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19年江苏省扬州市翠岗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江苏 九年级 一模 2019-11-19 1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成正确的一项是
A.益bì            怅chóu          suō             自怨自ài
B.选lín                         古gèng            手蹑脚niè
C.峙sǒng        lán             yàn            鳞次比zhì
D.芥            淙líng                           诡奇dàn
2019-05-20更新 | 129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
A.感谢有你,如果没有你的绵薄之力,我们就不能取得比赛的胜利。
B.来自杭州的外卖小哥雷海为在第三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上舞文弄墨,逆袭夺冠。
C.近年来,微博逐渐成为舆论引导的一线阵地,政府开设微博已蔚然成风
D.中国智能机器人的发展果然不孚众望,正逐步走进公众视野,影响普通民众的生活。
2019-05-20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3. 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
A.国宝《丝路山水地图》回归并在春晚播出,春晚增加了文化含金量。
解说:句中加点词依次是名词、动词、副词。
B.边走边谈、穷凶极恶、居安思危、朝夕相处
解说:从语法结构看,上面的四个短语都是并列短语。
C.2018年在扬州举办的第19届省运会是扬州改革开放以来承办的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重大活动。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省运会是活动”。
D.它名叫红山碧山龙,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市以北的三星塔拉嘎查村。(蒙语意为“美丽的草甸”)
解说:这个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2019-05-20更新 | 464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4.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外精美的作品有很多,如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散文《父母的心》就是典型代表。作者以他惯有的纤细笔触,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情至爱的故事,表达了为人父母对子女的情愫。
B.《苏州园林》是叶圣陶为一本苏州园林图片册写的序,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对苏州园林的总特点进行说明,表现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赞赏和眷恋之情。
C.契诃夫是俄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变色龙》通过对见风使舵、趋炎附势、媚上欺下的警官赫留金这个沙皇忠实走狗的刻画,揭露了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腐败,也揭示了小市民阶层麻木、庸俗、愚昧的社会病苦。
D.《范进中举》采用对比手法,生动刻画了范进的丑态和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尤其以胡屠户的形象最为鲜明。如“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这一情节设置表现了他信奉鬼神的思想。
2019-05-20更新 | 117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二、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5.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依次写在田字格内)

谦让是一种豁达的心态,就如一泓清泉浇灭哀怨妒之火,可以化冲突为xiáng和,化干戈为玉帛。谦让是一种深厚的涵养,是一种善待生活、善待别人的境界,能táo冶人的情操,带给你心灵的tián淡与宁静。


2019-05-20更新 | 53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6. 默写。
(1)山光悦鸟性,_________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2)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__。《黄鹤楼》
(3)__________________,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4)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
(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无题》
(8)曹操在《龟虽寿》中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形老体衰,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5-20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真题
7. 综合性学习
近日,重庆某中学开展“诵读名家进校园”活动,邀请重庆市的诵读名家来校进行诵读示范和指导。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诵读我宣传】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为此次活动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句式对称,有感召力,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节目我主持】
(2)活动现杨,首先由学校朗诵队朗通了朱自清的《春),接着,著名播音员陈老师将朗通朱自清的《背影》。请你给这两个节目写一段串词。(要求:衔接自然,富有感染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策划】
(3)在名家诵读感染下,你班决定持续开展诵读活动。请你设计两种与诵读有关的活动,写出活动的名称。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8. 根据相关名著内容,完成小题。
(1)阅读《水浒传》节选内容,回答问题。

林冲道:“你看我命苦么!等了三日,甫能等得一个人来,又吃他走了。”小校道:“虽然不杀得人,这一担财帛可以抵挡。”林冲道:“你先挑了上山去,我再等一等。”……只见山坡下转出一个大汉来,……只见那汉子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林冲正没好气,……抢将来斗那个大汉。


a.“那汉子”是指               
b.林冲“斗那个大汉”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2)阿长和衍太太是《朝花夕拾》中两个很典型的妇女形象,分别写出她们与“我”相关联的一件事情以及“我”对她们的态度。
2019-05-11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后面小题。

