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战国 > 列子(约前649-前606)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78 题号:12116131
阅读《愚公移山》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西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还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杂然相       许:赞同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这里是用箕畚装土石的意思
C.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汉阴:汉水北岸
D.我之死,有子存焉       虽:即使
2.下面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担者三夫B.寒暑易节,始一
C.甚矣,汝之不D.两岸连山,略无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古代寓言名篇,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们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B.愚公决心移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是有造福后代子孙的愿望;二是懂得人力是无穷的,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完成的希望。
C.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
D.本文采取神话结尾,是个败笔,幻想用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它反映了古代人们的历史局限,充满封建迷信思想。
20-21八年级上·天津滨海新·期末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未可。”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注释】①选自《列子·说符篇》。②退:回去。③为国与身:治理国家和修养自身。
1.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请关尹子(在)B.可(不)
C.又报关尹子(把)D.守勿失也(表修饰关系)
2.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3.选文故事给你的启示是________
2021-02-16更新 | 5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的词语。
①家无井而出溉汲
其家穿井
之于宋君
④身所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②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甲】文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乙】文主要通过______描写来刻画人物的。
4.寓言就是用小故事讲述大道理,请说说你对第一则寓言的理解。
2021-01-04更新 | 228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若无闻也。

《穿井得一人》

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耶?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若躇步跐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杞人忧天》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其家穿井(            )        (2)国人(            )
(3)屈伸呼吸(            )        (4)其人然大喜(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2)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3.请揣摩两则短文的划线句,分析“宋君”与“晓之者”此时的心理。
2021-02-02更新 | 22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