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川 九年级 期末 2020-01-13 17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1.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拜(yè)        婷(pīn)     养(huàn)       相得益(zhāng)
B.言(zhēng)   (zǐ)       偻(yǔ)          孜孜不倦(zhī)
C.能(chěng)   守(ké)       (zhì)       彬彬有礼(bīn)
D.愧(nǎn)       (sōng) 骗(kuāng)    面面厮(qù)
2020-01-06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汹涌     强聒不舍     不言而喻     丰功伟绩
B.恣雎     富丽堂皇     顿开茅塞     郑重其是
C.摇曳     质之不理     根深地固     墨守成规
D.筵席     经世奇才     矫揉造做     不醒人事
2020-01-06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老师对待工作认真负责,在教学上常常吹毛求疵
B.临近中考,别的同学都在抓紧时间汲取知识,他却苦心孤诣地沉迷游戏,父母为此心急如焚。
C.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成就,是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流血流汗拼搏出来的。
D.国庆节凌晨,各高速公路上汽车摩肩接踵,迎来了拥堵高峰。
2020-01-06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如《李太白全集》《陶庵梦忆》《杜工部集》就分别用了字、号、官职来命名。
B.《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国作家莫泊桑,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表明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
D.“这件事不是我做的,而是他做的。”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2020-01-06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论“成长”

①有人说逆境成才是一条规律,也有人认为“优势积累”决定成才。

②“顺境成才”论认为,成才者要具备三个优势:一曰“社会经济出身”。要生长在一个富有的家庭,父亲要么是专家、学者之流,要么是厂长、经理之辈,即要有一个名门富豪之家。二曰“受教育训练情况”。要上过大学,且有博士学位,一句话,“从无名之辈一举成为科学大师的人是从来没有的”。三曰“在享有盛誉的导师指导下,迅速取得优异成果”。与此同时,社会及时地承认其才能和功绩,各种奖励和职位晋升随之而来等等。这优而不能再优、顺而不能再顺的理想环境,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想必大多数人只能望尘莫及了!

③“逆境成才”论认为,逆境成才是一条规律,换言之,凡要成才就要身处逆境。古今中外大凡成才者,都是身处逆境,甚至终身与逆境为伴,从而使逆境成为“砥砺人才锋芒的硎(xíng)石(磨刀石)”。显然,这种观点与“顺境成才”论是异曲同工,都过分强调了环境的作用。逆境与成才都只有偶然联系,而无必然联系。假若是块“好钢”,则能砥砺出人才;假若是块废铁烂铜,何以砺出人才锋芒?

④其实人的内在素质,如人的经验智慧、品德意志、创造力等等,关系到主体活动的质量,这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和前提。人才成长十分复杂,固然外因十分重要,典型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典型环境,具体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环境,但是这些都是作为必不可少的外部条件而存在的;惟有人的内在因素,才是成才的决定因素,它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决定着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

⑤总之,一方面,成才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应努力优化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等外部条件,为有志成才者增添“助长剂”。另一方面,成才主要靠自己,必须优化自己的心理环境,加强品德意志的培训,以自身的努力去开拓智慧的能源。身处逆境时,要意志坚定,自强不息,化不利为有利,变压力为动力;身处顺境时,应利用有利条件,强化自身优势,加速成才步伐。“金子放在任何地方都发光”,不因环境的优劣而失去固有的本色。

5.第④段中,“人的内在因素处于主导和支配的地位,决定着主观能动作用发挥的程度。”这句话证明的观点是(   
A.人才成长十分复杂
B.人的内在因素是成才的决定因素
C.具体的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具体环境
D.典型人物的成长离不开典型环境
6.选文的中心论点是(   
A.成才必须有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背景。
B.凡要成才就要身处逆境。
C.人的内在素质是成才的基本要素和前提。
D.成才主要靠自己。
7.本文结构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020-01-06更新 | 281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两则 文言文选段, 完成后面小题

甲文: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醉翁亭记》节选)

乙文:

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丰乐亭记》节选)


注释:①此:指滁州。②上:皇上。③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
8.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幽芳而荫乔木(拾取)
B.因为其山川(根据)
C.而不知太守之其乐也(以……为乐)
D.太守谁(对……说)
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遂书以名其亭/且置土石
B.夫宣上恩德,与民共乐/君之力
C.宴酣乐/四时景,无不可爱
D.朝往,暮而归/博学笃志
10.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甲文运用对比手法,用滁人和太守作对比,批判滁人不事生产、只知享乐的习气。
B.乙文中,作者取亭名为“丰乐亭”的原因是: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而高兴,也知道能够安享丰年的欢乐。
C.甲乙两文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
D.甲乙两文在语言上都很有特色。乙文多用散句描写,甲文则多用对偶句,句式变化,错落有致,甲文还巧用虚词“而”“也”,增添了回环咏叹的意味。
11.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②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问题。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12.首联一个“_________”字贯穿全诗,奠定了本诗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诗人无罪遭贬的命运。
13.颔联两句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要赏析。
2020-01-06更新 | 27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