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人物传记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181 题号:12132936

李孝恭平江南

唐武德六年,辅公祏,诏赵郡王李孝恭等讨之。将发,将士宴集。命取水,忽变为血,在座皆失色。孝恭自若曰:“‘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毋疑,此乃公祏授首之征也。”遂饮而尽之,众心为安。先是,贼将拒险邀战,孝恭坚壁不出,以奇兵其粮道。贼饥,夜薄李营,孝恭坚卧不动。明日,以羸兵扣贼营挑战,别选骑裨以待。俄而羸兵却,贼追北且嚣,遇祖尚,战,遂败。赵郡王乘胜破其别阵辅公祏穷走追骑生擒之江南悉平

( 刘昀《旧唐书·李孝恭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辅公祏(造反)B.将士宴集 (给)
C.以奇兵其粮道(断绝)D.遇祖尚,战(迫近,接近)
2.请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
赵 郡 王 乘 胜 破 其 别 阵 辅 公 祏 穷 走 追 骑 生 擒 之 江 南 悉 平
3.结合选文简要分析李孝恭的个性特点。
【知识点】 人物传记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何岳尝夜行,拾得银二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岳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二箱于岳,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

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封存的标记。②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请把文中加点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
2.请用“∕”为文中划线语句断句。
夫 畏 斋 一 穷 秀 才 也 拾 金 而 还 暂 犹 可 勉
3.请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选文的故事情节,并从何岳的言行来评价此人。
2022-06-12更新 | 6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陈太丘与友期行》,完成后面的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陈太丘与友
(2)太丘舍
(3)下车
(4)元方入门不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2)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4.读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2019-11-29更新 | 113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周亚夫军细柳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上自             劳:慰问,犒劳
B.改容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
C.其将可袭而虏也   固 :必,一定
D.天子             且:将要
2.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子                  不足外人道也
B.已而细柳军          辍耕垄上
C.上使使持节诏将军       去后
D.请军礼见               六月息者也
3.下列对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段先点明背景:匈奴大举入侵,边关吃紧,这样就将守边将领周亚夫置于矛盾冲突之中,更有利于表现人物性格。
B.第二段,写汉文帝劳军的经过,重点写了汉文帝在细柳营被挡的一段史实,表现了周亚夫治军之严。
C.汉文帝是一位开明、识大体的国君。虽然在细柳营处处受到约束,不得不听命于手下将军,内心颇为不满,但他仍然对周亚夫大加称赞。
D.作者并没有过多地正面描写周亚夫的言行,而是通过多次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
2021-06-16更新 | 14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