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吉林 八年级 阶段练习 2019-09-24 30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辱(mò)语(yì)锐不可(dǎng)
B.气(xiè)然(qiāo)惨绝人(huán)
C.杀(1ù)首(qiào)屏息声(bǐng)
D.形(dùn)刻(juān)眼花乱(liáo)
2019-09-24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颁发        初衷        百手起家B.娴熟        潇酒        如梦初醒
C.建树        仲裁        摧枯拉朽D.篡改        馈退        一丝不苟
2019-09-24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3. 下列各项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新闻这种文体,广义的,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等体裁:狭义的,专指消息。
B.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是新闻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C.消息常采用“倒金字塔结构”.
D.消息一般有“何时”、“何地”“何事”、“何人”、“何故”、“如何”六个要素。
2019-09-24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容易(0.94)
4. 请用楷书把下面这句话抄写下来。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9-09-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1)山随平野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
(2)____________长歌怀采薇。     (《野望》)
(3)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       (《钱塘湖春行》)
(4)____________,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
(5)《黄鹤楼》中运用对偶修辞描写登楼所见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钱塘湖春行》中以花草来写早春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9-2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嗽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6.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略无(          )                           (2)虽乘御风(          )
(3)素绿潭(          )                           (4)引凄异(          )
8.行文时,作者为什么先写三峡的“山”,后写三峡的“水”?
9.写景要抓住景物特征,在作者笔下,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怎样的特征?
10.文章结尾处引用渔歌有什么作用?
2019-09-24更新 | 276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学贵速改》,回答问题。

学贵速改

学贵速改过。人非积厚养深,孰能无过?诸凡存心制行,应事接物间,一时检点不到,便有百过交集;幸而知之,当速改之,绝不可有一毫畏难之心,而苟且以自安也。才说姑待明日,过便愈益深至,日为潜滋暗长而不自觉矣。故夫子曰:“过则勿惮改。”又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又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改过而日内自讼,更不啻刑罚刀锯驱之于前,其吃紧示人如此。人能猛省若是,庶几私可由之以去,理可由之以存,于此渐臻无过地位无难矣。

(选自《寻乐堂学规》)


注释: (1)积厚养深:意为道德高尚;(2)制行:控制行为;(3)交集:一起聚集;(4)已矣乎:算了吧;(5)不啻:不异;(6)吃紧:紧张;(7)理,道德。
11.解释加点字在文中的含义
(1)能无过(          ) (2)人能猛省(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语句。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3.文中论证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019-09-24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轻放

安宁

(1)廊里的声控灯,很早以前就坏了。每次走到门口,同租三室一厅的几个人,都会习惯性地叹口气,在黑暗中摸索着将门打开,又重重地关上,似乎想要以此发泄对那一脸晦暗的廊灯的愤恨。其实,楼下的小卖部里,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灯泡,而且价格低廉到不过是坐一站公交车的价格,但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谁都没有想起,在买泡面的时候,顺手捎带一个灯泡上来。

(2)父亲过来看我,走到门口,看见我费力地用手机里微弱的光线照明,立刻放下手里的东西,说声“稍等”,便下了楼。不过是几分钟的工夫,他便拿了一个灯泡上来,一声不响地安好。然后,他轻轻一击掌,昔日暗淡无光的走廊,瞬间便有了温暖通透的光亮,我站在门口,看父亲脸上淡然的微笑,便说:“你可真是光明使者呢,你一来,这灯就好了。”

(3)父亲却扭过身来,正对着我,说:“其实路过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是光明使者,不过是一块五毛钱的灯泡,顺手就捎过来了,何必每次总是感叹世风日下,自己却始终不去动手呢?”

