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湖北 九年级 一模 2020-04-15 48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字词书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1. 下面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方格中。
谒隆中诵诸葛智慧,赏唐城品璀灿文化。
2020-04-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字词书写 | 较易(0.85)
2. 根据语境,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

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只争朝夕,不负( )华”,中华民族用110年的时间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用70年的时间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用40多年的时间实现了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跃升。时间属于奋进者,历史属于奋进者。让我们(       )尽职守,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继续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进发。

2020-04-15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星Galaxy Z Flip手机凭借时尚潮流的设计、全新的视角拍摄,在京东商城一上线就火速告罄
B.古隆中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的消息传来,无数襄阳人欢呼雀跃,欣喜不已。
C.疫情防控已到了间不容发的时刻,不能有任何的麻痹、懈怠思想。
D.热播剧《奋斗的旋律》中,林杰、叶豆豆等演员把一大批与新时代同行、拼搏奋进的年轻人形象饰演的入木三分
2020-04-15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4. 下列各句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20届万家宴活动于1月18日上午武汉市百步亭花园社区隆重举行。(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别是“名词”“介词”“形容词”)
B.“鸭群将头从翅膀里拔出,看一眼船上的主人,才又将头重新放回翅膀里”,这个句子是条件复句。
C.“敬业和乐业”“出师表”“曹刿论战”“过零丁洋”这几个短语依次属于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
D.2020年是农历庚子年,根据我国传统的“天干”“地支”知识来推断,2021年为农历辛丑年。
2020-04-15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5. 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家庭是人们心灵的归宿,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                        
①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许多移风易俗的举措,引导人们回归重家庭、重家风的节日传统。
②如果轻视了春节的文化意味,把过节仅仅视为“吃、玩、睡、买、游”,那么无疑就冲淡了节日的意义。
③从温饱不足到全面小康,从娱乐单一到文化多元,春节是常新的,家风建设也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
④春节的价值内核经久不变,那就是我们内心中对亲情团聚的依依眷恋、对生活幸福的热切向往。
⑤节日期间亲子同阅读,传承了“耕读传家”的好家风;全家出游体验异乡文化,创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好家风。
A.①③②⑤④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⑤③④D.①③⑤②④
2020-04-15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6. 诗文默写。
____________________,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③《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中的马旭、严学庸夫妇省吃俭用,为黑龙江省木兰县捐款1000万元。他们身居陋室,却桑梓情深、大爱永恒,可谓“斯是陋室,___________”(用《陋室铭》文中话填写)。
④爱国是永恒的话题,为国效力、无悔人生是很多人的追求。我们敬佩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_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的老骥雄心;我们赞扬李贺“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雁门太守行》)的忠君报国;我们感叹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_______(《渔家傲·秋思》)”的家国情思;我们敬仰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的建功立业。
2020-04-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四、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较难(0.4)
7. 庚子新春,疫情肆虐。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多少白衣天使、武警战士、基层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多少兄弟省份派出医疗团队、运输救灾物资,为武汉加油!为湖北加油!现在班上拟举办“战胜疫情,感恩有你”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感恩颂   我参与】下面这段文字是班长在介绍活动开始时的开场白。请仿照划线句子内容,结合所学的知识,补写一个句子。(不要求完全对仗)

“你的样子,就是中国的样子。你怎么样,中国就怎么样。”“你的样子”是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你的样子”是白衣天使坚守岗位救死扶伤守卫人民健康是一辈子的事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感恩人   我来访】李波是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在这次抗疫救灾中勇挑重担、冲锋在前,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班级准备让你对他做一次采访。请把采访过程补充完整。
①采访准备。了解采访注意事项、采访者的基本情况,确定采访提纲,联系采访对象,确定采访时间和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撰写采访稿。整理采访素材和笔记,撰写采访稿。采访稿要紧扣主题,内容充实,形式上尽量做到图文并茂。
(3)【感恩事   我探究】在人生的重要关头,需要我们做出抉择。请结合以下两则材料,说说你从中得到的主要启示。

