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江苏 七年级 期末 2020-03-03 25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适中(0.65)
1. 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纯cuì          禁ɡù     人忧天
职(                           )戒              )伏            )咄逼人
2020-03-0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2. 古诗文默写。
⑴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______________,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
_______________,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⑷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________》)
⑸子夏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子张》)
⑹诸葛亮《诫子书》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3-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三、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3. 根据上下文,回答问题。

优秀传统文化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它已经融入我们的文化性格里,启动着我们的心智,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它要得到(       ),就应融入公众生活。一些优秀的文化类节目备受关注,说明很多人不是对它(       )热情,而是缺少感受它的机会。


(1)为文中括号处选择恰当的词语。
备选词语:传扬       传承       缺乏       欠缺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0-03-01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四、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金色花》《再塑生命的人》《皇帝的新装》作者分别是印度的泰戈尔、美国的海伦·凯勒和英国的安徒生。
B.《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代表作,是由南朝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先秦杂家代表著作,由战国末期吕不韦集合门客编写而成。
C.《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从“记忆中抄出来”的散文集,共十篇,真实生动地回忆了作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的生活经历。其中《阿长与<山海经>》《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都对作者的童年生活有所叙述或追忆。
D.“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星汉”指银河;“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左迁”指降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中的“故园”指故乡。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则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穿井得一人》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选自《吕氏春秋》)

【乙】

《桑中生李》

南顿张助于田中植禾,见李核,欲持去,顾见空桑中有土,因植种,以余浆灌溉,后人见桑中复生李,转相告语。有病目痛者息阴下,言:“李君令我目愈,谢以一豚。”目痛乃小疾,亦行自愈。闻者传语:“盲者得视。”众犬吠声,远近翕赫,其下车骑常数千百,酒肉滂沱。间一岁余,张助远出来还,见之惊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因就斫之。

(选自《新辑搜神记》)


[注释]①南顿:古县名,在今河南项城市。②空桑:枯空的桑树,老桑树有枯空的树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长出的李树。④豚:小猪。⑤行:不久。⑥众犬吠声:是“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着叫起来。形容众人盲目附和,众人随声传闻。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轰动、惊动。
5.给下面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划分一处,用“/”标出)
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阴 下
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其家穿井       ②国人     持去     ④间一
7.下面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丁氏穿井一人          盲者
B.后人见桑中生李       何及
C.闻者                    不习乎
D.以浆灌溉                 间一岁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⑴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⑵此有何神,乃我所种耳。
9.甲、乙两文告诉我们该如何对待传闻?
2020-03-01更新 | 3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市区部分初中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