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山东 九年级 阶段练习 2019-10-29 22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气(fēn)     (kăi)     婷(pīn)     春风面(fú)
B.发(jiào)     默(jiān)   (kàn)     尽职守(kè)
C.窕(yáo)     歌(xián)   (yè)       揉造作(jiāo)
D.宽(yŏu)     (zhì)     (pǔ)     不容发(jiàn)
2019-10-29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字的一项是(       
A.粗心     家具城     形消骨立     戛然而止
B.脉搏     名信片     再接再厉     一义孤行
C.寒喧     口头禅     克不容缓     风功伟绩
D.追溯     座右铭     世外桃源     金榜题名
2019-10-29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3. 下列句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2016年4月4日,曹文轩问鼎世界儿童文学最高荣誉——国际安徒生奖。这标志着中国儿童文学已经走向世界,也是中国文学多年发展指日可待的结果。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历经近30年的磋商与努力,大陆与台湾直接三通的构想终于成为了现实。
B.2019年两会上,农民工返乡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广泛引起了各位代表的极大关注。
C.教育部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安全教育,进一步落实校园安全防控。
D.通过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使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变。
2019-10-29更新 | 17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5. 下面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临江仙

[宋]元好问

李辅之在齐州,予客济源[注],辅之有和。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红妆翠盖木兰舟。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一尊白酒寄离愁。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


【注】李辅之是元好问的朋友。齐州即东州,今山东济南。济源,今河南济源。作者写此诗前三年曾与李辅之两次畅游济南大明湖。
【注】1235年秋,词人从济源到齐州,与李辅之两次畅游大明湖。这首词大概写于1238年,当时词人正准备携家由济源回山西太原。②齐州:地名,与词中的“东州”均指今山东济南。③济源:地名,今属河南。
A.词的两片所写,既不同时也不同地,时隔三年人距千里,既有欢快的回忆,也有深沉的怀念。
B.上片前三句以“红妆”应“荷花”,“翠盖”应“荷叶”,突出了大明湖新秋的景物特点。
C.“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是对上片的总结,写出了景物的美好,人物的得意。
D.下片一反上片欢聚融洽的气氛,转写分离的愁苦和词人急于乘舟奔赴东州的心情。
2019-10-29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6. 阅读文段,按要求完成文后各题。

2015年12月10,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登上诺贝尔奖的领奖台,她是诺贝尔医学奖的第十二位女性得主。“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课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上地免天七于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准药物,居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产不断探索。在又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他们最终获得了对动物体内疟原虫控制率达100%的青蒿中性提取物。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运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


(1)请提取文中线句子的主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段提到的《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该书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305篇诗歌。——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B、“呦呦”二字,出自《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寄托了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冥冥中似乎也注定了她的人生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一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无误。
C、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为了找到新型抗疟疾药物,居呦呦带领她的团队处心积虑,不断探索,后从《肘后备急方》等中医药古典文献中获取了灵感。——句中的加点成语运用无误。
D、屠呦呦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并因此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这是中国医学界这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这句话没有语病。
2019-10-29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7. 名著阅读
(1)《水浒传》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一句话写出《水浒传》中你最熟悉的故事,如:梁山泊吴用举戴宗。_______________
(3)请写出《水浒传》中你喜欢的一好汉及其外号,并说出此人物的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29更新 | 2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四、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诗文默写
①金樽清酒斗十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枳花明驿墙。
___________________,况乃未休兵。
④汉文有道恩犹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用景物来比喻前途坎坷难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沁园春•雪》中过渡性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10-2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字,完成小题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王,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选自《纲鉴易知录》)


[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
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去怀乡   
(2)百废   
(3)于邸中为假山
(4)
10.翻译句子。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11.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最少写两点)?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
2019-10-2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埃

朱成玉

①那时我20岁,却在经历人生的秋天,满目落红、遍地枯草,大有“晚景凄凉”的味道。在我自己看来,当时的窘境甚至不如隔壁的那个孤寡老人。

②他没有退休金,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酒算是他一天中唯一的一点乐趣吧。只有在喝点小酒的时候,那院子里才有了点儿活人的气息。那样的时候,我甚至能听到他哼着一些古老而神秘的曲调。

