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浙江 八年级 期中 2019-12-05 36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名校
1. 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我爱读书,比小孩子爱吃糖果更甚。如果碰到一本好书,那就会通xiāo达旦地读下去。八字须,戴眼镜,给予鲁迅先生不倦教的日本老师——藤野先生;样貌丑陋、平凡,却拥有利目光的俄国文豪——列夫.托尔斯泰;沉醉科学研究,即使jīn疲力尽依然不改初心的女科学家——玛丽.居里……太多太多的书中人物,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刻叩响我的心门,与我进行灵魂的交流。


(1)①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点词“”的正确读音是(       )A.huì   B.huǐ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2. 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与“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身处乱世,前途无望,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至塞上》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奇特雄浑壮美景象,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古诗中蕴含各种各样的情感:有《庭中有奇树》中“___________,将以遗所思。”的相思怀人之情;有《龟虽寿》中“__________,志在千里”的壮志豪迈之情;有《赠从弟》中“岂不罹凝寒,__________”的宽慰期望之情;也有《梁甫行》中“柴门何萧条,__________”的慷慨激愤之情。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1)至于夏水______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______
(3)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
(4)势竞上____________
2019-12-04更新 | 29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讲求时效性和真实客观性,其正文的结构通常遵循“金字塔结构”。
B.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巴黎圣母院》等。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写过关于他的文章。
C.《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叫“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
D.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三苏”,“三苏”中除父亲外,兄弟二人都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中。
2019-12-05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根据《红星照耀中国》和《长征》两本书,完成小题。
【辨人物】

“他是大官僚家庭的儿子,曾作为学生领袖参加学生运动而被捕。后在英、法、德各国学习,26岁就成了广州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领袖人物,被任命为著名的黄埔军校秘书。”


“他”指的是 ______(填人名)。
【析个性】

彭德怀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成的背心。他为这件战利品而孩子气地得意。

红二师进行演习,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彭德怀如兔子一般窜了出去,抢先到达山顶。


这两件事情可见当时任第一军团司令员的彭德怀除了拥有将相之才外,还有朴素及___________的个性特点。
【讲故事】

斯诺在书中说:“我从未见过任何中国青少年有这样一种人格尊严,我发现在这些红红脸蛋、欢乐愉快、精神饱满、忠诚不渝的“红小鬼”身上,洋溢着一种令人惊奇的蓬勃精神,让人看到希望。”


请用书中一个关于“红小鬼”的故事来印证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忆事件】
红军长征路上历尽千辛万苦,作者认为长征是“惊心动魄的史诗”,《七律·长征》中的“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就描写了两次战役,一次是“巧渡金沙江”,另一次是________________
【明地点】

1935年1月15日,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这个会议在______(地点)召开。
2019-12-05更新 | 16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散文,完成各题。

母亲和树

张亚凌

①记得母亲最爱说的话就是,人呀,活成树就好了。母亲总爱拿树说人论事,在母亲的眼里,树是那么神奇,神奇到我们都应该当神灵般供奉着。

②我家茅坑边有棵杨树,打我记事起就很粗很高大了。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我想,是它心里的热情太高长得太快、太快了,以至于皮儿赶不上里面的生长速度。

③一次,母亲拍着杨树说话了:“这树呀,它肯定在寻思:把我栽到哪儿是人的事,长得好坏是我自个儿的事。人呀,都像树就好了。”见我满脸不解,母亲又说了:“你看,又不是栽在大门口,没人看没人理,还长得这么粗。这要是人,还不得憋屈死了?你不懂,大了就懂了。”茅坑边的一棵臭树,也值得夸赞?我还是不解。

④院子里有两棵树,也不知是谁在两棵树间绷了根粗铁丝,铁丝上穿满一节一节的竹筒,是用来晾晒衣服被褥的。母亲也经常说到院子里这两棵树,说时满脸都是敬畏。“树就是皮实,铁丝勒得那么深,树汁流过就流过,继续长——皮实到摆脱不了铁丝越来越深的伤害照样长。搁在人身上,还不得破罐子破摔了?”

