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81 道试题
名著阅读 | 较难(0.4) |
1 . 下面是某班同学研读《西游记》和《骆驼祥子》后做的阅读笔记,记录过程中遇到了些困难,请你帮忙完成各题。
1.内容填一填。
内容呈现阅读记录

没想到事情破的这么快,自己的计划才使了不到一半,而老头子已经点破了题!怎办呢?她的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了的猪肝,颜色复杂而难看。

(选自《骆驼祥子》)

句中的“她”是:①__________

行者即忙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变作一条黄犬跑入场中,把那道士头一口衔来,径跑到御水河边丢下不题。却说那道士连叫三声,人头不到……须臾倒在尘埃。众人观看,乃是一只无头的黄毛虎。

(选自《西游记》)

这段文字出自②__________故事情节。(写出情节名称)

2.写法品一品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有丰富的作用,就《骆驼祥子》选段,请你品一品。
名著原文作用
《骆驼祥子》第四章回到北平

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气连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憋闷,整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西游记》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

满天星斗皆昏昧,遍地尘沙尽洒纷……刮得那山鸟难栖声哽哽……佛殿花瓶吹堕地,玻璃摇落慈灯昏。

这一部分环境描写,写出了深夜风起,光线昏暗,各种声音时而微小清脆如山鸟哽咽,时而惊天动地如玻璃摇落,极力渲染鬼王深夜造访前阴森恐怖的气氛,烘托唐僧内心的恐惧。

3.人物评一评。
书名主人公情节人物形象
《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被唐僧赶走,后来唐僧落难,猪八戒义激美猴王回归救出唐僧。重情重义
《骆驼祥子》祥子辛辛苦苦苦积攒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后,他又重新回到人和车厂继续赚钱买车。________________

4.主旨探一探
《西游记》《骆驼祥子》都是经典小说,请你从主题角度提炼出两篇名著共同的一个关键词,并结合小说的内容阐释理由。
关键词: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 学校举行读书交流会,请你从下面三个片段中任选一个,介绍其出自哪个情节?所刻画的人物是谁?以及人物的形象特征是怎样的?

【片段一】好呆子,捻个决,念个咒语,把腰躬一躬,叫长!就长了有二十丈高下的身躯,把钉钯幌一幌,叫变!就变了有三十丈长短的钯柄,拽开步,双手使钯,将荆棘左右搂开:……这一日未曾住手,行有百十里。

【片段二】他大踏步近前,去众人面前来。那张三、李四便道:小人兄弟们特来参拜师父。口里说,便向前去,一个来抢左脚,一个来抢右脚。他不等他占身,右脚早起,腾的把李四先踢下粪窖里去。张三恰待走,他左脚早起,两个泼皮都踢在粪窖里挣扎。后头那二三十个破落户,惊的目瞪痴呆,都待要走。

【片段三】他那么大的个子,偏争着去打一面飞虎旗,或一对短窄的挽联;那较重的红伞与肃静牌等等,他都不肯去动。和个老人,小孩,甚至于妇女,他也会去争竞。他不肯吃一点亏。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3 . 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A.《我的叔叔于勒》作者莫泊桑,法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项链》《羊脂球》等。
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沙僧骗了回去。
C.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湖心亭看雪》中的“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时左右。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维克托告发,保尔被抓到城防司令部。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铁岭市调兵山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4 . 阅读名著《西游记》,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下列关于《西游记》有关内容的阐述,有误的一项是(     
A.《西游记》讲述唐僧与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三个徒弟,一路上历尽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B.《西游记》中,孙悟空是一个重要人物,他身上表现出不畏强权、蔑视权威、敢于反抗、惩恶扬善、除暴安良的精神。
C.《西游记》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现实主义章回体小说,创作于明代,作者是吴承恩。
D.从《西游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成功的路上充满了磨难,没有哪一种成功是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断克服各种困难,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
(2)《西游记》中与“龙”有关的故事很多,请从下面两个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概括他的故事。
A.东海龙王   B.小白龙
昨日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佳肴弗食,不知其旨;好书不品,不明其妙。X学校开展了“阅读经典·浸润童心”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任务。
活动一:名著推广经典流传
1.在名著推广活动中,同学们整理了如下内容,请你选出其中正确的两项(     )(     )。
A.《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作品,记叙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B.《西游记》是施耐庵的作品,讲述了孙悟空师徒四人,历经艰险,降妖除魔,终克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的故事。
C.《骆驼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作品,讲述了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记叙了其悲惨的一生。
D.《海底两万里》是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作品,讲述了博物学教授跟随尼莫船长在海底航行寻宝的故事。

