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末 2020-03-02 32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较难(0.4)
1. 下面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虚/弓   叫/根深   痛绝/好逸
B.颠/   /开门   自弃/一十寒
C.灌/气   仿/求神拜   顿开/敷衍
D.意/   /莘莘学子   容光发/然一新
2020-02-28更新 | 29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制裁          遵循          金刚钻            眼花缭乱             不醒人事
B.脏物          箴言          挡箭牌            李代桃僵             相得益彰
C.赞誉          秘诀          遥控器            鸠占鹊巢             断章取义
D.绸缎          冠冕          里程碑            前扑后继             自惭形秽
2020-02-28更新 | 1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较易(0.85)
3. 默写填空。
(1)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3)________________ ,八年风味徒思浙。(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4)________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出送别时依依不舍的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2-28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语言表达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表达 | 较难(0.4)
4.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在如今这个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微信代替了书信。______ ,已似经年的墨迹悄然褪去了,从前那种品一杯清茶、读一封信的慢时光已经成为一种奢侈。中央电视台《信中国》节目,选取近百年来共产党员的书信,通过读信以及讲述书信背后的故事,传递出书信的精神力量。书信,似春风带给我们温暖;书信,似甘霖滋润我们心田;______。同学们,闲暇的时候,给你的亲人、老师、朋友写封信吧!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水浒传》(一百回本)第六十六回:时迁火烧翠云楼,吴用智取A   (地名)。
梁中书见不是头势,带领随行伴当,飞奔南门。南门传说道:“一个胖大和尚 B (人名)抢动铁禅杖,一个虎面行者,掣出双戒刀,发喊杀入城来。C (人名)浑身脱剥,睁圆怪眼,咬定牙根,手搦双斧,从城濠里飞 杀过来……只见左手下杀声震响,火把丛中军马无数,却是大刀D (人名),拍动赤兔马,手舞青龙刀,径抢梁中书。
A._____             B._____                 C._____             D._____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综合性学习任务。

【材料一】5月28日到29日,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发改委、省工信厅等部门组成的专家组来到我市,对国家节水型城市工作进行复查。

在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查交流反馈会上,专家组认为,宿迁市真正践行了“节水优先、 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水利工作理念;宿迁河道治理效果显著、工业节水水平高,各项工作均居全省前列。我市最终高分通过本次复查。

【材料二】宿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424.5立方米,约为全国水平的五分之一,需求量多的时候,市民一半的用水量都是来自南水北调的“长江水”。

【材料三】2019年世界节水日主题是“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学校组织同学进入社区宣传,发现仍有少数居民不以为然,认为宿迁水资源丰富,无需节水。


⑴请将材料一改成一句话的新闻。(不超过15个字,标点不占格)

⑵综合以上三则材料,请你对我市节水工作现状做出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为了取得更好的宣传效果,同学们在宣传手册上选用了一幅漫画(见图)。请你简介漫画内容,并写出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留守乡村的爷爷

(蒋曼)

①孩子的爷爷在乡下,八十多岁了,嗓门洪亮,身体硬朗,还能参加各种劳动。他似乎从未有退休打算,每天都很忙碌,忙着照顾他的鸡、鸭、蔬菜和庄稼。

②前不久,接他到城里住过几天,可他老是记挂着乡下:菜该灌肥,该撒点草木灰,寄养在邻居家的看门狗还是天天回来睡,水沟要刨刨,不然树苗的根要烂了,母鸡们都下蛋在山上,便宜了黄鼠狼。在他的土地上,有太多需要他的物和事,从未有被生活丢弃的感觉。

③从孩子的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

④平常日子,他会仔细地安排家里地里的活计。菜长出来了,鸡长大了,就在它们之间编一道竹篱笆;赶场时,买点不常见的菜苗,种出来,看着都感觉稀奇。天燥地旱,他不着急:“没啥,油菜今年长得好,天干油分足。”如有阴雨,他也会安慰家里人:“稻子灌浆的时候,雨水多,不空壳。”某年洪水来犯,他也如此淡定:“这土肥沃啊,明年又种嘛。”数十年与土地亲密相守,其经验足够让他从容不迫。