材料一:1月20日,钟南山带着专家组成员,亲赴武汉,参加抗击疫情的工作,感动了不少人。钟南山其实已经是84岁的高龄了。钟南山当时一直奉劝大家不要去武汉,不过他自己却第一时间就到达了武汉。为了在第一时间赶到武汉,钟南山是坐着高铁的餐车去的武汉。钟南山真的可以说是国士无双。钟南山出现之后,抗击疫情的工作出现了积极进展。

材料二:1月23日,一封特殊的请战书在网络上传开。24个医务人员签上姓名、盖上红手印,在这份请战书上写道:“我们是2003年奉命赴小汤山抗击‘非典’的南方医院医疗队队员,当年为全国抗击‘非典’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时做到了医务人员‘零感染’。17年后的今天,当全国人民正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肆虐,作为一支有丰富经验、战胜过‘非典’的英雄集体,特此向院党委请战: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除此之外,上海、广东、四川、江苏等地的一批又一批医疗队伍纷纷驰援湖北,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感恩信   我来写】在这次兄弟省份对口支援活动中,宁夏回族自治区派出18名医务工作者来到枣阳参加新冠肺炎医疗援助,为表达对宁夏医务工作者、全体宁夏人民的感谢,枣阳所有A级景区将在2020年12月31日前对宁夏居民实行免费活动。请你以枣阳汉城总经理的身份给援枣宁夏医疗队写一封感谢信。(100字以内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04-15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8. 阅读下面的一个片段,回答问题。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的地方;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着他的脸。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立定在水里,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茫茫地觉得心有点热气,耳边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地,低着头一步一步地往前拽。坐车的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凭车夫在水里挣命。


(1)【感悟人物形象】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中的主人公,“骆驼”是他的外号。这部作品被誉为“抗战前夕中国最佳的长篇小说”,文段中的祥子具有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2)【体会语言风格】老舍是公认的语言大师。他创造性地运用北京市民的口语,“把顶平凡的话调动得生动有力”,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又增添了“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请试着列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学习方法】圈点批注法是古人读书时常用的传统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便于复习、巩固、查考,也是一种治学的方式。
圈点勾画虽然是随手的,但勾画的内容应该是文章的重点、难点、疑点,或者________。批注可以从作品的内容、结构、写作方法、____________等方面着手,或展开联想、想象,补充原文内容。

六、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较难(0.4)
古诗词赏析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9.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B.诗的首联运用典故,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颔联中仙人一去不再回返,只有白云陪伴着黄鹤楼,大有岁月易逝之感慨。
D.颈联写登楼所见之明丽之景,两句对仗工整,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10.尾联写出了浓浓的乡愁,历来被人们所称颂,请简要分析作者在尾联是如何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0.4)
文言文阅读

次日,登大小清凉台。台下峰如笔,如矢,如笋,如竹林,如刀戟,如船上桅,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食顷,有白练①绕树,僧喜告曰:“此云铺海也。”初濛濛然,镕银散绵,良久浑成一片。青山群露角尖,类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俄而离散,则万峰簇簇,仍还原形。余坐松顶,苦日炙,忽有片云起为荫遮。方知云有高下,迥非一族。薄暮,往西海门观落日,草高于人,路又绝矣。唤数十夫芟夷②之而后行。东峰屏列,西峰插地怒起,中间鹘突数十峰,类天台琼台。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余不能冠,A       ;不能袜,B       ;不敢杖,C       ;不敢仰,D       。左顾右睨,前探后瞩,恨不能化干亿身,逐峰皆到。当“海马”③负时,捷若猱猿,冲突急走,千万山亦学人弃,状如潮涌。俯视深阬、怪峰,在脚底相待。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惴栗无益。若禁缓之,自觉无勇。不得已,托孤寄命,凭渠所往,觉此身便已羽化。

