记类
八、诗歌鉴赏
18-190.4李贺(790-816)  诗
九、作文
200.4成长与人生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