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山东 九年级 一模 2021-08-03 26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一、选择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隙(xià)       皱(zhě)     咄逼人(duó)       揉造作(jiǎo)
B.抽(yè)        婷(pīng)   不舍(guō)       吹毛求(cī)
C.头(càn)       水(fú)       词夺理(qiǎng)   气冲牛(dǒu)
D.旋(wò)        (lǔ)       恹欲睡(yān)       手蹑脚(niè)
2021-08-0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蒙昧     羁拌     怪诞不经     相得益彰
B.憔悴     沟壑     殚精竭虑     郑重其事
C.雕镂     摇曳     颠沛流漓     寻章摘句
D.商琢     诡谲     格物致知     雕梁画栋
2021-08-03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较易(0.85)
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夕阳西下,苍源湖湖面光影交织,好一派浮光掠影的景象。
B.清明是中国人特有的情感寄托,也是民族文明的一种传承方式。为清明文化注入当代价值,是不容置疑的选择。
C.这座古朴与现代相得益彰的老城,将成为中国西部的物流中心和商贸中心。
D.他们一个说东,一个说西,如此大相径庭,怎么能达成协议呢?
2021-08-03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选择题 | 容易(0.94)
4.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铭,古人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就是用韵的。
B.史铁生,散文代表作有《我与地坛》《合欢树》《病隙碎笔》等。非同常人的经历和对生命的深沉思考,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气质。
C.《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原名《太史公记》。《周亚夫军细柳》《陈涉世家》均节选自《史记》。
D.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这个时期涌现了大量杰出的诗人,我们所知道的刘禹锡、李商隐、陆游、张养浩都是唐宋时期著名的诗人。
2021-08-03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二、名句名篇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 容易(0.94)
5. 古诗文名句默写。
__________,山入潼关不解平。(谭嗣同《潼关》)
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④晓雾将歇,猿鸟乱鸣;____________________。(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⑤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渴望得到重用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⑥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桃花林绝美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021-08-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三、综合性学习 添加题型下试题

综合性学习 | 适中(0.65)
真题
6. 下面简短的书信中有一处语病、一处标点错误、一处格式错误、一处用语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

①敬爱的李老师:

②您好!明天就要中考了,回想您为我们付出的一切,让我们道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③三年来,您不辞劳苦,给我们传授学科知识,解答学习上的难题,排解思想上的动摇。④您的一句点拨,解开了我们的疑难;一声细语,缓解了我们的焦虑;一个眼神,提醒我们要努力——老师,请您放心,我们会信心百倍、沉着冷静地应对考试。⑤同时,我们也奉劝您多注意身体,考试结束后,我们再回母校来看您。

⑥您的全体学生

2020-08-11更新 | 559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

四、诗歌鉴赏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诗歌鉴赏 | 适中(0.65)
7. 古诗文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和“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

五、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对比阅读 | 较难(0.4)
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乙】

古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仆虽不肖,常师此语。大丈夫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时之来也,为云龙,为风鹏,勃然突然,陈力以出;时之不来也,为雾豹,为冥鸿,寂兮寥兮,奉身而退。进退出处,何往而不自得哉!故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奉而始终之则为道,言而发明之则为诗。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故览仆诗着,知仆之道焉。

《与元九书》


注释:①[仆虽不肖]我虽不贤。②[所守者道,所待者时]所坚守的是大道,所等待的是时机。③[陈力]尽全力。④[雾豹]藏在深山的豹,与“冥鸿”均喻指隐退的贤人。⑤[出处]出,出仕;处,退隐。⑥[言而发明]用语言阐发清楚。
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以顺为
②仆虽不肖,常此语
③寂兮
9.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一怒天下惧   不思则罔
B.言而发明之则   中峨冠而多髯者东坡
C.妾妇道也   不闻天子
D.独行   不独亲
10.下面对【甲】【乙】两文内容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文中景春非常崇拜公孙衍、张仪等人的雄才大略,认为他们是大丈夫。
B.【甲】文以“妾妇之道”作比,指出顺从君王意志是坚守儒家仁义之道。
C.【乙】文首句引用孟子的话,统领全段,也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行事准则。
D.【乙】文提出了“志在兼济,行在独善”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创作观。
1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三处)
谓之讽谕诗兼济之志也谓之闲适诗独善之义也。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2021-08-03更新 | 17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六、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书香田园

这些天,妻子一直念叨着,要我陪她回五十年前下乡插队的书香村去看看。

书香村,位于浏阳河上游的大溪河畔,离省城有一百多公里。妻子跟我说,她插队时,所在村叫书江村。后来,丁山、圳培和书江村合并,改名为“书香村”。

“书香”的由来,是大自然中有一种植物,叫芸草。古时读书人爱书,将芸草夹在书中。后来人们便将书中散发出的缕缕香气,称为书香。书香村自然生态好,早晨起来行走,在路边篱下,都可看到沾在花草叶片上的露珠晶莹发亮,让人见着心清气爽。