——节选自袁枚《游黄山记》


【注释】①白练:白色的娟带。②芟夷:古汉语词汇,指除草,或铲除。③“海马”:指黄山当地上山、下山背送游客的人。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大盘凝脂中有笋脯矗现状(       )
②草高(       )
12.下面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又如天帝/戏将武库兵仗布/散地上。
B.忽/有片云起/为荫遮。
C.唤数十夫/芟夷之而/后行。
D.倘一失足,不堪置想/然事/已至此。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红日将坠,峰以首承之,似吞似捧。
14.根据你的理解,将“被水沃透”、“动陷软沙”、“被风掀落”、“虑石崩压”四个词语恰当填在文中的A、B、C、D处。
15.这是一篇记述游山经过的优美文字,袁枚把黄山的山峰、云海、落日描述得形象逼真,请根据文段概括出黄山山峰的特点。
2020-04-15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八、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记叙文阅读

家乡耍活

①耍活是陕西关中的方言。关中是我的家乡,家乡人把一切玩耍的活动都用这两个字表达了,就像城里人把一切游乐活动统称为娱乐一样。

②童年时,我和小伙伴们的耍活大都是从玩土耍泥开始的。再长几岁,就会学着大人丢方。我19岁离开村庄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初期,那时还不知道我们村里谁会下象棋,因为我从来没见人下过。到90年代初期,我应邀到西安电影制片厂写剧本,其间和西影厂编剧竹子去了一趟我的家乡,才知道村里已经下象棋成风了,而下得最好的,就是我的父亲,竹子就和我父亲在我家的院子门前摆开象棋盘下起来,竹子下棋的水平在西影厂也就一般,但和我父亲在一个小时内下了三盘,我父亲都输了,父亲深有感触地说,看来,下棋也有大学问!

③有一句流传至全国的顺口溜:“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三千万老陕齐吼秦腔,吃一碗面条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我们老家人确实爱吼秦腔,我印象最深的是夏天打麦碾场的时候,大人们在大太阳底下,戴着草帽,牵着拉碌碡的牲口缰绳,一边扬着鞭子一边唱秦腔,往往是此伏彼起,有男的唱,也有女的唱,更有几人合唱的。那耀眼的阳光、流淌的汗水和高亢的秦腔合在一起,形成了麦场上令人难忘的情景。

④我们村里唱秦腔唱得最好的是一个瞎子,他还会弹三弦,他一张口唱,其他人就立即闭了嘴。他天生一副好嗓子,提着三弦走村串巷,用乐器和嗓音挣钱挣物养家糊口。我们知道他方游回来的消息几乎都源于他喊他儿子犬的吃饭声,他站在自家院子里,大叫一声:“犬”,周围几个村庄的人都知道他家开饭了。

⑤改革开放后不久,村里通了电,有了脱粒机,打麦的场景从此消失了,也就没了秦腔,自然成了麦收时节乡村人很大的遗憾。

⑥但是社会毕竟往前走着,新的耍活不断出现,比如有了电影,逢年过节,或者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就会请一场电影来,让一个村庄的人看。前几年我回家乡,父亲告诉我,如今看电影也很少了,因为每家都有电视机,在家里都把电影看了,还跑到外面弄啥?!

⑦我知道父亲爱吼几声秦腔,就问父亲这几年有吼戏的场合没有,父亲笑笑说,过去大家在一块儿做活,说唱就唱起来了,有个互相比的心,如今单个做活办事,唱不起来。想想又说,有一次你弟开着拖拉机拉着我去赶集,路上高兴了,忍不住吼了两句秦腔,但吼了两句也就停了,一个人唱,寡气,没意思。