(4)我笑,“可不是人人都像您这样乐于助人,况且,这还是租来的房子,这走廊,也属于公共的区域,不只我们这一层,楼上的人也都要从此经过呢。”

(5)父亲没吱声,只拿起身边的扫帚,边一层层地扫着楼梯上丢掉的烟头、纸屑、菜叶,边哼起他惯唱的京剧。有人从他身边经过,他便停下来,将身子朝楼梯一侧,又朝来人笑着点一点头,表示让对方先行。而路人总是诧异地看父亲一眼,又微微地停一下,这才在父亲的笑意里,慌乱地点一下头,匆匆离去。那脚步的失措,看上去有些逃的意思。

(6)我在晚饭的时候,便抱怨他,说:“何必对陌生人这样殷勤?他们指不定在心里觉得你有毛病呢。”父亲呷下一口酒,道:“我管不着别人心里怎么想,但我开心就可以啊,况且,我就不信你给别人微笑,他还能泼你一盆冷水不成?所谓寻开心,就是这样,你自己不去主动找,它还会自登家门?”

(7)几日后,翻起账本,突然想起一个借钱的熟人,当时他信誓旦旦,说三个月后肯定分不少地全都打到我的账户里来,可是又过去两个月了,他不仅没有打钱,连一个解释的电话都没有。气愤之下,我抄起电话便要质问熟人。父亲得知后将我拦住,说:“钱既然已经借出去了,就不必再催了。”我不解,说:“难道就让这笔钱白白地给他了不成?这样不守信用的人,你又何必跟他客气?”

(8)父亲一声不响地拿过我的账本,将我记下的还款日期一栏“啪”的一道线勾掉,这才说:“何时你将心里那个还款的日期,也一并改成无期限的时候,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气愤了;假如人家忙得忘记了,你过去一通责问,那岂不是彼此坏了感情?一笔钱丢掉不要紧,连带地连一个朋友也给弄丢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9)我依然心里憋闷,说:“可是我觉得这个人根本就是故意忘记的,我刚刚听说他借过别人的钱,每次别人一催,他就推说下个月还,结果是几个月过去了,还是没有丝毫要还的迹象。”

(10)父亲依然不紧不慢地喝一口茶,道:“如果他真是一个常占便宜的人,那你这钱,丢了也没有关系,能够用钱测出一个人的深浅,并在以后的路上,尽可能地远离这样的人,不是更好吗?况且,如果他不打算还你,你再怎样地催促,也是得不到这笔钱的,不如心中先放下,这样轻松的是你,而他,则会在你的安静里,心里有小小的失落与不安。”

(11)隔着十几年的光阴看过去,我第一次发觉,硕士毕业的我,从书本中得到的那些东西,在没有读过几本书的父亲面前,原来是如此的苍白且无力。人生中一切矛盾的化解,并不是拿尖锐的刀子划过,而是那最朴素最温暖的轻轻一放。

14.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发               (2)               (3)               (4)
15.文章写了父亲哪四件事?请简要概括。
16.语段中两次出现“光明使者”,请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17.文章第(5)小节写路人的表现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18.请你用简洁的语言说说题目“轻放”的含义。
19.欠债还钱,本是天经地义。父亲却劝“我”不必催促,你认同父亲的这种做法吗?
说说你的看法。
2019-09-24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真题

被妖魔化的沙尘暴

李栓科

刚刚掠过我国及日本的沙尘暴,所到之处,飞沙走石、黄沙弥漫。一时间舆情沸腾。

然而,人类没有必要、也没有能力阻挡沙尘暴的发生。

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

沙尘暴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是地球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和其他许多自然现象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假如我们消灭了沙尘暴及其源头的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适应干旱气候的一切物种,并会引起全球所有自然系统的更加可怕的反馈和报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人人可见,但并非有害无利。

首先,沙尘暴塑造了近百万平方公里的黄土高原。正是黄土高原疏松土壤的易耕性,才使我们的先民择此生根繁衍。沙尘暴还使荒芜死寂的诸多海岛身披沃土,从夏威夷群岛、日本列岛到我国的庙岛群岛,无一不是沙尘暴的受益者。其次,沙尘暴所迁移的沙尘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一些地区土壤的不足。如撒哈拉沙漠每年因沙尘暴向亚马逊盆地输入的沙尘量就有约1300万吨,相当于该地区每年每公顷增加了190公斤的肥沃土壤。沙尘暴能有效地缓解酸雨。沙尘含有丰富的钙等碱性阳离子,这些外来的和地面扬起的碱性沙尘都能有效地中和酸雨。我国北方地区工业很发达,但除了个别城市以外很少有酸雨发生,这与北方常有沙尘天气有很大关系。沙尘暴还维系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循环与稳定。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一些海域淤泥中的营养物约40 010是由沙尘暴带入的,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事实上,处在什么自然带上.就有什么样的降水和温度,就只能生长什么样的植被,这是人类所不能改变的。