活动二:品读名著,滋养心灵
2.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往往能对名著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请按照要求填写下列表格。
书名(1)《______《西游记》(2)《______
内容摘录①我们可以到后面的园里玩,但是不能太久。②有一条戒尺,但是不常用,也有罚跪的规则,但也不常用。③读书时自我陶醉。①大闹五庄观中,听到镇元子两次拿鞭子要打唐僧便说:“偷果子的是我,吃果子的是我,推倒树的也是我,怎么不打我,打他做甚?”②在比丘国救了一千多个小孩儿。③在青龙山降伏犀牛怪,百姓不用再进贡酥和香油。①“诺第留斯号”在珊瑚上搁浅,遭到土著的袭击,利用在铁扶梯扶手上布下的电力网吓跑了土著人。②在锡兰采珠场从鲨鱼嘴下救了一个穷苦的采珠人,并送他一小袋小珍珠。③搜集海底的金银财财宝,支援被压迫民族的正义斗争。
人物寿镜吾先生(3)______尼摩船长
形象特征质朴方正和蔼博学(4)______(5)______

活动三:悦读有法,与书为友
3.读书方法很多。陶渊明提出“不求甚解”,主张读书不拘泥于咬文嚼字,而重在领会要旨,求真谛。朱熹主张“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请结合活动一和活动二所涉及的名著,选择你在阅读过程中深有感触的一部,交流你在阅读过程中针对读书方法的体会。
昨日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5月上海市第二学区进华中考模拟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动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

张友正自少学书,常居一小阁上,杜门不治他事,积三十年不辍。有别馆,直三百万,尽鬻以买纸。其书笔迹高简,有晋宋人风味。故庐在甜水巷,一日忽弃去,货小屋于水柜街,与染工为邻。众人异之,或问其故。友正答曰:“吾欲假其素绢学书耳。”与染工约:凡有欲染皂者,先假之,一端酬二百金。如是日书数端,笔未尝停。有以纸馈之者,不问多寡,入手即书,至尽乃已。

(节选自叶梦得《避暑录话》,有删改)

【注释】①鬻yù:卖。②皂:黑色。③端:量词。布帛的长度单位,倍丈为端,一说六丈为一端。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A.不敢出一言以            出焉          周而          无以
B.未尝稍降辞色             愈恭             喜形于          和颜悦
C.慕圣贤之道             香远            匪浅        延年寿
D.日以还                    日而待也        其数        成败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3.宋濂的劝学方式有何特点?请结合甲文内容简要分析。
4.无论是甲文中读书的宋濂,还是乙文中学习书法的张友正,都非常刻苦。他们的刻苦精神对于今天的你有什么启示?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
7 .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

【乙】

(汪)遵,宣州泾县人。幼为小吏,昼夜读书苦,人皆不觉。遵初与乡人许棠友善,工为绝诗,而深自晦密以家贫难得书必借于人彻夜强记棠实不知。一旦辞役就贡,棠时先在京师,偶送客灞、浐间,忽遇遵于途,行李索。棠讯之曰:“汪都何事来?”遵曰:“此来就贡。”棠怒曰:"小吏不忖,而欲与棠同研席乎!”甚侮慢。后遵成名五年,棠始及第。有集今传。汪遵,家贫借书,以夜继日,古人阅市、偷光,殆不过此。昔沟中之断,今席上之珍。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

(选自《唐才子传校注》,有删改)