于是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夏日,我俩一起来到这个充盈“书香”的地方。

晨阳升起,光芒鲜丽。朝霞如花,衬着层层叠叠的山岭,灿美如画。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从高速公路下来,越过山的坳口,通往书香村的宽广柏油路便出现在眼前。妻子激动地朝窗外喊:“书香村到了!”我偏头凝眸窗外,一条色彩缤纷的茂盛花木林带,从车的右侧掠过。在这里,我闻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欣赏到了绚丽的乡野色彩。

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眼睛里盈满泪花。昔日的书江村,已经完全改变了模样。妻子边走边指着身边一棵棵高大参天的古老香樟树对我说,这些樟树那时候就长得绿荫如盖。农民们在田间劳动歇息时,常在树下乘凉。岁月流逝,这些古树依然蓬勃茂盛地挺立着,默默守护这方水土。看到身边一栋栋绿树掩映、屋前栽种着花草的红砖楼房,妻子不断问老乡,这是谁家的宅院。我知道,妻子插队时,这里十分贫困,交通闭塞,缺水缺电。那时,她在村里小学当民办教师,学校的教舍,就是一栋矮小的土砖屋。住在屋里四面来风,天一下雨,就得用脸盆去接从屋顶滴漏下来的雨水。可她念念不忘的是,这里的孩子读书非常认真,学生的家长如何关心照顾她。

将近中午,头顶的阳光格外明亮。走进学校,就像走进了一座花园。一排排绿树簇拥着高大敞亮的教学楼。校园里种植的花草,一株株,一丛丛。村支书告诉我,学校经多次翻修改建,才有了今天的样子。开展乡村旅游以来,到这里参观的人越来越多。好好读书,已成为这里的一种文化观念,家家都很看重子女读书。

为这个村取村名的,是一位叫李学树的老教师,家就住在村中的桃树林边。

午后的阳光斜照进李家院子。走进屋内,可见厅堂摆放整齐的桌、椅、条柜、沙发。墙上贴着的对联、书画,表达对岁月光阴的珍惜。

李老师告诉我,他从1950年开始,就到这里教书,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一直没有离开过。他自家就培养出五个博士,九个硕士。他对我说,村上不少家庭,三代人他都教过。有的家庭交不起学费时,他就用自己的工资帮他们交学费。一生教书,最深的感受就是,无论你生活条件怎样,一定要让子女多读书,这样才能出人才,才能成事业,才能为国家做事。

村民们说,几十年前,大家梦想的农村水利自流化、家庭电器化、农业机械化,想不到都变成了现实。现在书香村村民吃过晚饭,收拾好家务,会扶老携幼到幸福屋场聊天、下棋、跳舞、唱歌。大多数年轻人,就去小讲堂听课,图书室看书。

村上有一个“达人馆”,展出着书香村评出的“大美达人”的照片和先进事迹介绍。他们中有热心公益事业助人为乐的达人,有帮助邻里志愿服务的达人,有精心照料老人孝老爱亲的达人……现在农村富了、美了,生活生产环境改善了,精神成长同步跟上。

在这个达人馆,我看到了村党支部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种粮、种树、种花、种菜、种水果、养鱼虾,实现产业升级;还看到他们兴修道路、水利、实行垃圾分类、改厕、优化生态环境的现实图景……

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边。我们走到村后的一口古井边。这是一口露天古井,据说有几百年的历史。虽经风雨沧桑,斗转星移,至今仍清澈见底。我知道,井中的水是从山上的岩缝里流入的泉水,它与土地有着息息相通的血脉联系。我很好奇,为什么不修一座亭子,遮雨雪、隔灰尘。老乡说,村里开会讨论过,大家认为这口井过去也没有建亭子,现在还是保持原样好。

我明白了老乡的心思,他们是在维系一条生生不息的乡愁文化之源。

书香田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13.如何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14.文章写“书香田园”选取了哪些事物来写?请简要概括。
15.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车子在高速公路上急速行驶,望着从山脚延伸而来的层层梯田,荡起青色禾苗的微微涟漪,就如铺开的翡翠锦缎,在大地的怀抱里轻轻地起伏,送来水稻的芬芳和空气的清爽。
16.“妻子一见到她认识的老乡亲”,为什么“眼睛里盈满泪花”?
2021-08-03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小满

①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20日至22日之间,24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

②寒来暑往是气候,鸟语花香是物候。小满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其关注点不在气,而在物。古书称“四月中,小满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满”。这时,北方冬小麦等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叫“小满”。小满是最“接地气”的节气。