我们见多了在草地植树防风沙却把草地变成沙地的人为灾祸。干旱半干旱地区那点可怜的降水也许能够满足小草生长的需要,但当我们人为地植入大树,那点水就远远不够供树木生长。于是树木就凭借其根系向四周和地下深处吸夺水分,周边的小草很快就枯死了。没有了为大树储备水分的绿草,大树小树也逃脱不了死亡的命运,最终留下的只是一片又一片沙地、一棵又一棵枯树。

沙尘暴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是近代人类过度的放牧或农耕,以及自以为是的人工改造,才加剧了其危害程度。     

(本文有删改)

2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
B.如果人类消灭了沙尘暴及沙漠干旱地区,也就消灭了地球上的多种自然生态,绝灭了一切物种,甚至引发我们难以想象的灾难。
C.沙尘含有丰富的营养物。沙尘暴带入海洋中的营养物促进了该海域生物的繁茂。
D.沙尘暴之所以会被妖魔化,主要是因为人们只看到沙尘暴所造成的危害,而忽略了它有利的一面。
21.第③自然段“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由。
22.根据文意,谈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地认识沙尘暴?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开,为首大将关云长,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操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操曰:“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曰:“人纵然不怯,马力已乏,安能复战?”程昱曰:“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丞相旧日有恩于彼,今只亲自告之,可脱此难。”操从其说,即纵马向前,欠身谓云长曰:“将军别来无恙!”云长亦欠身答曰:“关某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操曰:“曹操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已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大丈夫以信义为重。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子濯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之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如何不动心?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发心中不忍。于是把马头勒回,谓众军曰:“四散摆开。”这个分明是放曹操的意思。操见云长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云长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声,众军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加不忍。正犹豫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23.选段出自古典名著《____________》,作者是(          )
24.关羽在华容道最终放了曹操,可以看出关羽怎样的性格特点?还有哪些情节也能体现关羽的这一特点?
25.请找出文中对关羽评价概括极其恰当的语句。
2019-09-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6. 综合性学习。
中国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为弘扬中国的礼仪文化,学校准备举行以“礼仪文化”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加。
【礼仪板报我设计】
(1)为营造浓厚的礼仪文化氛围,你班准备出一期以“礼仪”为主题的黑板报,请身为宣传委员的你设计三个版块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礼貌用语我知晓】
(2)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你被评为校“礼仪之星”,学校委托你邀请市礼仪专家梁教授来校讲座。
见面时,你会说:“梁教授,__(久违、久仰)大名!” 
呈邀请函时,你会说:“梁教授,敬请__(莅临、光临)指导!” 
临别时,梁教授赠书一本,你会说:“您的大作一定认真__(阅读、拜读)!” 
【礼节习俗我评说】
(3)聪聪家来客人时,妈妈总喜欢给客人夹菜以表示热情。这种待客礼节你赞成吗?说说你的看法。
2017-09-14更新 | 2497次组卷 | 25卷引用:2017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湖南郴州卷)语文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文题:有你真好
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2.认真书写,力求公正、美观;3.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4.字数不少于600字。
2019-09-2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市榆树市第二实验中学西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3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2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85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8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85文学常识综合
二、字词书写
40.94汉字临摹  笔画、笔顺
三、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  诗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6-100.4郦道元(470-527)  文言实词  名句名篇默写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11-130.65文言实词  文言文翻译  议论说理类课外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4-190.4散文
20-220.65事理说明文
六、名著阅读
23-250.4罗贯中(不详)  名著导读
七、综合性学习
260.65文段综合
八、作文
27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