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 汉字 > 字音
题型:基础知识综合 难度:0.65 引用次数:359 题号:13366456
某校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学生们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资料,完成后面小题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西夏的法律对植树和保护树木的问题规定很详细。《天盛律令》第十五章《地水杂罪门》规定大是□在指定渠段应种植柳、杨、榆等树种,除按照时节剪枝条及伐而另植以外,不许任何人砍伐。

有人认为,成吉思汗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财富【甲】金玉珠宝,【乙】一部法典——《成吉思汗法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包含宪法意义的成文法典,颁布于1206年。可以说,《成吉思汗法典》是最具环保精神的一部法典。比如以下诸条文:“第五十六条保护草原。草绿后挖坑导 草原被损坏的,对全家处死刑。第五十七条保护马匹。春天的时候,战争一停止就将战马放到好的草场上,不得骑,不得使马乱跑。第五十八条保护水源。不得在河流中洗手,不得于水中。”

在唐代,城市已极具规模。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已达百万,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极为可观。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十分严格,《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唐代对于随便倒垃圾者,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履行职责,将同样获罪,并受罚。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骑       B.       
C.       D.       
2.根据语义,应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正确字形是(     
A.致       B.至       
C.致       D.至       
3.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冒号       冒号B.分号       冒号
C.冒号       分号D.分号       分号
4.依据语境,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写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     还是B.不是   而是
C.既是        又是D.是       还是
5.下面是同学们读完材料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当读到“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的诗句,我都会对诗中描绘的美景心生向往。
B.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典都仿佛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代人们的环保理念。
C.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
D.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行动,也同样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
【知识点】 字音解读

相似题推荐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2020年5月4日,世界顶级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刊发了中英美多国科研团队的研究【甲】A.结果   B.成果)。该研究通过建模发现,中国使用的三大非药物干预措施不仅遏制了新A.guān   B.guàn)疫情在中国的发展,也为全球yíngA.B.赢)得了时间。研究指出,如果不实施强有力的非药物干预“组合拳”,则中国的新冠病例或将增加67倍,超过760万人。研究还发现:相比出行限制和降低人与人的接触,尽早发现和隔离病例可防止更多的感染。但是,           。总之,和“群体免疫”法的放任自流【乙】A.截然不同   B.千差万别),中国强有力、多管齐下的遏制避免了疫情进一步恶化,降低了新冠病毒蔓延的速度。


(1)为文中①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为②处拼音选择正确汉字。(只填序号)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             【乙】________
(3)下列句子中,填入文中画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
A.只有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才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
B.只要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
C.如果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就能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
D.因为多种非药物干预措施协同施加,所以取得最强、最迅速的遏制效果
2020-07-27更新 | 197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2】中华经典诗词以广袤、深邃、丽多彩的姿态     )临人间。在这里,我们读到了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读到了“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中的【甲】_____(A.喜出望外   B.慨叹落寞),读到了“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中的壮志情怀。她毫不啬,如甘霖【乙】_____(A.滋润   B.滋长)着干涸的心田,如枝叶荫     )着燥热的大地。走进这个世界,我们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

1.请给这段导语中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       (     )       ③lì(     )        ④荫bì(     )
2.从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填选项)。
【甲】_______       【乙】_______
3.请给这段导语补充一个结束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
2022-11-04更新 | 123次组卷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新学期的语文学习旅途中,我们又认识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辽宁舰官兵就像雄鹰,他们(xián)熟地操纵着舰载机着陆;跳水姑娘吕伟酷似“飞天”,她凌空一跃,一举夺(kuí);鲁迅先生就像青松,他对清国留学生庸俗、的生活深痛疾……

生活中不乏思绪狼()的日子,然而,一个历经折的人,看到搏击海空的雄鹰,会重获前行的动力;一个郁郁寡欢的人,看到曼妙多姿的“飞天”,会平添生活的意趣; 。语文学习旅途中这些的体验,定会地植根在我们的心底。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1)(xián)熟       (2)夺(kuí)     (3)狼(jí)
2.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恶(A.wù      B.è)     (2)挫(A.cuò       B.cuō)
3.依次填入上文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①混沌   ②丰饶   ③杳无消息B.①混乱   ②丰厚   ③杳无消息
C.①混乱   ②丰饶   ③悄无声息D.①混沌   ②丰厚   ③悄无声息
4.根据上下文,将合适的语句填入文中横线处。

一个历经挫折的人,看到搏击海空的雄鹰,会重获前行的动力;一个郁郁寡欢的人,看到曼妙多姿的“飞天”,会平添生活的意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10-14更新 | 12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