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河南 九年级 期中 2020-12-10 286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1. 选出下列词语加点字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     
A.星宿/住宿      亲/       西山/利多销
B.腰/       码/       一代天/揉造作
C.刀/       逗/       以沫/博学鸿
D.缎/       /关       孜孜不/胜在握
2020-12-10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2.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青松傲雪挺拔,它的坚韧让世人_____;雄鹰搏击蓝天,它的价值得以完美展现;邓稼先毅然回国,功成“两弹”,他的伟绩_____。钟南山耄耋之年,披甲逆行,悬壶济世,他的形象光彩夺目; _____人生的长度无法由人做主,_____人生的厚度可以因找准自己的位置而增加。
A.惊诧       家喻户晓        虽然        但是
B.敬仰       家喻户晓        因为        所以
C.敬仰       举世瞩目        虽然        但是
D.惊诧       举世瞩目        因为        所以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适中(0.65)
3. 古诗文默写
(1)阴风怒号,浊浪排空“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
(2)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描写朝暮之景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月千里寄相思。《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看似对月生怨,实则表达了不能与家人团聚的惆怅;李商隐的《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借寒冷的月光,写尽离别之痛、相思之苦。
2020-12-10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4.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不少网友反映,由于缺乏垃圾分类的意识和知识,扔垃圾时,                     。从不少城市试行垃圾分类的情况看,让垃圾分类成为“新时尚”,需要刚柔并济,立法惩治不按规定进行垃圾分类行为的同时,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引导工作,让群众认识到怎样分类、为什么分类。

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社会一起来为改善生活环境做努力,一起来为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1)在上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2)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020-12-10更新 | 3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四、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5. 名著阅读

小雅读到一句话:“风可以吹起一张纸片,却吹不走一只蝴蝶,因为生命的本质,在于不服从。”由此,她联想到刚读完的几部作品:《水浒传》《简·爱》,觉得它们都包含着作者关于“反叛或归驯”的思考,你认为呢?


请从下列人物中选择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这个角度谈谈你的看法。
林冲(《水浒传》) 简·爱(《简·爱》)

五、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6. 语言运用
班级开展“创建良好家风”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任务。
(1)小家同学搜集到了下面一则材料,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材料的主要内容。

弘扬传统文化、建设优良家风,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那些优良的被人称颂的家风成为塑造人们道德品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准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一个人从家庭走向广阔天地,已有的道德品质、行为准则,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在社会上的言行。



(2)在活动过程中,老师为你们展示了一则漫画,请你为全班同学介绍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3)家风相连成民风,民风相融汇国风。请你为此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
2020-12-07更新 | 176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卖鸡蛋

①小卢是咸水刘村校改以来的第17位老师。

②报到那天,村主任喜忧参半地眨着小眼睛看着这娃娃,说:“卢老师来俺村教书好啊!我们热烈欢迎。只是俺村条件差,生活艰苦,但,俺村人好,不会欺负你的。”

③卢老师腼腆地看着村主任说:“谢谢您,主任。我会认真教学,培养好孩子。”

④咸水刘村校改前租赁民房,现建三间混砖的教室,流动的三十几个学生,四个年级,学生到考五年级就到另一个村上学。教师宿舍,单人床,桌子,破橱子,脸盆架和塑料脸盆,有把吱吱呀呀的所谓椅子;伙房内有个小煤球炉子,小案板,铝壶,暖瓶,铝锅,砂锅各一个。校园东侧有压水井,有点儿菜地,老师可种几畦子菜。还栽着个象征性的篮球架子,投篮时圆筐滴零当啷地响。

⑤午饭后小卢老师跟村主任来到学校,校园、教室、宿舍、伙房都打扫得干干净净。煤球炉蹿着火苗,烧着水,暖瓶里灌满了开水,村主任提前安排人来这里整理过,送来一兜馒头,几把干面条,一兜小米,油盐酱醋瓶瓶罐罐满满地都送来了。小卢老师看在眼里,温暖在心里。他暗下决心,自己要好好干,对得起村上。

⑥卢老师说:“主任,您想那么周到。不过这些生活用品我要交钱的。”

⑦村主任一拍大腿,说:“卢老师,这是我应该做的,不用交钱,你若不走,俺村管你吃饭还算事儿吗?”

