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议论说理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60 题号:10177671
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选自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注释】①数十伶人困之:庄宗灭梁后,纵情声色,宠信伶人(乐工、演员)。同光四年(926年),伶人郭从谦乘庄宗已处于众叛亲离的境地,起兵作乱。庄宗率兵抵御,被乱箭射死
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故其盛也                    ②数十伶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甲】【乙】两段选文都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的论证方法。【甲】文阐述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中的话回答);【乙】文阐述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知识点】 议论说理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为更充分地学习先贤高尚品格,小文搜集了以下材料,请你阅读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有仙则(2)是陋室(3)可以调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乙】

彦谦居家,每子侄定省,常为讲说督勉之,娓娓不倦。家有旧业,资产殷,又前后居官,所得俸禄,皆以周恤亲友,家无余财,车服器用,务存素俭。自少及长,一言一行,未尝涉私。虽致屡空,怡然自得。尝从容独笑,谓其子玄龄曰:“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节选自《隋书·房彦谦传》)


【注】①定省:子女后辈早晚向亲长问安。②娓娓:勤勉不倦的样子。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资产殷(2)谓其子玄龄
4.文中画线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B.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C.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D.人皆因禄富/我独以官贫/所遗子孙在/于清白耳
5.读完【乙】文段,小文对房彦谦的为人为官十分赞赏。请你分析房彦谦身上的高尚品格。
2023-07-18更新 | 9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这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乙】

孟子曰: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今恶死亡而乐不仁,是犹恶醉而强酒。

(节选自《孟子·离娄上》)


注:①宗庙:这里指采邑(封地),因为卿大夫先有采邑然后才有宗庙。②强:勉强。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       辟:____________________
(2)尔而与之       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
3.《孟子》散文语言气势充沛、生动形象,请选择其中一方面特点,结合语段【甲】和语段【乙】的内容进行分析。
4.“义”意蕴丰厚。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说说“舍生取义”在颜真卿和李邈身上分别是如何体现的。
材料一

真卿仕历四朝,义不顾身,所志必达,而终为杞陷。李希烈反,诏卿慰之,群臣失色,拜命即行。在希烈所,斥朱滔之诱,责李元平之过。希烈怒,掘坎欲坑,积薪欲焚,多端迫胁而毫无怵于心。阅二十月,卒缢诸蔡州。

(取材于《史林测义》,有删改)


材料二

李邈,守真定。金人至,相持四旬。城破,赴井,左右持之不得入。斡离不胁邈拜,不拜;以火燎其须眉及两髀,亦不顾。将死,色不变,南向再拜,端坐就戮。燕人为之流涕。

(取材于《宋史·忠义传》,有删改)


注:①【杞】卢杞,唐朝宰相、奸臣。②【朱滔】唐朝中期割据军阀。③【李元平】失汝州被俘,投降李希烈。④【斡离不】完颜斡离不,金大祖第二子。
2021-06-15更新 | 12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本文作者孟子是     学派的代表人物,我们初中还学过他的课文《      》。
2.本文讲了           两方面的问题,它们的相似之处是                
2017-03-20更新 | 6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