山中雪

郑燮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9.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0.请对“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作简要赏析。
2018-04-09更新 | 218次组卷 | 5卷引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二中学2018届九年级4月月考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雁门,备匈奴,厚遇战士。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岁,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数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匈奴数岁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匈奴小入,佯北不胜。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陈,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注释】①收保:收兵防守。②让:责备,责怪。③杜门:闭门的意思。④固:坚持。⑤彀者:善于射箭的人。⑥陈:通“阵”,阵势。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不利,失亡多(       )           
(2)边士得赏赐而不用(         )
1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明显的朗读停顿。
虽 赵 边 兵 亦 以 为 吾 将 怯
13.翻译下列句子。
(1)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国恒亡。
14.请简要分析,李牧作为守边将领,在军事指挥上有哪些地方体现了“良将”的风采。
2019-05-20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谁的心中不曾有过远方

张铁

①“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当微信朋友圈被北京的沙尘暴刷屏,这句话给人的“小清新”之感,更显强烈。河南一位女教师这封“最有情怀 ”的“辞职申请”,引来无数人共鸣。

②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一句话撩动心弦,正是因为它以一种诗意的方式,说出了不少人心中的渴望。从朝九晚五的按部就班中跳出来,从办公桌边的循规蹈矩里跳出来,打破思维方式的条条框框,摆脱现实生活的患得患失,拥抱一个更广阔也更精彩的世界。即便这个世界可能只是一种美好的想象,但谁的心中没有激荡过一个远方?

③电影中,有一种特殊的类型叫“公路片”。主角们走过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旅程,不管是不是能抵达,都会经历精神的考验,收获心灵的成长。“看世界”与“在路上”,其实有着一致性,不一定是逃避,也不一定要彷徨,就是为了遇到一个更好的世界,也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相信,行遍大千世界、看过人生百态,这位女教师如若再次站在讲台上,应该能讲出不一样的精彩。一个正常的社会,也应该是一个有活力有机会的社会。当人生出彩的舞台越来越广阔,也更加刺激了“出走”的渴望。女教师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例子。现实中,过去鲜见的公职人员辞职,也不断见诸报端。温州平阳原副县长周慧的辞职信,也写得很文艺,“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自己内心的想法去选择自己的生活”。的确,有了更多的机会,人生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虽然每一次选择都不免纠结。

④说到底,渴望远方,还是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黄土涵养农耕,农耕孕育家庭,数千年的中华文明,让生存状态的“稳定性”,成为这种文化所化之人最基本的诉求。学者认为中国社会有着“超稳定结构”,其实,从安土重迁的观念到家族聚居的方式,中国人的心灵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这或许也是一些稳定的职业有着很强吸引力的原因。在这样一种文化中,“现世安稳”是一种扯不断的心理牵挂、情感羁绊。

⑤身处开放的环境、面对信息化的洪流,“世界”是个诱惑十足的词。然而,在竞争激烈、“压力山大”的社会中,面向大海转身难以避免地遭遇更多艰难。“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或许,去世界看看的人们终究还是要面对“娜拉出走之后”甚至“娜拉回来之后”的问题。“出门看世界”和“回到老地方”,成为当今中国人一组难以解开的心结,惟有在朋友圈里徒然羡慕着远方。

⑥对于“想去看世界”的辞职,虽然点赞者甚众,但真正能“从心动到行动”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主流。毕竟,情怀不能当饭吃,甜点也不能当正餐。辞职的女教师去“看世界”了,更多的人却选择了留下来,在讲台上继续自己的事业,换个角度看,没去看世界者不才是这个社会的基石吗?

