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初中语文综合库 > 阅读与鉴赏 > 现代文阅读 > 记叙文 > 体裁分类 > 散文
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65 引用次数:57 题号:13577193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书香田园

这些天,妻子一直念叨着,要我陪她回五十年前下乡插队的书香村去看看。

书香村,位于浏阳河上游的大溪河畔,离省城有一百多公里。妻子跟我说,她插队时,所在村叫书江村。后来,丁山、圳培和书江村合并,改名为“书香村”。

“书香”的由来,是大自然中有一种植物,叫芸草。古时读书人爱书,将芸草夹在书中。后来人们便将书中散发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书香村自然生态好,早晨起来行走,在路边篱下,都可看到沾在花草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发亮,让人见着心清气爽。

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我俩一起来到这个充盈“书香”的地方。

晨阳升起,光芒鲜丽。朝霞如花,衬着层层叠叠的山岭,灿美如画。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从高速公路下来,越过山的坳口,通往书香村的宽广柏油路便出现在眼前。妻子激动地朝窗外喊:“书香村到了!”我偏头凝眸窗外,一条色彩缤纷的茂盛花木林带,从车的右侧掠过。在这里,我闻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到了绚丽的乡野色彩。

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眼睛里盈满泪花。昔日的书江村,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妻子边走边指着身边一棵棵高大参天的古老香樟树对我说,这些樟树那时候就长得绿荫如盖。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歇息时,常在树下乘凉。岁月流逝,这些古树依然蓬勃茂盛地挺立着,默默守护这方水土。看到身边一栋栋绿树掩映、屋前栽种着花草的红砖楼房,妻子不断问老乡,这是谁家的宅院。我知道,妻子插队时,这里十分贫困,交通闭塞,缺水缺电。那时,她在村里小学当民办教师,学校的教舍,就是一栋矮小的土砖屋。住在屋里四面来风,天一下雨,就得用脸盆去接从屋顶滴漏下来的雨水。可她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孩子读书非常认真,学生的家长如何关心照顾她。

将近中午,头顶的阳光格外明亮。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一排排绿树簇拥着高大敞亮的教学楼。校园里种植的花草,一株株,一丛丛。村支书告诉我,学校经多次翻修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好好读书,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观念,家家都很看重子女读书。

为这个村取村名的,是一位叫李学树的老教师,家就住在村中的桃树林边。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李家院子。走进屋内,可见厅堂摆放整齐的桌、椅、条柜、沙发。墙上贴着的对联、书画,表达对岁月光阴的珍惜。

李老师告诉我,他从1950年开始,就到这里教书,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一直没有离开过。他自家就培养出五个博士,九个硕士。他对我说,村上不少家庭,三代人他都教过。有的家庭交不起学费时,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帮他们交学费。一生教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无论你生活条件怎样,一定要让子女多读书,这样才能出人才,才能成事业,才能为国家做事。

村民们说,几十年前,大家梦想的农村水利自流化、家庭电器化、农业机械化,想不到都变成了现实。现在书香村村民吃过晚饭,收拾好家务,会扶老携幼到幸福屋场聊天、下棋、跳舞、唱歌。大多数年轻人,就去小讲堂听课,图书室看书。

村上有一个“达人馆”,展出着书香村评出的“大美达人”的照片和先进事迹介绍。他们中有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达人,有帮助邻里志愿服务的达人,有精心照料老人孝老爱亲的达人……现在农村富了、美了,生活生产环境改善了,精神成长同步跟上。

在这个达人馆,我看到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种粮、种树、种花、种菜、种水果、养鱼虾,实现产业升级;还看到他们兴修道路、水利、实行垃圾分类、改厕、优化生态环境的现实图景……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我们走到村后的一口古井边。这是一口露天古井,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经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至今仍清澈见底。我知道,井中的水是从山上的岩缝里流入的泉水,它与土地有着息息相通的血脉联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不修一座亭子,遮雨雪、隔灰尘。老乡说,村里开会讨论过,大家认为这口井过去也没有建亭子,现在还是保持原样好。

我明白了老乡的心思,他们是在维系一条生生不息的乡愁文化之源。

书香田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2.文章写“书香田园”选取了哪些事物来写?请简要概括。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4.“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为什么“眼睛里盈满泪花”?
【知识点】 散文

相似题推荐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夕阳无事起硝烟

①晚归的路上,城市的霓虹灯流光溢彩,夜色斑斓,繁华无处不在。我披着迷离的夜 色走入地铁.一个小时后出站,从城中心回到了五环郊区,远离了都市喧嚣,行人寥寥,但我并不丈得落寞冷清,反而喜欢这种宁静致远的意境,视野开阔,情怀邈远。