⑤记得看《士兵突击》那会儿,媒体对许三多好评如潮,说他身上有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不放弃。母亲的评论很简单很明了,“像咱屋的树,不记疤,只顾自家长”。

⑥母亲常指着门口那棵歪脖子树说我,在轻轻的数落声中,我童年的斑斑劣迹就穿越岁月清晰起来。

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当然是和对门的胖妞比赛了,她家的树本身就没我家的高大,站在地上,一抬手,就攀住树枝,荡起来自然没气势。

⑧时间一长,被母亲发现,自然挨骂了,可我还是不放过那棵树,照旧荡,越荡越高。母亲也就无可奈何了,“这孩子!……”懒得再搭理我。时间长了,先是我攀扯的那一枝斜下来,后来,整棵树看起来也歪了。

⑨1990年高考失利,我曾经一度很颓废,整天窝在家里羞于出门。母亲再次说起门口的树:“树的性子多强,压弯了,就弯长了;弄断了,从旁边再长。树不知道它遇上啥,遇上啥它都要长……人,就要学得像树一样皮实……”

⑩母亲还说起邻家婆婆,说她凄惶的境遇,说她就是像树一样的人。儿子不到30岁死了,儿媳改嫁了,撇下不到2岁的孙子;孙子好不容易拉扯到了18岁,争气得要去上大学了,出去玩玩放松一下,下水,就再也没有上来。多少年了,邻家婆婆现在精神不也很好?她是想通了,命里注定没人陪她,就得自家好好活。这人呀,谁不知道自家会碰上啥事情,碰上了,就得熬过去……

⑪母亲总爱拿树说事,慢慢地,我也学会了看着树思考。以至于在母亲已经走了的今天,我依旧喜欢用树的方式诠释人世。

⑫如果说,叶是树的子女,年年岁岁,成千上万的叶儿,一季飘落,归于尘土。岁岁年年,叶儿复绿复枯萎。一世的别离,我们尚且难以忍受,树的心里,怎能不填满了伤痛?

⑬母亲离去了,纵然心里装满悲伤,我也得好好生活下去。因为举目四望,到处可见树的身影,每一棵树下,都站着我的母亲

(选自《时光深处的柔软》,有删改)

6.本文写到了哪些树?它们各有什么神奇的地方?
7.请根据句后括号内的提示,分析其表达效果。
(1)它浑身似乎憋着使不完的劲儿,猛长,身上的皮儿都爆裂开了。(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2)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如百米赛跑般飞到家门口,书包一扔,从台阶往上一跳攀住了树枝,而后挪离台阶,就荡起秋千。(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
8.请分析第⑦、⑧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9.结合本文内容,请你说出第⑬段中划线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精准预测天气有多难

①人们渴望预知天气变化,真正做到“未雨绸缪”,但“天有不测风云”,精准预测天气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②影响天气预报准确率的基本原因是大气运动自身具有随机性。大气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运动过程,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对此,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有个生动的比喻:“巴西丛林的蝴蝶扇动一下翅膀,可以引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飓风。”这就是大家熟知的“蝴蝶效应”。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人们对天气形成初始状态的观测,总是会有某些误差,而哪怕是很小的误差,也会使预测的结果大相径庭。

③各种复杂地形也会给大气运动带来影响。如青藏高原地势较高,受到太阳辐射后温度上升,尤其是夏天,它便成为高空大气环流的一个热力源;当气流经过时,要么从上面越过去,并被加热,要么从旁边绕流过去,从而形成天气系统比如西南涡等,这些,使得整个大气环流形势变得十分复杂。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

④何况,不同的天气类型,预报准确率差异很大。像高温、寒潮、梅雨这些空间范围较大、时间尺度较长的天气,预报准确率就比较高。全国24小时晴雨预报和最高、最低温度预报,能够做到“八九不离十”。但有些天气发生得突然,具有很强的局部地域性特征,例如强对流天气,也就是短时间内发生的冰雹、强降雨、强雷电、龙卷风等,预报准确率就非常低。

