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广东 八年级 期中 2020-06-20 1311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词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fú)        (bàn)       (zhuì)     无人问(jīn)
B.奋(kàng)     皱(zhě)       (sù)        风雪途(zài)
C.潺(chán)     杂(lǒng)     礴(pàng)     黄发垂(tiáo)
D.迹(zōnɡ)     乏(pí)        色(tuì)       首昂视(jiāo)
2020-06-20更新 | 21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狩猎     邀请     鸡犬相闻     草长鹰飞
B.挑衅     沼泽     人情世故     阡陌交通
C.滑翔     羁拌     周而复始     叹为观止
D.闭塞     粗糙     海枯石烂     嘎然而止
2020-06-20更新 | 20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那天,谭老师给我讲了好多好多,使得我豁然开朗
B.如果想把每件事都做到天衣无缝,就必须培养多个角度看问题的习惯。
C.他命运多舛,这些年辗转反侧很多地方,依然居无定所,朝不保夕。
D.一阵微风吹过,桃树上粉红的花瓣顿时飘落下来,落英缤纷,犹如下了一场桃花雨。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近日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假日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近段时间,我们班的同学认真讨论并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C.能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衡量我们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标志。
D.为了缓解地震灾区受伤人员血液供应不足的状况,社会各界人士踊跃献血。
选择题 | 适中(0.65)
5.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
(1)有的书可供一读,有的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应当__________消化。
(2)我单位原公章已作废,自2003年9月1日起__________新公章,特此通告。
(3)新长铁路盐城境内所有车站站名,经盐城市地名委员会__________,已经正式确定。
A.咀嚼       启用       审查B.品尝       启用       审察
C.咀嚼       起用       审察D.品尝       起用       审查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6.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
A.“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
B.金秋时节,望奎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西瓜啊、香瓜啊、李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
C.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
D.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
2018-07-06更新 | 890次组卷 | 16卷引用:人教部编版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检测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7. 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B.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C.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D.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
2020-06-20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4)
真题 名校
8.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②一个人不喜欢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③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喜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喜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④所以它们看小说和喜剧,不问它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⑤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喜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⑥诗比别类文学较严谨,较纯粹,较精致。
A.⑥①②⑤④③B.②①⑥⑤③④C.⑥②⑤①③④D.②⑥①⑤④③
2016-11-18更新 | 2022次组卷 | 36卷引用:2016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西卷)语文
选择题 | 容易(0.94)
9.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生旦净末丑”是戏剧的行当,其中“旦”是女角色的统称。
B.《小石潭记》《核舟记》《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出自“唐宋八大家”的作品。
C.《诗经》中有不少篇目被改编成歌词,如《在水一方》的歌词就出自《蒹葭》。
D.文人对各种植物有自己的偏爱,陶渊明喜爱菊花,北宋文豪苏东坡则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10. 初二(1)班的班主任张老师,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积劳成疾,患病住进了医院。有四位同学代表全班去看望望老师,他们都说了一番慰问的话。其中哪一位同学说话不太讲究分寸? ( )
A.张老师,你一心为了我们,把身体累坏了。我们的心里都非常难过,愿您早日康复。
B.张老师,你太不注意身体了,一工作起来就没日没夜的,以后一定要劳逸结合。
C.张老师,你安心在医院治病,我们会自觉地把班级工作搞好的,努力做到您在和不在时一个样。
D.张老师,你要注意按时吃药,注意休息,病很快会好的。

二、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11. 2017年2月,中央电视台推出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产生很好的社会效果。为此,某校开展以“我爱朗读”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宣传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要求:紧扣主题,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美文】“朗读”是体会语言美的重要途径。如要让你从老舍、朱自清、冰心的作品中选一篇朗读,你会选谁的哪篇作品?请简要说明选择的理由。
作者:_____________,作品: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
(3)【巧妙劝说】为了提高朗读能力,李超同学打算周六晚上收看一期《朗读者》,却被妈妈以耽误学习为由阻止。假如你是李超,会如何劝说妈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12.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气蒸云梦泽,________。(《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2)万籁此都寂,__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
(3)挑兮达兮,在城阙兮。________________。(《子衿》)
(4)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诗人用两人处境相同、感情一致来宽慰朋友,借以减轻他的悲凉和孤独之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6)《小石潭记》中既能高度概括小石潭的气氛,又含蓄表达作者悲凉凄苦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020-06-20更新 | 222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乙】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阡陌交____________               (2)其境过清____________
1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同“乃记之而去”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忘路远近(《桃花源记》)
B.其反激力(《河中石兽》)
C.孔子云:何陋有(《陋室铭》)
D.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核舟记》)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6.甲、乙文段画线句子都是环境描写,它们分别体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五、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张车票

她迈着沉重的步子,把头垂得低低的,蹒跚地向汽车站走去。

她没有带一点儿子平日喜欢吃的东西,只是带着一个母亲忏悔、痛苦而又愧赧的心去看望在少年劳教所劳动教养的儿子。

她径直走入站口,默默地排在长长的队伍后面。目光蓦然触到入口处墙上量身高的标尺,心,顿时颤抖起来。那白色的标尺线,仿佛是      。耳边响起杂乱的脚步声、喧闹声,眼角晃动着急匆匆的人影,这是刚刚下车的人出站了。

“妈妈,刚才阿姨给我量身高时,我把腿弯着,没有过线。”一个稚嫩的童声。一个多么熟悉而又可怕的声音!她惶恐地抬起头,只见一个年轻的母亲,正抱起一个眉清目秀的小男孩吻起来:“真乖,好儿子,妈妈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好东西吃!”