②从地铁站走回家,我要步行十五分钟,沿途路过一个大学。那天走到大学门口,看见一个大叔正在卖烤红薯。他一边卖红薯,一边往烤箱里添红薯,烤箱里面填满了木头,正在熊熊燃烧,弥漫着香气的炊烟缓缓飘出来,淡淡袅袅,具有天然的美感。

③彼时暮色渐浓,夕阳的余晖彤红万里,笼罩着四野,人声寂静,缕缕炊烟悠然入静,让我想到了儿时生活的田园。

④儿时的乡下,家家户户都有一个带着烟囱的厨房。远山如黛,月色辉映时,乳白色的炊烟便浅浅溢出,柔柔缓缓地飘浮上升,直至与那天青色融为一体,消失在淡远缥缈的天际。村子掩映在一片昏黄的光晕里,仿佛一幅意境清幽的古典画,而炊烟就是这幅画中的点琦之笔,空灵飘逸,衬托出暮色的安宁和轻柔。

⑤多年后,读到诗人林逋的诗句“秋景有时飞独鸟,夕阳无事起寒烟”时,心动不已,这寥寥数言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炊烟的美感。秋景静态,独鸟动态,动静相宜,背景是无边的夕阳暮色和寒意袭人的炊烟。在这幅画中,炊烟传递的是人间烟火气息,炊烟下面住着一个个温馨和睦的家,如此,这幅画才有了生气和意蕴,耐人品味。

⑥我怀念儿时的炊烟那是幸福和温暖的象征,饱含着人间的喜乐和温情。

⑦ 傍晚时分,村里热闹极了,忙碌了一天的农人们扛着农具,谈笑风生地往家走;散学的儿童围在村前的空地上做游戏,欢声笑语,追遂打闹。此刻.勤劳的农妇们在灶台边忙着准备晚饭,生火、烧水、煮饭、炒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我和小伙伴则在外面接戏.乐不思归。等到看见自家炊烟消失了,便知道饭已做好才恋恋不舍地回家吃饭。走进厨房,烟雾袅袅、热气腾腾,一家人坐在一起,在光影交错中大快朵颐,享受着食物的美味和相伴的甜蜜。

⑧一年四季,炊烟绵延不息。每次外出归家,远远地看见自家厨房上冉冉升起的炊烟,我就感到踏实和心安。回到家,烟火迷离中,一家人别后重逢,喜笑颜开,这情境仿佛 梦境一样轻柔虚幻,给平淡的生活添了一丝柔情诗意。

⑨后来上学工作离开家乡,久居都市,我渐渐习惯了城里的灯红酒绿,心里却依然想念家乡的落日炊烟。城里的生活便利、精彩、丰富,可是缺少人情味.缺少自然美,钢筋水 泥建起来的高楼大厦极富现代气息,颇具观赏性,却少了天然的美感幸运的是,我在晚 归的路上偶遇.烤红薯的炊烟,那朦胧晕染的烟雾,浑似记忆中的炊烟,慰藉了我的思乡情绪。

⑩我遥望着家的方向,那里此刻一定炊烟袅袅,万家灯火,团圆时分。

(作者:谢云凤。有删改)

1.炊烟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2.第⑨段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结合文章,分析其作用。
3.文章以“夕阳无事起寒烟”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
2020-03-06更新 | 50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1.本段描写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2.“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与哪句话相照应?照应语句采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3.本段既有实写又有虚写,虚写的句子是:                                         
4.文章有不少句子是同时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修辞手法的,请你找出一个例句(第二题题干例句除外),并且谈谈这些句子的妙处。
2023-02-24更新 | 13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儿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以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可活什么劲儿!”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她常常肝疼得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⑤邻居们把她抬上车时,她还在大口大口地吐着鲜血。我没想到她已经病成那样。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诀别。

⑥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还未成年的女儿……”

⑦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已悟透生活的作者用“艰难”一词评价“母亲”的一生,你所理解的“母亲”的艰难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概括归纳。
2.文章结尾着重描写了“秋风中正开得烂漫”的菊花,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本文语言富有表现力。请参照示例,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加点词。
示例:母亲进来了,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赏析:“挡” 这个动作体现母亲怕儿子看到落叶凋零的萧条景象会触景生情,产生悲观情绪,从而失去对生活的信心。体现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希望儿子好好活下去。
①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②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 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4.“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2021-10-17更新 | 12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