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北京 七年级 期中 2021-07-08 1297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基础知识综合 添加题型下试题

基础知识综合 | 适中(0.65)
名校
某校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开展了以“爱护环境”为主题的学习活动。下面是学生们整理的资料,请你阅读资料,完成后面小题

早在西周时期,我国就有了关于生态环保方面的法律规定。西夏的法律对植树和保护树木的问题规定很详细。《天盛律令》第十五章《地水杂罪门》规定大是□在指定渠段应种植柳、杨、榆等树种,除按照时节剪枝条及伐而另植以外,不许任何人砍伐。

有人认为,成吉思汗留给后世最珍贵的财富【甲】金玉珠宝,【乙】一部法典——《成吉思汗法典》。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包含宪法意义的成文法典,颁布于1206年。可以说,《成吉思汗法典》是最具环保精神的一部法典。比如以下诸条文:“第五十六条保护草原。草绿后挖坑导 草原被损坏的,对全家处死刑。第五十七条保护马匹。春天的时候,战争一停止就将战马放到好的草场上,不得骑,不得使马乱跑。第五十八条保护水源。不得在河流中洗手,不得于水中。”

在唐代,城市已极具规模。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人口已达百万,每日产生的垃圾数量极为可观。唐代对于倾倒垃圾的管理十分严格,《唐律疏议》载:“其穿垣出秽污者,杖六十□出水者,勿论。主司不禁,与同罪。”唐代对于随便倒垃圾者,处以刑罚,有关管理部门如果没有履行职责,将同样获罪,并受罚。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不相同的一项是(     
A.骑       B.       
C.       D.       
2.根据语义,应填入文中①②两处的正确字形是(     
A.致       B.至       
C.致       D.至       
3.文中□处依次填入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A.冒号       冒号B.分号       冒号
C.冒号       分号D.分号       分号
4.依据语境,在文段【甲】【乙】两处填写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仅是     还是B.不是   而是
C.既是        又是D.是       还是
5.下面是同学们读完材料后写出的心得体会,其中修辞手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当读到“绿杨阴里白沙堤”这样的诗句,我都会对诗中描绘的美景心生向往。
B.每一部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典都仿佛向我们栩栩如生地诉说着古代人们的环保理念。
C.风调雨顺,始自环境保护;人寿年丰,源于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就是造福子孙后代。
D.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需要我们的共同行动,也同样需要法律层面的保障。
2021-07-08更新 | 359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二、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名校
6. 传拓技艺是中国一项古老而伟大的发明。以下是四幅碑刻拓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李思训碑》的字体属于行书,用笔瘦劲,结字取势纵长,凛然有势。
B.《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横平竖直,字形纵势圆长,厚重古朴。
C.《断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笔画繁复,线条动荡迅疾,狂放不羁。
D.《宣示表》的字体属于楷书,结体方正,笔画细若游丝,宽博浑厚。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7. 有同学搜集了很多孔庙中的对联,但是弄混了两副。下面按上下联顺序组成的两副对联中,最恰当的是(     
①杏坛礼乐冠华夷       ②至圣无域泽天下
③威德有范垂人间       ④泗水文章昭日月
A.上联①下联④;上联③下联②B.上联①下联③;上联②下联④
C.上联②下联①;上联④下联③D.上联④下联①;上联②下联③
2021-07-07更新 | 39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8.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卖油翁》就选自他的《归田录》。
B.鲁迅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参与者,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有《朝花夕拾》,散文诗集有《野草》。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
C.《木兰诗》是一首北朝民歌,后被北宋郭茂倩编入《乐府诗集》,与《孔雀东南飞》并称“乐府双璧”。
D.《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这部书是北宋王安石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
2021-07-08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选择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难看出,这起明显的错案迟迟得不到公正判决,其根本原因是党风不正在作怪。
B.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感悟了人生的真谛。
C.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远似近,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2021-07-08更新 | 490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三、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 适中(0.65)
名校
10.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弹琴复长啸。(《竹里馆》)
(2)________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逢入京使》)
(3)《凉州词》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有相似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充分表达作者思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晚春》中,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晚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的美丽景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7-08更新 | 3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木兰诗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对酒

[清] 秋瑾

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


【注】①秋瑾:字竞雄,自称“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近代民主革命战士,诗人。她积极投身革命,在1907年,从容就义于绍兴轩亭口。②碧涛:血的波涛,后世多以碧血指烈士流的鲜血。
11.“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意愿。   (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12.请根据这两首诗歌的内容,简要说说两首诗歌中主人公形象的相同之处。
13.在我国的古诗词中还有不少与战争有关的诗句,请你再写出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
2021-07-08更新 | 56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荀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①邴(bǐng):姓。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②恻(cè):心中悲伤。③苟:如果。
14.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词。
(1)孤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欲可耳(       )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A.肃拜蒙母       于是就书B.当涉猎       微颔之
C.大兄见事之晚乎       童子D.卿今才略   凡得学
16.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17.【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写____________,乙文侧重赞美_____________
2021-07-08更新 | 45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名著阅读

回到车厂,他懊悔了两天。决不想上曹宅去了,连个信儿也不必送,曹先生救不了祥子的命。睡了两天他把车拉出去,心中完全是块空白,不再想什么,不再希望什么,只为肚子才出来受罪,肚子饱了就去睡,还用想什么呢,还用希望什么呢?看着一条瘦得出了棱的狗在白薯挑子旁边等着吃点皮和须子,他明白了他自己就跟这条狗一样,一天的动作只为捡些白薯皮和须子吃。将就着活下去是一切,什么也无须乎想了。