⑧开学了。小卢老师的确不错,学生反映他教学棒,认真。复式班,一、二、三、四年级,一、二年级学生朝东,三、四年级朝西。每天四个年级的语文、算数都教一遍,布置作业,晚上罩子灯下改作业、备课,忙到深夜。生活清汤寡水,早晨萝卜咸菜,中午白菜炒萝卜,晚上萝卜炒白菜。

⑨这还不是最艰苦的,最苦的是寂寞。白天学生相伴,放了学就老师孤苦伶仃一人,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该找对象的年纪,往哪儿找对象呀?所以年轻老师大都是从报道第一天就开始考虑啥时候调走。来的老师有教一年的,也有一学期就调走的,也有教一个月、一个星期的,有没来报道就走的。啥情况都有。

⑩下午小卢家访,来到门口,忽听得母鸡“咯咯哒、咯咯哒”的叫声……小罗想,何不买点儿鸡蛋改善改善伙食?他走进了这家家门。

⑪一个大娘走出堂屋门,问他:“你找谁呀?”

⑫小卢面带微笑地回答:“大娘,我不找人,我是咱村上的老师。”

⑬大娘热情地招呼:“哦,俺知道你,才来的老师,俺孙女说你脾气好、教得好,快屋里坐。”

⑭小卢也就实话实说了:“大娘,我听到您家鸡叫,就想来买您的土鸡蛋,你卖吗?”

⑮大娘说:“老师,别说买,我给你拿,你带回去吃。”

⑯“大娘,不买可不行,你怪不容易的。”

⑰大娘提出来一兜儿鸡蛋,“拿去吃吧,老师。”

⑱“大娘,我可不能白吃,这样行吗?一个给你五毛钱。”小卢知道母亲买鸡蛋大约四毛一个,人家大娘这是土鸡蛋,给五毛吧。

⑲大娘说:“我叫你吃去,!你过意不去。行!”

⑳小卢吃完鸡蛋,就大娘那儿买,价格吗,小卢慢慢从五毛涨到五毛五,涨到六毛……

㉑几个月的一天,小卢来到大娘家买鸡蛋,听着她家有人说鸡蛋的事。

㉒“大娘,您的鸡蛋我给七毛……”

㉓“不卖。”

㉔“八毛……”

㉕“不卖。”

㉖“一块行了不?”

㉗“一块也不卖。”

㉘“您有多少我包圆多少!”

㉙“你给我多少也不卖,包圆也不卖,俺说不卖就不卖。俺给小卢老师留着哩,俺村上得有他教书,孩子们离不了老师。”

㉚小卢闻听此言,心里一震,激动的暖流传遍全身。多好的大娘,多好的老乡……他停在门口,愣住了。

㉛他思忖,星期天到镇卫生院要跟小刘把话说开,让她另找合适的吧,自己现在不忍心离开咸水刘村了。

(作者:李立泰)

7.本文围绕“卖鸡蛋”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从卢老师的角度简要概括。
8.下面的语句是如何描写校园环境的?请简要分析。
教师宿舍,单人床,桌子,破橱子,脸盆架和塑料脸盆,有把吱吱呀呀的所谓椅子;伙房里有个煤球炉子,小案板,铝壶,暖瓶,铝锅,炒锅各一个。校园东侧有压水井,有点菜地,老师可种几畦子菜。还栽着个象征性的篮球架子,投篮时圆筐滴零当啷地响。
9.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内容简要分析。
10.本文的主人公,有人认为是卢老师,有人认为是大娘,有人认为是卢老师和大娘,你同意哪一种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探究。
2020-12-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核心技术要靠自己拼搏

辛识平

①这段时间,关于核心技术的话题,牵动着国人的心。这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也念兹在兹,在全国网信工作会议上,在长江沿线,在北大燕园,总书记多次谈及核心技术问题,把问题之脉,谋破解之策,为创新加油鼓劲。

②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比如,装备制造业的芯片,相当于人的心脏,心脏不强,体量再大也不算强。经过多年摸爬滚打,吃了不少苦头,中国企业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核心技术是请不到、买不来的,化缘是化不来的,要靠自己拼搏。一旦在核心技术上依赖别人,就容易遭受“断供”之痛,陷入“卡脖子”的困境。即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核心技术也不可能“伸手即来”,“市场换技术”的老路更是越走越窄。现实面前,我们应该头脑清醒,明确一种共识——丢掉幻想,自主创新!