③他的院子里堆着的都是捡来的没来得及去卖的破烂,就是这廉价的破烂,竟然也遭遇了盗贼。那盗贼就是我。

④高考落榜后,父母让我去工厂做学徒工,我不去,关起门来坚持写作,梦想有一天可以写出名堂来。苍白无力的青春,空洞的辞藻,自然无法让我写出多么出彩的文章来。消极的我开始变得颓废,抽烟、酗酒、打架,“无恶不作”。邻家隔几天就上来和父母讨说法,父母气急败坏,不再给我零花钱,任凭我“自生自灭”。我要写稿投稿,没钱买稿纸和邮票,只好打了他的主意,因为我注意到,他那些垃圾里,有一些本子,是可以拿来用的。

⑤他并没有太严厉的呵斥,只是对我说:“你不好好读书,来这破烂堆里翻个啥?破烂就是破烂,还能翻出什么稀罕玩意来?”说完他就往那破烂堆里一躺,和那堆破烂融为一体,好像要告诉我,那破烂是他的。也就他把那破烂当有用的东西吧。“嘿嘿,我也是个破烂,你来翻翻,看我口袋里有没有点儿值钱的东西。”

⑥我的脸羞臊得通红,只好和他坦白,说自己看中了他捡来的那些本子。

⑦“不过话说回来。破烂也分两种,一种是完全没有用的。一种是还有一点利用价值的,比如我捡的这种,还是可以换回一点钱的。”那天他喝了酒,心情不错,没有和我发火。借着酒劲儿还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诲:“人啊,不管多糟糕,哪怕你狼狈得像个垃圾样,只要用心,你也会是那可以回收利用的垃圾。相反。你若自暴自弃,沉沦堕落,那么你就是把自己扔进了不可回收的垃圾箱。”

⑧听着这话,一点不像一个捡破烂的老人说的,反倒像我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讲的。

⑨为了“惩罚”我,他说:“去给我把窗户玻璃擦了吧。很久没擦了,都看不到外面的东西了。”

⑩我只好乖乖地去擦玻璃。玻璃擦干净了,晦暗的屋子一下子亮堂了起来。他心情很好,招呼我喝一口。我捏着鼻子喝了一口,辣得不行,直吐舌头。他倒是乐得前仰后合。

最后,他在自己的垃圾里仔细挑拣,把那些我能用到的本子都给了我。

“该惩罚也惩罚了,不过你既然帮我把玻璃擦得那么干净,也得奖励奖励,这些就奖励给你吧。”

我流着泪接过那一摞本子,脏兮兮、皱巴巴已近“迟暮”的本子,我却坚信自己,可以在那上面写出干干净净、青春靓丽的文字来。

一度以为,自己荒废了光阴,不可救药。但这个可敬的老人让我知道,时光还没有被我用旧,只是蒙上了一层灰垢而已。只要用心去擦一擦,那隐匿起来的时光随时都可以亮洁如新。

(选自《当代青年》)

12.请用简洁的语言补全本文的情节。
发现“破烂”→__________       →被“教诲”→____________→获“奖励”→坚定“梦想”
13.结合语境,体会第⑦段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不可回收:
14.简要概括老人为什么要“惩罚”和“奖励”我。
15.那个“每日里靠捡拾垃圾艰难度日,喝点小酒作乐的孤寡老人”,最后在我的眼里成为了“可敬的老人”,是什么促使了作者内心发生这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谈谈。
16.通读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时光不旧,只是落满尘灰” 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炊烟是乡村的水墨画

①描写故乡的文章,出镜率最高的莫过于“魂牵梦绕”这四个字了,而能体现出这四个字的景象,非家乡的炊烟莫属。

②“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身居都市已久,我曾一度对陶渊明笔下的“归园田居”十分向往,如今人到中年才如梦初醒,其实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如诗如画的地方度过的。

③我的老家在鲁北平原,村东一条小河蜿蜒流过。过河不远便是一个高高隆起的沙土岗子,岗子上的白杨树枝繁叶茂,一到夏天便绿树浓荫,成了我们这帮孩子玩耍的天堂。有时候玩累了,我就坐在岗顶上静静地望着小村,努力在那些模样都差不多的院落中寻找自己的家。

