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湖南 九年级 期中 2019-12-29 26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友情,虽是平时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真实存在于人们之间的。友情,是当你遇到困难时朋友的援手,是当你误入(        )途时朋友的劝谏,是当你固执己见时朋友的言,是你伤心时抚慰的拥抱…… 友情无处不在。


(           )                         (           )
2019-12-29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A.糟(tā)       (jù)       守(kè )       相得益(zhāng)
B.亵(dú)     席(yán)     (chàng)   浮想联(piān)
C.星宿(xiù)     (zhēng) 骗(kuàng)   人事(xǐng)
D.腼(tiǎn)   食(dān)     睢(zī)          孜孜不倦(zhī)
2019-12-29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画横线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2013年园博会上,温文尔雅的礼仪小姐给中外来宾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B.日本某些政客,就侵略历史推陈出新大做文章,严重伤害了亚洲人民的感情。
C.有的同学平时学习不用功,在考试时总是想搞点“小动作”,其实,这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D.任何个人有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2019-12-2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学校经常开展安全常识教育活动,这大大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我安全保护。
B.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高办学质量,学校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在“如何提高作文”的讲座中,语文老师多次强调用心观察和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D.“川剧进校园”的成效并不显著,原因是对地方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
2019-12-29更新 | 10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A.《我爱这土地》作者艾青,现代著名诗人,其著名代表作还有《大堰河——我的保姆》。
B.鲁迅的散文《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散文集《朝花夕拾》。
C.《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
D.《醉翁亭记》的作者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
2019-12-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6. 名著阅读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弄权铁槛寺”的是__________,“千里走单骑”的是__________,“误入白虎堂”的是__________,“三调芭蕉扇”的是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7. 综合性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为庆祝这一文化节日,学校决定以“少年正是读书时”为主题开展一次读书活动。
(1)如果你来策划组织本次活动,请设计两种与主题相关的活动形式。
(2)为宣传阅读的益处和意义,更好地促进大家阅读,请你创作一条宣传标语。
2019-12-29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8. 古诗文默写。
①政通人和,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登斯楼也,____________________,宠辱偕忘,把酒临风。
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④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____________________
⑤《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抒发了回乡后物是人非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我们常用李白的《行路难》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明自己胸怀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追求胜利的信心。
2019-12-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诗歌鉴赏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包含了什么哲理?
10.“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指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词人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2019-12-23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0.65)
文言文阅读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第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穷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

11.解释下列划横线的字
(1)佳木而繁阴:                       (2)颓然乎其间者:
(3)伛偻提携:                              (4)树林阴翳:
12.下列划横线的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杂然前陈者             不知人之乐
B.负者歌                 行者休
C.而不知太守乐乐也   后天下乐而乐
D.不物喜                    己悲
13.翻译下列句子。
(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乐也。
14.文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019-12-23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说明文阅读

金属与微波炉,八字不合?

吴昊然

①炒菜可以用铁锅,微波炉却根本不买金属炊具的账。难道金属与微波是死对头吗?

②金属对微波的作用基本有两种:反射和吸收。微波的本质和光一样,是电磁波的一种。家用微波炉发出的微波频率为2.45GHz,相应的波长大约是12.2cm.普通金属晶格间隙的尺寸约为几个埃,远远小于微波的波长,所以,当微波遇到金属的时候,几乎不能通过,而会被反射。另有一小部分微波在金属浅浅的表层内被吸收,这个表层深度约为1μm(10-6m)。就在这个薄层内,吸收了微波的金属会变得超级“兴奋”。金属原子的“好朋友”——电子会在电场的作用下加速运动,撞击金属晶格。动能转化为热能,金属就在这样的“友情碰撞”下被加热了。

③如果将体积并不大的金属(例如铝箔)放入微波炉加热,其内部升温的程度会令金属hold不住。镶有金边的盘子不适合用作微波炉加热器皿,就是因为微波炉的高温足以熔化盘子的金边。不过适当地利用这一现象倒可以加工某些食品。比如,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其包装内就有一层金属,在微波加热过程中,金属层快速升温可以让玉米粒在几分钟内就变成香脆可口的爆米花。

④反之,如果金属体积足够大的话,由于它是热的良导体,受微波作用产生的热能会很快被分散,金属整体的升温并不明显。所以如果你不小心落了一把金属勺在微波炉里,其实不用太担心,勺子外形圆滑,不会引起激烈的“打火”现象。如果这把勺子还泡在牛奶或者咖啡里就更不用怕了,热量会很快传给周围的液体。表面积足够大的金属烤盘或烤架放到微波炉里,只要按照说明书的指示操作,都是安全的。

⑤那微波炉放入金属后“打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所谓打火,其实是空气在强电场的作用下被击穿产生电弧放电。在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电场强度是不足以击穿空气的。但如果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情况就不一样了。例如你在微波炉里落下的是一把金属叉,而非金属勺,微波炉运转时,叉子的尖端部位就会产生能够击穿空气的场强。如果自家的微波炉“打火”了,你可千万别觉得好玩,这会使磁控管受损,并有火灾隐患,一个可能是要钱,一个可能是要命。