⑧去年9月,和我一起上初中的一个同学来到郑州,他的儿子考上了郑州这边的大学。“你把书念成了,我没念成,我得让我儿子念成。”他这样说,话语中渗透着自豪和满足。我发现他的头发已经白了许多,胡子也没有刮,看上去很苍老,就问他家的经济情况,因为目前在我去过的一些农村,最穷的是两种家庭,一是家里有大病号,另一种是有孩子上大学。他低头一笑说紧是紧一些,但也不至于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受穷,他说他家承包的土地全都栽了苹果树,每年能卖两万多块钱,而且不用交农业税了,供一个大学生没问题。这就让我放心了,中午请他喝酒。他酒量小,两杯酒下肚,脸就红了,指着自己的脸问我,“你看我像不像杜甫?”我一愣,心里想,你咋能像杜甫?嘴里说:“你比他胖。”他却说:“重要的不是形似,而是神似!”说着立起来,做了个捋胡子的姿势,并戏曲亮相一般地定住格:“这下你看像不?”我看着更不像,就笑起来。这一笑,他也笑了,坐下来说,“自古到今,咱那的人有了钱就置地盖房子娶媳妇。眼下呢,这些都不在话下了,村里一伙人就想在今冬把钱凑到一块儿,排个新秦腔,剧名叫《杜甫》。我就在争这个角儿呢!我把台词全部背过了,唱腔不但背过,而且琢磨着唱了不下50遍,应该说每一个唱腔都能达到西安来的导演的要求。我给你唱一段吧?”我连忙摆手,心里想这儿是饭店,不是乡村,能说唱就唱?嘴上却说:“你一准能唱好,你从小就嗓子好,凡是耍活你都比我强,来来碰杯。”

⑨前几天郑州下大雨,他冒着雨来到我的办公室,我几乎没认出来,因为他的胡子垂到了胸口。他说这是为戏留的胡子,因为去年冬天他们的《杜甫》演得很成功,他现在一有时间,就琢磨《杜甫》的事,他是跟儿子一起来的,儿子去学校了,他来跟我商量《杜甫》。

⑩“不是很成功吗?”我问。

⑪“成功归成功。”他捋捋胡子说:“导演还是不满意,说我演的唱的都成,就是气质不成。我就是来请教你,咋个把气质弄成?”

⑫我看着他,心想诗圣的气质是一般人能修炼出来的?但我不能给他泼冷水,毕竟,当普通农民都开始琢磨怎么弄成杜甫的气质时,他们的耍活就要成气候了。我把茶端到他面前:“不就是个耍活嘛,放开弄!”

摘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16.这篇散文立意深刻,作者通过叙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大人们在大太阳底下,戴着草帽,牵着拉碌碡的牲口缰绳,一边扬着鞭子一边唱秦腔,往往是此伏彼起,有男的唱,也有女的唱,更有几人合唱的。
18.联系上下文,谈一谈你对文章第段划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19.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以“耍活”为线索贯穿全文,重点介绍了下象棋、唱秦腔等家乡耍活。
B.选文第④段讲述了唱秦腔最好的一个瞎子走村串巷、养家糊口的故事,他喊儿子回家吃饭的故事幽默风趣。
C.文章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论述的,文中多次出现父亲的感触和叹息,表明父亲对新出现的耍活的不满以及对秦腔的怀念。
D.起先在酒店喝酒时,作者对初中同学排练新秦腔饰演杜甫并不看好,是持否定态度的。
2020-04-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说明文阅读

这样查出密切接触者(解码)

①为帮助政府部门全面掌握密切接触者信息、方便公众自主查询,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推出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发挥大数据融合分析的优势,能够在海量数据中快速精准地辨识出“密切接触者”。截至2月13日16时,该客户端总查询次数超过1.19亿人次,为多地政府、多个企业提供疫情研判报告。

②用户只要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能迅速准确地查询自己是否为密切接触者——2月8日20时08分,一款让公众自主查询是否为密切接触者的客户端正式上线,帮助快速精准地找到病毒传播链中的密切接触者。

截至2月13日16时,这个“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的总查询次数达1.19亿人次,自我发现密切接触者93594人次。测量仪还在持续进行迭代升级,以更好地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精准辨识

④“疫情发生后,大家都关心自己是否有与确诊或疑似人员同乘一个航班、一列火车、一个大巴的经历,以及是不是密切接触者,也就是疫情传播链条中的‘B’角色。政府部门管理者也急需快速全面掌握准确的密切接触者信息,进而实现精准防控。”国务院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大数据分析工作专题组专家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总经理吴曼青说。