⑤乡村老人对死亡有一种独特豁达,生死本是自然轮回,荣衰不只是庄稼和草木。爷爷能在一岁一枯荣的山野田间洞悉生命秘密。在乡村,死亡从来不是禁忌,到了高龄岁数,他们会早早地请来风水先生,选好墓地,准备好寿木,放在堂屋里,每年会亲自刷一遍漆,红色的或者黑色的,平时用来储存需要干燥的粮食,最后,存放自己。

⑥孩子的爷爷喜欢种树。我老公考上大学,他高兴地在村里小学种下一排香樟树,现在还都郁郁葱葱,生长在已被废弃的小学校里。我们结婚时,他建议我们种一棵树,然而在水泥森林的城里,连人都难以安顿,我们在哪里可以种下属于自己的树呢?

⑦有了小孙女,爷爷说:“我在乡下给孙女种了棵香樟树,以后她大了,树也大了。”爷爷说不来动听的话,小孙女却记住了爷爷的礼物。这个城市出生的孩子,从此与遥远的乡村老家有了心灵相通的所在:一棵树,一棵和她一起成长的树。

⑧有一次,我们回老家时,女儿终于见到了这世界上属于她的那一棵树。爷爷领着孙女,骄傲地走在自家的土地上,满怀一个勤劳庄稼人的自豪感,大声地告诉孙女:“这地是我的,也是你的,小池塘是你的,大公鸡是你的,坡上的柏树全是你的,那只叫团团的狗也是你的……”

⑨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

(摘自《长春日报》)

7.文中“爷爷”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答出四点即可)
8.结合全文,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1)从爷爷身上,我看到这样一个老人,面目黝黑,衣衫褴褛,在与土地朝夕相处的日子里,大自然慷慨地把尊严和自豪传给他,二十四节气镌刻进他的血脉,知道什么时候劳作,什么时候休息。(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句中加点词“镌刻”在文中的含义。)
(2)不由地凝神驻足,聆听又感动。我们给了孩子生命,留守乡村的爷爷则给了她广袤而丰盈的故乡,我由此豁然开朗,哀而不伤。(为什么说爷爷给孙女的故乡是“广袤而丰盈”的?)
9.结合全文,谈谈标题“留守乡村的爷爷”的作用。
10.请简要概括文中“爷爷”的形象特点。
11.爷爷为什么要在乡下给孙女种一棵香樟树?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人应当有所畏惧

①古往今来,“人定胜天”的观念早已深入人心。遇到洪灾时,西方神话中,都是信仰神的一小部分人幸运地躲过洪水;而中国神话中,却总是宣扬人们无畏神灵,最终经过各自努力战胜洪水。面对困难时摩西选择带领人们逃出埃及;而在中国神话中,愚公面对门前的大山,硬是用自己的努力开辟了一条道路……中国是个无神论的国家,今天,太多太多人无所顾忌,天不怕,地不怕!每当看到西方的影视中有教堂祈祷的镜头时,我都特别感慨:天不怕,地不怕,没有任何畏惧将导致无知、盲目,甚至死亡……那将是多么地可怕!

②先哲孔子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但现在,人们普遍崇尚实现自我、张扬个性,尤其是在一段时间里,在改造自然提高生产力面前,大肆宣扬“人定胜天”,于是,当我们为自己的“成功”喝彩之时,"“回报”随之而来,因为,大自然也懂得“来而不往非礼也”。

③君不见非典来临时,人们的畏惧,板蓝根一度买断。

④君不见甘肃早灾,多少人为生命之源——水,而愁断肠。

⑤君不见台风海啸卷走了多少生命?