“妈妈好!妈妈好!”小男孩抱着妈妈的头,甜甜地说。

“妈妈不好!”她的声音在颤抖,嘴唇在嗫嚅,双脚不由自主地跨出了长长的队伍,一下站到这对陌生的母子身边。

这突如其来的举动,使年轻的母亲有点愕然,用睥睨的目光望着她问道:“你是说谁呀?”

“我是在说我自己,也是在说你!”她内疚而又真诚地说。

“我有什么值得你说的,真是奇怪!”年轻的母亲气恼地回答。

“妈妈,我们走!”小男孩摇着妈妈的头撒着娇催促。

“不能走!”她显得十分激动,声音都嘶哑了。

“你凭什么不让我走?”年轻的母亲向她投以愠怒的目光质问道。

“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她眼里闪动着泪花,语气是那样凝重。

“什么?凭一颗忏悔的母亲的心!”年轻的母亲惊诧不已地问道。

“是的!”她坚定地说,并用颤抖的手从口袋里拿出一张报纸,羞容满面地递给她说:“请你看看我这篇拙文,不,尝尝这颗苦果吧!”

年轻的母亲放下手中的小男孩,好奇地接过报纸,猛然,一个醒目的标题映入眼帘——《从一张车票说起——一个母亲的忏悔》。

“啊……你的孩子就是这样……”年轻的母亲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

“妈妈,我们快走呀!”小男孩摇着妈妈的腿嚷道。

“不,不能走,我们补票去!”年轻的母亲说道。

17.填在文中横线上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一张巨大的罗网B.一根粗大的绳索C.一条闪光的皮鞭D.一个醒目的感叹号
18.为什么“她”感到陌生的小男孩的声音“熟悉而又可怕”?
19.第一段对人物描写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0.当年轻的母亲看了报纸以后,“脸上一阵红,一阵白,语言也哽塞了”,试揣摩一下年轻的母亲当时的心理并把它写出来。
2020-06-20更新 | 13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难(0.4)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一榫一卯总关情

黄秀芳

①我很喜欢古建筑,尤其是木构建筑,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处,都品玩不尽。

②中国的传统建筑,从技术到文化,常常衍生得奇妙、自然。考察中国传统木构建筑时会发现,技术最初的目的越是简单、实用,其效果却越是神奇、伟大。

③最让人折服的例子之一,是榫卯。

④榫卯是两个独立的木构件,一凸一凹,凸的榫嵌入凹的卯里,两个木构件便咬合在一起。这是一种构件间的连接方式,不用钉子,也不用绳子,两个需要连接的物体,各自做一点改变,就可以完成并形成一个结构整体。其功效是,一接二,二接三,三接万物,需要连接多少构件,就可连接多少,这个整体想要多大,就可以有多大。

⑤榫卯的功能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因连接而生发的另两种功效。众所周知,木材有热胀干缩的“活性”,而榫卯的连接,又是木构件间的柔性的结合,因此有了一定移动或者说松动的余地。这看似缺点,但一旦组合为一个有各种榫卯连接在一起的整体构件时,缺点就成了优点;垂直方向结合的榫卯,与水平方向结合的榫卯,咬合在一起时,就不怕来自任何方向的挤压和拉伸。因挤压或拉伸造成的松脱与张紧,会互相抵消,从而形成复杂微妙的平衡。

⑥榫卯结合,可谓刚柔相济,而刚柔结合,便有着巨大的耗能作用,于是即使地震来袭,也自岿然不动。山西应县木塔就是最好的说明。这座建于公元1056年的木塔,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全塔有数以万计的木构件,全以榫卯咬合的方式连接、固定,以至于牢固不破。

⑦榫卯的功能极其简单,即两个部件的组合。但越简单,越接近事物的本质,也越伟大。最终它让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还有他,万众最终如同一体。

⑧榫卯何人发明,又发明于何时?无从可知,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但它一旦出现,便被运用得淋漓尽致,并直指木构建筑的灵魂所在:单体不是核心,单体之间平衡有序的连接与融合的关系,才是要旨。当你看到颠三倒四,横七竖八的各个木构件,依照一种组合关系被连接得天衣无缝时,你就会有一种顿悟:任何一个世界、组织、机构、团体,都是由关系连接在一起的,而“关系”的精髓就是榫入卯眼。格格不入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方枘圆凿——方形的榫头也是入不了圆形的卯眼。榫卯结构就是这样令人开悟,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


【注释】①榫卯(sǔn mǎo):是古代中国建筑、家具及其他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
21.下面这则材料是否可以作为本文的例子?如果你认为可以,请指出放在哪一段中合适,并简述理由;如果你认为不可以,也请简述理由。

【材料】

在收藏老家具的人中流传着一句老话,叫“摔断胳膊摔断腿,不能摔断榫”。

22.请从说明语言的角度,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历经十几次地震袭击,依然高高耸立,其功臣之一,就是榫卯。
(2)迄今为止可见的最早的实物,是距今6900年的浙江河姆渡遗址上的建筑。
23.结合全文,说说题目“一榫一卯总关情”的含意。
2020-06-20更新 | 16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区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4. 请以“让_________走进心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你可以从“善良”“勇敢”“快乐”“感恩”中选择,也可以填其他的词语。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6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10
综合性学习
1
名句名篇默写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字音
20.94字形
30.65成语和熟语
40.94病句辨析与修改
50.65一般词语  词义辨析
60.65标点符号
70.94修辞手法
80.64语言表达的要求
90.94文学常识综合
100.65语言表达的要求
二、综合性学习
110.65简明、连贯、得体  宣传标语
三、名句名篇默写
12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四、文言文阅读
13-160.65陶渊明(365-427)  柳宗元(773-819)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五、现代文阅读
17-200.65小说
21-230.4事物说明文
六、作文
240.4成长与人生  道德与社会  哲理与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