③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此时,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亟需薰风暖熟,虽然仍是一片青绿,但有着一股蓄势待发的劲头。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等到这晶莹的嫩绿变为黄绿,麦子也即将成熟了。农谚又云“小满未满,还有危险”。小麦成长的最后阶段灌浆期十分关键,籽粒才刚刚盈实,若碰到灾难天气或病虫害,麦粒未经过充分的乳熟期,小麦的品质便会大大减弱。

④在南方地区,小满还有“小满小满,江河渐满”的说法,反映了这时南方降雨增多的气候特点。确实,从小满开始,全国各地渐次进入夏季,雨量越来越大,江河的水位也逐渐上涨。

⑤此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秧奔小满谷奔秋”,小满正是适宜水稻栽插的季节。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若是高度机械化的地区,就采取机器种植了。但最重要的,是“水”。若小满雨水不丰,稻田田坎干裂,就无法栽插水稻;若雨水过丰,栽插好的稻苗便经不住大雨的袭击,秧苗轻则东倒西歪,重则被雨滴打伤。南方的小满节气,充满了对水的期许。

⑥小满,是麦子的秋,是水稻的夏。

⑦按中国传统科学理论,四月小满即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节,也是最潮湿闷热的时节。这时万物生长最为繁茂,人体的新陈代谢也最旺盛。正因为如此,人体在小满时消耗的营养物质最多,所以需要及时补充,才能使身体、五脏六腑不至于有所伤耗。这时,可以多吃一些清热、暖胃、温补的食品。因为空气潮湿,小满节气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的高发期,人们要预防湿邪入侵,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17.本文围绕“小满”这一节气,采用_______(说明顺序)依次介绍了小满的时间、小满的含义、_______、小满时的气候特点、_______
18.请你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进行赏析。
麦穗已经抽齐,麦粒鼓着腮帮一般,泛出一层透明的绿色。
1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小满节气在每年5月的中下旬,是一个表征物候的节气。
B.农谚有“小满小满,麦粒渐满”的说法。因为小满时节的小麦度过一冬的休眠期后,经过返青拔节,抽穗开花,麦穗已经抽齐,麦粒已经饱满,却没有成熟。
C.小满时,南方的早稻早已抽穗,农人会变得更加忙碌。除了给早稻增肥,还要忙着栽插中稻。农人们将培育好的秧苗按间隔,齐整地栽插在地里。因此,南方大部分地区在此时就采取机器种植了。
D.小满时节的潮湿闷热容易引发呼吸系统疾病、皮肤病,人们多吃一些有化湿通淤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等,忌食辛辣甘肥、生湿助湿的食物。
2021-08-03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七、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0. 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下面问题。

次日早起五更,在府里把担仗都摆在厅前,老都管和两个虞候又将一小担财帛,共十一担,拣了十一个壮健的厢禁军,都做脚夫打扮。……杨志和谢都管、两个虞候监押着,一行共是十五人,离了梁府,出得北京城门,取大路投东京进发。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两个虞候虽只背些包裹行李,也气喘了行不上。……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


(1)选段体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点?
(2)文段多次描写天气炎热有何作用?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21. 请从下列作品中选择两部,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中的父亲形象。
《朝花夕拾》——“我”的父亲
《傅雷家书》——傅雷
《儒林外史》——匡超人之父匡太公
2022-05-04更新 | 329次组卷 | 11卷引用:专题23 名著阅读-2021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部编版)(4)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时光,太匆匆,它仿佛水一样从我们的身边流过,无声无息,渐行渐远……回眸那段走过的美好时光,总有些事或人是让人难以释怀的。那些拼搏过、哀伤过、快乐过、感动过的片段,如一朵永不凋谢的花,开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我们生命中最鲜艳的亮色。


请以“开在记忆里的花朵”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2)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作文 | 较难(0.4)
23. 文题:请以《分享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如果选择本题,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后再作文;②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1-08-03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年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阅读与鉴赏、写作

试卷题型(共 14题)

题型
数量
选择题
4
名句名篇默写
1
综合性学习
1
诗歌鉴赏
1
文言文阅读
1
现代文阅读
2
名著阅读
2
作文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2
阅读与鉴赏
3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选择题
10.94易误读常见字
20.94常见易错字
30.85成语和熟语
40.94文学常识综合  文化常识综合
二、名句名篇默写
50.94名句名篇默写句子默写
三、综合性学习
60.65病句辨析与修改  标点符号  简明、连贯、得体  书信
四、诗歌鉴赏
70.65王勃(650-675)  李白(701-762)  表现手法  情感主旨
五、文言文阅读
8-120.4孟子(前372-前289)  白居易(772-846)  议论说理类对比阅读
六、现代文阅读
13-160.65散文
17-190.65事物说明文
七、名著阅读
200.65《水浒传》
210.65《朝花夕拾》  《傅雷家书》  《儒林外史》
八、作文
220.4全命题作文
230.4半命题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