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考点 > 文言实词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85 引用次数:88 题号:12612305

公权字诚悬。幼嗜学,十二能为辞赋。元和初,进士擢第。穆宗即位,入奏事,帝召见。谓公权曰:“我于佛寺见卿笔迹,思之久矣。”即日拜右拾遗。穆宗政僻,尝问公权笔何尽善,对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上改容,知其笔谏也。历穆、敬、文三朝。文宗思之,复召为侍书,后充翰林书诏学士。便殿对六学士,语及汉文恭俭,帝举袂曰:“此浣濯者三矣。”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帝留而问之,对曰:“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服浣濯之衣,乃小节耳。”时周墀同对,为之股栗,公权辞气不可夺。

(选自《旧唐书·柳公权传》,有删改)


【注释】①拜右拾遗:被封为右拾遗。右拾遗,官名。下文的“侍书”“翰林书诏学士”也是官名。②僻:不正,偏离正轨。③袂:衣袖。④浣huàn濯:洗。⑤同对:一同答对。⑥股栗:害怕。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幼   
(2)浣濯之衣
2.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B.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C.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D.人主当进贤良退不/肖纳谏诤/明赏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士皆赞咏帝之俭德,唯公权无言。
4.文中柳公权两次劝谏皇上,一次是借用笔的方法规劝,另一次是借___________进谏。文末通过周墀来突出柳公权的形象,这和《爱莲说》中用牡丹突出莲花的形象一样,都用了_____的写作手法。
5.柳公权是唐代著名书法家,从他讲述用笔的道理中,你能得出怎样的感悟?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1】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甲】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

【乙】立身成败,在于所染。陛下贞观之初,砥砺名节,不私于物,唯善是与,亲爱君子,疏斥小人。今则不然,轻亵小人,礼重君子。重君子也,敬而远之;轻小人也,狎③而近之。近之则不见其非,远之则莫知其是。

(节选自魏征《十渐不克终疏》)


【注】①染:熏陶,沾染。②与:赞许。③狎:亲昵,亲近。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此后汉所以倾颓也____
(2)未尝不叹息痛恨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2)亲爱君子,疏斥小人。
3.【甲】文段中,“亲贤臣,远小人”是为了追求“______”;【乙】文段中,对待“君子”和“小人”的不同态度则关系到“______”。(用原文语句填空)
4.请结合【甲】【乙】两个文段,指出“唯善是与”中的“善”主要包含哪两个方面的意思。
2020-03-31更新 | 86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小题。

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

【注】①狄青,北宋大将,谥号武襄公。

1.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把原句抄写到答题卡上并划分两处
是 时 西 边 用 兵 公 以 才 勇 知 略 频 立 战 功。
2.翻译下面的句子。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3.文中狄青能够被天下称贤的原因有哪些?
2017-12-15更新 | 84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易 (0.85)
【推荐3】活动中,你所在小组搜集了《论语》中关于“君子”的部分语录(如下)。请认真阅读,完成学习任务单。

【资料夹】

①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②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③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外在修饰,质:指质朴的内在,野:粗野,史:虚浮。)

④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敬而无失:做事严肃认真,不出差错)

⑤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戚戚:忧愁的样子)

⑥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⑦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⑧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君子之风”综合性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任务要求

识义
课内迁移(1)君子易事而难也:_____
学而时习之,不亦
查阅字典(2)君子于义:_____A.明白     B.比喻 C.表达
语境推测(3)文质彬彬_____
翻译(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5)分析上述【资料夹】中相关语录,简要说明君子应具备的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1-15更新 | 11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