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全国 九年级 课后作业 2020-06-09 478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1. 下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崩(cú)        薄(fēi)       (qǐ)
B.阵(háng)     (tuí)       钝(nú)
C.咨(zōu)       (zhāo)     (jiù)
D.益(bēi)       (yī)        夜(sù)
选择题 | 适中(0.65)
2. 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陟罚臧否(善恶)/性行淑(平)/夜忧叹(早)
B.中道崩(死亡)/悉以之(询问)/此皆良实(善良、诚实)
C.平明之(治)/臣本布衣(平民)/以其咎(表明、显扬)
D.诹善道(询问)/引喻失(适宜、恰当)/危急存亡之也(时候)
2020-06-06更新 | 416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面词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崩殂(死。皇帝死叫“崩”;殂,死亡)
B.殊遇(特别厚待)
C.恢弘(气势宏大)
D.引喻失义(说话中称引譬喻不恰当)
2020-06-09更新 | 473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4. 选出与“故五月渡泸”中“故”意思相同的一项(     
A.桓侯故使人问之;B.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C.既克,公问其故;D.彼竭我盈,故克之;
2020-06-09更新 | 376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选择题 | 适中(0.65)
5. 加点词古今意义最相近的一项是(     
A.先帝知臣谨慎B.今当远离,临表涕零
C.先帝不以臣卑鄙D.未尝不痛恨于桓、灵也。
2020-06-06更新 | 410次组卷 | 2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二、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6. 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义和今义。
(1)此诚危急存亡之
古义:____   今义:____
(2)诚宜开张圣听
古义:____   今义:____
(3)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古义:____   今义:____
(4)先帝不以臣卑鄙
古义:____   今义:____
(5)由是感激
古义:____   今义:____
填空题 | 适中(0.65)
7. 指出下列加点形容词的活用现象并写出其意思。
(1)恢弘志士之气____
(2)贤臣,小人____
(3)攘除奸凶____
2020-06-06更新 | 196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8. 默写。
(1)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
(2)《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________”一致。
(3)在前一段时间,你们班上课纪律很乱,学习成绩很差,你被临时任命为一班之长。对于新上任的你,用诸葛亮在《出师表》中的话说就是:________________
(4)在《出师表》中,诸葛亮用历史经验告诉后人只有“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能政治清明、兴旺发达。

四、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9. 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妇孺皆知。请分别写出其中的两个故事、两条歇后语、两个成语。
故事:________
歇后语:________
成语:________
2020-06-06更新 | 223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五、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10. 下面的一副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例,写出具体所指。
上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下联: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______七擒:______
东和:______北拒:______
收二川:______排八阵:______

六、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1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是感激        由:___   
(2)定中原        北:__
(3)庶驽钝        竭:__________
(4)察雅言        纳:________
(5)臣不受恩感激          胜:__________
1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2)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13.请结合选文内容,试着分析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14.选文中诸葛亮的政治主张对当今社会有哪些现实意义?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李生论善学者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这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这所言,吾悉能志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心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者所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射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

15.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并释义。
吾悉能   (        )   (        )
李生之曰   (        )   (        )
不应而     (        )   (        )
迨年事蹉跎   (        )   (        )
16.“王生益愠”中“愠”的意思是(     
A.悲伤B.失望C.愉快D.恼怒
17.翻译下面的句子
“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
18.选出与“李生故寻王生”句中“故”的意思相同的一项(     
A.公问其故B.广故数言欲亡C.故为之说D.桓侯故使人问之
19.李生认为怎样才是“善学者”?(用原文回答)
2020-06-09更新 | 206次组卷 | 1卷引用:【优选整合】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第6单元第23课《出师表》练习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5
填空题
3
名句名篇默写
1
名著阅读
1
文言文阅读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字音
20.65诸葛亮(181-234)  文言实词
30.85文言实词
40.65诸葛亮(181-234)  文言实词
50.65文言实词
二、填空题
60.65文言实词
70.65文言实词
90.65成语和熟语  《三国演义》
三、名句名篇默写
8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名著阅读
100.65对联  名著导读
五、文言文阅读
11-140.4诸葛亮(181-234)  议论说理类
15-190.65读书学习类课外阅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