⑤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预报的难度当然就增大了。这如同玩拼图:如果只有8个版块,儿童也能拼出来;如果是800块,成人可以拼出来;但如果是8000万块,甚至更多,那“神”也都无法拼出来了。

⑥不过,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数值预报手段的改选,天气预报准确率正在不断提升。英国气象局正在开发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气象人员可以利用它发布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地区的天气预报。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即时获取更小区域内精确的天气信息。届时,气象学家发布温布尔登网球赛天气预报时,将不会像现在这样,只能预报温布尔登所在的伦敦东南部的天气,而可以把精确度定在比赛场地500米的范围内。

10.为什么说精准预测天气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1.阅读下面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在随机性的多重影响下,任何一种预测结果,都是要担风险的。(“风险”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可见错综复杂的地形地貌,也是个爱添乱的“捣蛋鬼”。(“捣蛋鬼”在文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12.下列诗句描写了不同的天气,预报这两种天气类型有难有易,请运用文中相关知识分析。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2019-12-0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甲)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乙)瞿塘峡

二十六日。发大溪口,入瞿唐峡。两壁对耸,上入霄汉。其平如削成仰视天如匹练然。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过圣姥泉,盖石上一罅,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晚,至瞿唐关,唐故夔州,与白帝城相连。杜诗云:“白帝夔州各异城。”盖言难辨也。关西门正对滟澦堆。堆,碎石积成,出水数十丈。土人云:“方夏秋水涨时,水又高于堆数十丈。”

(选自陆游《入蜀记》)

13.用“/”给下列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 平 如 削 成 仰 视 天 如 匹 练 然
14.翻译下列句子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人大呼于旁,则泉出,屡呼则屡出,可怪也。
15.【乙】文中“水已落,峡中平如油盎”,【甲】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甲】文中“至于夏水襄陵”,【乙】文中与之对应的语句是“__________”。
16.陆游到瞿塘峡可能是夏季吗?联系【甲】【乙】两文,说说你的看法。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秋宿湘江遇雨

(唐·谭用之)

湘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注】①刘琨:晋代人,当时北方被少数民族所统治,刘琨和好友祖逖胸怀统一大志,他们常常闻鸡鸣而起舞,准备为国家做一番事业。②芙蓉国:湖南因广生木芙蓉,故有芙蓉国之称。③旅游:指长期旅居他乡。④王孙:这里指游子。

17.颔联以“______”、“______”两词极言场面之大,烘托出雄奇壮阔的境界。
18.本诗蕴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九、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19. 下面是新华网《议起来》栏目的一次活动,请参与讨论,在留言区发表你的看法。要求:(1)观点明确。(2)语言文明,表达得体。(3)100字左右。
【议题】南京小学生尤逸轩的作文《藏在角落里的我》走红网络,被网友称为“一股清流”。她写道“自己长大后想当木匠”“也许我并不需要考哈佛北大,只要快乐就好”。
【议起来】有人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做木匠也光荣;但也有人认为应该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对此,你怎么看?
【留言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06-20更新 | 710次组卷 | 18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2

十、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适中(0.65)
真题
20.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读者是一个美好的身份。然而,一个人并不是随便读点什么就可以称为读者的。——周国平


以上文字,引发了你那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自选;(2)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019-06-24更新 | 411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2019年中考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1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名句名篇默写
1
填空题
1
选择题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语言表达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音  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2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三、填空题
30.65郦道元(470-527)  文言实词  吴均(469~520)  陶弘景(456—536年)
四、选择题
40.65文学常识综合  苏轼(1037-1101)  列夫·托尔斯泰  文化常识综合
五、名著阅读
50.65埃德加·斯诺  《红星照耀中国》
六、现代文阅读
6-9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散文
10-120.65事理说明文
七、文言文阅读
13-160.65郦道元(470-527)  陆游(1125-1207)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17-180.4
九、语言表达
190.4简明、连贯、得体
十、作文
200.65成长与人生  传承与创新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