人把自己从野兽中提拔出,可是到现在人还把自己的同类驱逐到野兽里去。祥子还在那文化之域,可是变成了走兽。一点也不是他自己的过错。他停止住思想,所以就是杀了人,他也不负什么责任。他不再有希望就那么迷迷忽忽的往下坠,坠入那无底的深坑。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了去。他只剩下那个高大的肉架子,等着溃烂,预备着到乱死岗子去。

18.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____。除了本文,他的代表作还有小说《四世同堂》、戏剧《________________》等。
19.请从孙侦探、车夫老马、虎妞三个人物中选取其一,结合小说情节,谈谈他(她)在祥子从“人”到“走兽”这过程中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021-07-07更新 | 3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七、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较易(0.85)
名校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①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里,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③“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④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⑤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⑥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⑦书的模样,到现在还在眼前,可是从还在眼前的模样来说,却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纸张很黄:图像也很坏,甚至于几乎全用直线凑合,连动物的眼睛也都是长方形的。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

⑧此后我就更其搜集绘图的书,于是有了石印的《尔雅音图》和《毛诗品物图考》,又有了《点石斋丛画》和《诗画舫》。《山海经》也另买了一部石印的,每卷都有图赞,绿色的画,字是红的,比那木刻的精致得多了。这一部直到前年还在,是缩印的郝懿行疏。木刻的却已经记不清是什么时候失掉了。

⑨我的保姆,长妈妈即阿长,辞了这人世,大概也有了30年了罢。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她的经历: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

⑩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

20.第⑦段中先说书“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后又说“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21.阿长的形象一定在你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结合《阿长与<山海经>》全文(不仅是选文部分),谈谈长妈妈在你心中的形象。
2021-07-08更新 | 363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郑凤岭

①催春的雨,引得山茶流红,麦苗铺绿,湖色空蒙。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在这氤氲的艾香中,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②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走过村头的木桥:春花一片片,新生芦苇一丛丛。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细细地流进湖里。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摘下一片嫩芽,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雨后积在艾叶上的水滴从指缝滑落,“滴答”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③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我又回到了老屋。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老屋南墙上,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挂着菖蒲与艾条。窗棂下摆着老旧的石磨,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一端连接在上磨,一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我仿佛又听到石磨“吱吱”转动的响声,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奶奶推动磨拐,石磨每转动一周,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奶奶在面粉里加入晾过的艾叶,拌匀,做成小饼,贴在锅灶上。生起红红的灶火,慢慢地煎。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水溅声,热气带着那艾的香、面的甜,飘满村落。

④推开奶奶的房门,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⑤那年新年,奶奶打开木箱子,从箱底下摸出崭新的一角纸币。又从门榍上撕下一片红喜纸,包裹好,放在我贴身衣袋里,是给我的压岁钱。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红线系着颗玉心佩。听父亲说,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⑥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村里人食不果腹,野菜不够充饥,我再没闻见艾饼的香气。清明节前几天,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去了一趟老镇。回来后,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叶饼。我跟随奶奶去上坟,祭祀仪式毕,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将剩下的全部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⑦奶奶上了年纪后,眼睛已看不见,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有一段日子,奶奶倚在床上,连门槛也少坐。雨细细地下,风轻轻地吹,门楣上枯艾和菖蒲鸣鸣作响,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出少有的红晕,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静静地,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好你个外人,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⑧那之后,奶奶再没下过床。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佩。祖辈以农耕为生,奶奶一世清贫,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唯有玉心佩。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也未找到玉心佩,赶紧走到床前,贴在奶奶耳边问:“娘,那玉心佩呢?”奶奶不言语。母亲说:“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要走了,还带那东西做啥?”奶奶走了,终究没说玉心佩在哪里。

⑨走出房门,雨停了,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22.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奶奶摘艾叶→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变卖玉佩做艾饼→病中思念爷爷→③____________
23.请赏析“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泥垒的墙、泥烧的瓦、泥砌的灶,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这句话的表达效果。
24.玉心佩的去向,前文已有伏笔,请将它找出来,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注】①伏笔:文章里前段为后段所作的提示或暗示。
2021-07-08更新 | 41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名校
25. 按要求作文

“当我看到可爱的笑脸,像和风吹过心田。”笑脸,是快乐,是自信,是欣慰,是希望……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不同人的笑脸,朋友鼓励的笑脸、父母慈祥的笑脸、师长关爱的笑脸、陌生人友善的笑脸……笑脸,还经常出现在聊天记录中、作业评语中、点评功能中……笑脸,让我们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真情的可贵。


请以“笑脸”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抄写作文题目;(2)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作文 | 适中(0.65)
名校
26. 按要求作文

假如未来人类的记忆可以“编辑”,痛苦的可以删去,幸福的可以延长……你觉得会有怎样神奇的故事发生呢?


请你发挥想象,以“假如记忆可以编辑”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抄写作文题目;(2)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向上;(3)字数不少于600字;(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2021-07-07更新 | 288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大附中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3题)

题型
数量
基础知识综合
1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名著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基础知识综合
1-50.65字音
二、选择题
60.94书法字体识别、鉴赏
70.65对联
80.65文学常识综合
9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三、名句名篇默写
100.65名句名篇默写情景默写
四、诗歌鉴赏
11-130.65其他古代作家  诗
五、文言文阅读
14-170.65其他古代作家  司马光(1019-1086)  人物传记类对比阅读
六、名著阅读
18-190.65老舍(1899-1966)  《骆驼祥子》
七、现代文阅读
20-210.85鲁迅(1881-1936)  散文
22-240.65小说
八、作文
250.4全命题作文
260.65全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