④起初总是眼花缭乱,后来望着望着就有了经验:看炊烟。父亲患有胃病,医生叮嘱要三分治七分养,吃饭须有规律,还得是热乎饭,不管多忙,一日三餐母亲都会准时生火做饭,所以村里升起的第一缕炊烟多半就是我们家的。

⑤母亲常说:“这炊烟就是咱庄户人家灶台上开出的花,花一开就有饭香,日日有饭香就是好日子。”彼时年幼,对母亲的话一知半解,在意的只是制造烟的灶台上母亲又做了什么好吃的饭。正所谓,饥望炊烟眼欲穿,一心只想肚儿圆。

炊烟还是小村的晨钟幕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

⑦早晨的炊烟风轻云淡,就像天边薄薄的晨曦,清灵疏朗,昭示着庄稼人早饭的简单,熬一锅小米粥或玉米糊糊,几个馒头就着一碟小咸菜就齐活了。吃罢早饭,上学的上学,上班的上班,下田的下田,农家新一天的生活便拉开了序幕。

⑧午间的炊烟是庄稼人匆忙的步履。不同于早饭的是,午饭虽然简单,但一定要吃得硬实扛饿,因此,午间的炊烟往往急速升起,瞬息消逝,一如庄稼人忙秋忙夏时脚不沾地的身影。

⑨傍晚的炊烟是最美的,也最能体现农家生活的细致与温馨,晚饭是全家人的聚餐,也是庄稼人一天当中最悠闲的时候。庄稼人有个小习惯,就是越闲越吃,所以晚饭自然丰盛些。如若恰巧那天家里有喜事,更会杀鸡烧肉以示庆贺。乡下人干活是急性子,但吃饭蛮讲究,尤其懂得“想要肉更香,工夫必须长”的道理,小火慢炖,肉烂汤浓。因此,傍晚的炊烟是细水长流,从黄昏一直摇曳到夜幕降临。

⑩炊烟如此缭绕生动,古诗词中自然少不了它的倩影。“乱云剩带炊烟去,野水闲将白影米”是辛弃疾笔下的炊烟;“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则出自柳永笔端。

写炊烟最多的当属陆游。“岭谷高低明野火,村墟远近起炊烟”和“遥望炊烟疑可愁,试从行路问村名”都是他的。可见放翁对田园袅袅飘逸的炊烟有多喜爱。后来又读到陆游“雾敛芦村落照红,雨余渔舍炊烟湿”的句子,禁不住疑惑,炊烟怎么会是湿的呢?

直到离家多年后,有一回在梦里又见故乡炊烟,醒来后却一枕清泪,才终于有悟。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炊烟,又怎么会不是湿的呢!又想起母亲当年对炊烟的比喻,突然觉得母亲就是一个十足的诗人。而在我的眼里,炊烟不但是庄稼人灶台上开出的花,它自由舒展,浓淡随意,更像是一幅黑白交织的水墨画,气在乡村的上空,画中的奇妙意境只有看懂它的人才能体会得到。

而且这幅画的色调永远都是暖的,因为它的作者是母亲。

17.请你概括一天中三个不同时段炊烟的特征。
18.阅读下列语句按要求作答:
(1)收烟还是小村的晨钟暮鼓,每天都传递着村人们晨起晚息的信息。(从修辞的角度)
(2)原来炊烟是和思念缠绕在一起的,泪眼看着炊烟,又怎么不会是湿的呢!(赏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9.第②段炊烟的诗句的作用。
20.“炊烟”在文中有着丰富的意蕴,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19-10-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吴伯箫学校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月考语文试题(五四制)

七、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1.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三种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一个装满书籍的家,一个在外省乡村度过的童年,一位可以倾诉衷肠的导师。

       ——选自英国著名诗人奥登《染匠之手》

亲爱的同学,毕业在即,回眸往事,令你充满感激的记忆又是什么呢?请用你的生花妙笔,书写出来吧。
请以“令我充满感激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
(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2018-06-21更新 | 601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易误读常见字
20.65字形  常见易错字
30.65成语和熟语
40.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4
二、综合性学习
60.4文段综合
三、名著阅读
70.4施耐庵(不详)  名著导读  《水浒传》
四、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五、文言文阅读
9-110.4范仲淹(989-1052)  历史事件类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2-160.65散文
17-200.4散文
七、作文
210.4哲理与生活  生活体验  人生感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