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771 题号:1066939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新城游北山记

晁补之

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仅可步。如四五里,乃闻鸡声。有僧布袍蹑履来迎,与之语,愕而顾,如麋鹿不可接。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如蜗鼠缭绕,乃得出。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二三子相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且慕,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声切切不。二三子不得。迟明,皆去。

既还家数日,犹恍惚若有遇,因追记之。后不复到,然往往想见其事也。

(选自《古文鉴赏辞典》,有删改)


【注】①介然:界线分明的样子。②楯(shǔn):栏杆的横木。③缭绕:迂回,回环。④魔戛:摩擦。
1.用斜线(/)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稍西                      ________                       (2)相而惊               ________
(3)声切切不            ________                       (4)二三子不得        ________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与语,愕而顾                      辍耕龚上                                   (《陈涉世家》)
B.如蜗鼠缭绕,得出               见渔人,大惊                            (《桃花源记》)
C.山风飒然                         面山                                      (《愚公移山》)
D.追忆之                                未若柳絮风起                            (《咏雪》)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有僧布袍蹑履来迎。(可参考“资料卡”)
资料卡:

蹑①踩,踏。②穿(鞋袜)。③追随,追踪。④攀登,登上(高位)。

——《古汉语常用宇典》


(2)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5.本文结尾作者“往往想见其事”和《桃花源记》中刘子骥“欣然规往”原因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链接】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

2020·江苏盐城·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5]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 下列小 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 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 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 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 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 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 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 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录毕,走.送之       (           )     (2)俟.其欣悦     (          )
(3)同舍生皆被.绮绣   (           )     (4)腰.白玉之环 腰(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译文: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译文:
3.选文有两句环境描写,一句是“天大寒,砚冰坚”衬托了 ______________;另一句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突出了求学生活之苦。
4.通过本文你了解了宋濂的求学之苦,现在不少中学生也认为读书苦,请结合自身实际从 借书、求师、生活三个方面谈谈你对求学之苦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07-05更新 | 70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各题。

投舒丧命

王大将军①既亡, 王应(王含之子)欲投世儒②,世儒为江州刺史。王含欲投王舒其为荆州刺史含引应语应曰:“大将军平素与江州如何,而汝欲归之?”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江州当人强盛时③,能抗同异,此非常人所行;及睹衰厄,必兴愍恻④。荆州守,岂能依意表行事?”含不从,遂共投舒。舒果沉含父子江。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竟不得来,深以为恨

(节选自《世说新语》,有删改。)


【注释】①王大将军:王敦。王应是王含之子,王敦无子,把王应过继为儿子。②世儒:指王彬。③江州当人强盛时:指江州刺史王彬在王大将军王敦强盛的时候。④愍(mǐn)恻:怜悯恻隐。意表行事:意料之外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荆州守                 与儿女讲论
B.舒果沉含父子   我如浮云
C.深以为恨             必有我师
D.含                    下车
2.用“ /   ”为文中画线句子断句。(画三处)
王含欲投王舒其为荆州刺史含引应语应曰
3.翻译下面的句子。
(1)应曰:“此乃所以宜往也。”
(2)彬闻应当来,密具船以待之,
(3)竟不得来,深以为恨焉
2020-02-21更新 | 271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魏主闻高祖克长安,大惧,遣使请和,自是每岁交聘不绝。及高祖殂,殿中将军沈范等奉使在魏,还,及河,魏主遣人追执□,议发兵取洛阳、虎牢、滑台。崔浩谏曰:“陛下不以刘裕起,纳其使贡,裕亦敬事陛下。不幸今死,遽乘丧伐之,□得之不足为美。□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而徒有伐丧之名,窃为陛下不取。臣谓宜遣人吊祭,存其孤弱,恤其凶灾,使义声布于天下,则江南不攻自服矣。况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帅拒战,功不可必。不如缓之。”魏主曰:“刘裕乘姚兴之死而灭之,今我乘裕丧而伐之,何为不可!”浩曰:“不然。姚兴死,诸子交争,故裕乘衅伐之。今江南无衅,不可比也。”

(选自《资治通鉴·宋纪一》,有删改)


注:①魏主:北魏国主拓跋明。②高祖克长安:东晋的太尉刘裕攻破长安。③交聘:两国互相造使通好往来。④殿中将军沈:刘宋使臣殿中将军沈正。⑤执:捕捉,逮捕。⑥起:骤然得势。⑦遽:急,仓猝。⑧窃:谦辞,指自己。⑨党与:同伙,同党的人。⑩相帅:相继,一个接一个。姚兴:人名。衅:间隙,破绽,机会。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大                      惧:______________
(2)                      及:______________
(3)其使贡               纳:______________
(4)而有伐丧之名     徒:______________
2.请结合选文,将“虽”“之”“且”三个文言虚词分别填到下面的方框内。
(1)魏主遣人追执□
(2)□得之不足为美
(3)□国家今日亦未能一举取江南也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况裕新死,党与未离,兵临其境,必相帅拒战,功不可必。
4.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
5.选文画线句所体现的思想与孟子的什么观点相同?(用所学课文的原句回答)
2020-06-29更新 | 18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