⑥友情提醒一下各位好奇心重的同学:汞虽为液态,但也是金属,而且有毒。那些打算把水银温度计放到微波炉里去测量食品温度的同学,请先用体温计测测自己是否已经发烧。否则等妈妈质问“插着碎玻璃碴和混着汞蒸汽的蛋羹是怎么回事儿”的时候,你们可别两手一摊,说这是火星版蛋羹的制作方法。

1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的标题以拟人手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
B.第①②段采用了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提示了所有金属都不要用微波炉加热这一原理。
C.第⑥段形象地警示读者不能把水银温度计放进微波炉里测温,紧扣中心话题,呼应上文。
D.本文语言幽默而生动,如“买账”“死对头”“要命”等词语增强了表达效果。
16.下列对微波炉里“打火”现象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微波炉里放入金属后所引起的“打火”,其实是强电场击穿空气后产生电弧放电的现象。
B.如果正常运转的微波炉中发生了“打火”现象,肯定是因为其中有尖锐形状的金属物存在。
C.专门为微波炉加热设计的爆米花实际上就成功利用了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
D.微波炉里的“打火”现象后果很严重,轻则会使磁控管受损,重则导致火灾事故。
17.妈妈想将鲜奶倒在不锈钢碗里放进微波炉加热,但不知道这样做会不会有危险,请你结合文中的知识向她说明情况。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议论文阅读

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周云龙

①“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中的这一名句,现代科学给出了解释,即大脑两半球的连接机制无法同时向左右手分别传达“画圆”和“画方”的命令。无数事实也表明,用心专一,事业方可成功;反之,则一事无成。

②屠呦呦就是用心专一的典型。数十年里,除了参加为期两年半的“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她几乎无长时间离开过东直门附近的那座小楼;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母亲抚养,即便得了中毒性肝炎也还在充满乙醚气味的环境下工作;从 2000多种中草药制剂中提取得到 380 多种提取物,经历了 190次失败,最终提取了关乎上百万生命的青蒿素。屠呦呦的事业轨迹,仿佛在提醒人们,无论是拉斯克奖,还是诺贝尔奖,都只是评价手段,最重要的是专一地做好专业的事。

③诚然,“不专则不能”,但为什么一些人跨界照样成功?秘诀无他,还是专一。专业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专一则是一种精神状态。如果说专业是身体上的不同器官,那么专一就是流动其中的血液。科学界巨星“三钱”之一钱伟长,在应用数学、弹性力学、中文信息学等领域都有重要成就,被人戏称为“万能科学家”。钱老不管做什么研究,都非常专一,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踏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精神干事,则功业可就。从这个意义上讲,因为专一,所以专业。

④然而,尽管跨界不是成功阻碍,但要清楚什么是自己的正业。不务正业,不仅不会成功,反而贻害无穷。明熹宗朱由校不专心治国,痴迷木匠,技艺堪比巧匠,却误国害民。现实中亦有不少这样的人。有一所医院的骨科专家,自担任院长之后,便心有旁骛,热衷搞房地产,医院不断拓展地盘,扩大规模,而急诊、门诊的服务质量,不进反退,病人及家属怨声载道。院长关注点转移,下属也开始仿效——你不务正业,我亦不必专注于此。许多教训表明,在其位不谋其政,却将精力用于怎么升官、怎么发财、怎么享乐,终必误人误己。

⑤荀子云:“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许多禀赋很好的人,不屑为“蚓”,向往威武之“蟹”,在最好的年华,将大量的时间、心力耗费在名、权、利的执着上,事业偏轨,难有大成,殊为憾事。寄心于旁骛,或有短暂的满足,却终会在迷途中迷失。诚如屠呦呦答记者时所言:“我觉得科学要实事求是,不是为了争名争利”,但愿一语能惊醒那些迷途之人。

⑥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有专一精神打底,在人生和事业的路途上,即便仍然可能面临失败,但至少能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18.下列最适合作文本文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有一种精神叫专一。
B.只要专一,精卫可填海,愚公可移山。
C.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
D.专一精神能够让我们在人生和事业中拥有内心真正的平静,享受实现人生价值的快乐。
19.“在浮华喧嚣的环境下,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下列材料不能支持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著名画家达·芬奇,自幼爱好绘画。初学绘画时老师要他从画蛋入手,他克服了初期学习的枯燥,专注于学习素描,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B.美国演员史泰龙在好莱坞遭遇1300多次拒绝终于得到一个角色,他丝毫不懈怠,全身心投入,第一集电视剧创下当时全美最高的收视纪录,他一步步成为世界顶尖的电影巨星。
C.晋代书法家王羲之练字专心致志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他吃饭走路也在揣摩字的结构,不断地用手在身上写字,久而久之,衣襟也磨破了。
D.希腊的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才华横溢,著作等身,每当人们赞叹他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时,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自己的无知。”
20.从全文看,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21.文章结尾段说“专一往往体现为一种定力、自制力、免疫力,乃至挫折承受力”,你是否有过类似的体验,写出来和大家分享。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温暖的苇花

