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学文化常识 > 文化常识综合
题型:选择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6 题号:13058609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邓稼先》属于人物传记,邓稼先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作者杨振宁,曾为美籍华人,2015年恢复中国国籍,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B.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聊斋”是书房的名字,“志异”指记述奇异的故事。
C.《愚公移山》从文学体裁上看是一篇神话,选自《列子·汤问》,文中有一个与愚公相对比的人物,叫智叟,这个名字具有讽刺意味。
D.“伟大的人民”是形容词和名词构成的偏正短语,“歌唱祖国”是动词和名词构成的动宾短语。
【知识点】 文化常识综合

相似题推荐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社会活动家,代表诗集有《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
B.《济南的冬天》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
C.《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马致远。“天净沙”是词牌名。
D.“左迁”“迁谪”都表示降职贬官。如“王昌龄左迁龙标”即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
2024-02-20更新 | 19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代常用“迁”“谪”表示官职的升降,如“左迁”表示贬官,“右迁”则表示升职。
B.“世先生同在桑梓”中的“桑梓”指家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中的“庙堂”指朝廷;“伛偻提携”分别指老人与小孩。
C.“唐宋八大家”的作品至今为人所称颂,如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等。
D.“特别想念那东坡的月光,梦想跟随在放翁的身旁。就算我没有同稼轩一般的才华,挑灯看剑咱有的是担当”,歌词中涉及到的古人依次是:苏轼、陆游、辛弃疾。
2023-12-02更新 | 116次组卷
选择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辩论是“智商”的交锋,也是“情商”的考验。站在辩论场上进行唇枪舌战时,既要耳聪目明、能言善辩,也要保持良好的仪态风度
B.“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文中的纪年历法,是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就是俗称的“阳历”。
C.《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当友人怒骂“非人哉”时,七岁的陈元方回应“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是针锋相对的应对典型。
D.“宋词”是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按风格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
2019-05-29更新 | 9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