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文章作者 > 中国古代文学 > > 宋濂(1310-1381)
题型: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446 题号:13302224
阅读文言文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备容                       臭:香气
B.公卿之后                    缀:跟随
C.父母岁有裘葛之          遗:遗留
D.同舍生皆绮绣             被:同“披”,穿着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下列选项中,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通过作者与“同舍生”“太学生”学习条件的对比,阐述了“困境出人才”的道理。
B.选文写自然环境的严酷和物质条件的匮乏,表现了作者求学的“勤且艰”。
C.选文连用“被”“戴”“腰”“佩”“备”数个动词,写出了富家子弟金玉其外的形象。
D.作者功成名就却说“未有所成”,表现出一代文宗大儒谦虚抑己、低调做人的品格。
4.针对部分同学在物质生活上攀比这种现象,请你结合文中观点加以劝说。
2021·湖北十堰·中考真题 查看更多[3]

相似题推荐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甲】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偶遇事冗,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补;亦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彭玉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持沃灌   汤:_____       (2)同舍生皆绮绣   被:____
(3)军务倥偬   以:_____   (4)今日   预:_____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2)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3.【甲】文中宋濂的求学生涯和【乙】文中“我”处世立身之道的共同特点是“_____”(用一个字概括);【乙】文中认为“勤朴之根源”是“_____”。
4.【甲】文中“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的原因是什么?【乙】文中“亦无所苦”指什么事?
2023-06-21更新 | 49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回答小题。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释】
①稽:探究,考察。②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礼愈__________   
(2)白玉之环__________
(3)犹当博学__________       
(4)庶几可得十之五六___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3.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4.乙文所谈的是为学之道,身为学生的你从中得到哪些有益的启发?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5.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叙写作者幼时及成年之后求学的艰苦。
B.甲文把自己的苦寒生活与同舍生的豪华生活做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
C.乙文警策人们学习的态度及好的学习方法很重要。
D.乙文强调为学不是始于学习,终于学习,而应该多学习古人的理论,才能“有济于天下”。
2020-08-08更新 | 112次组卷
文言文阅读-课内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的课内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予者哉?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援疑(      )                            (2)久而乃(      )
2.你怎么理解作者说的“专”?   
3.本文的主旨是(     
A.述苦B.劝学C.赠别D.自夸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