⑦“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看起来文艺腔十足的表达,背后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演进,诠释着社会心理结构的变迁。其实,生活充实,何必别处?心有梦想,何必远方?过好每一天,走好每一步,未尝不是同样精彩的人生。

15.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6.作者认为“因为现实的砝码更重一些,让说走就走的旅行难以成行”的原因是什么?
17.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8.通观全文,本文作者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019-05-20更新 | 165次组卷 | 3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消失的年声

肖复兴

①如今,年的声音,最大保留下来的是鞭炮。随着都市雾霾天气的日益加重,人们呼吁过年减少燃放甚至禁止鞭炮,鞭炮之声,越发岌岌可危,以致最后消失,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②其实,年的声音丰富得多,不止于鞭炮。只是岁月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让年的声音无可奈何地消失了很多,以至于我们遗忘了它们而不知不觉,甚至觉得理所当然或势在必然。

③有这样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我遗憾。

④一是大年夜,老北京有这样一项活动,把早早买好的干秫秸秆或芝麻秆,放到院子里,呼喊街坊四邻的孩子,跑到干秫秸秆或芝麻秆上面,尽情地踩。秆子踩得越碎越好,越碎越吉利;声音踩得越响越好,越响越吉利。这项活动名曰“踩岁”,要把过去一年的不如意和晦气都踩掉,不把它们带进就要到来的新的一年里。满院子吱吱作响欢快的“踩岁”的声音,是马上就要响起来的鞭炮声音的前奏。

⑤这真的是我们祖辈一种既简便又聪明的发明,不用几个钱,不用高科技,和大地亲近,又带有浓郁的民俗风味。可惜,这样别致的“踩岁”的声音,如今已经成为了绝响。随着四合院和城周边农田逐渐被高楼大厦所替代,秫秸秆或芝麻秆已经难找,即便找到了,没有了四合院,也缺少了一群小伙伴的呼应,“踩岁”简单,却成为了一种奢侈。

⑥另一种声音,消失得也怪可惜的。大年初一,讲究接神拜年,以前,这一天,卖大小金鱼儿的,会挑担推车沿街串巷到处吆喝。在刚刚开春有些乍暖还寒的天气里,这种吆喝的声音显得清冽而清爽,充满唱歌一般的韵律,在老北京的胡同里,是和各家开门揖户拜年的声音此起彼伏的,似乎合成了一支新年交响乐。一般听到这样的声音,大人小孩都会走出院子,有钱的人家,买一些珍贵的龙睛鱼,放进院子的大鱼缸里;没钱的人家,也会买一条两条小金鱼儿,养在粗瓷大碗里。统统称之为“吉庆有余”,图的是和“踩岁”一样的吉利。

⑦在话剧《龙须沟》里,即使在龙须沟那样贫穷的地方,也还是有这样卖小金鱼儿的声音回荡。如今,在农贸市场里,小金鱼儿还有得卖,但沿街吆喝卖小金鱼那唱歌一般一吟三叹的声音,只能在舞台上听到了。

⑧年的声音,一花独放,只剩下鞭炮,多少变得有些单调。

⑨过年,怎么可以没有年的味道和声音?仔细琢磨一下,如果说年的味道,无论是团圆饺子,还是年夜饭所散发的味道,更多来自过年的“吃”上面;年的声音,则更多体现在过年的玩的方面。再仔细琢磨一下,会体味到,其实,通过过年这样一个形式,前者体现在农业时代人们对于物质的追求,后者体现人们对于精神的向往。年味儿,如果是现实主义的,年声,就是浪漫主义的。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不是吗?

19.文章叙述了哪两种消失的年声?为什么这两种年声的消失最让作者感到遗憾?
20.第6段画线句写出了吆喝声的什么特点?有什么表达效果?
21.结尾处作者认为“两者的结合,才是年真正的含义”,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22.仔细阅读全文,简要回答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年声”怎样的情感和态度。
2019-05-20更新 | 124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3.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善良最美”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19-05-20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区级联考】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2019届九年级一模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较难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成语和熟语
30.4短语的结构  标点符号  词类(词性)
40.4文学常识综合
二、字词书写
50.65字形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70.4宣传标语  串联词  活动设计
五、名著阅读
80.4文学常识综合  施耐庵(不详)  鲁迅(1881-1936)
六、诗歌鉴赏
9-100.65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4历史事件类
八、现代文阅读
15-180.4杂文
19-220.4散文  肖复兴(1947- )
九、作文
230.4道德与社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