③靠自力更生突破核心技术,本来就是中国创新的最鲜明底色。从“两弹一星”到三峡工程,从北斗导航到高速铁路,这些大国重器,哪一项不是我们依靠自主创新搞出来的?这一部震撼世界的创新史告诉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科技攻关就是要用好用足这个优势,集中精锐力量突破重点。这是我们过去书写创新奇迹的重要法宝。

④靠自己拼搏突破核心技术,既要扬己之长,也要补己之短。今年两会期间,一位全国人大代表提供的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居世界第二,但相比之下,我国国家创新能力排在世界第17位,科技成果转化率及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度仍然有较大提升空间。核心技术的研发,既要在实验室里“开花”,更要在市场应用中“结果”,才能如活水一般源源不断。突破核心技术,必须破解科研和经济“两张皮”问题,推进核心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从而实现科学研究、实验开发、推广应用的“三级跳”。

⑤人才是第一资源,自主创新说到底要依靠人才。相比资金缺口,不少领域创新的最大瓶颈,往往是高端人才稀缺。把这个突出短板补充,既应在国内大力培育人才,也需敞开怀抱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汇聚天下英才,共同突破核心技术。

⑥核心技术研发是系统工程,守住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唱独角戏,既走不快,更走不远,只会形成一个个“创新孤岛”。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我们同国际先进水平在核心技术差距悬殊,一个很突出的原因,是我们的骨干企业没有像微软、英特尔、谷歌、苹果那样形成协同效应。在突破核心技术这场攻坚战中,只有摆脱部门利益和门户之见,把最强的力量积聚起来共同干,让各个方面的创新相互促进,才能形成攻城拔寨的强大合力,推动中国制造凤凰涅磐,成为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国创造。

⑦走过了万水千山,才能更好地欣赏风景之美,更深地理解跋山涉水的意义所在。今天,当人们看到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升空的情景,坐在“复兴号”上感受风驰电掣的速度,或许少了一些激动,多了几分淡然。然而一路走来,我们经历了多少坎坷,攻克了多少难关,又成就了多少传奇。创新永无止境,下定决心、保持恒心、增强信心,自主创新的中国故事,必定写下更加惊艳的篇章。

(选自《人民日报》2018年5月5日,有删改。)

11.请写出本文的论证思路。
12.文章第四段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13.以下两则材料分别适合作哪段的论据?试说明理由。
材料一

93岁的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名誉所长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他从事核潜艇研制工作30多年,为中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习近平总书记接见这位模范代表,并拉他的手,请他坐到自己身旁来,这个暖心感人的瞬间被大家铭记在了心里,赢得全国上下一片叫好之声。


材料二

近年,上海市成立产业技术研究院,一直在努力建立现代造船、清洁能源、机械化工、集成电路、信息平板显示、微电子装备等10个大型共性技术开发平台,把有能力、研发能力强的转制院所一律转为现代研究院所,仍按企业化运行,但实行分类管理,支撑上海产业技术发展。

七、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语段(一)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 湖心亭看雪》


语段(二)

山以黄名,志旧迹也。昔者春申君尝读书于此,因以名。其山下有竹林,特产方竹。迤北为渔庄,板桥三尺,流水一湾,竹径茅庐,鳞次栉比。仲春之月,新趣盈眸,宠燕啄花,娇莺坐柳,宛然如在画图中也。登高东望,大江接天,沙鸟风帆,出没变现。隆冬雨雪,云气郁然,雪色江芦,千里一白。一年之内,致各不同。于是访耕夫,揖渔父,欲春申君之故址,而二三父老且有不知春申君为何许人者。

嗟乎!此正吾父老之幸,而春申之不幸也。夫春申至今千有余年矣,吾父老当太平之世,处无事之时,耕凿自安,嬉游鼓腹,此诚所谓不识不知者,又谁计千百年之上有所谓春申其人者哉?

节选自费伯雄《游黄山记》)


注:①春申君:本名黄歇,战国时期楚国大臣,是著名的政治家。②郁然:高大的样子。
14.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拏一小舟/人各复延至其家余
B.余强饮三大而别/苍颜
C.是金陵人,此/旦日,从外来
D.欲春申君之故址/沿河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6.语段(一)是如何描写雪景的?请结合文段具体分析。
17.语段(一)(二)都借景抒情,但所寄寓的情感却不尽相同,请简要说说这两种情感有何不同。
2020-12-1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八、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19.全诗中,诗人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九、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20. 题目:我不愿再缺席
要求: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020-12-10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上蔡县第一初级中学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卷试题
21. 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我们可以不美丽,但我们健康。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完满,但我们努力。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联想或感悟?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①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以上。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2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2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2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文言文阅读
1
诗歌鉴赏
1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65易误读常见字
20.65关联词语  词义辨析
二、名句名篇默写
30.65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4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情境补写
60.65漫画类  宣传标语  提炼与概括
四、名著阅读
50.65《水浒传》  《简·爱》
五、现代文阅读
7-100.65小说
11-130.65杂文
六、文言文阅读
14-170.65张岱(1597-1679)  山水游记类对比阅读
七、诗歌鉴赏
18-190.65刘禹锡(772-842)  诗
八、作文
200.4全命题作文
210.65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