①芦苇的花,最不像花,像是用轻软的丝絮絮出来的。

②出城,逢到有河的地方,有沟的地方,就能看到它。不是一棵一棵单独生长,要长,就是一片,一群。挤挤挨挨,摩肩接踵,亲亲密密。它们是最讲团结精神的。这一点,比人强。人有时喜欢离群索居,喜欢独立特行。所以,人容易孤独,而芦苇不。

③风吹,满天地的苇花,齐齐的,朝着一个方向致意。它让我想起“蒹葭苍苍,白露为霜”那样的诗句来,那是极具苍茫寥廓,极具凄冷迷离的景象。可是,我眼前的苇花不,一点儿也不,我看到的,是一团一团的温暖。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④我一步一步下到河沿,攀了两枝最茂盛的苇花。一旁的农人经过,看我一眼,笑笑。走不远,复又回过头来看我一眼,笑笑。他一定觉得我的行为好笑,采这个做什么呢!

⑤我是要把它带回家的。家里有花瓶,靛青色的,上面拓印着一片一片肥硕的叶。这是我的一个学生,在江西读书,不远千里给我捎回来的。花瓶太大,没有花能配它。插两枝苇花进去,却刚刚好。苇花伸出长长的脖颈,在我的花瓶上方笑,绵软、温柔,一团和气。

⑥来我家的人看到,惊奇一声,这不是芦苇吗!

⑦当然是。寻常的物,换了一个环境,就显出不寻常来。有一句话讲,环境造就人。其实,环境也造就物的。

⑧我的老父亲看到,却吃吃笑出声来。他说,丫头,亏你想得出。我知道父亲笑什么,老家遍地芦苇,没人拿它当宝贝的。

⑨冬天,农闲。家家要做的事,就是去沟边河边割芦苇,运回家当柴火。一丛一丛的芦苇倒下,苇花受了惊吓,扑扑扑,四下飞散,飞絮满天。农人的头上身上,都沾满苇花。他们把它当尘一样的,随便拍拍,轻描淡写。弯腰,却在小鸟用苇花垒成的窝里,捡到几只还温热着的鸟蛋。他们很高兴地把鸟蛋揣进怀里,哪里顾得上半空中,鸟的凄凄鸣叫呢。他们的眼前,晃过家里几个孩子的小脸。请原谅,贫穷年代,那是孩子的美食。

⑩我的祖母用苇花絮过枕头和尿垫。她称苇花叫茅花。“那个时候,天冷得嘎嘎叫啊,我的手冻得裂了口子,还是一条沟一条沟去摘茅花,摘回来给你爸絮枕头,絮尿垫。茅花软乎乎的,我的儿子枕在上面睡在上面就不冷了。”——祖母每说到这儿,就停下来,眼神里波光乍现。她想起她初为人母的幸福时光了,多遥远哪。而我,总会在她的话里,发好一会儿的呆。我转身,看着头发已渐灰白的父亲想,这么老的父亲,也是被他的母亲疼大的。人类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这样的爱啊,年年复年年,如苇花。

也见过村人用苇花编毛窝的。这是一种草鞋,编出的毛窝,像毛茸茸的小船儿。天寒地冻,冻僵的双脚,伸进毛窝里,又轻软,又暖和。人被冻僵的神经,也一下子活络起来。贫穷年代,它默默无闻地,温暖了多少双脚啊!

现在,毛窝已很少见了。今年,我去一个山沟沟游玩,在一间供游人游览的旧作坊里,赫然见到毛窝。它们被染成五颜六色,一双一双串在一起,挂在墙上,成了艺术品。

22.说说标题“温暖的苇花”有什么作用?
23.作者围绕苇花写了哪几件事?
24.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
冬阳下,它像极慈眉善目的老妇人的脸,人世迢迢,历尽沧桑,终归平淡与平静。
25.请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为什么对苇花有着深厚的情感。
2019-12-29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耒阳市冠湘中学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6.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世间有无数的门:木门、铁门、玻璃门……形形色色,用途不一,但生活中还有一些与众不同的门,它们像门又不是门,是门又无法轻易打开,当你有意或无意中推开那扇门时,你会发现不一样的精彩。

请以“推开那扇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3)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1
选择题
4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字音  字形  根据拼音写汉字
二、选择题
20.65字音  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搭配不当  成分残缺或赘余
50.65欧阳修(1007-1072)  罗贯中(不详)  鲁迅(1881-1936)  艾青(1910-1996)
三、名著阅读
60.65《西游记》  《水浒传》  《三国演义》  《红楼梦》
四、综合性学习
70.65准确、鲜明、生动  宣传标语
五、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六、诗歌鉴赏
9-100.65苏轼(1037-1101)  词
七、文言文阅读
11-140.65欧阳修(1007-1072)  文言实词  文言虚词  山水游记类课内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5-170.4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事理说明文
18-210.4杂文  感想
22-250.65散文
九、作文
260.4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