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寓言神话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165 题号:11378830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小题。

中山猫

赵人患鼠,乞猫于中山,中山人予之猫。猫善扑鼠及鸡。月余,鼠尽而鸡亦尽。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鸡。夫有鼠,则窃吾食,毁吾衣,穿吾垣墉,坏伤吾器用。吾将饥寒焉,不病于无鸡乎?无鸡者,弗食鸡则已耳,去饥寒犹远。若之何而去夫猫也?”


注释:①中山:地名 ②盍:何不 ③垣墉:墙壁 ④若之何:为什么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吾之在鼠(忧虑)B.告其父曰:“盍诸?”(赶走)
C.非若所知也(这)D.不于无鸡乎? (生病 )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是(     
A.是/非若/所知也B.是非/若/所知也
C.是/非/若所/知也D.是非/若所/知也
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最恰当的是(     
A.没有鸡吃的人,不吃鸡而已,除去饥寒还不可能。
B.(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离饥寒还远着呢。
C.(如果)没有鸡,不吃鸡罢了,除去饥寒还不可能。
D.没有鸡吃的人,不吃鸡而已,离饥寒还远着呢。
4.对上面这则寓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若想解决问题,必须首先考虑自己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损失,也在所不惜。
B.一个人如果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价都不想付出,到头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C.这则寓言告诉我们:评价任何事物,应着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坏,不能吹毛求疵。
D.“有失才会有得”是本文的主旨。
【知识点】 寓言神话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丁氏,家无井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诸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①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②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之,曰:“天,积气耳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③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④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⑤其人曰:“奈地坏何?”

⑥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坏?”

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其家穿井                      及:等到
B.人道之                  国:国家
C.因往                  晓:告知,开导
D.然大喜                  舍:同“释”,解除,消除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宋丁氏                 禽兽变诈几何战
B.家无井出溉汲       顷刻两毙
C.非得一人井中     我如浮云
D.人舍然大喜        奈何忧
(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若屈仲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A.假如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天)塌下来怎么办吗?
B.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里活动,为何还担心(天)
C.假如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静止在天空里(天)会塌下来呢?
D.你的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静止在天空里(天)塌下来怎么办吗?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品幅短小,记事高明。甲文围烧“穿井得一人”这句话,短短几十个字;乙文的五句对话,就交代了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层次有波澜。
B.两文语言简练,描写生动。甲文中的三句语言描写,就让丁氏的喜悦,丁氏的着急辩解跃然纸上;乙文杞人最后“舍然大喜”,就写出了杞人内心的担忧解除后的放心和喜悦。
C.甲文内容浅显,寓意深刻。这篇寓言告诉人们要以审慎的态度分析、甄别传闻,不要经易相信传闻,也不要轻易传播未经证实的传闻。
D.乙文在不同时代,影响不同。这篇寓言讽刺了缺乏起码常识和经验的杞人,在古代社会具有积极作用,科学的发展,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已逐渐失去现实意义。
2023-09-06更新 | 15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甲)木兰诗·《乐府诗集》(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乙)卖油翁·欧阳修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丙)列子学射·《列子·说符》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注释】①中:射中箭靶。②守,掌握,遵守。

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语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但手熟/安敢轻吾射B.蒙以军中多务/旦黄河去
C.尔安敢轻吾/尝于家圃D.旦辞爷娘/睨之久而不
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     
A.钱不湿/结友B.蒙始就学/取一葫芦置于地
C.大兄何见事晚乎/康肃笑而遣D.自为大有所益/钱覆其口
3.下面对《木兰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以富有生活气息的特写镜头设置悬念,引出下文的问答。
B.第二段以口语化的问答刻画人物心理,表明木兰决定替父从军。
C.第三段运用排比、互文、夸张等修辞手法,渲染了紧张的战争氛围。
D.全诗繁简极具匠心,儿女情与英雄气相得益彰。
4.下面对《卖油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写了陈尧咨射箭的技艺高超。
B.第二段写了卖油翁酌油的本领过人。
C.本文中陈尧咨自信,卖油翁自大。
D.本文揭示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5.下面对《列子学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故事揭示了学习要举一反三的道理。
B.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C.关尹子要求列子从学射中自己去探究射中的道理。
D.治理国家、为人处世和学习射箭的道理是一样的。
6.请用“/”给《列子学射》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

非 独 射 也 为 国 与 身 亦 皆 如 之。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023-07-01更新 | 18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谢太傅寒雪日内(     )       (2)俄而雪骤(     )
(3)我以日始出时人近(     )       (4)为汝多知乎(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段中画直线的语句。
(1)白雪纷纷何所似?
(2)孔子不能决也。
3.请用四条“/”给文中画曲线语句标出停顿
此 不 为 远 者 小 而 近 者 大 乎
4.【甲】文营造了怎样的一种家庭氛围?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5.【乙】文中两小儿在对话中都使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并用比较的方法,证明自己观点的正确。请你简要写出从他们身上得到的启示。
2023-11-11更新 | 12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