⑤为此,由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联合成立的疫情防控大数据攻关团队,联合开发了风险人群感知大数据平台,依托国家“互联网+监管”系统,快速推出了“密切接触者测量仪”软件客户端。

⑥技术人员介绍,这个客户端发挥大数据融合分析的优势,能够在海量的数据中快速精准地辨识出“密切接触者”,具有数据权威、模型可信、查询准确等三大特点。

⑦权威数据的及时获取是做出精准判断的前置条件,也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区别于其它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最大特点。在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工具平台获得了国家卫健委、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集团和民航局等多方面的数据资源支持,从根本上保证数据来源权威性,为输出准确的查询结果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供“单位体检”“百姓自查”两种服务模式

⑧这个客户端主要分为“单位体检”和“百姓自查”两种服务模式。自上线以来,受到政府、企业、个人的欢迎,并为北京、海南等9个省市,中央军民融合办、全国妇联、国防科工局等部门和人民团体,中核工业、中国中车等中央企业提供疫情研判报告;正在为教育部、浙江省、山东省以及公安部全国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供应用接口。有些企业、高校、社区已规定必须使用客户端进行自查。

⑨同时,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新增了企业“小帮手”客户端,帮助企业既可以对返岗职工、访客测量体温,也可利用软件感知是不是风险人群,让返工返岗的人员放心工作。新增的社区“小管家”软件客户端已在北京市石景山区应用,效果良好;交通站点“小战士”将于近期上线。陆续推出的一“大”三“小”软件服务,将更好地服务小区、交通运输、企业,更好地服务于疫情防控工作。

不可逆加密处理保护个人隐私

⑩作为采用信息化手段抗“疫”的实践与探索,查询工具既要保证查询结果准确,也要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

⑪针对大众关心的隐私保护问题,吴曼青表示,数据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开发之初,首先考虑的就是数据信息的安全问题,平台严格执行中央网信办发布的《关于做好个人信息保护利用大数据支撑联防联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加强数据管控。

⑫“密切接触者测量仪”的数据采集、存储、管理、使用等全流程,都是在经过高等级安全认证的中国电科云平台上处理完成。同时,“密切接触者测量仪”所有查询数据全部经过不可逆加密处理,以密文形式进行存储和比对,数据加工做到安全可控、流程合规,并严格限制每个注册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三名不同的自然人以防信息泄露,公众可以放心使用。

摘自《人民日报》(2020年02月14日12版)

20.请结合全文内容,概括说出什么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
21.第③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22.下面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是政府部门管理者为快速掌握精准的密切接触者信息,实现精准防控,而联合多个部门推出的软件客户端。
B.“权威数据的及时获取是做出精准判断的前置条件,也是‘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区别于其它大数据分析工具的最大特点”一句中“最大”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说明这是最主要的不同点。
C.企业要对返岗职工、客户进行体温检测,或者让返岗职工、客户自行感知是不是风险人群,可使用“小站点”客户端。
D.“密切接触者测量仪”客户端经过不可逆加密处理,可以保护个人隐私,注册用户每天只能查询三名不同的自然人信息。
2020-04-12更新 | 19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议论文阅读

让公众感受历史的魅力

①在一件件国宝中触摸文化的宝藏,于一封封家书中感受精神的传承……近年来,历史文化类电视节目走红,让观众看到“历史原来这么有料”。透过影像化展示、故事化讲述,尘封的记忆被激活,历史的图景在人们心中铺展。

②历史源于一代代人的书写,既有故事,又有遗珍,更沉淀出文化、闪耀着智慧。习近平总书记的“用典”,正是一个感受历史魅力的窗口。用东汉杨震“四知拒金”说廉洁,引《晏子春秋》“为者常成,行者常至”讲实干,以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谈信仰……信手拈来的精妙典故,让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文章充满魅力、引人入胜,也让人看到历史中蕴藏着的智慧与力量。