【注释】①汪遵:唐代诗人。②晦密:指私藏不露。③就贡:指进京应举。④研席:砚台与坐席,借指学习。⑤阅市偷光:阅市,东汉王充家贫无书。常到洛阳书市中读书。偷光,西汉匡衡家贫,穿壁借邻舍烛光读书。⑥沟中之断:即沟中之瘠,穷困而流落荒野之人。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昼夜读书             多趣味(《三峡》)
B.偶送客灞、浐间       礼愈(《送东阳马生序》)
C.行李索             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出师表》)
D.甚侮慢             何陋有(《陋室铭》)
2.把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丈夫自修,不当如是耶?
3.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以 家 贫 难 得 书 必 借 于 人 彻 夜 强 记
4.两文都与读书求学相关,两人的经历有怎样的异同点?如果甲文作者有机会读到乙文,会借鉴汪遵什么学习方法?
7日内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困难(0.15) |
8 . 【甲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文】

钱文端幼贫甚,隆冬早起读书,灶无宿薪,汲井水盥手,肤为之坼。未弱冠,依人京师,佣书糊口,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逾数年,旋里,课两弟读书于南楼,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如是者二年,学大进,遂以文字邀异遇,高官大年,席宠累代。高庙南巡,公扶杖迎銮,御制诗至有江浙大老之目,可谓荣已。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

(节选自《郎潜纪闻初笔》,有删改)

【注释】①盥:洗。②坼:裂开。③课:教授。④邀:取得。
1.同学们在研读经典过程中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A.笑笑认为“逾数年”和“不敢稍逾约”中的“逾”词义均为“更加”。
B.乐乐觉得“先达德隆望尊”与成语“喜出望外”的“望”意思相同。
C.小文觉得文中的划线句可以这么断句:冬无裘/入市以三百钱/买皮袖自缀/于袍钞纂益力。
D.聪聪查《说文解字》:“汲,引水于井也。从水从及,及亦声。”他由此推断,“汲井水盥手”中“汲”是“从井里取水”的意思。
2.翻译下列句子。
去梯级,缒绳送饮食,岁除始一下楼。
3.为表现宋濂和钱文端的优秀学习品质,甲乙两文共同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4.乙文结尾说:“士之匿影蓬荜,憔悴谋生者,观于公无自戚戚也。”请你帮助研学小组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引用孟子文章片段写一段话,以激励天下士子。
7日内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9 . 班级开展《西游记》名著阅读活动,请结合下列关于“跳读与精读”的方法提要,完成下面关于《西游记》的阅读任务。
阅读方法方法提要阅读任务
跳读跳读是主动的舍弃,有意识地忽略,以求更高的效率。可以跳过与阅读目的无关或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跳过某些不甚精彩的章节。(1)唐僧师徒在西行途中,有很多以智降妖的经历。为体会《西游记》中“斗争的智慧”,可以暂时跳过的情节是(     
A.四圣试禅心       B.平顶山降魔
C.大战红孩儿       D.计盗紫金铃
精读精读就是对作品的内容进行细读、精思和鉴赏,指向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2)鲁迅评价《西游记》“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请结合《西游记》中的相关形象以及具体情节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7日内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石家庄第四十二中学中考三模语文试题
10 . 名著阅读
【甲】

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差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节选自《水浒传》)

【乙】

又行不多时,只听得滔滔浪响。八戒道:罢了!来到尽头路了!沙僧道:是一段水挡住也。唐僧道:却怎生得渡?八戒道,等我试之,看深浅何如。三藏道:悟能,你休乱谈。水之浅深,如何试得?八戒道:寻一个鹅卵石,抛在当中。若是溅起水泡来,是浅;若是骨都都沉下有声,是深。

(节选自《西游记》)

(1)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
B.《水浒传》中林冲是刻画最成功的人物之一,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棒打洪教头、火并王伦等情节都与他有关。
C.《西游记》中,唐僧的坚定、孙悟空的智勇、猪八戒的耐劳、沙僧的踏实,凝聚成取经路上不可战胜的力量。
D.《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小说以孙悟空降妖除魔为主线,讲述了许多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故事。

(2)依据两段文字和原著内容,说说鲁智深与猪八戒的形象有何共同特点。
7日内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辽宁省辽阳市第一中学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