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文言文阅读 > 文言题材 > 日常生活类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64 题号:12615857
阅读下面的文言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庚寅冬,予自小港欲入蛟川城,命小奚以木简束书从。时西日沉山,晩烟萦树,望城二里许,因问渡者:“尚可得南门开否?”渡者孰视小奚,应曰:“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予愠为戏,趋行。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啼未及起,理书就束,而前门已牡下矣。予爽然,思渡者言近道。天下之以躁急自败,穷暮而无所归宿者,其犹是也夫!

(周荣《春酒堂诗文集》)


注释:①小奚:小书童。②木简:指木板。③牡:门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望城二里
问渡者
③渡者视小奚
为戏
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及半小奚仆束断书崩
3.用现代汉语翻译以下句子。
徐行之,尚开也;速进,则阖。
4.本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不耻下问B.半途而废C.欲速不达D.日暮途穷
【知识点】 日常生活类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 (0.4)
【推荐1】乙组同学以“古诗文中的美食”为方向,请你与他们一起完成下列任务。
资料夹

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节段自《晋书·张翰传》


何谓耳餐?耳餐者,务名之谓也。贪贵物之名,夸敬客之意,是以耳餐,非口餐也。不知豆腐得味远胜燕窝海菜不佳不如蔬笋。余尝谓鸡、猪、鱼、鸭豪杰之士也,各有本味,自成一家;海参、燕窝庸陋之人也,全无性情,人篱下。尝见某太守宴客,大碗如缸,白煮燕窝四两,丝毫无味,人争夸之。余笑曰,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可贩不可吃,虽多奚为?若徒夸体面,不如碗中竟放明珠百粒,则价值万金矣。其如吃不得何?

——选自袁枚《随园食单》


浣溪沙

元丰七年十二月二十四日,从泗州刘倩叔游南山

(宋)苏轼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注释】①耳餐:_____________。②刘倩叔:名士彦,泗州人。南山:在泗州东南,景色清旷,宋米芾称为淮北第一山。③洛:即洛涧,源出安徽定远西北,北至怀远入淮河。④雪沫乳花:形容煎茶时上浮的白泡。宋人以将茶泡制成白色为贵。⑤蓼(liǎo)茸:蓼菜嫩芽。一作“蓼芽”。
1.根据文意,在①处填上“耳餐”的注释。
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寄”有三个义项(下图),乙文中“寄人篱下”的“寄”的意思是___________(填序号)。
寄:①寄居,依附。《战国策》:“使人属孟尝君,愿~食门下。”②寄托,托付。《出师表》:“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臣以大事也。”③传递。《梦溪笔谈》:“弯弓莫射云中雁,归雁如今不~书。”
3.给乙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不 知 豆 腐 得 味 远 胜 燕 窝 海 菜 不 佳 不 如 蔬 笋。
任务二:设计朗读
4.借助下列表格完成对画线句的朗读设计。
句子翻译具体设计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______________
我辈来吃燕窝,非来贩燕窝也。______示例:“也”句末表肯定,相当“呀”,句尾延长,读出肯定又调侃戏谑的语气,重音落在“吃”“贩”二字上,突出对这种大碗吃燕窝、只求体面、不求味美的耳餐行为的鄙夷与嘲讽。

任务三:定制邀请函。
5.乙组给袁枚写了一封专属邀请函,邀请他共赴淄博,品尝淄博烧烤。请你仿照该示例,参照下面评分量表,给苏轼拟写专属邀请函。
示例:淄博烧烤,小炉、小饼、小葱灵魂三件套,寓意温度、包容与豪爽,一方烟火好“淄”味,自成一家,绝无雷同。不贪贵物之名,只求美味调和;不夸敬客之意,但见真诚入微。特诚邀袁枚先生与我同往淄博,品齐鲁豪杰之气,味淄博灯火可亲。
要求
体现淄博烧烤的特色
关联苏轼对美食的理解
语言生动,语句通顺,措辞得体
2023-08-28更新 | 225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文言文阅读。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1.本文选自_____(朝代)______组织编写的《世说新语笺注》。
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
俄而雪骤(                                           撒盐空中差可                       
寒雪日内集                                      白雪纷纷何所似                            
3.解释下列句子
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②未若柳絮因风起。
4.在这篇小短文中,作者为我们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请谈谈你的观点并用文中的关键字来支撑这一观点。
2019-08-25更新 | 12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外阅读 | 较难 (0.4)
【推荐3】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钱,时忽遽,不记录。檀越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仰酬,往复十余,坚然不受。因咏曰:“五月披羊裘负薪,岂拾遗者也?”彬后为郫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刘敞《南北朝杂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② 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③ 遽:匆忙。④ 檀越:指“施主”,即施与僧众衣食,或出资举行法会的信众。⑤ 郫:pí,地名,今四川境内。
1.下列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以一束苎(曾经)B.于荆州长沙西库钱(抵押)
C.檀越能见归(于是,就)D.五月披羊裘薪(背)
2.下列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A.尝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刀劈狼首
B.檀越能见归                           不知有汉
C.彬后郫令                       武陵人捕鱼
D.辄以金半仰酬          予独爱莲出淤泥而不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②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2011-12-22更新 | 79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