……

⑥人,作为万灵之物,首先应该有所畏,有所怕,怕该怕的。只有这样,人类才有可能长久地生存下去。

⑦首先,人应当敬畏自然和尊重自然规律。

⑧人,首先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分子,即自然的组成部分,所以,我们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与自然界万事万物和谐相处。恩格斯曾经说过:"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⑨我们除了不去随意破坏自然外,还应该对自然界约取俭用。然而,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纸巾……泛滥成灾!我们也看到了!可我们一边高呼“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一边暗想:“ 中国十四亿人呢,他们都节约了,我浪费一点没关系。”更有甚者,“十三点九九亿人都在浪费,我一人节约一根筷子、一张纸, 太渺小了,根本没用,何必委屈自己?用吧!多我一个也多不到哪去?”人们忘了那句最常说的话: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凡是贪恋无度或生活奢靡者,必然遭到报应!

⑩敬畏自然,最重要的是应该敬畏生命和珍爱生命,每当看到学生一边享受着国家优惠的教育资源:两免一补,班班通……一边碌碌无为,浑浑噩噩混日子,我就会有一种特别的失望、特别无奈的心痛:人生苦短!生命脆弱!多少次,我对他们说:“你们的时间、生命、健康、身体不仅仅属于你自己,还属于所有你爱的和爱你的人,你自己无权挥霍和践踏他们!你们应该敬畏他们,珍爱自己!”

⑪其次,人应当畏惧法律。毕淑敏曾说过:“世界和宇宙这两个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在城市里可以知道什么叫世界,但你不会懂得什么叫宇宙,宇宙必须是大自然直接教会给你的非常悲壮的感觉。记得电视剧《天下粮仓》中米河的父亲临终前对儿子说的话:““无畏’不是什么都不怕,而是怕该怕的!”我觉得特别经典,怕该怕的,不去触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做想做的事。人之所以不知道畏惧,其中有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优裕舒适的都市和和平安逸的年代,即使一些小波折,也不足以让人们担惊受怕。

⑫所以,要培养自己“有所畏惧”的素养,必须经历大的磨难和挫折或者通过适当的途径体验宇宙的广袤、自然的复杂、心灵的震撼。

1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13.文章第⑪段划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4.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15.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其中“勇者不惧”即勇敢的人是无所畏惧的,这是否与本文的观点相矛盾呢?请结合现实,谈谈你对本文观点的理解。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乙】与善人居,如入芝兰①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②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③之肆④,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⑤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注释]①芝兰:一种香草。 ②化:同化。 ③鲍鱼:咸鱼。 ④肆:店铺。 ⑤丹:丹砂,矿物名,红色。
16.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所欲有甚于者/于忧患B.即与化矣/春冬
C.久不闻其臭/不知人之乐D.我所欲也/与之化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2)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8.人生经常面临各种选择,关键看你怎样取舍。请仿照【甲】文中画线的句式,用现代汉语另写一个句子,表明你的取舍观。
19.【甲】、【乙】两文都运用了______________ 的论证方法:。
2020-02-28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各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0.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在表达上的妙处。
21.这首诗叙述了诗人怎样的经历?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020-02-28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2. 题目(1):留住这片风景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600 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注意要书写工整。
2020-02-28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23. 题目(2)

滩上,一个小男孩在欢快地追逐浪花,一旁的妈妈笑着对爸爸说:“这毫无意义的事,孩子也玩得不亦乐乎。”爸爸正色道:“追逐快乐不也是意义吗?”

人生路上,有多少牵动我们喜怒哀乐的追逐,有多少激励我们上下而求索的追逐,有多少让我们衣带渐宽终不悔的追逐啊!。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02-2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淮滨县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语言表达
1
名著阅读
1
综合性学习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4字音  多音字
20.65字形  常见易错字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85名句名篇默写  诗  词句子默写
三、语言表达
40.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情境补写  简明、连贯、得体
四、名著阅读
50.65施耐庵(不详)
五、综合性学习
60.65文段综合  漫画类  新闻稿
六、现代文阅读
7-110.65散文
12-150.65感想
七、文言文阅读
16-190.65孟子(前372-前289)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八、诗歌鉴赏
20-210.65文天祥(1236-1283)  诗
九、作文
220.65全命题作文
23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