③古罗马学者西塞罗曾说,一个人如果对自己出生以前的历史毫无所知的话,这个人就等于没有长大。的确,割断了历史,“现在”就失去了纵深,成为一个单薄的平面。人们渴望走进历史、了解传统,正是希望于其中理解当下、定位自身。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纪录片,能让年轻人觉得很燃很感动;为什么公众排起长队,只为一睹2000年前的西汉海昏侯墓文物。可以说,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不仅是扩大主流价值影响力版图,也是回应公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④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需要让公众走进“历史的场景”。翻看《史记》《汉书》,能听见垓下的悲歌、看到绝域的车骑,体悟到兴衰之理、人生奥义。看看长征路上无言矗立的红军墓碑,走进戈壁荒漠中连接天地的发射基地,更能感受革命史的慷慨悲壮、奋斗史的荡气回肠。我们其实“去古未远”,每个人都生活在历史之中。国家史、地方史、行业史、家族史,都在我们的衣食住行间活泼地呈现着。进入这样的历史场景,使得历史可触可感、宛在眼前,才能打开人们的历史视野,激发人们的历史兴趣。

⑤更好感受历史的魅力,也需要让历史走进“生活的场景”。近年来,引发收视狂潮的历史正剧、开启大众阅读的大家小书、点燃观众热情的文化节目,这些作品赢得认可也正说明:历史不应曲高和寡,更不应远离生活,而应是有温度、接地气、富于人情味的。不论是亮相北京、上海、深圳的“时光博物馆”,或是深受网友追捧的故宫文创产品,它们打动人心的秘诀,就在于他们嵌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赋予了我们的生活以历史的景深。

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历史要“活起来”,也正需要发现生活的历史场景、创造历史的生活场景。在“活化”的历史中,让公众更好地感受历史的魅力,定然能让更多人追寻悠久漫长的文明历程,洞察人群进化的内在奥秘,审视千百年的坎坷和辉煌,收获“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的启迪,得到“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的滋养。

⑦历史学家说,往昔就是异乡。其实,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研究历史、学习历史,其实就是一种“精神还乡”。于汗青古籍中采撷智慧,在追昔抚今中神交千古,历史就一定能成为一道来自过去的强光,照亮我们前行的征程。

摘自《人民日报》(2019年02月01日04版)

23.阅读全文,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24.文章第④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25.这篇文章论证严密,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证思路。
26.谈一谈你对文章结尾“对于公众而言,历史绝不是异乡,而是精神的原乡”这一句话的理解。
2020-04-15更新 | 13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7. 半命题作文

初中的生活即将逝去,回首逝去的日子,大家相聚在校园里,一定洒下过无数的汗水,也收获过无尽的快乐。


请以“初中,这里有我的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③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2020-04-15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湖北省枣阳市王城中学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作文 | 较易(0.85)
名校
28. 题目

一片薄薄的、浅黄色的槐树叶,承载了挥之不去的多愁;一只小小的、被踏扁了的风筝,触发了鲁迅对人生的理性思考;一个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寄托了朱自清与父亲催人泪下的深情;几只争落向阳暖枝的莺鸟,撩拨了白居易深爱早春的心弦……不起眼的树叶,寻常的风筝,易被忽略的背影,小小的莺鸟……生活中有许多常见的、细微的事物,却饱含着浓浓的真情。


请以“物微情浓”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请按要求作文,不少于600字;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引用、抄试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和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5题)

题型
数量
字词书写
2
选择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名著阅读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3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字词书写
10.85汉字临摹  常见易错字
20.85注音
二、选择题
30.65成语和熟语
40.65短语的结构  复句的类型  文化常识综合  现代汉语实词
50.65衔接与排序
三、名句名篇默写
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综合性学习
70.4仿写、续写、补写句子  简明、连贯、得体  准确、鲜明、生动  书信
五、名著阅读
80.4《骆驼祥子》
六、诗歌鉴赏
9-100.4崔颢(704-754)  诗
七、文言文阅读
11-150.4袁枚(1716-1798)  山水游记类课外阅读
八、现代文阅读
16-190.4散文
20-220.4事理说明文
23-260.4杂文
九、作文
270.4半命题作文
280.8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